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枇杷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2024-06-01 18:23:50 (55分钟前 更新) 455 2163

最新回答

您好,枇杷叶的主要功效是治疗支气管炎和咳嗽痰多等病症,一般用法是炼成膏或者制成药丸即可,但药量要掌握好才行,服用过多会引起身体阴阳不调
您好,枇杷叶的主要功效是治疗支气管炎和咳嗽痰多等病症,一般用法是炼成膏或者制成药丸即可,但药量要掌握好才行,服用过多会引起身体阴阳不调
我才是黄蓉 2024-06-01
1、清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本品味苦能降,性寒能清,肃降肺气而止咳。治肺热咳嗽,常配桑叶、前胡等同用。治燥热咳喘,配桑白皮、知母、沙参等,若肺虚久咳,则配阿胶、百合等养阴润肺药同用。
2、降逆止呕
用于胃热呕吐,哕逆,本品能清胃热降胃气而止呕吐、呃逆,常配橘皮、竹茹等同用。此外,还可用于热病口渴及消渴,取其清胃止渴之功。
枇杷叶的作用:
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本品所含苦杏仁甙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叶所含之挥发油有轻度祛痰作用.亦有报告指出,  枇杷叶止咳作用强,  祛痰作用较差。
2、抗菌作用
实验表明:本品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但有人认为,  枇杷叶无抗菌作用,  并能刺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3、其他作用
有报告指出,  枇杷叶乙醇冷浸提取物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局部用药有抗炎作用,温浸提取物局部用药或灌胃给药、冷浸提取物灌胃给药均无抗炎作用。
4、补充营养
枇杷含有多种营养素,能够有效地补充机体营养成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
5、润肺止咳
枇杷核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镇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6、降胃止呕
枇杷叶泄热苦降,下气降逆,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7、预防流感
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四时感冒。
8、镇痛
各种疼痛:枇杷叶的有效成分之一是苦杏仁甙。它经人体吸收后,可分解为氰酸和苯甲醛,这两种物质都具有抗癌作用。苯甲醛进一步转变为一种类似阿司匹林的物质,能发挥很强的镇痛作用。
9、护肤
枇杷叶洗浴更是让人感觉气血通畅,飘飘怡人。用时放入布袋内泡于浴缸中,人在其中盆浴可使肌肤光滑柔嫩,还有消除痱子、斑疹等皮肤炎症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护肤妙药。
常年为“青春痘”、过敏性皮疹忧愁不已的“真痘”一族,可家中常备养肝肺的妙药,桑叶、枇杷叶、玫瑰花,以上或单用,或合用,沸水泡,代茶饮,皮肤自会风平浪静,颜面“繁荣”,和颜悦色。
10、抗癌
枇杷是原产中国的蔷薇科常绿植物,自古以来就被当作药材使用,有止痢、止咳、利尿等功效,对神经痛、关节炎、腰疼和癌症等亦有一定疗效。
1、清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本品味苦能降,性寒能清,肃降肺气而止咳。治肺热咳嗽,常配桑叶、前胡等同用。治燥热咳喘,配桑白皮、知母、沙参等,若肺虚久咳,则配阿胶、百合等养阴润肺药同用。
2、降逆止呕
用于胃热呕吐,哕逆,本品能清胃热降胃气而止呕吐、呃逆,常配橘皮、竹茹等同用。此外,还可用于热病口渴及消渴,取其清胃止渴之功。
枇杷叶的作用:
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本品所含苦杏仁甙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叶所含之挥发油有轻度祛痰作用.亦有报告指出,  枇杷叶止咳作用强,  祛痰作用较差。
2、抗菌作用
实验表明:本品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但有人认为,  枇杷叶无抗菌作用,  并能刺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3、其他作用
有报告指出,  枇杷叶乙醇冷浸提取物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局部用药有抗炎作用,温浸提取物局部用药或灌胃给药、冷浸提取物灌胃给药均无抗炎作用。
4、补充营养
枇杷含有多种营养素,能够有效地补充机体营养成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
5、润肺止咳
枇杷核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镇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6、降胃止呕
枇杷叶泄热苦降,下气降逆,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7、预防流感
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四时感冒。
8、镇痛
各种疼痛:枇杷叶的有效成分之一是苦杏仁甙。它经人体吸收后,可分解为氰酸和苯甲醛,这两种物质都具有抗癌作用。苯甲醛进一步转变为一种类似阿司匹林的物质,能发挥很强的镇痛作用。
9、护肤
枇杷叶洗浴更是让人感觉气血通畅,飘飘怡人。用时放入布袋内泡于浴缸中,人在其中盆浴可使肌肤光滑柔嫩,还有消除痱子、斑疹等皮肤炎症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护肤妙药。
常年为“青春痘”、过敏性皮疹忧愁不已的“真痘”一族,可家中常备养肝肺的妙药,桑叶、枇杷叶、玫瑰花,以上或单用,或合用,沸水泡,代茶饮,皮肤自会风平浪静,颜面“繁荣”,和颜悦色。
10、抗癌
枇杷是原产中国的蔷薇科常绿植物,自古以来就被当作药材使用,有止痢、止咳、利尿等功效,对神经痛、关节炎、腰疼和癌症等亦有一定疗效。
夏萱萱大人 2024-05-26
枇杷叶(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又名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原植物枇杷又名:卢橘(广东)。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色绒毛。叶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上部有疏锯齿,上面多皱,下面及叶柄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长6-10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花梗及萼筒外面皆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直径1.2-2厘米;花柱5,离生。梨果球形或矩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  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长江流域;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也有。多为栽培或野生。果生食或酿酒;叶药用,能利尿、清热、止渴,枇杷仁及叶有镇咳作用。
广玉兰叶:形状、大小和枇杷叶相仿,但叶边缘全缘,上表面灰绿色,光滑而有光泽,下表面浅黄色,密被锈色短茸毛,主脉在下表面突起,侧脉不突起,叶柄长1~1.5厘米。
枇杷叶含有皂苷、熊果酸、齐墩果酸等成分,是止咳化痰的良药,而广玉兰叶含小白菊内酯、过氧木香烯内酯、广玉兰内酯等,不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不能和枇杷叶混为一谈。
枇杷叶(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又名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原植物枇杷又名:卢橘(广东)。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色绒毛。叶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上部有疏锯齿,上面多皱,下面及叶柄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长6-10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花梗及萼筒外面皆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直径1.2-2厘米;花柱5,离生。梨果球形或矩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  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长江流域;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也有。多为栽培或野生。果生食或酿酒;叶药用,能利尿、清热、止渴,枇杷仁及叶有镇咳作用。
广玉兰叶:形状、大小和枇杷叶相仿,但叶边缘全缘,上表面灰绿色,光滑而有光泽,下表面浅黄色,密被锈色短茸毛,主脉在下表面突起,侧脉不突起,叶柄长1~1.5厘米。
枇杷叶含有皂苷、熊果酸、齐墩果酸等成分,是止咳化痰的良药,而广玉兰叶含小白菊内酯、过氧木香烯内酯、广玉兰内酯等,不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不能和枇杷叶混为一谈。
谁是小小 2024-05-15
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肺虚久嗽。枇杷叶味苦性寒,具有降气清肺止咳之功,用治肺热咳嗽,可配黄芩、栝楼皮等药以清肺化痰止咳。
风热咳嗽亦可配以前胡、桑叶等以疏风宣肺止咳。以其止咳力佳,配以麦冬、阿胶又能治肺燥咳嗽;久咳痰血可配白及、藕节、生地黄、蛤粉炒阿胶以清肺补肺、止咳止血;若兼痰多者,则再配川贝母、叭旦杏仁等以加强化痰作用。
用于胃热呕吐、呃逆。枇杷叶入胃经,善清胃热、降胃气而奏止呕哕、治呃逆之效。胃热呕逆还可以单用,若暴吐服药不止,可配以生姜、半夏,以加强止呕之功
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肺虚久嗽。枇杷叶味苦性寒,具有降气清肺止咳之功,用治肺热咳嗽,可配黄芩、栝楼皮等药以清肺化痰止咳。
风热咳嗽亦可配以前胡、桑叶等以疏风宣肺止咳。以其止咳力佳,配以麦冬、阿胶又能治肺燥咳嗽;久咳痰血可配白及、藕节、生地黄、蛤粉炒阿胶以清肺补肺、止咳止血;若兼痰多者,则再配川贝母、叭旦杏仁等以加强化痰作用。
用于胃热呕吐、呃逆。枇杷叶入胃经,善清胃热、降胃气而奏止呕哕、治呃逆之效。胃热呕逆还可以单用,若暴吐服药不止,可配以生姜、半夏,以加强止呕之功
Jonathan261 2024-05-03
用于胃热呕吐、呃逆。枇杷叶入胃经,善清胃热、降胃气而奏止呕哕、治呃逆之效。胃热呕逆还可以单用,若暴吐服药不止,可配以生姜、半夏,以加强止呕之功
妊娠呕吐,枇杷叶配生姜煎服;小儿吐乳不止,配母丁香为末,枣汤调下。枇杷根:苦,平。清肺止咳,镇痛下乳。主治肺结核咳嗽,风湿筋骨痛,乳汁不通
用于胃热呕吐、呃逆。枇杷叶入胃经,善清胃热、降胃气而奏止呕哕、治呃逆之效。胃热呕逆还可以单用,若暴吐服药不止,可配以生姜、半夏,以加强止呕之功
妊娠呕吐,枇杷叶配生姜煎服;小儿吐乳不止,配母丁香为末,枣汤调下。枇杷根:苦,平。清肺止咳,镇痛下乳。主治肺结核咳嗽,风湿筋骨痛,乳汁不通
疯疯丫头315 2024-04-19
枇杷叶是治疗受凉感冒后咳嗽咽痒痰少或无痰的常用药,也为慢性咳嗽的常用药。  可宣,可清,可润,有痰或无痰均可使用,类似于杏仁的效果。而且较杏仁平和,不含脂肪油,不会引起滑肠。  民间采摘新鲜枇杷叶一把,约30~90g,去毛,包煎,治疗感冒后咳嗽和慢性咳嗽有较好的效果。  枇杷叶所含的苦杏仁苷是微量的,通过煎煮及胃液的两次分解,其氢氰酸也是微量的,所以其镇咳效果不是很强,其毒性作用也是很弱的。  (二)关于和胃降逆  枇杷叶中医传统上用于养胃和胃,治疗呕逆之症。枇杷叶所含之多种挥发油与陈皮、紫苏成分相类似。因此具有陈皮、苏梗的和胃止呕的功效,以治疗胃炎。陈皮、苏梗是温性的。枇杷叶是平性的,一说是凉性的。对胃火呕逆更为适合。《济生方》在经方橘皮竹茹汤中加入茯苓、半夏、麦冬、枇杷叶四味药,名济生橘皮竹茹汤,加强了清热和胃功效。  古人在论述枇杷叶时和胃与润肺是并重的,甚至和胃方面的内容比镇咳方面还多。、本草纲目》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矣。”  《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秦案中就是用枇杷叶与降香、郁金、山栀、川贝等同用,以平肝和胃,治疗“气阻中脘,食少碍痛,胃口为逆,乃气火独炽之象”的病情。  (三)必须去毛蜜炙包煎  枇杷叶一面光,一面毛。其细毛能刺激咽喉,反射地引起咳嗽加重和恶心。去毛是手工的,比较麻烦,常常是刮不干净。所以要蜜炙并包煎,以减少细毛在煎煮过程中脱落于汤液中。  【不良反应】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去毛干净的情况下,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枇杷叶是治疗受凉感冒后咳嗽咽痒痰少或无痰的常用药,也为慢性咳嗽的常用药。  可宣,可清,可润,有痰或无痰均可使用,类似于杏仁的效果。而且较杏仁平和,不含脂肪油,不会引起滑肠。  民间采摘新鲜枇杷叶一把,约30~90g,去毛,包煎,治疗感冒后咳嗽和慢性咳嗽有较好的效果。  枇杷叶所含的苦杏仁苷是微量的,通过煎煮及胃液的两次分解,其氢氰酸也是微量的,所以其镇咳效果不是很强,其毒性作用也是很弱的。  (二)关于和胃降逆  枇杷叶中医传统上用于养胃和胃,治疗呕逆之症。枇杷叶所含之多种挥发油与陈皮、紫苏成分相类似。因此具有陈皮、苏梗的和胃止呕的功效,以治疗胃炎。陈皮、苏梗是温性的。枇杷叶是平性的,一说是凉性的。对胃火呕逆更为适合。《济生方》在经方橘皮竹茹汤中加入茯苓、半夏、麦冬、枇杷叶四味药,名济生橘皮竹茹汤,加强了清热和胃功效。  古人在论述枇杷叶时和胃与润肺是并重的,甚至和胃方面的内容比镇咳方面还多。、本草纲目》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矣。”  《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秦案中就是用枇杷叶与降香、郁金、山栀、川贝等同用,以平肝和胃,治疗“气阻中脘,食少碍痛,胃口为逆,乃气火独炽之象”的病情。  (三)必须去毛蜜炙包煎  枇杷叶一面光,一面毛。其细毛能刺激咽喉,反射地引起咳嗽加重和恶心。去毛是手工的,比较麻烦,常常是刮不干净。所以要蜜炙并包煎,以减少细毛在煎煮过程中脱落于汤液中。  【不良反应】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去毛干净的情况下,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逍遥黑猫 2024-04-1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99800300598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