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措施要采取什么样的

2024-06-15 08:00:44 (13分钟前 更新) 386 7023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要采取什么措施的呢?要注意什么问题,施工方法是如何

最新回答

一.主题:冬季施工的准备以及冬季施工的主要技术质量控制和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常见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二.冬季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方案(措施)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施工质量及生产安全为前提,具有一定的技术可靠性和合理性.    2,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措施)中,应具有以下:施工部署(进度安排),施工程序,施工,机具与材料调配计划,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测温人员,掺外加剂人员)与劳动力计划,保温材料与外加剂材料计划,操作要点,质量控制要点,检测项目等方面.  (二)生产准备    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安排好施工任务及现场准备工作.如现场供水管道的保温防冻,搅拌机棚的保温,场地的整平及临时道路的设置,装修工程的门窗洞口封闭及保温.  (三)资源准备    根据制定的计划组织好外加剂材料,保温材料,施工仪表(测温剂),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准备工作.
一.主题:冬季施工的准备以及冬季施工的主要技术质量控制和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常见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二.冬季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方案(措施)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施工质量及生产安全为前提,具有一定的技术可靠性和合理性.    2,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措施)中,应具有以下:施工部署(进度安排),施工程序,施工,机具与材料调配计划,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测温人员,掺外加剂人员)与劳动力计划,保温材料与外加剂材料计划,操作要点,质量控制要点,检测项目等方面.  (二)生产准备    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安排好施工任务及现场准备工作.如现场供水管道的保温防冻,搅拌机棚的保温,场地的整平及临时道路的设置,装修工程的门窗洞口封闭及保温.  (三)资源准备    根据制定的计划组织好外加剂材料,保温材料,施工仪表(测温剂),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准备工作.
懒云堂主 2024-06-15
1.  冬季施工技术支持
进入冬季施工前应先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并及时对测温人员及外加剂掺加人员进行培训。项目部要有专人负责冬期施工的准备工作,协同业务科室做好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的计划、采购等工作。遇六级以上的大风、大雾天气应停止室外施工。
1.1  冬季施工安排
⑴.统筹安排。针对本工程特点和进度,按工艺或工序要求,妥善安排工序(分项工程)的先后顺序。必要时,可以在有关部门指导监督下,调整工序,确实保证质量和进度。根据冬施方案和技术措施做好防寒器材物资的准备工作。如草帘、外加剂、保温用塑料薄膜、温度计等等。
⑵.对冬季紧缺的材料要抓紧采购入场储备,尽量推广使用新材料。及时做好机具设备的防冻工作。
⑶.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整修施工道路,疏通排水沟,及时加固临时工棚、水管、水笼头、灭火器要及时保温。
⑷.及时派人负责收听气象预报及测量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大风、寒流和霜冻袭击而导致安全事故和质量冻害。做好气象记录,以便指导施工,长期积累数据,总结经验以利后期施工。
1.2  砌筑工程
⑴.砌块不宜冬期施工,根据工期要求必须在冬期施工的,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砌块。
⑵.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
⑶.热水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⑷.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
⑸.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选用外加剂法,外加剂宜采用复合防冻剂,且应对砼及结构无损害。
⑹.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济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⑺.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d的砂浆强度。
1.3  钢筋工程
⑴.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时应加强检验。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⑵.钢筋负温焊接
a.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等焊接方法。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b.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c.热轧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工艺。钢筋端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
d.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工艺应控制热影响区长度。热影响区长度随钢筋级别、直径的增加而适当增加。焊接参数应根据当地气温按常温参数调整。
e.当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等措施。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1.4  砼工程
⑴.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
⑵.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⑶.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1.  冬季施工技术支持
进入冬季施工前应先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并及时对测温人员及外加剂掺加人员进行培训。项目部要有专人负责冬期施工的准备工作,协同业务科室做好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的计划、采购等工作。遇六级以上的大风、大雾天气应停止室外施工。
1.1  冬季施工安排
⑴.统筹安排。针对本工程特点和进度,按工艺或工序要求,妥善安排工序(分项工程)的先后顺序。必要时,可以在有关部门指导监督下,调整工序,确实保证质量和进度。根据冬施方案和技术措施做好防寒器材物资的准备工作。如草帘、外加剂、保温用塑料薄膜、温度计等等。
⑵.对冬季紧缺的材料要抓紧采购入场储备,尽量推广使用新材料。及时做好机具设备的防冻工作。
⑶.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整修施工道路,疏通排水沟,及时加固临时工棚、水管、水笼头、灭火器要及时保温。
⑷.及时派人负责收听气象预报及测量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大风、寒流和霜冻袭击而导致安全事故和质量冻害。做好气象记录,以便指导施工,长期积累数据,总结经验以利后期施工。
1.2  砌筑工程
⑴.砌块不宜冬期施工,根据工期要求必须在冬期施工的,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砌块。
⑵.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
⑶.热水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⑷.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
⑸.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选用外加剂法,外加剂宜采用复合防冻剂,且应对砼及结构无损害。
⑹.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济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⑺.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d的砂浆强度。
1.3  钢筋工程
⑴.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时应加强检验。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⑵.钢筋负温焊接
a.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等焊接方法。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b.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c.热轧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工艺。钢筋端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
d.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工艺应控制热影响区长度。热影响区长度随钢筋级别、直径的增加而适当增加。焊接参数应根据当地气温按常温参数调整。
e.当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等措施。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1.4  砼工程
⑴.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
⑵.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⑶.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快乐齐分享yeah 2024-06-05
主题:冬季施工的准备以及冬季施工的主要技术质量控制和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常见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二.冬季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方案(措施)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施工质量及生产安全为前提,具有一定的技术可靠性和合理性.  
  2,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措施)中,应具有以下:施工部署(进度安排),施工程序,施工,机具与材料调配计划,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测温人员,掺外加剂人员)与劳动力计划,保温材料与外加剂材料计划,操作要点,质量控制要点,检测项目等方面.  
(二)生产准备  
  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安排好施工任务及现场准备工作.如现场供水管道的保温防冻,搅拌机棚的保温,场地的整平及临时道路的设置,装修工程的门窗洞口封闭及保温.  
(三)资源准备  
  根据制定的计划组织好外加剂材料,保温材料,施工仪表(测温剂),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准备工作.  
三.冬季施工主要的技术措施  
(一)土方工程  
  1,基础土方工程应尽量避开在冬季施工,如需在冬季施工,则应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同时组织好施工管理,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  
  2,施工现场的道路要保持畅通,运输车辆及行驶道路均应增设必要的防滑措施(例如沿路覆盖草袋).  
  3,在相邻建筑侧边开挖土方时,要采取对旧建筑物地基土免受冻害的措施.施工时,尽量做到快挖快填,以防止地基受冻.  
  4,基坑槽内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产生积水,造成由于土壁下部受多次冻融循环而形成塌方.  
  5,开挖好的基坑底部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如保留脚泥或铺设草包.  
  6,土方回填前,应将基坑底部的冰雪及保温材料清理干净.  
  7,室外基坑或管沟可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体积不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室内的坑,槽,管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8,回填采用人工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20cm,夯实厚度为10—15cm.  
  9,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填土层受冻.  
(二)桩基工程  
  1,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桩基础的轴线引出的距离应适当增加,以免在打桩时受冻土硬壳层的.水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3,预制桩的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方可起吊,达到强度标准值的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4,桩的堆放应考虑到桩机的行进路线和打桩顺序,且桩的堆放层数应不超过4层.  
(三)钢筋工程  
  1.钢筋冷拉  
  (1)钢筋负温冷拉时,可采用控制应力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对于不能分清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宜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2)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由于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冷拉控制应力  
  最大冷拉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格1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力  
 2,钢筋负温焊接  
  (1)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焊工上岗证,才可上岗操作.  
  (2)负温下钢筋焊接施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帮条,搭接,坡口焊)及电渣压力焊等焊接方法.  
  (3)焊接钢筋应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则环境温度不宜太低,在风雪天气时,还应有一定的遮蔽措施.焊接未冷却的接头,严禁碰到冰雪.  
  (4)闪光对焊:  
  1)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2)与常温焊接相比,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调伸长度10%至20%左右,提高预热时的接触压力,增长预热间歇时间.  
  3)施焊时选用的参数可根据焊件的钢种,直径,施焊温度和焊工技术水平灵活选用.  
  (5)电弧焊接  
  1)焊接时必须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2)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突然增大,进行帮条,搭接电弧焊,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点焊缝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3)坡口焊时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良好.  
  (6)电渣压力焊接  
  1)焊接电流的大小,应根据钢筋直径和施焊时的环境温度而定.  
  2)接头药盒拆除的时间宜延长2min左右;接头的渣壳宜延长5min,方可打渣.
追问:
我要的是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回答:
(四)混凝土工程  
  1,基本要求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由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2)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3)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6)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补充:
  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  
  (3)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性能,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4)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5)重点工程或上部结构要连续施工的工程,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预期所要达到的强度.  
  (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浇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须经预热,并采用热的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浇灌后在正温下养护到强度不低于15Mpa.  
  (7)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补充:
  4,混凝土的养护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3)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5)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5,试件留置  
  按规范及施工要求制作,管理,养护,送检混凝土试块.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砼每200m3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对有抗渗要求的砼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补充:
四.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  
(一).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裂缝  
  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生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缝。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开裂。混凝土内部水分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形成压力也将引起轴向裂缝。  
  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氯盐的掺量。按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基本钢筋就不锈蚀。  
  2.限定量的氯盐掺入时应充分溶解或搅拌均匀,以防止偏折引起局部钢筋锈蚀。3.控制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转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补充:
(二).结构疏散与水分转移  
  水分转移及结构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砂浆骨料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为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压力差、温度、湿度差,使水分自边缘向中心移动造成空隙。  
  预防措施:1.适当掺用以防冻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组成的复合外加剂,减少水灰比,采取重复振动,加压振动,提高结构致密性。  
  2.混凝土表面“冰封”利用其湿水性均为有效。
补充:
(三).表面起灰  
  所谓“表面起灰”是以砂浆和粗骨料相脱离,表面起灰,骨料裸露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离析,泌水严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养护温度低,水泥水化趋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离,导致表面起灰。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水灰比,延长混凝土混合物搅拌时间,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水  
(四).结晶腐蚀-混凝土表面返霜  
  混凝土硬化后,某种外加剂溶液通过毛细管的作用渗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则逐渐蒸干,此种情况还将混凝土与饰面层的结合。  
预防措施:  
  1.适当控制外加剂的用量(最好不要超过水泥重量5~7%)  
  2.外加剂充分溶解后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3.混凝土浇灌后,立即在其表面覆盖1~2层薄膜塑料。严防混凝土水分外移。  
五,冬季施工的安全和防火  
  (1)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  
  (2)施工现场及临时工棚内严禁用明火取暖,应订出具体防火安全注意事项,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3)电气设备,开关箱应有防护罩,通电导线要整理架空,电线包布应进行全面检查,务必保持良好的绝缘效果.  
  (4)脚手架,脚手板有冰雪积留时,施工前应清除干净,有坡度的跳板应钉防滑条或铺草包,并随时检查架体有无松动及下沉现象,以便及时处理.  
  (5)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出入口楼梯,电梯口和井架周围应有防护棚或其它隔离措施.  
  (6)高层作业必须用安全带,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楼面预留孔洞必须用盖板盖好.不准用芦苇,草包遮盖,以防失足跌落.冬季施工拆除外脚手架应有围护警戒措施,严禁高空向下抛掷.  
  (7)打夯机,磨石子机等震动机械,以及经常移动的机具导线不得在地面上拖拉,不得浸放水中,应架空绝缘良好.  
  (8)工地临时水管应埋入土中或用草包等保温材料包扎,外抹纸筋.水箱存水,下班前应放尽.    
  (9)草包,草帘等保温材料不得堆放在露天,以免受潮失去保温效果.     
  (10)现场的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应有专人保管,妥善安置.明火作业应实行动火证审批制度,并配置必要的安全防火用品。
主题:冬季施工的准备以及冬季施工的主要技术质量控制和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常见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二.冬季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方案(措施)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施工质量及生产安全为前提,具有一定的技术可靠性和合理性.  
  2,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措施)中,应具有以下:施工部署(进度安排),施工程序,施工,机具与材料调配计划,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测温人员,掺外加剂人员)与劳动力计划,保温材料与外加剂材料计划,操作要点,质量控制要点,检测项目等方面.  
(二)生产准备  
  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安排好施工任务及现场准备工作.如现场供水管道的保温防冻,搅拌机棚的保温,场地的整平及临时道路的设置,装修工程的门窗洞口封闭及保温.  
(三)资源准备  
  根据制定的计划组织好外加剂材料,保温材料,施工仪表(测温剂),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准备工作.  
三.冬季施工主要的技术措施  
(一)土方工程  
  1,基础土方工程应尽量避开在冬季施工,如需在冬季施工,则应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同时组织好施工管理,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  
  2,施工现场的道路要保持畅通,运输车辆及行驶道路均应增设必要的防滑措施(例如沿路覆盖草袋).  
  3,在相邻建筑侧边开挖土方时,要采取对旧建筑物地基土免受冻害的措施.施工时,尽量做到快挖快填,以防止地基受冻.  
  4,基坑槽内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产生积水,造成由于土壁下部受多次冻融循环而形成塌方.  
  5,开挖好的基坑底部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如保留脚泥或铺设草包.  
  6,土方回填前,应将基坑底部的冰雪及保温材料清理干净.  
  7,室外基坑或管沟可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体积不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室内的坑,槽,管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8,回填采用人工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20cm,夯实厚度为10—15cm.  
  9,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填土层受冻.  
(二)桩基工程  
  1,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桩基础的轴线引出的距离应适当增加,以免在打桩时受冻土硬壳层的.水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3,预制桩的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方可起吊,达到强度标准值的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4,桩的堆放应考虑到桩机的行进路线和打桩顺序,且桩的堆放层数应不超过4层.  
(三)钢筋工程  
  1.钢筋冷拉  
  (1)钢筋负温冷拉时,可采用控制应力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对于不能分清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宜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2)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由于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冷拉控制应力  
  最大冷拉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格1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力  
 2,钢筋负温焊接  
  (1)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焊工上岗证,才可上岗操作.  
  (2)负温下钢筋焊接施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帮条,搭接,坡口焊)及电渣压力焊等焊接方法.  
  (3)焊接钢筋应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则环境温度不宜太低,在风雪天气时,还应有一定的遮蔽措施.焊接未冷却的接头,严禁碰到冰雪.  
  (4)闪光对焊:  
  1)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2)与常温焊接相比,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调伸长度10%至20%左右,提高预热时的接触压力,增长预热间歇时间.  
  3)施焊时选用的参数可根据焊件的钢种,直径,施焊温度和焊工技术水平灵活选用.  
  (5)电弧焊接  
  1)焊接时必须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2)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突然增大,进行帮条,搭接电弧焊,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点焊缝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3)坡口焊时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良好.  
  (6)电渣压力焊接  
  1)焊接电流的大小,应根据钢筋直径和施焊时的环境温度而定.  
  2)接头药盒拆除的时间宜延长2min左右;接头的渣壳宜延长5min,方可打渣.
追问:
我要的是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回答:
(四)混凝土工程  
  1,基本要求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由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2)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3)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6)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补充:
  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  
  (3)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性能,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4)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5)重点工程或上部结构要连续施工的工程,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预期所要达到的强度.  
  (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浇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须经预热,并采用热的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浇灌后在正温下养护到强度不低于15Mpa.  
  (7)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补充:
  4,混凝土的养护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3)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5)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5,试件留置  
  按规范及施工要求制作,管理,养护,送检混凝土试块.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砼每200m3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对有抗渗要求的砼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补充:
四.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  
(一).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裂缝  
  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生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缝。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开裂。混凝土内部水分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形成压力也将引起轴向裂缝。  
  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氯盐的掺量。按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基本钢筋就不锈蚀。  
  2.限定量的氯盐掺入时应充分溶解或搅拌均匀,以防止偏折引起局部钢筋锈蚀。3.控制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转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补充:
(二).结构疏散与水分转移  
  水分转移及结构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砂浆骨料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为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压力差、温度、湿度差,使水分自边缘向中心移动造成空隙。  
  预防措施:1.适当掺用以防冻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组成的复合外加剂,减少水灰比,采取重复振动,加压振动,提高结构致密性。  
  2.混凝土表面“冰封”利用其湿水性均为有效。
补充:
(三).表面起灰  
  所谓“表面起灰”是以砂浆和粗骨料相脱离,表面起灰,骨料裸露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离析,泌水严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养护温度低,水泥水化趋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离,导致表面起灰。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水灰比,延长混凝土混合物搅拌时间,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水  
(四).结晶腐蚀-混凝土表面返霜  
  混凝土硬化后,某种外加剂溶液通过毛细管的作用渗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则逐渐蒸干,此种情况还将混凝土与饰面层的结合。  
预防措施:  
  1.适当控制外加剂的用量(最好不要超过水泥重量5~7%)  
  2.外加剂充分溶解后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3.混凝土浇灌后,立即在其表面覆盖1~2层薄膜塑料。严防混凝土水分外移。  
五,冬季施工的安全和防火  
  (1)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  
  (2)施工现场及临时工棚内严禁用明火取暖,应订出具体防火安全注意事项,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3)电气设备,开关箱应有防护罩,通电导线要整理架空,电线包布应进行全面检查,务必保持良好的绝缘效果.  
  (4)脚手架,脚手板有冰雪积留时,施工前应清除干净,有坡度的跳板应钉防滑条或铺草包,并随时检查架体有无松动及下沉现象,以便及时处理.  
  (5)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出入口楼梯,电梯口和井架周围应有防护棚或其它隔离措施.  
  (6)高层作业必须用安全带,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楼面预留孔洞必须用盖板盖好.不准用芦苇,草包遮盖,以防失足跌落.冬季施工拆除外脚手架应有围护警戒措施,严禁高空向下抛掷.  
  (7)打夯机,磨石子机等震动机械,以及经常移动的机具导线不得在地面上拖拉,不得浸放水中,应架空绝缘良好.  
  (8)工地临时水管应埋入土中或用草包等保温材料包扎,外抹纸筋.水箱存水,下班前应放尽.    
  (9)草包,草帘等保温材料不得堆放在露天,以免受潮失去保温效果.     
  (10)现场的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应有专人保管,妥善安置.明火作业应实行动火证审批制度,并配置必要的安全防火用品。
束缚的漂流瓶 2024-05-22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要采取防冻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要采取防冻的。
miumiu大酱 2024-05-10
如果气温不会低于零度(浇筑后一周以上期间),做好混凝土保温即可。如果在负温下(最低温度低于零下5°C)环境浇筑混凝土,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早期混凝土防冻。防冻需要从两个方面操作:1)使用防冻剂:防冻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拌合水的冰点,防止在塑性状态和早期混凝土内部水分结冰膨胀,冻伤混凝土。防冻剂对混凝土强度性能没有明显危害,但有些防冻剂含尿素,混凝土会长期释放氨味,需要特别注意。2)保温:尽可能使用胶合板、木板等具有一定保温作用的模板,用保温材料如棉被、草帘或泡沫保温板等覆盖暴露混凝土表面和包裹钢模板,使混凝土强度较快发展。冬季施工,最好使用早强型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强度发展快,水化热相对较高。不过,只要做好保温,什么水泥都可以使用,强度发展慢些,对防止热应力裂缝更好。在最低温度2°C环境,浇筑混凝土可以不使用防冻剂,但必须做好保温,并且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温度还会降低,需要加强混凝土保温隔并且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温度还会降低,需要加强混凝土保温隔冷。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应优先考虑拌和水加热,如不满足要求才考虑骨料加热;水泥不能直接加热。  对拌和水加热时,水温不宜超过60℃,如超过60℃,应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以免造成水泥假凝,影响混凝土质量。  对砂石骨料加热一般是采用排管通热水或通蒸汽加热。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oC。采用蒸汽加热时,粗骨料可直接加热,但不能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拌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将拌和机冲洗,拌和时间应比一般季节延长50%左右。冬季的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最好采取一次直接运送。运输设备要有可靠的防风措施,并尽可能加以保温。各种运输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立即用蒸汽或热水冲洗干净;恢复工作时要首先加热。  冬季混凝土浇筑的防冻措施主要有蓄热法和暖棚法。蓄热法一般适用于气温在-10℃  以上,暖棚法适用于气温在一10℃以下。  蓄热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块的外表面用导热性能低的材料进行保温,热源为预加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热和水泥水化热。施工用的模板应为保温模板,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顶面  要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蓄热法实质上就是表面保温法,它和混凝土坝的表面保护,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目的和要求却是不同的。表面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它要求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允许标准。蓄热法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层冻害,它要求混凝土表层温度不低于其正常凝固硬化的温度。  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仓位上搭设暖棚,棚内通常用蒸汽排管或暖风机供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5℃左右。  暖棚主要由棚盖、支承结构和保温层的围护结构等组成。我们通常采用的型式有三种。  绑扎式暖棚是一种简易暖棚。用10×10cm的预制混凝土柱作支承,高3.5~4.Om。棚盖采用圆木现场绑扎。保温层采用草帘、草垫及帆布等。棚顶的混凝土下料口设活动料口盖,并用麻袋片包草垫保温。  组装式暖棚,其棚盖采用单片钢桁架组装而成。因其跨度较大,支承结构可以设置在模板以外。棚顶同样须设混凝土下料口及活动料口盖。  装配式暖棚,主要包括钢桁架组合梁、定型保温支承结构、吊装结构及围护结构等部分。整个棚盖为一整体吊装单元。其主要优点是安装拆除方便。  综上所述,混凝土冬季施工根据不同的温度,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厚度、施工季节和养护条件变化,来满足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如果气温不会低于零度(浇筑后一周以上期间),做好混凝土保温即可。如果在负温下(最低温度低于零下5°C)环境浇筑混凝土,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早期混凝土防冻。防冻需要从两个方面操作:1)使用防冻剂:防冻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拌合水的冰点,防止在塑性状态和早期混凝土内部水分结冰膨胀,冻伤混凝土。防冻剂对混凝土强度性能没有明显危害,但有些防冻剂含尿素,混凝土会长期释放氨味,需要特别注意。2)保温:尽可能使用胶合板、木板等具有一定保温作用的模板,用保温材料如棉被、草帘或泡沫保温板等覆盖暴露混凝土表面和包裹钢模板,使混凝土强度较快发展。冬季施工,最好使用早强型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强度发展快,水化热相对较高。不过,只要做好保温,什么水泥都可以使用,强度发展慢些,对防止热应力裂缝更好。在最低温度2°C环境,浇筑混凝土可以不使用防冻剂,但必须做好保温,并且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温度还会降低,需要加强混凝土保温隔并且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温度还会降低,需要加强混凝土保温隔冷。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应优先考虑拌和水加热,如不满足要求才考虑骨料加热;水泥不能直接加热。  对拌和水加热时,水温不宜超过60℃,如超过60℃,应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以免造成水泥假凝,影响混凝土质量。  对砂石骨料加热一般是采用排管通热水或通蒸汽加热。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oC。采用蒸汽加热时,粗骨料可直接加热,但不能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拌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将拌和机冲洗,拌和时间应比一般季节延长50%左右。冬季的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最好采取一次直接运送。运输设备要有可靠的防风措施,并尽可能加以保温。各种运输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立即用蒸汽或热水冲洗干净;恢复工作时要首先加热。  冬季混凝土浇筑的防冻措施主要有蓄热法和暖棚法。蓄热法一般适用于气温在-10℃  以上,暖棚法适用于气温在一10℃以下。  蓄热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块的外表面用导热性能低的材料进行保温,热源为预加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热和水泥水化热。施工用的模板应为保温模板,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顶面  要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蓄热法实质上就是表面保温法,它和混凝土坝的表面保护,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目的和要求却是不同的。表面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它要求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允许标准。蓄热法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层冻害,它要求混凝土表层温度不低于其正常凝固硬化的温度。  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仓位上搭设暖棚,棚内通常用蒸汽排管或暖风机供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5℃左右。  暖棚主要由棚盖、支承结构和保温层的围护结构等组成。我们通常采用的型式有三种。  绑扎式暖棚是一种简易暖棚。用10×10cm的预制混凝土柱作支承,高3.5~4.Om。棚盖采用圆木现场绑扎。保温层采用草帘、草垫及帆布等。棚顶的混凝土下料口设活动料口盖,并用麻袋片包草垫保温。  组装式暖棚,其棚盖采用单片钢桁架组装而成。因其跨度较大,支承结构可以设置在模板以外。棚顶同样须设混凝土下料口及活动料口盖。  装配式暖棚,主要包括钢桁架组合梁、定型保温支承结构、吊装结构及围护结构等部分。整个棚盖为一整体吊装单元。其主要优点是安装拆除方便。  综上所述,混凝土冬季施工根据不同的温度,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厚度、施工季节和养护条件变化,来满足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菩小帅傲娇脸 2024-04-28
你上百度搜索一下!内容很多。
你上百度搜索一下!内容很多。
喵喵咪儿 2024-04-2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959388732910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