黄姜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2024-06-21 09:54:15 (29分钟前 更新) 355 6931

最新回答

养土壤  在仔姜播种前,应保持姜土的清耕状态,不栽种其它任何作物,让土壤休息。反之,仔姜品质差、产量降、抗性弱,得不偿失。在姜土休耕过程中,应及时除杂草,就地与油菜壳、麦秸等一起,用塑料薄膜密闭,进行堆沤发酵,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深翻耕  在休耕的9月中旬——10月份期间进行一次翻耕,深度在35cm以上,利用阳光暴晒、风化、消毒,创造有利于根系生长的肥沃土壤。
  提埂子  提埂子一般在头年11~12月。畦面净宽150cm,人行道宽60cm,在畦面内横向开短沟做埂子,每沟间隔33cm,沟深23~27cm,每亩平均开沟作埂935~1067道,沟底挖松10cm左右。
  选良种  选择小黄姜做姜种时,要选粗壮、节密、无病、无冻伤的姜块,才能保证仔姜生长速度快、外观美、质地嫩、纤维少。
  早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每年雨水至惊蛰季节,采用天、地膜双层覆盖方式,地膜在畦面四周用土压实,以利于保湿、保温、早出苗。
  栽幼苗  每亩开横沟1000—1200道左右,每亩均栽仔姜7000~10000株,用种量达到0.5~0.67吨,此栽植密度比常规栽培方式高1倍以上,但产量也更高。
  防瘟病  姜瘟病是小黄姜的常见病虫害,病菌主要侵害姜的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软腐、发臭,最终仅剩表皮,可挤出白色粘稠液体。地上茎受害呈暗紫色,内部变褐腐烂,最后仅残留纤维。
养土壤  在仔姜播种前,应保持姜土的清耕状态,不栽种其它任何作物,让土壤休息。反之,仔姜品质差、产量降、抗性弱,得不偿失。在姜土休耕过程中,应及时除杂草,就地与油菜壳、麦秸等一起,用塑料薄膜密闭,进行堆沤发酵,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深翻耕  在休耕的9月中旬——10月份期间进行一次翻耕,深度在35cm以上,利用阳光暴晒、风化、消毒,创造有利于根系生长的肥沃土壤。
  提埂子  提埂子一般在头年11~12月。畦面净宽150cm,人行道宽60cm,在畦面内横向开短沟做埂子,每沟间隔33cm,沟深23~27cm,每亩平均开沟作埂935~1067道,沟底挖松10cm左右。
  选良种  选择小黄姜做姜种时,要选粗壮、节密、无病、无冻伤的姜块,才能保证仔姜生长速度快、外观美、质地嫩、纤维少。
  早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每年雨水至惊蛰季节,采用天、地膜双层覆盖方式,地膜在畦面四周用土压实,以利于保湿、保温、早出苗。
  栽幼苗  每亩开横沟1000—1200道左右,每亩均栽仔姜7000~10000株,用种量达到0.5~0.67吨,此栽植密度比常规栽培方式高1倍以上,但产量也更高。
  防瘟病  姜瘟病是小黄姜的常见病虫害,病菌主要侵害姜的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软腐、发臭,最终仅剩表皮,可挤出白色粘稠液体。地上茎受害呈暗紫色,内部变褐腐烂,最后仅残留纤维。
土豆咖喱咖啡 2024-06-21
1、选地整地。黄姜是一种块根植物,喜气候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且分布较均匀的环境。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怕积水、忌连作。宜选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耕作层深25厘米左右)、肥沃、上层土质疏松,底土层较坚实且透性较好的砂质壤土田,或丘陵土层肥沃、疏松湿润的平缓地种植。冬季深翻土25厘米左右,让土壤过冬充分风化,消灭土中病虫害和促进土壤中养分的释放,种前再犁耙一次,使土层松碎,地面平整。起畦高25厘米、宽120厘米。每亩施厩肥堆肥、草木灰混合肥料3000-4000公斤作基肥。
   2、选种栽种。在黄姜收获时,选择无病虫害、个头中等、完整无损的黄姜留种。块茎繁殖为当年10月初至次年3月底均可挖种,并一边挖种,一边将挖出的种子通过挑选,将一年生的健壮的块茎栽培在已整理好并施有充足基肥的垄畦上。垄畦控制在1.2米-1.5米左右。在种茎栽培入士前,可用手掰成5厘米-10厘米小段,要求每段有2个-3个壮芽,掰好的块茎要推开放在地面上1-2天。待伤口愈合后播种,以免细菌感染伤口。栽种方法多采用穴栽,穴深6--8厘米,行距30--40厘米,穴距27--33厘米,行与行间的穴窝交错排列,下种前在每个穴的肥料上盖上一层薄土,每穴放种2--3个,芽向上,覆土厚2--4厘米,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护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出苗生长。种时若土层干燥,下种后要淋水,每亩用种量约100--150公斤。同时,还要注意消灭老鼠,以免老鼠挖吃种茎。
   3、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种植时若畦面不盖草,齐苗后要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看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板结程度进行多次畦面盖草。当草腐烂后,若土壤板结及滋生杂草时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7月份以后,植株基本封行,中耕除草可以停止,中耕时宜浅,防止伤根。
   施肥
   黄姜是一种喜肥植物,且生长期不长,需追施充足的速效肥料,才能提高产量,但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否则茎徒长,块根不多,头次追施肥料宜在整齐出苗后(4--5月)结合第一、二次中耕除草重施氮肥,适施磷肥。每亩可施腐熟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从而促进植株地上茎叶的生长以及新根茎的形成。到6月份植株根茎上大量结苓并新根长出时,每亩又追施1500--2000公斤的半腐熟堆肥,腐熟厩肥和钙镁磷肥,并结合培土。最后一次追肥于7--8月,宜施一次磷钾肥,每亩施厩肥、草木灰及磷酸二氢钾(每亩20公斤)等混合肥2000公斤。
   排灌
   在天气干旱、土层干燥时进行灌溉和淋水,雨季则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里积水,以免引起根茎或块根腐烂。
   4、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防治根腐病。该病多发生在6--7月或12月至次年1月。发病初期侧根呈水渍状,后黑褐腐烂,并向上蔓延导致地上部分,茎叶发黄,最后全株萎死。防治方法:雨季注意加强田间排水,保持地下无积水;将病株挖起烧毁,病穴撒上生石灰粉消毒;植株在11-12月自然枯萎时及时采挖,防止块根腐烂造成损失;发病期灌浇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虫害主要防治地老虎、蛴螬于幼苗期咬食植物须根。防治方法:每亩用25%敌百虫粉剂2公斤,拌细土15公斤,撒于植株周围,结合中耕,使毒土混入土内;或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与炒香的菜粒饼5公斤做成毒饵,撒在田间诱杀;清晨人工捕捉幼虫。
   5、采收
   冬至后,当植株茎叶逐渐枯萎,块根已生长充实,即可采收,一直到立春前后还可收挖。采挖不宜过早,过早块根不充实,干燥率低,影响产量,但也不可迟延到雨水季节,因到雨水季节时,块根水分增加,干燥时易起泡,降低产品质量,同时也不易晾晒,采收从畦边挖深约25--30厘米,依次将一株一株的黄姜根茎和块根挖起分别运放。
   6、加工
   将挖起的根茎和块根除去侧根和须根,洗净泥土,和须根,并切成0.5厘米的姜片,晒干后即可包装出售。或将黄姜放入锅内煮熟透心,一般用水煮沸约10--15分钟,用手指捏块根不出水、无响声即可,取出摊放于干净灰沙或水泥晒场上曝晒至干透(也可烘干)。若遇阴雨天,应晾在通风处,如数量大而又有腐烂现象时,可用火烤,避免损失。此外若发现块根发粘出水,发霉时,也可用草木灰混拌,每100公斤块根加10公斤草木灰,块根晒干后即成为商品郁金。经加工后的黄姜装入袋内放干燥处,注意做好防虫、霉变工作。郁金以足干,成个,肥壮结实,直径有8毫米以上,无须根,无虫霉者为质优;黄姜以成个饱满,个头均匀,表面光滑、无虫霉为佳
1、选地整地。黄姜是一种块根植物,喜气候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且分布较均匀的环境。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怕积水、忌连作。宜选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耕作层深25厘米左右)、肥沃、上层土质疏松,底土层较坚实且透性较好的砂质壤土田,或丘陵土层肥沃、疏松湿润的平缓地种植。冬季深翻土25厘米左右,让土壤过冬充分风化,消灭土中病虫害和促进土壤中养分的释放,种前再犁耙一次,使土层松碎,地面平整。起畦高25厘米、宽120厘米。每亩施厩肥堆肥、草木灰混合肥料3000-4000公斤作基肥。
   2、选种栽种。在黄姜收获时,选择无病虫害、个头中等、完整无损的黄姜留种。块茎繁殖为当年10月初至次年3月底均可挖种,并一边挖种,一边将挖出的种子通过挑选,将一年生的健壮的块茎栽培在已整理好并施有充足基肥的垄畦上。垄畦控制在1.2米-1.5米左右。在种茎栽培入士前,可用手掰成5厘米-10厘米小段,要求每段有2个-3个壮芽,掰好的块茎要推开放在地面上1-2天。待伤口愈合后播种,以免细菌感染伤口。栽种方法多采用穴栽,穴深6--8厘米,行距30--40厘米,穴距27--33厘米,行与行间的穴窝交错排列,下种前在每个穴的肥料上盖上一层薄土,每穴放种2--3个,芽向上,覆土厚2--4厘米,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护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出苗生长。种时若土层干燥,下种后要淋水,每亩用种量约100--150公斤。同时,还要注意消灭老鼠,以免老鼠挖吃种茎。
   3、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种植时若畦面不盖草,齐苗后要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看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板结程度进行多次畦面盖草。当草腐烂后,若土壤板结及滋生杂草时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7月份以后,植株基本封行,中耕除草可以停止,中耕时宜浅,防止伤根。
   施肥
   黄姜是一种喜肥植物,且生长期不长,需追施充足的速效肥料,才能提高产量,但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否则茎徒长,块根不多,头次追施肥料宜在整齐出苗后(4--5月)结合第一、二次中耕除草重施氮肥,适施磷肥。每亩可施腐熟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从而促进植株地上茎叶的生长以及新根茎的形成。到6月份植株根茎上大量结苓并新根长出时,每亩又追施1500--2000公斤的半腐熟堆肥,腐熟厩肥和钙镁磷肥,并结合培土。最后一次追肥于7--8月,宜施一次磷钾肥,每亩施厩肥、草木灰及磷酸二氢钾(每亩20公斤)等混合肥2000公斤。
   排灌
   在天气干旱、土层干燥时进行灌溉和淋水,雨季则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里积水,以免引起根茎或块根腐烂。
   4、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防治根腐病。该病多发生在6--7月或12月至次年1月。发病初期侧根呈水渍状,后黑褐腐烂,并向上蔓延导致地上部分,茎叶发黄,最后全株萎死。防治方法:雨季注意加强田间排水,保持地下无积水;将病株挖起烧毁,病穴撒上生石灰粉消毒;植株在11-12月自然枯萎时及时采挖,防止块根腐烂造成损失;发病期灌浇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虫害主要防治地老虎、蛴螬于幼苗期咬食植物须根。防治方法:每亩用25%敌百虫粉剂2公斤,拌细土15公斤,撒于植株周围,结合中耕,使毒土混入土内;或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与炒香的菜粒饼5公斤做成毒饵,撒在田间诱杀;清晨人工捕捉幼虫。
   5、采收
   冬至后,当植株茎叶逐渐枯萎,块根已生长充实,即可采收,一直到立春前后还可收挖。采挖不宜过早,过早块根不充实,干燥率低,影响产量,但也不可迟延到雨水季节,因到雨水季节时,块根水分增加,干燥时易起泡,降低产品质量,同时也不易晾晒,采收从畦边挖深约25--30厘米,依次将一株一株的黄姜根茎和块根挖起分别运放。
   6、加工
   将挖起的根茎和块根除去侧根和须根,洗净泥土,和须根,并切成0.5厘米的姜片,晒干后即可包装出售。或将黄姜放入锅内煮熟透心,一般用水煮沸约10--15分钟,用手指捏块根不出水、无响声即可,取出摊放于干净灰沙或水泥晒场上曝晒至干透(也可烘干)。若遇阴雨天,应晾在通风处,如数量大而又有腐烂现象时,可用火烤,避免损失。此外若发现块根发粘出水,发霉时,也可用草木灰混拌,每100公斤块根加10公斤草木灰,块根晒干后即成为商品郁金。经加工后的黄姜装入袋内放干燥处,注意做好防虫、霉变工作。郁金以足干,成个,肥壮结实,直径有8毫米以上,无须根,无虫霉者为质优;黄姜以成个饱满,个头均匀,表面光滑、无虫霉为佳
糖水黄桃888 2024-06-08
一、选择适宜土壤
黄姜的人工栽培,要求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通气性能好、排水性能好、腐殖质含量高。具体来说,以海拔600  米以下、坡度25°~30°、含沙40%左右的朝阳沙质土壤(如黄沙土、黑沙土、小沙土、冲积土、菜园土等)为好。青夹泥、大眼泥、羊屎泥、板结土和背阴土等不能种植黄姜。
二、整地作垄
新垦地种植黄姜,要在8~9月砍畲炼山,10~11月垦地,  挖尽根蔸,捡尽杂草。要求土层深度25厘米左右。12月整地分厢作垄。垄宽1.1~1.2米,垄高20厘米。垄与垄之间留25  厘米宽左右用作工作行。分厢作垄方法为横向(南北向)。陈土必须在播种前15天左右整土作垄。
三、施足基肥
基肥施用数量、质量好坏,是黄姜高产丰收的重要环节。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干细火土灰20~30担、发酵的猪牛粪5~10担、磷肥25千克、硫酸钾20千克。整地时将土肥充分混合。
四、选种
选种是高产丰收的关键。种姜的标准是:健康无病虫,  断面呈菊黄色,根系发达,芽头饱满的嫩姜。绝对不要用“光头姜”、干瘪老皮姜和脱皮烂肉姜作种。种姜选好后,放在通风透光的室内堆放,堆放厚度不超过1米,种姜上面用薄草或薄土覆盖,保持湿润。切忌堆放在火炕楼板上或露天坪里。
五、播种
1.播种时间分冬播(12月)和春播(2~3月)两种,  以春分前后播种为最佳时期。
2.播种方法穴播与条播。穴播:挖穴深13—16厘米,  先放肥料、盖薄土,再放种姜,芽头向上。每蔸播种姜20克左右,种姜与肥料不能直接接触。每垄播4行,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播种后,种姜盖土3厘米,不能浅盖,更不能让种姜外露。每667平方米播种6000~8000蔸。
条播:横向开沟,沟深13~16厘米,株行距与穴播相同。坡土操作要从土的下端向上栽播,不可从上到下栽播。
六、插签
黄姜要100%的插签。冬季备好签子,每667平方米备竹签或柴棍子(不能用管竹、竹尖、竹片等)3000根以上,签长1.5米。每两蔸黄姜共一根签子,边播种,边插签,签子插入深度在15厘米以上,要插稳插牢。插签最好插捆尖签,即用塑料袋或棕叶等将4根签子尖端捆紧在一起相互支撑,有利抗风防倒伏。
一、选择适宜土壤
黄姜的人工栽培,要求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通气性能好、排水性能好、腐殖质含量高。具体来说,以海拔600  米以下、坡度25°~30°、含沙40%左右的朝阳沙质土壤(如黄沙土、黑沙土、小沙土、冲积土、菜园土等)为好。青夹泥、大眼泥、羊屎泥、板结土和背阴土等不能种植黄姜。
二、整地作垄
新垦地种植黄姜,要在8~9月砍畲炼山,10~11月垦地,  挖尽根蔸,捡尽杂草。要求土层深度25厘米左右。12月整地分厢作垄。垄宽1.1~1.2米,垄高20厘米。垄与垄之间留25  厘米宽左右用作工作行。分厢作垄方法为横向(南北向)。陈土必须在播种前15天左右整土作垄。
三、施足基肥
基肥施用数量、质量好坏,是黄姜高产丰收的重要环节。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干细火土灰20~30担、发酵的猪牛粪5~10担、磷肥25千克、硫酸钾20千克。整地时将土肥充分混合。
四、选种
选种是高产丰收的关键。种姜的标准是:健康无病虫,  断面呈菊黄色,根系发达,芽头饱满的嫩姜。绝对不要用“光头姜”、干瘪老皮姜和脱皮烂肉姜作种。种姜选好后,放在通风透光的室内堆放,堆放厚度不超过1米,种姜上面用薄草或薄土覆盖,保持湿润。切忌堆放在火炕楼板上或露天坪里。
五、播种
1.播种时间分冬播(12月)和春播(2~3月)两种,  以春分前后播种为最佳时期。
2.播种方法穴播与条播。穴播:挖穴深13—16厘米,  先放肥料、盖薄土,再放种姜,芽头向上。每蔸播种姜20克左右,种姜与肥料不能直接接触。每垄播4行,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播种后,种姜盖土3厘米,不能浅盖,更不能让种姜外露。每667平方米播种6000~8000蔸。
条播:横向开沟,沟深13~16厘米,株行距与穴播相同。坡土操作要从土的下端向上栽播,不可从上到下栽播。
六、插签
黄姜要100%的插签。冬季备好签子,每667平方米备竹签或柴棍子(不能用管竹、竹尖、竹片等)3000根以上,签长1.5米。每两蔸黄姜共一根签子,边播种,边插签,签子插入深度在15厘米以上,要插稳插牢。插签最好插捆尖签,即用塑料袋或棕叶等将4根签子尖端捆紧在一起相互支撑,有利抗风防倒伏。
huangxinru7 2024-05-25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0828094482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