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典家具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

2024-06-26 06:59:05 (24分钟前 更新) 479 7687

最新回答

在现代木工机械广泛使用的情况下,红木家具制作中很多手工工艺都为机械所取代。目前,在榫卯加工中,很多操作工人都已经不知道在传统中还有一道必备的工序——刹活。刹活,是红木家具制作中的一道传统手工工序,具体做法是在家具榫卯结合安装前,用腕子锯(一种小型手锯)将所有榫卯结构部位都再拉(锯)一遍,使其结合时肩口严密牢固。通过试验,我们发现经过机械加工开榫断肩的榫卯结构部位,再经手工刹活处理,其牢固程度要优于未经刹活的榫卯,两者承重能力会相差达到3倍。
  机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机械高速旋转切削,刀具刃口与坚硬的红木木质纤维硬碰硬,在瞬间产生高温和高压,榫头和榫肩的部位甚至能被烧焦。而经过挤压,木材导管被封闭,其表面变得十分光滑。榫卯结合时,肩口可以很严密,甚至达到很难辨别缝隙。但过于光滑的表面使得榫卯结合的摩擦阻力大大减小,用于粘合的胶仅仅形成一层薄薄的胶膜,黏合力大大降低,榫卯结合的牢固度并不高,而使家具整体易于过早地松散开来。
  通过手锯刹活,将所有榫卯结构部位都再拉一遍,肩口处锯痕犬牙交错,使相结合的两部分接触表面的木纤维呈绒毛状,形成既有刚性又有韧性的木纤维立体相交,从而增加了接触面积,再辅助天然鳔胶粘贴,增加了胶的渗透面积与深度,可以达到立体贴接的效果。把刹活后的肩口相接的局部放大来看就如同服装上的尼龙塔扣带一样。尼龙塔扣带是50年前由瑞士工程师德梅斯特拉尔发明的,钩带和绒带两面复合起来时,通过硬挺的锦纶钩子勾住柔软的锦纶绒圈而起搭扣作用,略加轻压,就能产生较大的扣合力和撕揭力。
  另外,手工刹活还可以解决机械加工过程中,肩口崩边、崩碴等高速切削留下的不良瑕疵。当然,刹活要多耗费一些工时,且对工匠基本功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同时,刹活还要与铲活等手工工序相配合。因此,刹活工序应该传承保留下来。现代木工机械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再加上传统手工刹活工序,可以使榫卯结构更加完美,牢固程度真可谓“逸我百年”。
  刹锯,刹活专用的小型手锯,也称腕子锯,其锯条一般是工匠由旧钟表发条手工开齿改造而成的,锯齿较小,齿路交错。一般都是老工匠凭经验手工开齿,工匠对自己的刹锯皆倍加爱护,都是自己维护,从不交他人使用。刹活工艺看似简单,其实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掌握,当年的老工匠学艺时都要练习一两年。首先,刹锯的修整维护就很费功夫,因锯齿小,锯路细,年老眼花者则不易修整得好。刹活手艺再好再老道,没有好锯也难刹得出好活,这也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刹锯最少要配两把,一把长40厘米左右,一把长50厘米左右。刹锯不同于断肩锯、开榫锯等其他手锯。锯条的硬度、锯齿的大小、锯路的排列及锯齿的张开角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1)软硬适中。锯条要求软硬适中,钢口虽硬但不能脆。锯条钢口脆,在锯齿掰料时,容易断齿;钢口过软,刹活时遇到质地坚硬的红木材料,锯条易扭动,从而刹不严肩口。(2)芝麻齿。刹锯的齿要尽量小,在制锯时加工成芝麻粒大小,故称芝麻齿。(3)三路齿。刹锯锯齿为三路齿。手工将锯齿掰成左、中、右连续排列,呈犬牙交错状,其技术关键在于左齿、右齿的张开角度并非沿整个锯条全长都一样,而是从中央部位向两头逐渐变小。
  在机加工普遍使用的今天,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渐渐被遗忘。但传统手工艺往往是千百年来工匠经验的总结,对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发掘传统手工艺中的科学成分,并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可以让流传千百年、经过无数匠人实践并改进的经验为现代人所用,从而创造出更完美的产品。
在现代木工机械广泛使用的情况下,红木家具制作中很多手工工艺都为机械所取代。目前,在榫卯加工中,很多操作工人都已经不知道在传统中还有一道必备的工序——刹活。刹活,是红木家具制作中的一道传统手工工序,具体做法是在家具榫卯结合安装前,用腕子锯(一种小型手锯)将所有榫卯结构部位都再拉(锯)一遍,使其结合时肩口严密牢固。通过试验,我们发现经过机械加工开榫断肩的榫卯结构部位,再经手工刹活处理,其牢固程度要优于未经刹活的榫卯,两者承重能力会相差达到3倍。
  机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机械高速旋转切削,刀具刃口与坚硬的红木木质纤维硬碰硬,在瞬间产生高温和高压,榫头和榫肩的部位甚至能被烧焦。而经过挤压,木材导管被封闭,其表面变得十分光滑。榫卯结合时,肩口可以很严密,甚至达到很难辨别缝隙。但过于光滑的表面使得榫卯结合的摩擦阻力大大减小,用于粘合的胶仅仅形成一层薄薄的胶膜,黏合力大大降低,榫卯结合的牢固度并不高,而使家具整体易于过早地松散开来。
  通过手锯刹活,将所有榫卯结构部位都再拉一遍,肩口处锯痕犬牙交错,使相结合的两部分接触表面的木纤维呈绒毛状,形成既有刚性又有韧性的木纤维立体相交,从而增加了接触面积,再辅助天然鳔胶粘贴,增加了胶的渗透面积与深度,可以达到立体贴接的效果。把刹活后的肩口相接的局部放大来看就如同服装上的尼龙塔扣带一样。尼龙塔扣带是50年前由瑞士工程师德梅斯特拉尔发明的,钩带和绒带两面复合起来时,通过硬挺的锦纶钩子勾住柔软的锦纶绒圈而起搭扣作用,略加轻压,就能产生较大的扣合力和撕揭力。
  另外,手工刹活还可以解决机械加工过程中,肩口崩边、崩碴等高速切削留下的不良瑕疵。当然,刹活要多耗费一些工时,且对工匠基本功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同时,刹活还要与铲活等手工工序相配合。因此,刹活工序应该传承保留下来。现代木工机械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再加上传统手工刹活工序,可以使榫卯结构更加完美,牢固程度真可谓“逸我百年”。
  刹锯,刹活专用的小型手锯,也称腕子锯,其锯条一般是工匠由旧钟表发条手工开齿改造而成的,锯齿较小,齿路交错。一般都是老工匠凭经验手工开齿,工匠对自己的刹锯皆倍加爱护,都是自己维护,从不交他人使用。刹活工艺看似简单,其实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掌握,当年的老工匠学艺时都要练习一两年。首先,刹锯的修整维护就很费功夫,因锯齿小,锯路细,年老眼花者则不易修整得好。刹活手艺再好再老道,没有好锯也难刹得出好活,这也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刹锯最少要配两把,一把长40厘米左右,一把长50厘米左右。刹锯不同于断肩锯、开榫锯等其他手锯。锯条的硬度、锯齿的大小、锯路的排列及锯齿的张开角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1)软硬适中。锯条要求软硬适中,钢口虽硬但不能脆。锯条钢口脆,在锯齿掰料时,容易断齿;钢口过软,刹活时遇到质地坚硬的红木材料,锯条易扭动,从而刹不严肩口。(2)芝麻齿。刹锯的齿要尽量小,在制锯时加工成芝麻粒大小,故称芝麻齿。(3)三路齿。刹锯锯齿为三路齿。手工将锯齿掰成左、中、右连续排列,呈犬牙交错状,其技术关键在于左齿、右齿的张开角度并非沿整个锯条全长都一样,而是从中央部位向两头逐渐变小。
  在机加工普遍使用的今天,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渐渐被遗忘。但传统手工艺往往是千百年来工匠经验的总结,对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发掘传统手工艺中的科学成分,并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可以让流传千百年、经过无数匠人实践并改进的经验为现代人所用,从而创造出更完美的产品。
吃了个肚歪 2024-06-26
传统古典家具的制作工序:
1.  木材缓慢烘干:制作家具之前先要烘干木材,由于高档木材油性大、硬度高,在烘干过程中,要由低向高缓慢升温,待温度达到要求后,再缓慢降温,这个过程一般要一个月到两个月,有的木种还要更长一些。
2.  开料:把原木锯成板材或方材,以备制作各种器物。开料是门讲究的功夫,尤其是高档木材,在躲避木材自然缺陷的前提下,要尽量下长料,根据木材的纹理走向开出一个或两个弦切面。
3.  用锼锯加工曲边构件:锼锯是专门用来切割曲线构件的工具,使用起来灵活自如,锯丝的部分通常由技师自行加工。现在除人工之外,也有机器操作。
4.  组装:把加工好的部件组装起来。成批生产的构件,在组装时难免有松、紧或缝隙不严的问题,随时需要修整榫头或榫眼。
5.  手工砸膘:传统家具使用的粘合剂主要是鱼鳔或猪皮膘(加工时将晒干的鱼鳔用温水泡软,再以木臼反复捣至可以拉成皮条为止),以鳔胶粘合的家具,经久耐用,一旦需要修理,只须用温水泡一下,就可以打开。
6.  雕刻:雕刻是在家具上装饰花纹,根据纹饰要求有透雕、镂雕、高浮雕、浅浮雕、平雕、毛雕、圆雕等。透雕又有一面作和两面作之别。平雕又有阴雕和阳雕之别。
7.  清地:花纹雕刻完后要将地子处理得非常平,否则会影响花纹的整体效果。
8.  打磨:清地完毕之后,进入磨工车间开始打磨,传统做法是用锉草打磨,如今多用沙纸,一般要磨四遍,由粗到细各磨一遍。打磨工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果磨工不得法,会将作品磨坏;反之磨工手艺好,还可以把雕工的不足弥补回来。
9.  打腊:由多种不同品种的蜡配制,加热成液体,用毛刷刷在家具上。
10.  烤蜡:打完蜡后,为使家具充分吸收蜡液,要用热风机反复烘烤,名曰烤蜡。
11.  刮蜡:烤蜡完毕,要放一天一夜,让蜡充分凝固,然后刮去表面浮蜡。浮蜡刮净后,用粗布、细布反复揩擦,名曰抛光。
传统古典家具的制作工序:
1.  木材缓慢烘干:制作家具之前先要烘干木材,由于高档木材油性大、硬度高,在烘干过程中,要由低向高缓慢升温,待温度达到要求后,再缓慢降温,这个过程一般要一个月到两个月,有的木种还要更长一些。
2.  开料:把原木锯成板材或方材,以备制作各种器物。开料是门讲究的功夫,尤其是高档木材,在躲避木材自然缺陷的前提下,要尽量下长料,根据木材的纹理走向开出一个或两个弦切面。
3.  用锼锯加工曲边构件:锼锯是专门用来切割曲线构件的工具,使用起来灵活自如,锯丝的部分通常由技师自行加工。现在除人工之外,也有机器操作。
4.  组装:把加工好的部件组装起来。成批生产的构件,在组装时难免有松、紧或缝隙不严的问题,随时需要修整榫头或榫眼。
5.  手工砸膘:传统家具使用的粘合剂主要是鱼鳔或猪皮膘(加工时将晒干的鱼鳔用温水泡软,再以木臼反复捣至可以拉成皮条为止),以鳔胶粘合的家具,经久耐用,一旦需要修理,只须用温水泡一下,就可以打开。
6.  雕刻:雕刻是在家具上装饰花纹,根据纹饰要求有透雕、镂雕、高浮雕、浅浮雕、平雕、毛雕、圆雕等。透雕又有一面作和两面作之别。平雕又有阴雕和阳雕之别。
7.  清地:花纹雕刻完后要将地子处理得非常平,否则会影响花纹的整体效果。
8.  打磨:清地完毕之后,进入磨工车间开始打磨,传统做法是用锉草打磨,如今多用沙纸,一般要磨四遍,由粗到细各磨一遍。打磨工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果磨工不得法,会将作品磨坏;反之磨工手艺好,还可以把雕工的不足弥补回来。
9.  打腊:由多种不同品种的蜡配制,加热成液体,用毛刷刷在家具上。
10.  烤蜡:打完蜡后,为使家具充分吸收蜡液,要用热风机反复烘烤,名曰烤蜡。
11.  刮蜡:烤蜡完毕,要放一天一夜,让蜡充分凝固,然后刮去表面浮蜡。浮蜡刮净后,用粗布、细布反复揩擦,名曰抛光。
香浓寻觅觅 2024-06-17
中国硬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1)选料、配料硬木家具制作工艺中有选料、配料工序,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要注意木材的纹理(便于刮刨,也兼顾器表的好看)、颜色(配料)、用材料的大小。
 
2)开料、部件细加工开料就是通过锯,将板材加工成部件毛料,再用刨子加工,将各个部件毛料加工成符合标准形状、标准尺度的精料。之后,便要进入开榫凿眼工序。
 
3)开榫凿眼开榫凿眼,即按家具各个部位连接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榫卯结构。
 
4)试组装  行业术语叫“认榫”,即将开好榫凿好眼的部件木料,试组装(即此时不能“用鳔”)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部件单元,主要是检查榫卯是否大小合适、是否严密,有无歪斜或翘角等情况。
 
5)雕刻纹饰  如果试组装正常,要把各种部件轻轻拆开,在需要进行雕刻和起线的部件进行加工。
 
6)部件的精细磨光硬木家具制作工艺中的精细磨光工序,是在各个部件未组装之前进行,故叫部件的精细磨光(行业术语就叫“磨活”)。
 
7)组装(攒活)组装,行业术语叫“攒活”,即把所有的部件正式组装起来,也有叫“使鳔”的,但多用于分立的结构单元,如门扇、面板、侧山的组装。
 
8)最后修整一件家具组装好后,要静置一两天等鳔干透,要对所有接口进行修整(术语叫净活),主要是对接口处微小不平之处用“耪刨”进行刮修整,还要把新加工处打磨干净,把胶迹擦干净等,以便染色和烫蜡。
 
9)染色无论是哪一种硬质木材,在经过精细打磨之后,原本木色很深的表面已经失去原有的颜色,一般都呈苍白灰色(又叫“白茬”),所以都要经过染色处理。另外,即使是一件家具使用同一种木材,由于木材的部件不同,颜色也会有深有浅,为了使一件家具在颜色上统一,也要经过染色处理。
 
10)烫蜡擦亮或擦漆烫蜡是紫檀、黄花梨、红木家具的传统修饰工艺,是用加热方法把石蜡熔融在家具的表面上,并及时用柔软的白布用力擦摩石蜡,好要擦摩许多次方可把硬木家具擦得油光铮亮,显示出美丽的木纹和色泽。像紫檀、红木家具烫蜡擦亮后,表面呈现出一种柔和和富丽的绸缎色泽。
中国硬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1)选料、配料硬木家具制作工艺中有选料、配料工序,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要注意木材的纹理(便于刮刨,也兼顾器表的好看)、颜色(配料)、用材料的大小。
 
2)开料、部件细加工开料就是通过锯,将板材加工成部件毛料,再用刨子加工,将各个部件毛料加工成符合标准形状、标准尺度的精料。之后,便要进入开榫凿眼工序。
 
3)开榫凿眼开榫凿眼,即按家具各个部位连接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榫卯结构。
 
4)试组装  行业术语叫“认榫”,即将开好榫凿好眼的部件木料,试组装(即此时不能“用鳔”)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部件单元,主要是检查榫卯是否大小合适、是否严密,有无歪斜或翘角等情况。
 
5)雕刻纹饰  如果试组装正常,要把各种部件轻轻拆开,在需要进行雕刻和起线的部件进行加工。
 
6)部件的精细磨光硬木家具制作工艺中的精细磨光工序,是在各个部件未组装之前进行,故叫部件的精细磨光(行业术语就叫“磨活”)。
 
7)组装(攒活)组装,行业术语叫“攒活”,即把所有的部件正式组装起来,也有叫“使鳔”的,但多用于分立的结构单元,如门扇、面板、侧山的组装。
 
8)最后修整一件家具组装好后,要静置一两天等鳔干透,要对所有接口进行修整(术语叫净活),主要是对接口处微小不平之处用“耪刨”进行刮修整,还要把新加工处打磨干净,把胶迹擦干净等,以便染色和烫蜡。
 
9)染色无论是哪一种硬质木材,在经过精细打磨之后,原本木色很深的表面已经失去原有的颜色,一般都呈苍白灰色(又叫“白茬”),所以都要经过染色处理。另外,即使是一件家具使用同一种木材,由于木材的部件不同,颜色也会有深有浅,为了使一件家具在颜色上统一,也要经过染色处理。
 
10)烫蜡擦亮或擦漆烫蜡是紫檀、黄花梨、红木家具的传统修饰工艺,是用加热方法把石蜡熔融在家具的表面上,并及时用柔软的白布用力擦摩石蜡,好要擦摩许多次方可把硬木家具擦得油光铮亮,显示出美丽的木纹和色泽。像紫檀、红木家具烫蜡擦亮后,表面呈现出一种柔和和富丽的绸缎色泽。
小轩3636 2024-06-14
制作古典家具工艺  
1.所有面板、线条在进场后打磨上一遍漆底(用600#砂纸打磨)确定油化种类、上一遍士力油(虫胶油片)→上清漆(聚脂底可做硝基面、硝基底只能做硝基面)。      2.清理作业面,如白乳胶,铅笔痕和污点。      3.上一遍清漆底(1:3—1:4)      4.补缝和补钉眼,补凹点(用油性腻子)      5.    腻子干透后打磨(用国产砂纸和合资砂纸360#以上打磨)并清洁干净。      6.喷一遍清漆底(1:3——1:4)      7.用打磨机配600#以上国产合资砂纸磨好并清理干净。      8.再喷清油底(1:3—1:3、5)      9.总补钉眼或凹陷部位(油腻子)并打磨平(用进口的干砂800#——1000#磨面。      10.再喷白底漆,并打磨至分露底为止。验忙后通过。      11.再喷白色面漆两遍,间隔打磨(800#——1000#进口白干砂磨面)再看油化膜和手感至验收。                                          祝您生活愉快!!!
制作古典家具工艺  
1.所有面板、线条在进场后打磨上一遍漆底(用600#砂纸打磨)确定油化种类、上一遍士力油(虫胶油片)→上清漆(聚脂底可做硝基面、硝基底只能做硝基面)。      2.清理作业面,如白乳胶,铅笔痕和污点。      3.上一遍清漆底(1:3—1:4)      4.补缝和补钉眼,补凹点(用油性腻子)      5.    腻子干透后打磨(用国产砂纸和合资砂纸360#以上打磨)并清洁干净。      6.喷一遍清漆底(1:3——1:4)      7.用打磨机配600#以上国产合资砂纸磨好并清理干净。      8.再喷清油底(1:3—1:3、5)      9.总补钉眼或凹陷部位(油腻子)并打磨平(用进口的干砂800#——1000#磨面。      10.再喷白底漆,并打磨至分露底为止。验忙后通过。      11.再喷白色面漆两遍,间隔打磨(800#——1000#进口白干砂磨面)再看油化膜和手感至验收。                                          祝您生活愉快!!!
杜嘉班纳Ricky 2024-06-09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96810007095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