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日法怎么换算

2024-06-04 23:35:13 (31分钟前 更新) 388 4148

最新回答

下面介绍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1、3、5、7、9、11月的日期分别加47、46、47、48、50、51。    
 2、4、6、8、10、12月的日期分别加18、17、18、19、20、21    
 其中1月和5月一样,2月和6月一样(平年)    
 天干:甲1、乙2、丙3..........壬9、癸0.(个位数)    
 地支:子1、丑2、寅3..........戌11、亥0(除12得的余数)    
 例如:阳历  2010.7.13    7月,日期加48  13+48=61    尾数为1则天干是甲    61/12=5.  余数是1,则地支是1,2010.7.13是甲子日    
 又例:阳历  2010.10.1日    10月,日期加20  1+20=21    尾数是1则天干是甲    21/12=1  余数是9,则地支是9。2010.10.1是甲申日。
下面介绍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1、3、5、7、9、11月的日期分别加47、46、47、48、50、51。    
 2、4、6、8、10、12月的日期分别加18、17、18、19、20、21    
 其中1月和5月一样,2月和6月一样(平年)    
 天干:甲1、乙2、丙3..........壬9、癸0.(个位数)    
 地支:子1、丑2、寅3..........戌11、亥0(除12得的余数)    
 例如:阳历  2010.7.13    7月,日期加48  13+48=61    尾数为1则天干是甲    61/12=5.  余数是1,则地支是1,2010.7.13是甲子日    
 又例:阳历  2010.10.1日    10月,日期加20  1+20=21    尾数是1则天干是甲    21/12=1  余数是9,则地支是9。2010.10.1是甲申日。
文燕大侠 2024-06-04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luck周哥周叔 2024-06-01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瑶瑶然然 2024-05-24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方法一    1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2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如:公元前155年,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方法二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6个。    公元后: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6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6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3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1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4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4个。    口诀:公元后:05-26-41-62-83,意为末位数字0或1的余0为第5个,末位数字2或3的余0为第6个,末位数字4或5的余0为第1个,末位数字6或7的余0为第2个,末位数字8或9的余0为第3个。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可以推算出年份。    比如公元后2009年,天干9为己,再用200÷6=33……2,公元后末尾为9又余2的是第一个,偶数组第一个是丑,算出地支。组合起来为己丑年。    答案:2009年为己丑年。    方法三  快速推算干支巧法    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  +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6: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方法四  类数轴推算法(有链接具体介绍)    
 1  2  3  4  5  6  7  8  9  0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1]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表示方式:公元纪年A  商N  余数C  
类数轴推算法‍  
 (A-3)/10=N1···C1,故第C1个天干为所求    (A-3)/12=N2···C2,故第C2个地支为所求    示例一:求公元1975年的干支    (1975-3)/10=190···2,故第2个天干”已“为所求    (1975-3)/12=164···4,故第4个地支”卯“为所求    则公元1975年的干支年是己卯年。    示例二:求公元前5年的干支    (-5-3)/10=0···-8,故第-8个天干”丙“为所求    (-5-3)/12=0···-8,故第-8个地支”辰“为所求    则公元前1年的干支年是庚申年。    示例三:求公元前280年的干支    (-280-3)/10=-28···-3,故第-3个天干“辛”为所求    (-280-3)/12=-23···-7,故第-7个地支“巳”为所求    则公元前280年的干支是辛巳年。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方法一    1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2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如:公元前155年,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方法二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6个。    公元后: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6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6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3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1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4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4个。    口诀:公元后:05-26-41-62-83,意为末位数字0或1的余0为第5个,末位数字2或3的余0为第6个,末位数字4或5的余0为第1个,末位数字6或7的余0为第2个,末位数字8或9的余0为第3个。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可以推算出年份。    比如公元后2009年,天干9为己,再用200÷6=33……2,公元后末尾为9又余2的是第一个,偶数组第一个是丑,算出地支。组合起来为己丑年。    答案:2009年为己丑年。    方法三  快速推算干支巧法    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  +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6: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方法四  类数轴推算法(有链接具体介绍)    
 1  2  3  4  5  6  7  8  9  0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1]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表示方式:公元纪年A  商N  余数C  
类数轴推算法‍  
 (A-3)/10=N1···C1,故第C1个天干为所求    (A-3)/12=N2···C2,故第C2个地支为所求    示例一:求公元1975年的干支    (1975-3)/10=190···2,故第2个天干”已“为所求    (1975-3)/12=164···4,故第4个地支”卯“为所求    则公元1975年的干支年是己卯年。    示例二:求公元前5年的干支    (-5-3)/10=0···-8,故第-8个天干”丙“为所求    (-5-3)/12=0···-8,故第-8个地支”辰“为所求    则公元前1年的干支年是庚申年。    示例三:求公元前280年的干支    (-280-3)/10=-28···-3,故第-3个天干“辛”为所求    (-280-3)/12=-23···-7,故第-7个地支“巳”为所求    则公元前280年的干支是辛巳年。
麦兜的秒杀季 2024-05-18
天干顺序数到8、巳.乙巳  43。  地支,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庚辰  18.、戊,1—3=—2.、丁,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已知天干地支、  、癸编上  0..己卯  17,那么.丁未  45,若余数-3得正,若余数-3得正、丑.癸酉11  最普通的计算方法就是这样的
天干顺序数到8、巳.乙巳  43。  地支,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庚辰  18.、戊,1—3=—2.、丁,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已知天干地支、  、癸编上  0..己卯  17,那么.丁未  45,若余数-3得正,若余数-3得正、丑.癸酉11  最普通的计算方法就是这样的
命丧与她丶 2024-05-15
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8、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1、  ......、10、11  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  -  4)÷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1972  -  4)÷12  ≡  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  (杨霖坤  编程)。
X=天干  Y=地支
if  x  -  y  >=  0  then
z  =  6x  -  5y;
else
z  =  6x  -  5y  +  60;  
排出60甲子序列,将自己的虚龄生年放入其中,逆数上行即可找到相对公元年的干支是什么了。或者比照当年或上年的干支,也能找出相应的你所需要的干支来。如你是1987年7月生人,只知道今年是兔年(丁卯)不知道87年是什么干支,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8、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1、  ......、10、11  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  -  4)÷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1972  -  4)÷12  ≡  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  (杨霖坤  编程)。
X=天干  Y=地支
if  x  -  y  >=  0  then
z  =  6x  -  5y;
else
z  =  6x  -  5y  +  60;  
排出60甲子序列,将自己的虚龄生年放入其中,逆数上行即可找到相对公元年的干支是什么了。或者比照当年或上年的干支,也能找出相应的你所需要的干支来。如你是1987年7月生人,只知道今年是兔年(丁卯)不知道87年是什么干支,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龙龙1004 2024-05-05

扩展回答

4

今年天干地支哪个晓得

1.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根据上述算法以及天干地支对照得到2021年是乙未年

5

天干地支历法谁了解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1]   。

6

怎么看天干地支配对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共十个字,   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个字,   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都是传统用来编排次序的字组。二者并行组合排列成天干地支表,   周而复始,   循环使用。希望能帮助您。

7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

弱弱问下,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有人能解释下吗

9

天干地支顺序哪位可以说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1.甲子   2.乙丑3.丙寅4丁卯   5.戊辰   6.已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寅   24.丁亥   25.戊子   26.已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9055032730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