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修剪时间什么时候合适

2024-06-21 19:39:20 (53分钟前 更新) 129 6310

最新回答

一、剪迟不剪早。  
一般人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其实,这个观点不够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  
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就很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种树,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枝条都会枯死。  
其实,“春剪”优于“冬剪”。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湿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但杜鹃、梅花等是春季开花的树木,必须待开罢花以后才能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对花反而不好。  
二、剪粗不剪细。  
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结果事与愿违。  
枝条短剪成托,必须预定枝托的长度,设想作品成型后,枝托的长度无大的变化。但如果成托的枝细嫩,就会继续较快地生长,这样一来,几级枝托的长度就会大大超过预定长度,显得比例失调。  
正确的做法是:等枝条木质化及大致长到预定的粗度再剪。  
三、剪肥不剪瘦。  
有时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  
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最后,必须说明,“三剪三不剪”,是针对未成型盆景而言的。
一、剪迟不剪早。  
一般人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其实,这个观点不够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  
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就很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种树,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枝条都会枯死。  
其实,“春剪”优于“冬剪”。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湿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但杜鹃、梅花等是春季开花的树木,必须待开罢花以后才能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对花反而不好。  
二、剪粗不剪细。  
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结果事与愿违。  
枝条短剪成托,必须预定枝托的长度,设想作品成型后,枝托的长度无大的变化。但如果成托的枝细嫩,就会继续较快地生长,这样一来,几级枝托的长度就会大大超过预定长度,显得比例失调。  
正确的做法是:等枝条木质化及大致长到预定的粗度再剪。  
三、剪肥不剪瘦。  
有时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  
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最后,必须说明,“三剪三不剪”,是针对未成型盆景而言的。
晴朗的海01 2024-06-21
1.刻芽:刻芽又称目伤,是指在春季果树萌芽前,在枝或芽的上方(或下方)0.2—0.3厘米处,用刀或剪刻一月牙形切口,深达木质部。在芽或枝上刻伤时,则一部分养分、水分不能越伤口而上升,转流入于芽或枝,从而促其生长旺盛;反之,在芽或枝的下方施术时,其目的正相反,能减少其生长势力。刻芽对于幼旺树枝量的增加效果显著。刻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主枝剪口下头四个芽不刻伤,余下芽取枝两侧的每10—15厘米一刻伤,对背上及背下芽不处理。②辅养枝,直立枝可逢芽必刻。③枝角稍平,枝粗小于0.3厘米或大于1.5厘米的枝不宜刻伤。
2.除萌:从春季至初夏将无用或有害的枝除去,称为除萌。除萌的用处如下:①徒长枝或大枝剪去后,从其剪口附近簇生许多萌蘖,宜于萌芽初生时除去。②幼树正在整枝时,对妨碍主干或主枝的延长枝生长的萌枝,宜及早除去,以利主干或主枝的生长。③作为侧枝的新梢或侧枝所生新梢过多时,宜将一部分萌枝除去,以免密生。④以短果枝结果的果树,如短枝过于密生,常因相互牵制,使短枝上的芽不能充分分化为花芽,故宜将弱小的萌枝疏除,使所留的短枝能发育成结果枝。除萌主要是减少养分无益消耗,保证有用枝芽生长以及树冠通风透光。对拉枝后背上萌发过多的芽可隔20-30厘米抹去。有时,为保护过大的剪锯口,可对所发萌蘖选留1-2个较平斜的芽,其余全部抹去。
3.多道环刻:为防止秃裸,萌芽前,对于长势比较强旺的枝进行处理。即在需出枝的地方,用环割刀或修枝剪环刻一圈,深达木质部,也可每隔15—20厘米一环刻,此方法可促生大量中长枝,防止光杆枝发生。
4.环剥:也叫环状剥皮,是指在枝基部3—5厘米处,剥去一圈树皮,剥宽为被剥枝剥皮处直径的1/8—1/10左右。一般手指头粗枝剥2—3毫米,胳膊粗枝剥5~6毫米,最宽不能大于1厘米,最窄不能小于1毫米,剥后20-30天能愈合的较合适,对于较宽的剥口,可用塑料薄膜或牛皮纸包扎,5天后要去除包扎物。吉林地区多在5月末—6月上中旬,雨季来临前进行环剥,而且常以幼旺树的壮旺枝为主,细弱枝不宜环剥,在对主干、骨干枝、大型辅养枝和枝组进行环剥时,要酌情处理,尤其要慎剥主干。
由于环剥拦截了叶片制造的同化养分向下运输,使根系生长受到影响,反过来根的吸收力减弱,又会使新梢的生长因而缓慢减弱。所以,在应用环剥时,必须增施肥水,使枝条生长健壮。为提高环剥效果,对环剥枝可进行叶面喷肥。
5.摘心:生长季节摘去新梢顶端幼嫩部分的措施叫摘心。为了控制生长,对新梢摘心,有利于营养积累和花芽形成,提高了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摘心可促使强旺枝增加分枝级次,达到缓和生长势的目的。
5—6月份对旺梢连续摘心2—3次,有利于培养枝组,促进成花;对竞争枝和直立枝摘心,可加强延长枝的生长,培养墩实枝组;8月上旬于秋梢基部摘心,可在春秋梢交界处形成2—3个副梢花芽;延长枝长至60厘米时摘心,可利用二次枝扩大树冠,加速成形;在结果初期的树冠中,对内膛生长较旺的发育枝,可通过摘心,促发分枝形成结果枝组,以增加结果,达到早期丰产目的。
6.扭梢: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对背上直立枝、竞争枝、密挤枝等,在新梢基部5—6厘米处,半木质化的部位,用手捏住先扭曲90°,再斜下方扭转180°,使之下垂,并固定在枝杈处。扭梢后枝条营养生长势受挫,养分局部积累,有促发短枝,促成花芽的效果。扭梢后,被扭曲部位应保持圆润状态,无劈裂、折断现象,并且勿伤及叶片。
7.拉枝:可分春季拉枝和夏季拉枝。拉枝的目的为矫正大枝伸展的角度与方向。拉枝时间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幼旺树春季拉枝,在树液流动后至萌芽前进行。主要目的是开张角度,促进萌芽,防止光秃,对于骨干枝要求拉枝后,基角45—50度,腰角60—70度,辅养枝要拉成水平状态,枝绳结合处要有垫衬物,绑枝处要宽松,拉枝开张角度的同时要注意调整枝的延伸方向。6月末—7月上中旬的拉枝方法与春季拉枝一致,其目的主要是加强花芽分化,解决树体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改善着色。
8.捋枝、别枝:捋枝又称拿枝,7—8月份,在距枝基部10厘米处,用手拿住枝条中下部反复捏握,使枝条木质部轻微损伤而下垂、水平或斜向生长,可达到开张角度,控制旺长促生花芽和中短枝,调节枝向的目的。别枝即将直立强旺枝别在附近平斜枝下,使之呈水平、下垂状态,可抑制生长,促生花芽。
9.夏疏:8月上中旬对辅养枝过多的大树可疏除部分层间大枝,以改善风光条件,提高花芽质量。对幼旺树可行新梢短截,短截方法是对直立旺梢或外围竞争梢于秋梢基部"戴帽剪",促发二次枝并形成花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果树夏季修剪技术虽然对保证果树连年丰产、稳产等方面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任何技术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绝对的,果树夏季修剪必须与冬剪和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刻芽:刻芽又称目伤,是指在春季果树萌芽前,在枝或芽的上方(或下方)0.2—0.3厘米处,用刀或剪刻一月牙形切口,深达木质部。在芽或枝上刻伤时,则一部分养分、水分不能越伤口而上升,转流入于芽或枝,从而促其生长旺盛;反之,在芽或枝的下方施术时,其目的正相反,能减少其生长势力。刻芽对于幼旺树枝量的增加效果显著。刻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主枝剪口下头四个芽不刻伤,余下芽取枝两侧的每10—15厘米一刻伤,对背上及背下芽不处理。②辅养枝,直立枝可逢芽必刻。③枝角稍平,枝粗小于0.3厘米或大于1.5厘米的枝不宜刻伤。
2.除萌:从春季至初夏将无用或有害的枝除去,称为除萌。除萌的用处如下:①徒长枝或大枝剪去后,从其剪口附近簇生许多萌蘖,宜于萌芽初生时除去。②幼树正在整枝时,对妨碍主干或主枝的延长枝生长的萌枝,宜及早除去,以利主干或主枝的生长。③作为侧枝的新梢或侧枝所生新梢过多时,宜将一部分萌枝除去,以免密生。④以短果枝结果的果树,如短枝过于密生,常因相互牵制,使短枝上的芽不能充分分化为花芽,故宜将弱小的萌枝疏除,使所留的短枝能发育成结果枝。除萌主要是减少养分无益消耗,保证有用枝芽生长以及树冠通风透光。对拉枝后背上萌发过多的芽可隔20-30厘米抹去。有时,为保护过大的剪锯口,可对所发萌蘖选留1-2个较平斜的芽,其余全部抹去。
3.多道环刻:为防止秃裸,萌芽前,对于长势比较强旺的枝进行处理。即在需出枝的地方,用环割刀或修枝剪环刻一圈,深达木质部,也可每隔15—20厘米一环刻,此方法可促生大量中长枝,防止光杆枝发生。
4.环剥:也叫环状剥皮,是指在枝基部3—5厘米处,剥去一圈树皮,剥宽为被剥枝剥皮处直径的1/8—1/10左右。一般手指头粗枝剥2—3毫米,胳膊粗枝剥5~6毫米,最宽不能大于1厘米,最窄不能小于1毫米,剥后20-30天能愈合的较合适,对于较宽的剥口,可用塑料薄膜或牛皮纸包扎,5天后要去除包扎物。吉林地区多在5月末—6月上中旬,雨季来临前进行环剥,而且常以幼旺树的壮旺枝为主,细弱枝不宜环剥,在对主干、骨干枝、大型辅养枝和枝组进行环剥时,要酌情处理,尤其要慎剥主干。
由于环剥拦截了叶片制造的同化养分向下运输,使根系生长受到影响,反过来根的吸收力减弱,又会使新梢的生长因而缓慢减弱。所以,在应用环剥时,必须增施肥水,使枝条生长健壮。为提高环剥效果,对环剥枝可进行叶面喷肥。
5.摘心:生长季节摘去新梢顶端幼嫩部分的措施叫摘心。为了控制生长,对新梢摘心,有利于营养积累和花芽形成,提高了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摘心可促使强旺枝增加分枝级次,达到缓和生长势的目的。
5—6月份对旺梢连续摘心2—3次,有利于培养枝组,促进成花;对竞争枝和直立枝摘心,可加强延长枝的生长,培养墩实枝组;8月上旬于秋梢基部摘心,可在春秋梢交界处形成2—3个副梢花芽;延长枝长至60厘米时摘心,可利用二次枝扩大树冠,加速成形;在结果初期的树冠中,对内膛生长较旺的发育枝,可通过摘心,促发分枝形成结果枝组,以增加结果,达到早期丰产目的。
6.扭梢: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对背上直立枝、竞争枝、密挤枝等,在新梢基部5—6厘米处,半木质化的部位,用手捏住先扭曲90°,再斜下方扭转180°,使之下垂,并固定在枝杈处。扭梢后枝条营养生长势受挫,养分局部积累,有促发短枝,促成花芽的效果。扭梢后,被扭曲部位应保持圆润状态,无劈裂、折断现象,并且勿伤及叶片。
7.拉枝:可分春季拉枝和夏季拉枝。拉枝的目的为矫正大枝伸展的角度与方向。拉枝时间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幼旺树春季拉枝,在树液流动后至萌芽前进行。主要目的是开张角度,促进萌芽,防止光秃,对于骨干枝要求拉枝后,基角45—50度,腰角60—70度,辅养枝要拉成水平状态,枝绳结合处要有垫衬物,绑枝处要宽松,拉枝开张角度的同时要注意调整枝的延伸方向。6月末—7月上中旬的拉枝方法与春季拉枝一致,其目的主要是加强花芽分化,解决树体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改善着色。
8.捋枝、别枝:捋枝又称拿枝,7—8月份,在距枝基部10厘米处,用手拿住枝条中下部反复捏握,使枝条木质部轻微损伤而下垂、水平或斜向生长,可达到开张角度,控制旺长促生花芽和中短枝,调节枝向的目的。别枝即将直立强旺枝别在附近平斜枝下,使之呈水平、下垂状态,可抑制生长,促生花芽。
9.夏疏:8月上中旬对辅养枝过多的大树可疏除部分层间大枝,以改善风光条件,提高花芽质量。对幼旺树可行新梢短截,短截方法是对直立旺梢或外围竞争梢于秋梢基部"戴帽剪",促发二次枝并形成花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果树夏季修剪技术虽然对保证果树连年丰产、稳产等方面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任何技术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绝对的,果树夏季修剪必须与冬剪和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嗷哟嗷哟 2024-06-12
我觉得是剪迟不剪早。  一般人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其实,这个观点不够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  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就很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种树,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枝条都会枯死。  其实,“春剪”优于“冬剪”。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湿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但杜鹃、梅花等是春季开花的树木,必须待开罢花以后才能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对花反而不好。
我觉得是剪迟不剪早。  一般人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其实,这个观点不够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  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就很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种树,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枝条都会枯死。  其实,“春剪”优于“冬剪”。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湿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但杜鹃、梅花等是春季开花的树木,必须待开罢花以后才能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对花反而不好。
小胖子老头 2024-05-3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22219562530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