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2024-06-02 05:18:02 (51分钟前 更新) 156 8846

最新回答

治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痛,日就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泽兰叶三两,当归、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泽兰汤)②治经闭腹痛:泽兰、铁刺菱各三钱,马鞭草、益母草各五钱,土牛膝一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③治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酸汤下。(《随身备急方》)④治产后阴翻,产后.燥热,遂成翻花:泽兰四两,煎汤熏洗二、三次,再入枯矾煎洗之。(《濒湖集简方》)⑤治小儿褥疮:嚼泽兰心封之。(《子母秘录》)⑥治疮肿初起,及损伤瘀肿:泽兰捣封之。(《濒湖集简方》)⑦治痈疽发背:泽兰全草二至四两,煎服;另取鲜叶一握,调冬蜜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⑧治蛇咬伤:泽兰全草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另取叶一握捣烂,敷贴伤口。(《福建民间草药》)
治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痛,日就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泽兰叶三两,当归、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泽兰汤)②治经闭腹痛:泽兰、铁刺菱各三钱,马鞭草、益母草各五钱,土牛膝一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③治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酸汤下。(《随身备急方》)④治产后阴翻,产后.燥热,遂成翻花:泽兰四两,煎汤熏洗二、三次,再入枯矾煎洗之。(《濒湖集简方》)⑤治小儿褥疮:嚼泽兰心封之。(《子母秘录》)⑥治疮肿初起,及损伤瘀肿:泽兰捣封之。(《濒湖集简方》)⑦治痈疽发背:泽兰全草二至四两,煎服;另取鲜叶一握,调冬蜜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⑧治蛇咬伤:泽兰全草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另取叶一握捣烂,敷贴伤口。(《福建民间草药》)
默然回首千百度 2024-06-02
泽兰的功效
  泽兰功效是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主治于治血瘀经闭,通经,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疮痈肿毒,水肿,腹水(淤血阻滞、水瘀互阻之水肿尤宜。
泽兰的作用
  1.  对血液的作用:实验表明:  泽兰给家兔腹腔注射(2g/kg)后10分钟和20分钟,  兔耳微循环有如下变化:  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从粒摆、粒缓流变为粒流、粒线流,  原先块状红细胞团变小、变少,  微血管管径扩张。
   2.  其他作用:复方泽兰液给家兔腹腔注射,  有一定的抗术后粘连效果,  并具有促进胃肠的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
泽兰的功效
  泽兰功效是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主治于治血瘀经闭,通经,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疮痈肿毒,水肿,腹水(淤血阻滞、水瘀互阻之水肿尤宜。
泽兰的作用
  1.  对血液的作用:实验表明:  泽兰给家兔腹腔注射(2g/kg)后10分钟和20分钟,  兔耳微循环有如下变化:  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从粒摆、粒缓流变为粒流、粒线流,  原先块状红细胞团变小、变少,  微血管管径扩张。
   2.  其他作用:复方泽兰液给家兔腹腔注射,  有一定的抗术后粘连效果,  并具有促进胃肠的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
未央1895 2024-05-18
泽兰别名地瓜儿苗、地笋、甘露子、方梗泽兰。性微温,味苦、辛。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对于解毒止痛,产后瘀痛,跌打损伤也有作用。
泽兰别名地瓜儿苗、地笋、甘露子、方梗泽兰。性微温,味苦、辛。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对于解毒止痛,产后瘀痛,跌打损伤也有作用。
潇潇若雨 2024-05-03
泽兰  
来源:神农网  |  字体:  放大  还原  缩小    
   
【药  名】:泽兰  
【拼  音】:ZELAN  
【英文名】:Hiraute  Shiny  Bugleweek  Herb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的茎叶。  
【功  效】:活血祛瘀,行水消肿。  
【主  治】:治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①《本经》:“味苦,微温。”②《吴普本草》:“神衣、黄帝、歧伯、桐君:酸,无毒。李氏:温。”③《别录》:“甘,无毒。”④《药性论》:“味苦辛。”入肝、脾经。①《滇南本草》:“行肝、脾二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小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用药忌宜】:无瘀血者慎服。《得配本草》:“血虚枯秘者禁用。”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防己为使。配防已,行血利水,利水消肿;配佩兰,活血行气破瘀,通经利水;配当归,活血破瘀,行气通经;配黄连,活血祛瘀、清热泻火。  
【别  名】:虎兰、龙枣(《本经》)、虎蒲(《别录》)、小泽兰(《雷公炮炙论》)、地瓜儿苗(《救荒本草》)、红梗草(《滇南本草》)、风药(《纲目》)、奶孩儿(《纲目拾遗》)、蛇王草、蛇王菊、捕斗蛇草(《岭南采药录》)、接古草(《植物名汇》)、地环秧、地溜秧(《河北药材》)、甘露秧(《中药材手册》)、草泽兰(《陕西中药志》)  
【处方名】:泽兰、泽兰叶、香泽兰  
【商品名】:泽兰,以茎短、叶多、质嫩、色灰绿、干燥、完整不碎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茎(地笋)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间茎叶茂盛时,割取全草,去净泥沙,晒干。  
【拉丁名】:药材Herba  Lycopi原植物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cz.其他:山东有用毛叶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ez.  Var.hirtus  Reg.  和台湾地瓜儿苗  L.  Lucidus  Turcz.  Vartaiwanensis  Hayata;  吉林用小花地瓜儿苗  L.  parviflorusMaxim.、狭叶地瓜儿苗  L.  Maackianus(Maxim.)  Mak.  和朝鲜地瓜儿苗  L.  Coreanus  Levl.;新疆则用欧地瓜儿苗  L.europaeus  L.。在长江以南各省尚有以菊科泽兰属植物如华泽兰  Eupa-  torium  chinense  L.(原植物参见“广东土牛膝”条)、山兰E.  Japonicum  Thunb.(原植物参见“秤杆草”条)、兰草  E.fortunei  Turcz.(原植物参见“佩兰”条)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喷水稍润,切段晒干。《雷公炮炙论》:“泽兰,须细锉之,用绢袋盛悬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吴普本草》:“泽兰,生下地水旁。叶如兰,二月生,香,赤节,四叶相植支节间。三月采。”②《雷公炮炙论》:“凡使泽兰须要别识雄雌,其形不同。大泽兰形叶皆圆,根青黄……;小泽兰,叶上斑,根头尖。”③陶弘景:“泽兰,今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或生泽傍,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今山中又有一种甚相似,茎方叶小强,不甚香。既云泽兰,又生泽傍,故山中者为非,而药家乃采用之。”④《唐本草》:“泽兰,茎方,节紫色,叶似兰草而不香。今京下用之者是。陶云都梁香乃兰草尔,俗名兰香,煮以洗浴,亦生泽畔,人家种之,花白,紫萼,茎圆,殊非泽兰也。”⑤《本草图经》:“泽兰,生汝南诸大泽傍,今荆、徐、随、寿、蜀、梧州、河中府皆有之。根紫黑色,如粟根。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茎干青紫色,作四棱。叶生相对,如薄荷,微香。七月开花,带紫白色,萼通紫色,亦似薄荷花。三月采苗,阴干。荆、湖、岭南人家多种之。寿州出者无花子。此与兰草大抵相类,但兰草生水旁,叶光润,根小紫,五、六月盛;而泽兰生水泽中及下湿地,叶尖微有毛,不光润,方茎紫节,七月、八月初采,微辛,此为异尔。”⑥《纲目》:“吴普所说,乃真泽兰也。雷斅所说大泽兰即兰草也,小泽兰即此泽兰也。”⑦  《纲目拾遗》:“兰草有数种。泽兰,今人呼为奶孩儿者是也。此草方茎紫花,枝根皆香,人家多植之,妇女暑月以插发,入药走血分。省头草,叶细碎如瓦松,开黄花,气微香,生江塘沙岸旁,暑月土人采之,入市货卖,妇人亦市以插发,云可除污垢,未见有入药用者。又有香草,叶如薄荷而小,香气亦与薄荷迥别,五月、六月间,人家买以煎黄鱼,云可杀腥代葱,此即所谓罗勒者是也。又有孩儿菊,叶如山马兰而长,近皆以此作泽兰用入药,云可治血。此四种皆香草,惟奶孩儿草香尤峻烈。濒湖《纲目》兰草释名下,概以省头草、孩儿菊混立一类,殊欠分晰。至其集解所详形状,则又以孩儿菊为泽兰,附方中则又认省头草为兰草,皆非确实也。”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全草,长30~40厘米,茎四方形,直径2~5毫米,节明显,表面黄褐色或微带紫色,每侧面有一纵沟。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或中空。叶对生,多皱缩,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暗绿色或微带黄色。有的叶腋间簇生小花,成轮状。气无,味淡。以叶多、色绿、不破碎、茎短、质嫩者为佳。全国大部地区均产。除上述品种外,少数地区尚以下列同属植物作泽兰入药,如山东有用毛叶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ez.  Var.hirtus  Reg.  和台湾地瓜儿苗  L.  Lucidus  Turcz.  Vartaiwanensis  Hayata;  吉林用小花地瓜儿苗  L.  parviflorusMaxim.、狭叶地瓜儿苗  L.  Maackianus(Maxim.)  Mak.  和朝鲜地瓜儿苗  L.  Coreanus  Levl.;新疆则用欧地瓜儿苗  L.europaeus  L.。在长江以南各省尚有以菊科泽兰属植物如华泽兰  Eupa-torium  chinense  L.(原植物参见“广东土牛膝”条)、山兰E.  Japonicum  Thunb.(原植物参见“秤杆草”条)、兰草  E.fortunei  Turcz.  (原植物参见“佩兰”条)的全草作泽兰使用。显微鉴定:  毛叶地笋  叶表面观:  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非腺毛较多,1-2-5细胞,长45-375-495μm,基部直径20-55  μm,表面具疣状突起。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微波状弯曲,表面隐现角质纹理;气孔直轴式;非腺毛以脉上多见,  1-6细胞,长(53-)370-600μm,基部直径41-67μm。表面有疣状突起;腺鳞头部类圆形,8细胞,直径66-83μm。上、下表皮均有小腺毛,头部单细胞,直径20-24μm;柄部单细胞。  
【中药化学成分】:地瓜儿苗全草含挥发油、葡萄糖甙、鞣质和树脂,还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甙、葡萄糖、半乳糖、泽兰糖(Lycopose)、蔗糖、棉子糖(Raffinose)、水苏糖(Stachyose)、果糖。果实含葡萄糖、半乳糖、泽兰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毛叶地瓜儿苗也含挥发油和鞣质。  毛叶地笋含挥发油及鞣质。地笋全草含挥发油0.2%-0.4%,另含葡萄糖甙、鞣质和树脂、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甙、葡萄糖、泽兰糖(lycopose)、蔗糖、棉子糖(raffinose)、水苏糖(stachyose),  尚含半乳糖。漆蜡酸、β-谷甾醇、桦木酸和熊果酸。根茎含果糖。
泽兰  
来源:神农网  |  字体:  放大  还原  缩小    
   
【药  名】:泽兰  
【拼  音】:ZELAN  
【英文名】:Hiraute  Shiny  Bugleweek  Herb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的茎叶。  
【功  效】:活血祛瘀,行水消肿。  
【主  治】:治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①《本经》:“味苦,微温。”②《吴普本草》:“神衣、黄帝、歧伯、桐君:酸,无毒。李氏:温。”③《别录》:“甘,无毒。”④《药性论》:“味苦辛。”入肝、脾经。①《滇南本草》:“行肝、脾二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小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用药忌宜】:无瘀血者慎服。《得配本草》:“血虚枯秘者禁用。”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防己为使。配防已,行血利水,利水消肿;配佩兰,活血行气破瘀,通经利水;配当归,活血破瘀,行气通经;配黄连,活血祛瘀、清热泻火。  
【别  名】:虎兰、龙枣(《本经》)、虎蒲(《别录》)、小泽兰(《雷公炮炙论》)、地瓜儿苗(《救荒本草》)、红梗草(《滇南本草》)、风药(《纲目》)、奶孩儿(《纲目拾遗》)、蛇王草、蛇王菊、捕斗蛇草(《岭南采药录》)、接古草(《植物名汇》)、地环秧、地溜秧(《河北药材》)、甘露秧(《中药材手册》)、草泽兰(《陕西中药志》)  
【处方名】:泽兰、泽兰叶、香泽兰  
【商品名】:泽兰,以茎短、叶多、质嫩、色灰绿、干燥、完整不碎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茎(地笋)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间茎叶茂盛时,割取全草,去净泥沙,晒干。  
【拉丁名】:药材Herba  Lycopi原植物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cz.其他:山东有用毛叶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ez.  Var.hirtus  Reg.  和台湾地瓜儿苗  L.  Lucidus  Turcz.  Vartaiwanensis  Hayata;  吉林用小花地瓜儿苗  L.  parviflorusMaxim.、狭叶地瓜儿苗  L.  Maackianus(Maxim.)  Mak.  和朝鲜地瓜儿苗  L.  Coreanus  Levl.;新疆则用欧地瓜儿苗  L.europaeus  L.。在长江以南各省尚有以菊科泽兰属植物如华泽兰  Eupa-  torium  chinense  L.(原植物参见“广东土牛膝”条)、山兰E.  Japonicum  Thunb.(原植物参见“秤杆草”条)、兰草  E.fortunei  Turcz.(原植物参见“佩兰”条)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喷水稍润,切段晒干。《雷公炮炙论》:“泽兰,须细锉之,用绢袋盛悬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吴普本草》:“泽兰,生下地水旁。叶如兰,二月生,香,赤节,四叶相植支节间。三月采。”②《雷公炮炙论》:“凡使泽兰须要别识雄雌,其形不同。大泽兰形叶皆圆,根青黄……;小泽兰,叶上斑,根头尖。”③陶弘景:“泽兰,今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或生泽傍,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今山中又有一种甚相似,茎方叶小强,不甚香。既云泽兰,又生泽傍,故山中者为非,而药家乃采用之。”④《唐本草》:“泽兰,茎方,节紫色,叶似兰草而不香。今京下用之者是。陶云都梁香乃兰草尔,俗名兰香,煮以洗浴,亦生泽畔,人家种之,花白,紫萼,茎圆,殊非泽兰也。”⑤《本草图经》:“泽兰,生汝南诸大泽傍,今荆、徐、随、寿、蜀、梧州、河中府皆有之。根紫黑色,如粟根。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茎干青紫色,作四棱。叶生相对,如薄荷,微香。七月开花,带紫白色,萼通紫色,亦似薄荷花。三月采苗,阴干。荆、湖、岭南人家多种之。寿州出者无花子。此与兰草大抵相类,但兰草生水旁,叶光润,根小紫,五、六月盛;而泽兰生水泽中及下湿地,叶尖微有毛,不光润,方茎紫节,七月、八月初采,微辛,此为异尔。”⑥《纲目》:“吴普所说,乃真泽兰也。雷斅所说大泽兰即兰草也,小泽兰即此泽兰也。”⑦  《纲目拾遗》:“兰草有数种。泽兰,今人呼为奶孩儿者是也。此草方茎紫花,枝根皆香,人家多植之,妇女暑月以插发,入药走血分。省头草,叶细碎如瓦松,开黄花,气微香,生江塘沙岸旁,暑月土人采之,入市货卖,妇人亦市以插发,云可除污垢,未见有入药用者。又有香草,叶如薄荷而小,香气亦与薄荷迥别,五月、六月间,人家买以煎黄鱼,云可杀腥代葱,此即所谓罗勒者是也。又有孩儿菊,叶如山马兰而长,近皆以此作泽兰用入药,云可治血。此四种皆香草,惟奶孩儿草香尤峻烈。濒湖《纲目》兰草释名下,概以省头草、孩儿菊混立一类,殊欠分晰。至其集解所详形状,则又以孩儿菊为泽兰,附方中则又认省头草为兰草,皆非确实也。”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全草,长30~40厘米,茎四方形,直径2~5毫米,节明显,表面黄褐色或微带紫色,每侧面有一纵沟。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或中空。叶对生,多皱缩,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暗绿色或微带黄色。有的叶腋间簇生小花,成轮状。气无,味淡。以叶多、色绿、不破碎、茎短、质嫩者为佳。全国大部地区均产。除上述品种外,少数地区尚以下列同属植物作泽兰入药,如山东有用毛叶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ez.  Var.hirtus  Reg.  和台湾地瓜儿苗  L.  Lucidus  Turcz.  Vartaiwanensis  Hayata;  吉林用小花地瓜儿苗  L.  parviflorusMaxim.、狭叶地瓜儿苗  L.  Maackianus(Maxim.)  Mak.  和朝鲜地瓜儿苗  L.  Coreanus  Levl.;新疆则用欧地瓜儿苗  L.europaeus  L.。在长江以南各省尚有以菊科泽兰属植物如华泽兰  Eupa-torium  chinense  L.(原植物参见“广东土牛膝”条)、山兰E.  Japonicum  Thunb.(原植物参见“秤杆草”条)、兰草  E.fortunei  Turcz.  (原植物参见“佩兰”条)的全草作泽兰使用。显微鉴定:  毛叶地笋  叶表面观:  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非腺毛较多,1-2-5细胞,长45-375-495μm,基部直径20-55  μm,表面具疣状突起。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微波状弯曲,表面隐现角质纹理;气孔直轴式;非腺毛以脉上多见,  1-6细胞,长(53-)370-600μm,基部直径41-67μm。表面有疣状突起;腺鳞头部类圆形,8细胞,直径66-83μm。上、下表皮均有小腺毛,头部单细胞,直径20-24μm;柄部单细胞。  
【中药化学成分】:地瓜儿苗全草含挥发油、葡萄糖甙、鞣质和树脂,还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甙、葡萄糖、半乳糖、泽兰糖(Lycopose)、蔗糖、棉子糖(Raffinose)、水苏糖(Stachyose)、果糖。果实含葡萄糖、半乳糖、泽兰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毛叶地瓜儿苗也含挥发油和鞣质。  毛叶地笋含挥发油及鞣质。地笋全草含挥发油0.2%-0.4%,另含葡萄糖甙、鞣质和树脂、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甙、葡萄糖、泽兰糖(lycopose)、蔗糖、棉子糖(raffinose)、水苏糖(stachyose),  尚含半乳糖。漆蜡酸、β-谷甾醇、桦木酸和熊果酸。根茎含果糖。
注册不太麻烦 2024-04-25
泽兰又名地瓜儿苗。  味辛,性微温。功效:祛瘀通经,活血行水。主治血滞闭经,痛经,腹中积决;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瘀滞作痛
泽兰又名地瓜儿苗。  味辛,性微温。功效:祛瘀通经,活血行水。主治血滞闭经,痛经,腹中积决;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瘀滞作痛
丛林穿梭 2024-04-21
本药又名地瓜儿苗。
   【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微温。功效:祛瘀通经,活血行水。
   【传统应用】
   主治血滞闭经,痛经,腹中积决;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痈肿;以及身面浮肿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泽兰叶汤(《证治准绳》):泽兰叶、当归、芍药、甘草,治疗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及室女闭经;②验方(《本草纲目》):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治疗产后水肿,血虚浮肿。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葡萄糖苷、鞣质、树脂、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苷、糖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1.全草有强心作用。
   2.叶子有完全性抗凝血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月经不调、愆期及闭经。
   2.治疗浮肿、腹水、胸水、关节滑囊积液。
   3.治疗泌尿系结石。
   【剂量与用法】
   药典用量:6~12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l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调经
   本品临床用于月经愆期、闭经、痛经,免疫病患者服用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引起的月经愆期,闭经时,与益母草、当归等活血化瘀药同用。
   (二)关于治疗肾病水肿
   泽兰活血利水,《本草纲目》记载:“泽兰走血分,故能治水肿”。对于既有瘀滞,又有积水的病症,如肿瘤胸腹水、肝硬化腹水,该药既化瘀,又利水,如益母草、马鞭草、接骨木等,皆可选取使用。
   狼疮性肾炎浮肿、血管炎,也是水瘀交杂,泽兰也可选用,与生地、接骨木、积雪草等同用。
   泽兰叶有弱的强心作用,对慢性心衰引起的水肿,也是适用的。
   (三)关于芳香和胃
   泽兰叶有清香味,夏天食欲不香,有化湿开胃功效。如果病人既有肝胃疾病,需要舒肝活血,又需芳香和胃,泽兰叶常与佩兰叶同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本药又名地瓜儿苗。
   【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微温。功效:祛瘀通经,活血行水。
   【传统应用】
   主治血滞闭经,痛经,腹中积决;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痈肿;以及身面浮肿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泽兰叶汤(《证治准绳》):泽兰叶、当归、芍药、甘草,治疗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及室女闭经;②验方(《本草纲目》):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治疗产后水肿,血虚浮肿。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葡萄糖苷、鞣质、树脂、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苷、糖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1.全草有强心作用。
   2.叶子有完全性抗凝血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月经不调、愆期及闭经。
   2.治疗浮肿、腹水、胸水、关节滑囊积液。
   3.治疗泌尿系结石。
   【剂量与用法】
   药典用量:6~12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l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调经
   本品临床用于月经愆期、闭经、痛经,免疫病患者服用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引起的月经愆期,闭经时,与益母草、当归等活血化瘀药同用。
   (二)关于治疗肾病水肿
   泽兰活血利水,《本草纲目》记载:“泽兰走血分,故能治水肿”。对于既有瘀滞,又有积水的病症,如肿瘤胸腹水、肝硬化腹水,该药既化瘀,又利水,如益母草、马鞭草、接骨木等,皆可选取使用。
   狼疮性肾炎浮肿、血管炎,也是水瘀交杂,泽兰也可选用,与生地、接骨木、积雪草等同用。
   泽兰叶有弱的强心作用,对慢性心衰引起的水肿,也是适用的。
   (三)关于芳香和胃
   泽兰叶有清香味,夏天食欲不香,有化湿开胃功效。如果病人既有肝胃疾病,需要舒肝活血,又需芳香和胃,泽兰叶常与佩兰叶同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无形风9596 2024-04-08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480978965759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