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草花种植技术谁了解

2024-06-02 22:14:12 (18分钟前 更新) 447 7603

最新回答

别名:红鸡冠  
形态特征:苋科一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稀分枝。茎光滑,有棱线或沟。叶互生,有柄,卵状至线状,变化不一,全缘,基部渐狭。穗状花序大,顶生,肉质,中下部集生小花,花被膜质,5片,上部花退化,但密被羽状苞片;花被及苞片有白、黄、橙、红和玫瑰紫等色。花期8-10月。叶色与花色常有相关性。胞果内含多数种子,成熟时环状裂开,种子黑色。  
习性:喜炎热而空气干燥的环境,不耐寒,宜栽于阳光充足、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迅速,栽培容易,可自播繁衍。  
繁殖:播种  
栽培:其高大品种生长期较大,如播种太晚,常因秋凉寒冷而结实不佳,花期较短。3月可播于温床,覆土宜薄,白天保持21℃以上,夜间不低于17℃,约10天可出苗。苗有2-3片真叶时,移植一次,于6月初定植露地。花期前最适温度为24-25℃。通常于4-5月播于露地,早花品种在6月中旬播种,“十一”可开花。  
鸡冠花喜空气干燥,忌受涝。它枝高叶大,生长期耗水量很大,炎夏必须充分灌水。常用草木灰、油粕及厩肥等作为基肥。也有摘心的,多在株高20-30厘米时进行,花期约推迟一周,此法只用于供切花。  
园林用途:矮型及中型鸡冠花用于花坛及盆栽观赏。鸡冠花适作花境及切花。子母鸡冠及凤尾鸡冠,色彩绚丽,适合于花境、花丛及花群没,又可作切花,水养持久,制成干花,经久不凋。鸡冠花的花序、种子都可入药;茎叶有用作蔬菜的。  
二、一串红  
别名:墙下红、撒尔维亚  
形态特征: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栽培,茎基部多木质化,高可达90厘米。茎四棱,光滑,茎节常为紫红色。叶对生,有长柄,,叶片卵形,先端渐尖,缘有锯齿。顶生总状花序,被红色柔毛,花2-6朵轮生,苞片卵形,深红色,早落;萼钟状,2唇,宿存,与花冠同色;花冠唇形有长筒伸出萼外,小坚果卵形,花期7-10月,果熟期8-10月。花冠及花冠色彩艳丽,有鲜红、白、粉、紫等色及矮性变种。  
繁殖:播种或扦插  
栽培:春播者9-10月间盛花,温室越冬的老株在5-6月间也有花,但不及夏秋繁多。炎夏枝叶虽生长旺盛,但花稀少。一串红花期较迟。如为采收种子,应在3月初播于温室或温床,稍能提早花期,有助于结实良好。一串红种子易落,或常因秋凉而不能充分成熟,故常用盆栽后移置温室越冬,于第二年剪取新枝扦插,生根,30天就可分栽。扦插苗至开花期较实生苗快,植株高矮也易于控制。晚扦者植株矮小,生长势弱,但对花期影响不大,开花仍繁茂,更便于布置。  
一串红小苗于3-4对真叶时应摘心,使生4-6侧枝,供布置用苗。每株至少有4侧枝,并于枝端已显花色时移至花坛。如在花前追施磷肥,开花尤佳。一串红花萼日久褪色而不落,供观赏布置时,需随时清除残花,可保持花色鲜艳而开花不绝。  
园林用途:一串红常用红花种,色的鲜艳为其他草花所不及。秋高气爽之际,花朵繁茂,很受人们喜爱。常用作花丛花坛的主题材料,及带状花坛的或自然式纯植于林缘。常与浅黄色美人蕉、矮万寿菊、浅蓝或水粉色之紫苑、翠榉、矮藿香蓟等配合布置。矮生种更宜作花坛用。一串红的白色品种除与红花品种配合,观赏效果较好外,一般白、紫色品种的观赏价值不及红色品种。  
三、金盏菊  
别名:金盏花、常春花  
形态特征:菊科的一、二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全株具毛。叶互生,长圆至长圆状倒卵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锯齿,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径4-5厘米甚至10厘米,舌状花慌。总苞1-2轮,苞片线状批针形。瘦果弯曲。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习性:性较耐寒,生长快,适应性强,对土壤及环境要求不严,但以轻松肥沃的土壤和日照充足之地,生长显著良好,栽培容易,且易自播繁衍。  
繁殖:播种。  
栽培:华北地区常采用二年生栽培。秋播于9月上中旬进行,7-10天出苗,于10月下旬假植于冷床内北侧越冬。金盏菊枝叶肥大,生长快,早春应及时分栽。冷床越冬者,3月下旬即有一部分开花,至4月末定植露地后,于5月中下旬花最盛。如春季2-3月播于冷床或温床时,初夏也可开花,但不如秋播的生长、开花良好。金盏菊在炎夏之际开花很少,植株枯黄零乱,但在秋凉的9-10月间,花又盛开。金盏菊也可提早播种,盆栽培养,霜时移入低温温室促成,保持8-10℃,冬季供花;或10-11月播于冷床或温床,同样可供早春促成栽培。  
园林用途:金盏菊春季开花较早,常供花坛布置,花坛栽植,应随时剪除残花,则开花不绝。但其自初花至盛花末期,植株继续长高,故在花坛设计或养护时,应与注意。近年国内也已作温室促成,供应切花或盆花。  
四、百日草  
别名:百日菊  
形态特征:菊科一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茎直立而粗壮。叶对生,全缘,卵形至长椭圆形,基部抱茎,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径4-10厘米,总苞钟状,基部连生成数轮,舌状花倒卵形,有白、黄、红、紫等色,管状花黄橙色,边缘5裂,瘦果。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  
习性:性强健而喜光照,要求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若土壤瘠薄过于干旱,花朵则显著减少,花色不良而花径也小。  
繁殖:种子繁殖。  
栽培:种子在10℃以上易于萌发,3月末至4月初,常播于温床,播后保持土壤湿润,4-5天即可萌发。苗高有2-3片真叶时,就可移植露地,当株高10厘米左右,留下两对真叶摘心,以促腋芽生长,这样植株粗壮。  
园林用途:百日草为花坛、花境的习见草花,又用于丛植和切花,切花水养持久。  
五、万寿菊  
别名:臭芙蓉  
形态特征:菊科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光滑而粗壮,绿色,或有棕褐色晕。叶对生,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具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总梗,中空;花径5-13厘米,总苞钟状。舌状花有长爪;边缘常皱曲。花色有乳白、黄、橙至橘红色乃至复色等深浅不一,花期7-9月,果熟8-9月。  
习性:喜温暖,但稍能耐早霜,要求阳光充足,在半荫处也能生长开花,抗性强。对土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少。  
繁殖:播种、扦插  
栽培:可于3-4月在温床中播种,种子发芽适温为20℃左右,真叶2-3片时,经一次移植,5月下旬定植露地;一般自播种后70-80天开花。可夏播,以应国庆节布置之用,夏播一般50-60天可开花。扦插繁殖可在5-6月间进行,采取长约10厘米的嫩枝,扦插于露地,荫棚遮盖,两周生根,三周可出圃,约一个月可开花。扦插苗植株较矮时即能开花,花期也易于控制,便于花坛布置应用。万寿菊花期虽长,至初霜后尚开花繁茂,但后期植株易倒伏,且枝叶枯老,有碍观赏,此时可摘掉残花,疏去过密的茎叶,施以追肥,以待再次着花。  
园林用途:万寿菊花大色艳,花期长,其中,矮型品种最适做花坛布置或花丛、花境栽植;高型种做带状栽植可代篱垣,花梗长,切花水养持久。  
六、雏菊  
别名:延命菊、春菊  
形态特征:菊科的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植株矮小,全株具毛,高7-15厘米。叶基生,长匙形或倒长卵形,基部渐狭,先端钝,微有齿。花葶自叶丛中抽出,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一或多轮,具白、粉、紫、洒金等色。筒状花黄色,花茎2.5-4.0厘米,瘦果扁平。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习性:性强健,较耐寒,喜冷凉气候,可耐零下3-4℃,通常可露地覆盖越冬,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开花更佳。春4-6月开花,冷床越冬者于1-2月时已有零星开花。雏菊忌炎热,在6月中下旬,生长势及开花衰退,如在半荫下,还可略延长花期。  
繁殖:播种。可用分株及扦插繁殖。  
园林用途:园林中宜栽于花坛、花境的边缘,或沿小径栽植,与春季开花的球根花卉配合,也很协调。此外,也可盆栽观赏。  
七、三色堇  
别名:蝴蝶花  
形态特征:堇菜科的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株高15-25厘米,全株光滑,茎长而多分枝,常倾卧地面。叶互生,基生叶圆心脏形,茎生叶较狭。托叶宿存,基部有羽状深裂。花大,花茎约有5厘米,腋生,下垂,有总梗及2小苞片;萼5宿存,花瓣5,不整齐,一瓣有短而钝之距,下面花瓣有线形附属体,向后伸入距内。花色瑰丽,通常为黄、白、紫三色,或单色,还有纯白、浓黄、紫堇、蓝、青、古铜色等,或花朵中央具一对比色之“眼”。尚有冬花及波缘花类型。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习性:性较耐寒,好凉爽环境,略耐半荫,炎热多雨的夏季常发育不良,且不能形成种子,要求肥沃湿润的沙壤土,在贫瘠地,品种显著退化,发芽力可保持2年。  
栽培:秋播于8月下旬在露地苗床或盆中,播后10天可发芽,经一次移植,于10月下旬移入阳畦,也可在风障前覆盖越冬。翌年4月初可定植,4月下旬开花。春播在3月间。秋播为好。  
园林用途:三色堇花色瑰丽,株型低矮,多用于花坛、花境及镶边植物或作春季球根花卉的“衬底”栽植。也有盆栽及用于切花、襟花等。  
八、凤仙花  
别名:指甲草、小桃花  
形态特征:凤仙花科的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茎肥厚多汁,近光滑,浅绿或晕红褐色,与花色相关。花色有白、水红、粉、玫瑰红、大红、洋红、紫、雪青等。  
习性:喜炎热而畏寒冷,需阳光充足。要求深厚肥沃土壤,但在瘠薄土壤中,也可生长,生长迅速,易自播繁衍。  
栽培:3-4月间在温室或温床中播种。若露地播种,宜在4月下旬。  
园林用途:可供花坛、花境、花篱栽植,矮小而整齐的也可作盆花,高大类型于夏季可代灌木布置。
九、石竹  
形态特征:石竹科一、二年或多年生草本,茎硬,节处膨大。叶线形,对生,花大,顶生,单朵或数朵至伞房花序。  
习性:石竹耐寒性强,喜肥,但在瘠薄处也可生长开花,要求高燥,日光充足和通风良好之处。  
园林用途:石竹花色富丽,花期长,园林中广泛用于花坛、花境及镶边植物,也可布置岩石园。  
十、长春花  
别名:日日草、山矾花  
形态特征: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直立基部木质化,株高30-60厘米。叶对生,长圆形,基部楔形具短柄,常浓绿而光泽。花单生或数朵腋生,花色有蔷薇红、纯白,白色而喉部具红黄斑等。花期春至深秋。  
习性:喜湿润的砂质土壤,要求阳光充足,但忌干热,故夏季应充分灌水,且置略荫处开花较好。  
繁殖:播种、扦插法。通常春季播种栽培。
别名:红鸡冠  
形态特征:苋科一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稀分枝。茎光滑,有棱线或沟。叶互生,有柄,卵状至线状,变化不一,全缘,基部渐狭。穗状花序大,顶生,肉质,中下部集生小花,花被膜质,5片,上部花退化,但密被羽状苞片;花被及苞片有白、黄、橙、红和玫瑰紫等色。花期8-10月。叶色与花色常有相关性。胞果内含多数种子,成熟时环状裂开,种子黑色。  
习性:喜炎热而空气干燥的环境,不耐寒,宜栽于阳光充足、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迅速,栽培容易,可自播繁衍。  
繁殖:播种  
栽培:其高大品种生长期较大,如播种太晚,常因秋凉寒冷而结实不佳,花期较短。3月可播于温床,覆土宜薄,白天保持21℃以上,夜间不低于17℃,约10天可出苗。苗有2-3片真叶时,移植一次,于6月初定植露地。花期前最适温度为24-25℃。通常于4-5月播于露地,早花品种在6月中旬播种,“十一”可开花。  
鸡冠花喜空气干燥,忌受涝。它枝高叶大,生长期耗水量很大,炎夏必须充分灌水。常用草木灰、油粕及厩肥等作为基肥。也有摘心的,多在株高20-30厘米时进行,花期约推迟一周,此法只用于供切花。  
园林用途:矮型及中型鸡冠花用于花坛及盆栽观赏。鸡冠花适作花境及切花。子母鸡冠及凤尾鸡冠,色彩绚丽,适合于花境、花丛及花群没,又可作切花,水养持久,制成干花,经久不凋。鸡冠花的花序、种子都可入药;茎叶有用作蔬菜的。  
二、一串红  
别名:墙下红、撒尔维亚  
形态特征: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栽培,茎基部多木质化,高可达90厘米。茎四棱,光滑,茎节常为紫红色。叶对生,有长柄,,叶片卵形,先端渐尖,缘有锯齿。顶生总状花序,被红色柔毛,花2-6朵轮生,苞片卵形,深红色,早落;萼钟状,2唇,宿存,与花冠同色;花冠唇形有长筒伸出萼外,小坚果卵形,花期7-10月,果熟期8-10月。花冠及花冠色彩艳丽,有鲜红、白、粉、紫等色及矮性变种。  
繁殖:播种或扦插  
栽培:春播者9-10月间盛花,温室越冬的老株在5-6月间也有花,但不及夏秋繁多。炎夏枝叶虽生长旺盛,但花稀少。一串红花期较迟。如为采收种子,应在3月初播于温室或温床,稍能提早花期,有助于结实良好。一串红种子易落,或常因秋凉而不能充分成熟,故常用盆栽后移置温室越冬,于第二年剪取新枝扦插,生根,30天就可分栽。扦插苗至开花期较实生苗快,植株高矮也易于控制。晚扦者植株矮小,生长势弱,但对花期影响不大,开花仍繁茂,更便于布置。  
一串红小苗于3-4对真叶时应摘心,使生4-6侧枝,供布置用苗。每株至少有4侧枝,并于枝端已显花色时移至花坛。如在花前追施磷肥,开花尤佳。一串红花萼日久褪色而不落,供观赏布置时,需随时清除残花,可保持花色鲜艳而开花不绝。  
园林用途:一串红常用红花种,色的鲜艳为其他草花所不及。秋高气爽之际,花朵繁茂,很受人们喜爱。常用作花丛花坛的主题材料,及带状花坛的或自然式纯植于林缘。常与浅黄色美人蕉、矮万寿菊、浅蓝或水粉色之紫苑、翠榉、矮藿香蓟等配合布置。矮生种更宜作花坛用。一串红的白色品种除与红花品种配合,观赏效果较好外,一般白、紫色品种的观赏价值不及红色品种。  
三、金盏菊  
别名:金盏花、常春花  
形态特征:菊科的一、二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全株具毛。叶互生,长圆至长圆状倒卵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锯齿,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径4-5厘米甚至10厘米,舌状花慌。总苞1-2轮,苞片线状批针形。瘦果弯曲。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习性:性较耐寒,生长快,适应性强,对土壤及环境要求不严,但以轻松肥沃的土壤和日照充足之地,生长显著良好,栽培容易,且易自播繁衍。  
繁殖:播种。  
栽培:华北地区常采用二年生栽培。秋播于9月上中旬进行,7-10天出苗,于10月下旬假植于冷床内北侧越冬。金盏菊枝叶肥大,生长快,早春应及时分栽。冷床越冬者,3月下旬即有一部分开花,至4月末定植露地后,于5月中下旬花最盛。如春季2-3月播于冷床或温床时,初夏也可开花,但不如秋播的生长、开花良好。金盏菊在炎夏之际开花很少,植株枯黄零乱,但在秋凉的9-10月间,花又盛开。金盏菊也可提早播种,盆栽培养,霜时移入低温温室促成,保持8-10℃,冬季供花;或10-11月播于冷床或温床,同样可供早春促成栽培。  
园林用途:金盏菊春季开花较早,常供花坛布置,花坛栽植,应随时剪除残花,则开花不绝。但其自初花至盛花末期,植株继续长高,故在花坛设计或养护时,应与注意。近年国内也已作温室促成,供应切花或盆花。  
四、百日草  
别名:百日菊  
形态特征:菊科一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茎直立而粗壮。叶对生,全缘,卵形至长椭圆形,基部抱茎,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径4-10厘米,总苞钟状,基部连生成数轮,舌状花倒卵形,有白、黄、红、紫等色,管状花黄橙色,边缘5裂,瘦果。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  
习性:性强健而喜光照,要求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若土壤瘠薄过于干旱,花朵则显著减少,花色不良而花径也小。  
繁殖:种子繁殖。  
栽培:种子在10℃以上易于萌发,3月末至4月初,常播于温床,播后保持土壤湿润,4-5天即可萌发。苗高有2-3片真叶时,就可移植露地,当株高10厘米左右,留下两对真叶摘心,以促腋芽生长,这样植株粗壮。  
园林用途:百日草为花坛、花境的习见草花,又用于丛植和切花,切花水养持久。  
五、万寿菊  
别名:臭芙蓉  
形态特征:菊科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光滑而粗壮,绿色,或有棕褐色晕。叶对生,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具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总梗,中空;花径5-13厘米,总苞钟状。舌状花有长爪;边缘常皱曲。花色有乳白、黄、橙至橘红色乃至复色等深浅不一,花期7-9月,果熟8-9月。  
习性:喜温暖,但稍能耐早霜,要求阳光充足,在半荫处也能生长开花,抗性强。对土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少。  
繁殖:播种、扦插  
栽培:可于3-4月在温床中播种,种子发芽适温为20℃左右,真叶2-3片时,经一次移植,5月下旬定植露地;一般自播种后70-80天开花。可夏播,以应国庆节布置之用,夏播一般50-60天可开花。扦插繁殖可在5-6月间进行,采取长约10厘米的嫩枝,扦插于露地,荫棚遮盖,两周生根,三周可出圃,约一个月可开花。扦插苗植株较矮时即能开花,花期也易于控制,便于花坛布置应用。万寿菊花期虽长,至初霜后尚开花繁茂,但后期植株易倒伏,且枝叶枯老,有碍观赏,此时可摘掉残花,疏去过密的茎叶,施以追肥,以待再次着花。  
园林用途:万寿菊花大色艳,花期长,其中,矮型品种最适做花坛布置或花丛、花境栽植;高型种做带状栽植可代篱垣,花梗长,切花水养持久。  
六、雏菊  
别名:延命菊、春菊  
形态特征:菊科的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植株矮小,全株具毛,高7-15厘米。叶基生,长匙形或倒长卵形,基部渐狭,先端钝,微有齿。花葶自叶丛中抽出,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一或多轮,具白、粉、紫、洒金等色。筒状花黄色,花茎2.5-4.0厘米,瘦果扁平。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习性:性强健,较耐寒,喜冷凉气候,可耐零下3-4℃,通常可露地覆盖越冬,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开花更佳。春4-6月开花,冷床越冬者于1-2月时已有零星开花。雏菊忌炎热,在6月中下旬,生长势及开花衰退,如在半荫下,还可略延长花期。  
繁殖:播种。可用分株及扦插繁殖。  
园林用途:园林中宜栽于花坛、花境的边缘,或沿小径栽植,与春季开花的球根花卉配合,也很协调。此外,也可盆栽观赏。  
七、三色堇  
别名:蝴蝶花  
形态特征:堇菜科的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株高15-25厘米,全株光滑,茎长而多分枝,常倾卧地面。叶互生,基生叶圆心脏形,茎生叶较狭。托叶宿存,基部有羽状深裂。花大,花茎约有5厘米,腋生,下垂,有总梗及2小苞片;萼5宿存,花瓣5,不整齐,一瓣有短而钝之距,下面花瓣有线形附属体,向后伸入距内。花色瑰丽,通常为黄、白、紫三色,或单色,还有纯白、浓黄、紫堇、蓝、青、古铜色等,或花朵中央具一对比色之“眼”。尚有冬花及波缘花类型。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习性:性较耐寒,好凉爽环境,略耐半荫,炎热多雨的夏季常发育不良,且不能形成种子,要求肥沃湿润的沙壤土,在贫瘠地,品种显著退化,发芽力可保持2年。  
栽培:秋播于8月下旬在露地苗床或盆中,播后10天可发芽,经一次移植,于10月下旬移入阳畦,也可在风障前覆盖越冬。翌年4月初可定植,4月下旬开花。春播在3月间。秋播为好。  
园林用途:三色堇花色瑰丽,株型低矮,多用于花坛、花境及镶边植物或作春季球根花卉的“衬底”栽植。也有盆栽及用于切花、襟花等。  
八、凤仙花  
别名:指甲草、小桃花  
形态特征:凤仙花科的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茎肥厚多汁,近光滑,浅绿或晕红褐色,与花色相关。花色有白、水红、粉、玫瑰红、大红、洋红、紫、雪青等。  
习性:喜炎热而畏寒冷,需阳光充足。要求深厚肥沃土壤,但在瘠薄土壤中,也可生长,生长迅速,易自播繁衍。  
栽培:3-4月间在温室或温床中播种。若露地播种,宜在4月下旬。  
园林用途:可供花坛、花境、花篱栽植,矮小而整齐的也可作盆花,高大类型于夏季可代灌木布置。
九、石竹  
形态特征:石竹科一、二年或多年生草本,茎硬,节处膨大。叶线形,对生,花大,顶生,单朵或数朵至伞房花序。  
习性:石竹耐寒性强,喜肥,但在瘠薄处也可生长开花,要求高燥,日光充足和通风良好之处。  
园林用途:石竹花色富丽,花期长,园林中广泛用于花坛、花境及镶边植物,也可布置岩石园。  
十、长春花  
别名:日日草、山矾花  
形态特征: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直立基部木质化,株高30-60厘米。叶对生,长圆形,基部楔形具短柄,常浓绿而光泽。花单生或数朵腋生,花色有蔷薇红、纯白,白色而喉部具红黄斑等。花期春至深秋。  
习性:喜湿润的砂质土壤,要求阳光充足,但忌干热,故夏季应充分灌水,且置略荫处开花较好。  
繁殖:播种、扦插法。通常春季播种栽培。
mingmingsherry 2024-06-02
不同种类对气候要求不同,春兰3~9月生长适温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6~18℃,越冬温度5℃左右。建兰、墨兰耐寒性差,冬季室温以8~15℃为宜。
春季每2~3天浇一次水,浇时要浇透使盆土湿润,放在避风向阳处。开花后进入夏季,浇水要控制,不干不浇,干透浇透。秋季要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建兰秋季是孕蕾期,最喜欢湿润,可增加浇水次数。
冬季进入半休眠期,浇水量要减少,宜中午浇水,见干见湿,但墨兰冬季开花,水可多一些。用雨水或纯净水浇。
叶黄而薄宜施淡肥,叶黑而焦则伤于肥,叶干而毛宜浇水。一般说5月上旬开始,叶芽新出,生长旺盛,春兰可稍浓一点液体氮肥,每半月一次,连浇3次。
秋季花芽分化前,连施2~3次钾磷肥为主的液肥,花谢后20天再施2次复合肥,三伏天及深冬停肥。有机肥用饼肥,酱渣、畜粪充分腐熟后加水15~20倍稀释后施用。
不同种类对气候要求不同,春兰3~9月生长适温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6~18℃,越冬温度5℃左右。建兰、墨兰耐寒性差,冬季室温以8~15℃为宜。
春季每2~3天浇一次水,浇时要浇透使盆土湿润,放在避风向阳处。开花后进入夏季,浇水要控制,不干不浇,干透浇透。秋季要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建兰秋季是孕蕾期,最喜欢湿润,可增加浇水次数。
冬季进入半休眠期,浇水量要减少,宜中午浇水,见干见湿,但墨兰冬季开花,水可多一些。用雨水或纯净水浇。
叶黄而薄宜施淡肥,叶黑而焦则伤于肥,叶干而毛宜浇水。一般说5月上旬开始,叶芽新出,生长旺盛,春兰可稍浓一点液体氮肥,每半月一次,连浇3次。
秋季花芽分化前,连施2~3次钾磷肥为主的液肥,花谢后20天再施2次复合肥,三伏天及深冬停肥。有机肥用饼肥,酱渣、畜粪充分腐熟后加水15~20倍稀释后施用。
大旺旺。 2024-05-23
1)  淋水  淋水时间:一般在每日上午的10点30分前或下午的15点后淋水,避开暴晒的中午时段,提倡夜间淋水。  淋水量: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该种类的蒸腾量,淋水的时候要花洒浇灌,
禁用水枪直射,每日淋水必须浇透,遇到高温天气,每日增加1—2次叶面射水保湿降温。  
2)  施肥  施肥时间:每月可施肥1—2次。成品草花第一次施肥移植后7—10d薄施,第2次施肥在移栽后的25—30d。3次施肥在40d作用进行。  肥料选择: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使花多色艳,花期更长。  施肥量:施肥量多少因植物的种类和品种而异。
复合肥和叶面肥棵根据需要混施,但肥料浓度一般不要过高。  施肥方法: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埋施棵先挖穴或开沟,施肥要回填土、淋足水,除杂松土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
希望能帮到你。
1)  淋水  淋水时间:一般在每日上午的10点30分前或下午的15点后淋水,避开暴晒的中午时段,提倡夜间淋水。  淋水量: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该种类的蒸腾量,淋水的时候要花洒浇灌,
禁用水枪直射,每日淋水必须浇透,遇到高温天气,每日增加1—2次叶面射水保湿降温。  
2)  施肥  施肥时间:每月可施肥1—2次。成品草花第一次施肥移植后7—10d薄施,第2次施肥在移栽后的25—30d。3次施肥在40d作用进行。  肥料选择: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使花多色艳,花期更长。  施肥量:施肥量多少因植物的种类和品种而异。
复合肥和叶面肥棵根据需要混施,但肥料浓度一般不要过高。  施肥方法: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埋施棵先挖穴或开沟,施肥要回填土、淋足水,除杂松土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
希望能帮到你。
嘟嘟和滴滴 2024-05-1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780810356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