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说一说榛子怎么育苗

2024-06-09 06:16:15 (17分钟前 更新) 519 4335

最新回答

你好,关于如何育苗我有以下看法:1.榛树建园
榛子的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即单性花,先花后叶。雄花为柔荑花序,着生于新稍中上部的叶腋间,雌花为头状花序,着生于一年生枝的中上部或短枝丛枝顶部,借风媒传粉。因此,榛树建园应有花期相同或相似的品种作授粉树配置,一般同一园以3个品种为宜,比例可5~6∶1。
2.温度
不同种类的榛,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
3.光照
榛子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
4.土壤
榛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  6.5~7.5,欧榛为5.5~7。
5.培育
榛子的枝条易生根,不定芽易萌发根蘖。因此,通常用压条或嫁接繁殖培育苗木。早春压条用一年生的健壮萌发枝,6月压条用当年生的嫩枝作材料。嫁接育苗,多用平榛实生苗作砧木。
6.提高产量措施
榛子易落花落果,果实空粒和瘪仁率较高。防止的主要措施:
①繁殖育苗时要选优良母树。
②建园时配置好授粉树,并辅以人工授粉。
③加强管理营养充足。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你好,关于如何育苗我有以下看法:1.榛树建园
榛子的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即单性花,先花后叶。雄花为柔荑花序,着生于新稍中上部的叶腋间,雌花为头状花序,着生于一年生枝的中上部或短枝丛枝顶部,借风媒传粉。因此,榛树建园应有花期相同或相似的品种作授粉树配置,一般同一园以3个品种为宜,比例可5~6∶1。
2.温度
不同种类的榛,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
3.光照
榛子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
4.土壤
榛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  6.5~7.5,欧榛为5.5~7。
5.培育
榛子的枝条易生根,不定芽易萌发根蘖。因此,通常用压条或嫁接繁殖培育苗木。早春压条用一年生的健壮萌发枝,6月压条用当年生的嫩枝作材料。嫁接育苗,多用平榛实生苗作砧木。
6.提高产量措施
榛子易落花落果,果实空粒和瘪仁率较高。防止的主要措施:
①繁殖育苗时要选优良母树。
②建园时配置好授粉树,并辅以人工授粉。
③加强管理营养充足。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jiangyue514悦兔 2024-06-09
方法如下:
1、  种子繁殖  发生病害,可喷施曼哈顿碘制剂杀菌剂
榛子树种子需一定时间的底温处理才能发芽。沙藏种子温度为0—5℃,  处理时间为60—90天,  当有25%的种子发芽时,  即可播种。  
2  、分株和根蘖育苗  
当根状行走茎萌发的幼苗长到50cm左右时,  将连接母树的根状茎切断,  促其形成新的根系,  成为独立的植株。
分株苗应保留根段20cm长,  并有一定数量的须根,  才能保证植株的成活,  有利于平榛繁殖。利用根蘖繁殖有2种方法:  一是挖掘现有植株周围的根蘖,  取得苗木二是将预备繁殖的母株于春季前截干,  并加强肥水管理,  适时适当疏剪,  秋季挖苗,  要及时假植。
3、  压条育苗  
该法适用于欧榛。根际附近萌发的根蘖,  由于无法进行分株繁殖,  故可以采用压条育苗。当萌蘖长到50cm以上时,  将枝条弯倒,  在其中部压上湿润土,  待压土的部位发根后,  再与母株切断,  便形成独立的新植株。  
4、  嫁接繁殖  
该法适于欧榛。一般,  可以采用果树通用的舌接法、劈接法和腹接法。
方法如下:
1、  种子繁殖  发生病害,可喷施曼哈顿碘制剂杀菌剂
榛子树种子需一定时间的底温处理才能发芽。沙藏种子温度为0—5℃,  处理时间为60—90天,  当有25%的种子发芽时,  即可播种。  
2  、分株和根蘖育苗  
当根状行走茎萌发的幼苗长到50cm左右时,  将连接母树的根状茎切断,  促其形成新的根系,  成为独立的植株。
分株苗应保留根段20cm长,  并有一定数量的须根,  才能保证植株的成活,  有利于平榛繁殖。利用根蘖繁殖有2种方法:  一是挖掘现有植株周围的根蘖,  取得苗木二是将预备繁殖的母株于春季前截干,  并加强肥水管理,  适时适当疏剪,  秋季挖苗,  要及时假植。
3、  压条育苗  
该法适用于欧榛。根际附近萌发的根蘖,  由于无法进行分株繁殖,  故可以采用压条育苗。当萌蘖长到50cm以上时,  将枝条弯倒,  在其中部压上湿润土,  待压土的部位发根后,  再与母株切断,  便形成独立的新植株。  
4、  嫁接繁殖  
该法适于欧榛。一般,  可以采用果树通用的舌接法、劈接法和腹接法。
睡不死也睡 2024-06-07
平欧大果榛子属于大灌木或小乔木,全年生长分为两个主要时期,即营养生长期和休眠期。从萌芽到落叶全年生长期195-240天。锦州黑山地区为190-200天。休眠期是从榛树落叶开始直到次年开花。
1、树液流动期:春季,从有树液流动到雌雄花开花为止,为树液流动期。黑山地区大果榛子树液流动是在3月中旬,此时日平均气温3-5℃。
2、花期:榛树开花早,在树液流动后日平均气温达6-8℃,即开始开花,先叶开放。平欧大果榛子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成菜荑花序,圆柱形。春季气温回升得快,雄花开放进程也快,因此,雄花有时早于雌花开放1-3天,如果气温上升缓慢,雌雄花则同时开放。雄花开花是以雄花序松软开始,然后花序伸长,花苞片裂开  ,花粉黄色,以风为媒。雌花的开放是雌花芽的顶端微露出红色(或粉红色)柱头为始,柱头鲜艳,湿润而光亮。在我们锦州黑山地区3月下旬开花,4月中旬结束,一般持续6-14天,雌花持续10-14天。
3、萌芽和新梢的生长:萌芽期在开花之后,雌花开花末期,芽便开始膨大。萌芽之后叶片开始展开,长出新梢,很快进入旺盛生长期,在短时间(30天左右)形成了枝叶繁茂的树冠,保证果实及树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物质。结果枝生长到5月中、下旬,露出花序,生长期30-40天。营养枝(新梢)的生长,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结束,生长期70-80天。
4、果实生长发育期:从雌花授粉到幼果开始膨大需要60-75天,在此期间雌花芽要经过萌发生长成结果新梢(结果枝),在顶端露出花序。经过受精的花序便开始发育,从幼果膨大到坚果成熟需要87-101天。
5、落叶与休眠期:杂交榛子落叶期为11月上旬。此期植株开始进入休眠期,直到第二年春树液流动止。
平欧大果榛子属于大灌木或小乔木,全年生长分为两个主要时期,即营养生长期和休眠期。从萌芽到落叶全年生长期195-240天。锦州黑山地区为190-200天。休眠期是从榛树落叶开始直到次年开花。
1、树液流动期:春季,从有树液流动到雌雄花开花为止,为树液流动期。黑山地区大果榛子树液流动是在3月中旬,此时日平均气温3-5℃。
2、花期:榛树开花早,在树液流动后日平均气温达6-8℃,即开始开花,先叶开放。平欧大果榛子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成菜荑花序,圆柱形。春季气温回升得快,雄花开放进程也快,因此,雄花有时早于雌花开放1-3天,如果气温上升缓慢,雌雄花则同时开放。雄花开花是以雄花序松软开始,然后花序伸长,花苞片裂开  ,花粉黄色,以风为媒。雌花的开放是雌花芽的顶端微露出红色(或粉红色)柱头为始,柱头鲜艳,湿润而光亮。在我们锦州黑山地区3月下旬开花,4月中旬结束,一般持续6-14天,雌花持续10-14天。
3、萌芽和新梢的生长:萌芽期在开花之后,雌花开花末期,芽便开始膨大。萌芽之后叶片开始展开,长出新梢,很快进入旺盛生长期,在短时间(30天左右)形成了枝叶繁茂的树冠,保证果实及树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物质。结果枝生长到5月中、下旬,露出花序,生长期30-40天。营养枝(新梢)的生长,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结束,生长期70-80天。
4、果实生长发育期:从雌花授粉到幼果开始膨大需要60-75天,在此期间雌花芽要经过萌发生长成结果新梢(结果枝),在顶端露出花序。经过受精的花序便开始发育,从幼果膨大到坚果成熟需要87-101天。
5、落叶与休眠期:杂交榛子落叶期为11月上旬。此期植株开始进入休眠期,直到第二年春树液流动止。
zhouqian0825 2024-05-31
榛子育苗方法如下;
 1  种子选择
  在每年8月末-9月上旬进行种子采集,选择果核大、皮薄、果仁成实饱满、无虫害的榛果,阴干后阴贮。
  2  种子处理
  每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土壤封冻后。将阴贮种子用清水浸种,每天换一次水,翻动2次,3—5d  至种仁充水为止,种子捞出后凉干用种衣剂包衣,拌匀至种子全部包裹为止,凉干。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坑的规格为长×宽×高:1.5×1×0.5(m)。然后把含水量为50%  ~60%的沙子与榛种混合拌匀。榛种与沙的比例为l:2,坑底铺3era的沙子,以见不到土面为止,然后将拌沙后的种子放在坑中,至离地表15~20(cm)为止,搂平后上铺5~10cm沙子,上盖10cm厚的细土,细土稍稍湿润。
  来年的4月上旬~4月下旬,将种从沙坑中取出后,堆积在背风地方,最好是库房中,每天翻动1  ~  2次,翻动后用沙子将种子覆盖以见不到种子为宜。每天喷水1次,保持种子湿润,至种子出芽  50%  以上开始播种。
  3  苗圃地选择
  苗圃宜设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层厚度一般不少于  50cm,土壤酸碱性为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为6.5  —  8,沙壤土或壤土。
  4  整地
  4.1  整地施肥
  苗圃整地以秋季深耕为宜,深度在20~30cm,深耕后不耙。第2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施入堆肥、绿肥、厩肥等腐熟有机肥9000—18000kg/hm  ,并施过磷酸钙300~375kg/hm  。再浅耕一次,深度在15—  20cm,随即耙平。
  4.2  作床
  提前3~5d灌足底水,将圃地平整后作床。床高0.1~0.2m,床面宽1.0~1.2m长度根据圃地情况确定。
  5  播种
  5.1  时间
  播种的时间一般在晚秋土壤封冻前或早春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量一般为:垄播:750kg/hm  ;床播:1125kg/hm  。
  5.2  播种方法
  可采用4种方法进行平榛子的播种育苗。
  5.2.1  垄播
  垄宽60cm双行,用窄镐在垄面上并排开沟,沟深10~15cm,踩平沟底,手摆种子,种子距离为5~  10cm,覆土3~5cm,厚薄要一致,轻轻镇压。
  5.2.2  床播
  开沟:沟要端平,沟深5cm,沟宽5~7cm,沟间距15cm,沟底踩平,用手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底,间距为5-10cm,覆土3cm,搂平后,轻轻镇压。
  6  田间管理
  6.1  浇水
  播种后2d内,浇1次水,最好是喷灌,以后视土壤墒情7—15d左右浇1次水。
  6.2  追肥
  以施氮肥为主,6月中上旬,300kg/hm  。
  6.3  方法
  灌水施肥或沟施。沟施时不要离根太近,以免伤害新根。
  7  除草松土
  7.1  除草
  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不伤苗、不带苗的原则,首次除草在苗高5~10cm时进行,以后根椐田阋草势情况及时进行,基本上每15d左右进行一次。
  7.2  松土
  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深度为5~6cm,松土时不伤苗、不压苗。
  8  间苗
  间去病苗、弱苗、双株苗和无顶尖等机械损伤苗。间苗时连根拔出,不留残梗。间苗后,苗木密度保留在200—300株/m  。一般非过密可不问苗,间苗不宜过早。当苗木生长旺盛,苗木间出现竞争并产生分化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一般6—7月份。10  ~  20d后进行第二次间苗。
  9  有害生物防治
  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9.1  物理防治
  主要针对有趋性的害虫,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诱虫灯等方法防治。
  9.2  人工防治
  捡除虫瘿,清除感病植株。
  l0  苗木出圃
  10.1  起苗
  起苗前2—3d灌足底水,补充苗木本身水分,待土壤稍干后起苗。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春季起苗,适时早起,在苗木开始萌动前起苗。起苗的方法可采用人工起苗或机械起苗方法,即用锹或苗梨起苗。起苗深度以35era  以上为宜。起苗时注意保持根系完整,不要伤害苗干和顶芽。不宜在风天起苗,以减少根系失水风干。
  10.2  苗木分级
  起苗后,由种苗质检员根据苗木根系、地径、苗高及病虫害、机械损伤等综合情况进行分级,做好等级标记。苗木分级要在庇荫背风处进行。
  10.3  假植
  起苗分级后,应及时进行栽植或处运。不能立即栽植或外运时,要进行假植。假植时,开一条与主风方向相垂直的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各为30~40cm  (按苗根长短和苗木数量确定)。假植时苗木稍倾斜摆放,用湿土覆盖根系和苗茎的下部,并踩实以防透风。
  11  包装和运输
  11.1  包装
  需要运输苗木,运苗前根系要蘸泥浆或保水剂,用草帘、蒲包等材料包装,以防苗木失水,降低成活率。
  11.2运输
  苗木运输途中不得重压、日晒,对苗木采取保湿、降温、通气等措施,以防发热。苗木运到目的地后,应立即打开包、栽植或在阴凉处进行假植,并灌足水。
榛子育苗方法如下;
 1  种子选择
  在每年8月末-9月上旬进行种子采集,选择果核大、皮薄、果仁成实饱满、无虫害的榛果,阴干后阴贮。
  2  种子处理
  每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土壤封冻后。将阴贮种子用清水浸种,每天换一次水,翻动2次,3—5d  至种仁充水为止,种子捞出后凉干用种衣剂包衣,拌匀至种子全部包裹为止,凉干。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坑的规格为长×宽×高:1.5×1×0.5(m)。然后把含水量为50%  ~60%的沙子与榛种混合拌匀。榛种与沙的比例为l:2,坑底铺3era的沙子,以见不到土面为止,然后将拌沙后的种子放在坑中,至离地表15~20(cm)为止,搂平后上铺5~10cm沙子,上盖10cm厚的细土,细土稍稍湿润。
  来年的4月上旬~4月下旬,将种从沙坑中取出后,堆积在背风地方,最好是库房中,每天翻动1  ~  2次,翻动后用沙子将种子覆盖以见不到种子为宜。每天喷水1次,保持种子湿润,至种子出芽  50%  以上开始播种。
  3  苗圃地选择
  苗圃宜设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层厚度一般不少于  50cm,土壤酸碱性为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为6.5  —  8,沙壤土或壤土。
  4  整地
  4.1  整地施肥
  苗圃整地以秋季深耕为宜,深度在20~30cm,深耕后不耙。第2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施入堆肥、绿肥、厩肥等腐熟有机肥9000—18000kg/hm  ,并施过磷酸钙300~375kg/hm  。再浅耕一次,深度在15—  20cm,随即耙平。
  4.2  作床
  提前3~5d灌足底水,将圃地平整后作床。床高0.1~0.2m,床面宽1.0~1.2m长度根据圃地情况确定。
  5  播种
  5.1  时间
  播种的时间一般在晚秋土壤封冻前或早春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量一般为:垄播:750kg/hm  ;床播:1125kg/hm  。
  5.2  播种方法
  可采用4种方法进行平榛子的播种育苗。
  5.2.1  垄播
  垄宽60cm双行,用窄镐在垄面上并排开沟,沟深10~15cm,踩平沟底,手摆种子,种子距离为5~  10cm,覆土3~5cm,厚薄要一致,轻轻镇压。
  5.2.2  床播
  开沟:沟要端平,沟深5cm,沟宽5~7cm,沟间距15cm,沟底踩平,用手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底,间距为5-10cm,覆土3cm,搂平后,轻轻镇压。
  6  田间管理
  6.1  浇水
  播种后2d内,浇1次水,最好是喷灌,以后视土壤墒情7—15d左右浇1次水。
  6.2  追肥
  以施氮肥为主,6月中上旬,300kg/hm  。
  6.3  方法
  灌水施肥或沟施。沟施时不要离根太近,以免伤害新根。
  7  除草松土
  7.1  除草
  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不伤苗、不带苗的原则,首次除草在苗高5~10cm时进行,以后根椐田阋草势情况及时进行,基本上每15d左右进行一次。
  7.2  松土
  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深度为5~6cm,松土时不伤苗、不压苗。
  8  间苗
  间去病苗、弱苗、双株苗和无顶尖等机械损伤苗。间苗时连根拔出,不留残梗。间苗后,苗木密度保留在200—300株/m  。一般非过密可不问苗,间苗不宜过早。当苗木生长旺盛,苗木间出现竞争并产生分化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一般6—7月份。10  ~  20d后进行第二次间苗。
  9  有害生物防治
  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9.1  物理防治
  主要针对有趋性的害虫,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诱虫灯等方法防治。
  9.2  人工防治
  捡除虫瘿,清除感病植株。
  l0  苗木出圃
  10.1  起苗
  起苗前2—3d灌足底水,补充苗木本身水分,待土壤稍干后起苗。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春季起苗,适时早起,在苗木开始萌动前起苗。起苗的方法可采用人工起苗或机械起苗方法,即用锹或苗梨起苗。起苗深度以35era  以上为宜。起苗时注意保持根系完整,不要伤害苗干和顶芽。不宜在风天起苗,以减少根系失水风干。
  10.2  苗木分级
  起苗后,由种苗质检员根据苗木根系、地径、苗高及病虫害、机械损伤等综合情况进行分级,做好等级标记。苗木分级要在庇荫背风处进行。
  10.3  假植
  起苗分级后,应及时进行栽植或处运。不能立即栽植或外运时,要进行假植。假植时,开一条与主风方向相垂直的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各为30~40cm  (按苗根长短和苗木数量确定)。假植时苗木稍倾斜摆放,用湿土覆盖根系和苗茎的下部,并踩实以防透风。
  11  包装和运输
  11.1  包装
  需要运输苗木,运苗前根系要蘸泥浆或保水剂,用草帘、蒲包等材料包装,以防苗木失水,降低成活率。
  11.2运输
  苗木运输途中不得重压、日晒,对苗木采取保湿、降温、通气等措施,以防发热。苗木运到目的地后,应立即打开包、栽植或在阴凉处进行假植,并灌足水。
安然若水 2024-05-1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431020736694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