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小檗是什么植物

2024-06-21 20:20:05 (36分钟前 更新) 317 7686

最新回答

常绿灌木,高1-2米。枝棕灰色或棕黑色,具条棱或槽,散生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长1-4厘米,淡黄色,腹面扁平。叶厚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7-1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凹陷,背面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微显,不被白粉;叶缘平展或微向背面反卷,每边具5-10刺齿,偶有近全缘;具短柄。花3-10朵簇生;花梗长5-10毫米,光滑无毛,带红色;花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圆形,深锐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毫米;胚珠2枚,无柄或具短柄。浆果黑色,卵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4毫米,顶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月,果期5-8月。
常绿灌木,高1-2米。枝棕灰色或棕黑色,具条棱或槽,散生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长1-4厘米,淡黄色,腹面扁平。叶厚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7-1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凹陷,背面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微显,不被白粉;叶缘平展或微向背面反卷,每边具5-10刺齿,偶有近全缘;具短柄。花3-10朵簇生;花梗长5-10毫米,光滑无毛,带红色;花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圆形,深锐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毫米;胚珠2枚,无柄或具短柄。浆果黑色,卵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4毫米,顶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月,果期5-8月。
Hello糖咖啡 2024-06-21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黑果小檗: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南、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马尾松林下、常绿阔叶林缘、山坡灌丛中、云南松林下或岩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黑果小檗: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南、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马尾松林下、常绿阔叶林缘、山坡灌丛中、云南松林下或岩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咪咪妈咪贝贝哄 2024-06-06
黑果小檗,落叶灌木。高1~3m。单叶、卵形或椭圆形,疏伞房总状花序。果实黑紫色。每边具5-10刺齿,偶有近全缘;具短柄。花3-10朵簇生;花梗长5-10毫米,光滑无毛,带红色;花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圆形,深锐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毫米;胚珠2枚,无柄或具短柄。浆果黑色,卵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4毫米,顶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月,果期5-8月。
黑果小檗,落叶灌木。高1~3m。单叶、卵形或椭圆形,疏伞房总状花序。果实黑紫色。每边具5-10刺齿,偶有近全缘;具短柄。花3-10朵簇生;花梗长5-10毫米,光滑无毛,带红色;花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圆形,深锐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毫米;胚珠2枚,无柄或具短柄。浆果黑色,卵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4毫米,顶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月,果期5-8月。
快乐的精灵王 2024-05-29
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7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疏林中。落叶灌木,高不及1米。枝棕灰色,具条棱和黑色疣点;茎刺通常单生,偶有三分叉,长8-10毫米,与枝同色。叶坚纸质,长圆状倒卵形,长约1.2厘米,宽约4毫米,先端圆形,具1尖头,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中脉扁平,侧脉2-3对,钭上至近边缘网结,微隆起,背面淡绿色,中脉和侧脉明显隆起,不被白粉,叶缘略加厚,平展,全缘或每边偶有1-2刺齿;叶柄长1-3毫米。花未见。
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7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疏林中。落叶灌木,高不及1米。枝棕灰色,具条棱和黑色疣点;茎刺通常单生,偶有三分叉,长8-10毫米,与枝同色。叶坚纸质,长圆状倒卵形,长约1.2厘米,宽约4毫米,先端圆形,具1尖头,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中脉扁平,侧脉2-3对,钭上至近边缘网结,微隆起,背面淡绿色,中脉和侧脉明显隆起,不被白粉,叶缘略加厚,平展,全缘或每边偶有1-2刺齿;叶柄长1-3毫米。花未见。
蓝海Mario 2024-05-26
黑果小檗(学名:Berberis  atrocarpa)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南、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马尾松林下、常绿阔叶林缘、山坡灌丛中、云南松林下或岩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
  常绿灌木,高1-2米。枝棕灰色或棕黑色,具条棱或槽,散生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长1-4厘米,淡黄色,腹面扁平。叶厚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7-1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凹陷,背面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微显,不被白粉;叶缘平展或微向背面反卷,每边具5-10刺齿,偶有近全缘;具短柄。花3-10朵簇生;花梗长5-10毫米,光滑无毛,带红色;花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圆形,深锐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毫米;胚珠2枚,无柄或具短柄。浆果黑色,卵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4毫米,顶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月,果期5-8月。
  落叶灌木,高1.5~2米,多分枝。根粗长,黄色。叶簇生于短枝;叶片倒卵形,全缘或有齿;小枝和短枝基部外侧常有三叉的一长两短的硬刺。总状花序;花小,黄色。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
黑果小檗(学名:Berberis  atrocarpa)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南、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马尾松林下、常绿阔叶林缘、山坡灌丛中、云南松林下或岩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
  常绿灌木,高1-2米。枝棕灰色或棕黑色,具条棱或槽,散生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长1-4厘米,淡黄色,腹面扁平。叶厚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7-1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凹陷,背面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微显,不被白粉;叶缘平展或微向背面反卷,每边具5-10刺齿,偶有近全缘;具短柄。花3-10朵簇生;花梗长5-10毫米,光滑无毛,带红色;花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圆形,深锐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毫米;胚珠2枚,无柄或具短柄。浆果黑色,卵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4毫米,顶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月,果期5-8月。
  落叶灌木,高1.5~2米,多分枝。根粗长,黄色。叶簇生于短枝;叶片倒卵形,全缘或有齿;小枝和短枝基部外侧常有三叉的一长两短的硬刺。总状花序;花小,黄色。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
就愛翻毛腔 2024-05-1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7622117996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