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矮牵牛栽培技术

2024-06-09 13:44:15 (33分钟前 更新) 535 5552

最新回答

幼苗具5~6片真叶时可定植于12厘米盆或12~15厘米的吊盆中。需摘心的品种,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在摘心后10~15天用0.25%~0.5%比久喷洒叶面3~4次,来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分枝,效果十分显著。  
   生长期可使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或15-15-18无土栽培用肥。传统栽培,每半月施肥1次,以腐熟饼肥水为主。花期增施2~3次过磷酸钙。矮牵牛在无土栽培时,施用硝酸钾和硝酸铵的,对矮牵牛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矮牵牛不宜施肥过多,过量施肥会使其植株徒长、倒伏而着花量减少。因此,应注意适量施肥。生长季节应每15-2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水。开花期间需多施含磷钾的液肥,使之开花不断。  
   如矮牵牛在幼苗期喷施0.25%~4%B9液可提早开花,使花朵紧密美观。矮牵牛在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植株易倒伏,注意修剪整枝,摘除残花,达到花繁叶茂。
幼苗具5~6片真叶时可定植于12厘米盆或12~15厘米的吊盆中。需摘心的品种,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在摘心后10~15天用0.25%~0.5%比久喷洒叶面3~4次,来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分枝,效果十分显著。  
   生长期可使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或15-15-18无土栽培用肥。传统栽培,每半月施肥1次,以腐熟饼肥水为主。花期增施2~3次过磷酸钙。矮牵牛在无土栽培时,施用硝酸钾和硝酸铵的,对矮牵牛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矮牵牛不宜施肥过多,过量施肥会使其植株徒长、倒伏而着花量减少。因此,应注意适量施肥。生长季节应每15-2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水。开花期间需多施含磷钾的液肥,使之开花不断。  
   如矮牵牛在幼苗期喷施0.25%~4%B9液可提早开花,使花朵紧密美观。矮牵牛在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植株易倒伏,注意修剪整枝,摘除残花,达到花繁叶茂。
皖北一只老色 2024-06-09
幼苗移植于盆中,每天浇水就行了
幼苗移植于盆中,每天浇水就行了
华鑫绿创 2024-06-07
矮牵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国庆,所以播种时间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播种前装好介质,浇透水,播后细喷雾湿润种子,种子不能覆盖任何介质,否则会影响发芽。播后保持介质温度22~24℃,4~7天出苗。第一对真叶出现后施50×10-6浓度的氮肥液,并注意通风,种苗也可逐渐见光。种苗出现2~3对真叶时,介质温度可降低到18~20℃,每隔7~10天,施0.1%尿素液或氮磷钾15-15-15的0.1%的复合肥液。此阶段仍应注意通风,防止病害产生,每隔1周左右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当植株出现3对真叶时,根系已完好形成,温度、湿度、施肥要求同前,仍要注意通风、防病工作。
矮牵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国庆,所以播种时间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播种前装好介质,浇透水,播后细喷雾湿润种子,种子不能覆盖任何介质,否则会影响发芽。播后保持介质温度22~24℃,4~7天出苗。第一对真叶出现后施50×10-6浓度的氮肥液,并注意通风,种苗也可逐渐见光。种苗出现2~3对真叶时,介质温度可降低到18~20℃,每隔7~10天,施0.1%尿素液或氮磷钾15-15-15的0.1%的复合肥液。此阶段仍应注意通风,防止病害产生,每隔1周左右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当植株出现3对真叶时,根系已完好形成,温度、湿度、施肥要求同前,仍要注意通风、防病工作。
快乐的森蝶 2024-05-28
【概  况】又名碧冬茄,为茄科碧冬茄属植物。矮牵牛花朵硕大,色彩丰富,花型变化颇多,已成为重要的盆栽和花坛植物。矮牵牛在欧美及日本等地区广泛栽培。  
   矮牵牛自1835年由威廉·赫伯特(WilliamHerbert)育成以后,1849年又出现重瓣矮牵牛品种。1876年通过自然突变育成了四倍体大花矮牵牛系列。1879年很快又推出矮生小花品种。1930年育成杂种1代的矮牵牛品种。近年来已育出抗热、抗雨和抗病品种。目前,矮牵牛在国际上已成为主要的盆花和装饰植物。  
   矮牵牛在美国栽培十分普遍,常用在窗台美化、城市景观布置,其生产的规模和数量列美国花坛和庭园植物的第二位。在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和德国等国,矮牵牛广泛用于街旁美化和家庭装饰。在日本,矮牵牛常用于各式栽植槽的布置和公共场所的景观配置。  
   我国矮牵牛于20世纪初开始引种栽培,仅在大城市有零星栽培。直到80年代初,开始从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引进新品种,极大地改善了矮牵牛生产的落后面貌。  
   一、形态特征与品种  
   矮牵牛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叶卵形,全缘,互生或对生。花单生,漏斗状,花瓣边缘变化大,有平瓣、波状、锯齿状瓣,花色有白、粉、红、紫、蓝、黄等,另外有双色、星状和脉纹等。常见品种有:  
   梦幻(Dreams)系列,株高18~20厘米,抗病品种,其中玫瑰梦(RoseDreams)花玫瑰红,黄心,花径8~10厘米。  
   阿拉丁(Aladdin)系列,株高30厘米,花色多种,其中蓝天(SkyBlue)花鲜蓝色,花径10厘米,更为突出。  
   猎鹰(Eagle),矮生种,株高10厘米,花径9厘米,花色多,其中红星(RedStar)鲜红/白双色呈星状。  
   呼拉圈(Hulahoop)系列,株高30厘米,双色种,早花型,花径9厘米。  
   地毯(Carpet)系列,单瓣多花品种,抗热品种,分枝性强,花紧凑,其中火焰(Flame)花瓣红色,具金黄色喉部。  
   幻想曲(Fantasy)系列,单瓣密花品种,株高25~30厘米,花小,属迷你型,花径2.5~3厘米,分枝性强,其中天蓝(SkyBlue)最为突出。  
   梅林(Merlin)系列,单瓣密花品种,株高25厘米,早花种,分枝性强,花色多样,从播种至开花需80天,为抗病品种。  
   二、生物学特性  
   矮牵牛原产南美。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雨涝。  
   矮牵牛的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温度在4~10℃,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能经受-2℃低温。但夏季高温35℃时,矮牵牛仍能正常生长,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  
   矮牵牛喜干怕湿,在生长过程中,需充足水分,特别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梅雨季雨水多、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盆土过湿,茎叶容易徒长,花期雨水多,花朵褪色,易腐烂,若遇阵雨,花瓣容易撕裂。如盆内长期积水,往往根部腐烂,整株萎蔫死亡。  
   矮牵牛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大部分矮牵牛品种在正常阳光下,从播种至开花在100天左右,如果光照不足或阴雨天过多,往往开花延迟10~15天,而且开花少。因此,冬季棚室栽培矮牵牛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生长繁茂。当春季长日照条件下,从茎叶顶端很快着花。  
   矮牵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  
   三、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繁殖。矮牵牛常作一年生栽培。播种时间视上市时间而定,如5月需花,应在1月温室播种。10月用花,需在7月播种。实际播种时间应根据品种不同进行调整。矮牵牛种子细小,每克种子在9000~10000粒,发芽适温为20~22℃,采用室内盆播,用高温消毒的培养土、腐叶土和细沙的混合土。播后不需覆土,轻压一下即行,约10天左右发芽。当出现真叶时,室温以13~15℃为宜。  
   四、栽培管理  
   幼苗具5~6片真叶时可定植于12厘米盆或12~15厘米的吊盆中。需摘心的品种,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在摘心后10~15天用0.25%~0.5%比久喷洒叶面3~4次,来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分枝,效果十分显著。  
   生长期可使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或15-15-18无土栽培用肥。传统栽培,每半月施肥1次,以腐熟饼肥水为主。花期增施2~3次过磷酸钙。矮牵牛在无土栽培时,施用硝酸钾和硝酸铵的,对矮牵牛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矮牵牛不宜施肥过多,过量施肥会使其植株徒长、倒伏而着花量减少。因此,应注意适量施肥。生长季节应每15-2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水。开花期间需多施含磷钾的液肥,使之开花不断。  
   如矮牵牛在幼苗期喷施0.25%~4%B9液可提早开花,使花朵紧密美观。矮牵牛在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植株易倒伏,注意修剪整枝,摘除残花,达到花繁叶茂。  
   五、病虫防治  
   常见病毒引起的花叶病和细菌性的青枯病危害。首先盆栽土壤必须消毒,出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蚜虫危害,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  
   六、观赏应用  
   矮牵牛花大色艳,花型多变,为长势旺盛的装饰性花卉,而且还能做到周年繁殖、上市,可以广泛用于花坛布置、花槽配置、景点摆放、窗台点缀。重瓣品种还可切花观赏。矮牵牛在市场调节和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风吹,以免造成茎叶脱水、花朵吹裂,影响盆花质量。集装箱运输时,会产生花朵萎蔫,在装箱前除盆内浇足水外,在上市前15天喷洒0.2~0.5毫摩尔/升硫代硫酸银,可抑制盆栽植物乙烯产生,减少花朵脱落。
【概  况】又名碧冬茄,为茄科碧冬茄属植物。矮牵牛花朵硕大,色彩丰富,花型变化颇多,已成为重要的盆栽和花坛植物。矮牵牛在欧美及日本等地区广泛栽培。  
   矮牵牛自1835年由威廉·赫伯特(WilliamHerbert)育成以后,1849年又出现重瓣矮牵牛品种。1876年通过自然突变育成了四倍体大花矮牵牛系列。1879年很快又推出矮生小花品种。1930年育成杂种1代的矮牵牛品种。近年来已育出抗热、抗雨和抗病品种。目前,矮牵牛在国际上已成为主要的盆花和装饰植物。  
   矮牵牛在美国栽培十分普遍,常用在窗台美化、城市景观布置,其生产的规模和数量列美国花坛和庭园植物的第二位。在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和德国等国,矮牵牛广泛用于街旁美化和家庭装饰。在日本,矮牵牛常用于各式栽植槽的布置和公共场所的景观配置。  
   我国矮牵牛于20世纪初开始引种栽培,仅在大城市有零星栽培。直到80年代初,开始从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引进新品种,极大地改善了矮牵牛生产的落后面貌。  
   一、形态特征与品种  
   矮牵牛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叶卵形,全缘,互生或对生。花单生,漏斗状,花瓣边缘变化大,有平瓣、波状、锯齿状瓣,花色有白、粉、红、紫、蓝、黄等,另外有双色、星状和脉纹等。常见品种有:  
   梦幻(Dreams)系列,株高18~20厘米,抗病品种,其中玫瑰梦(RoseDreams)花玫瑰红,黄心,花径8~10厘米。  
   阿拉丁(Aladdin)系列,株高30厘米,花色多种,其中蓝天(SkyBlue)花鲜蓝色,花径10厘米,更为突出。  
   猎鹰(Eagle),矮生种,株高10厘米,花径9厘米,花色多,其中红星(RedStar)鲜红/白双色呈星状。  
   呼拉圈(Hulahoop)系列,株高30厘米,双色种,早花型,花径9厘米。  
   地毯(Carpet)系列,单瓣多花品种,抗热品种,分枝性强,花紧凑,其中火焰(Flame)花瓣红色,具金黄色喉部。  
   幻想曲(Fantasy)系列,单瓣密花品种,株高25~30厘米,花小,属迷你型,花径2.5~3厘米,分枝性强,其中天蓝(SkyBlue)最为突出。  
   梅林(Merlin)系列,单瓣密花品种,株高25厘米,早花种,分枝性强,花色多样,从播种至开花需80天,为抗病品种。  
   二、生物学特性  
   矮牵牛原产南美。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雨涝。  
   矮牵牛的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温度在4~10℃,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能经受-2℃低温。但夏季高温35℃时,矮牵牛仍能正常生长,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  
   矮牵牛喜干怕湿,在生长过程中,需充足水分,特别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梅雨季雨水多、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盆土过湿,茎叶容易徒长,花期雨水多,花朵褪色,易腐烂,若遇阵雨,花瓣容易撕裂。如盆内长期积水,往往根部腐烂,整株萎蔫死亡。  
   矮牵牛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大部分矮牵牛品种在正常阳光下,从播种至开花在100天左右,如果光照不足或阴雨天过多,往往开花延迟10~15天,而且开花少。因此,冬季棚室栽培矮牵牛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生长繁茂。当春季长日照条件下,从茎叶顶端很快着花。  
   矮牵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  
   三、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繁殖。矮牵牛常作一年生栽培。播种时间视上市时间而定,如5月需花,应在1月温室播种。10月用花,需在7月播种。实际播种时间应根据品种不同进行调整。矮牵牛种子细小,每克种子在9000~10000粒,发芽适温为20~22℃,采用室内盆播,用高温消毒的培养土、腐叶土和细沙的混合土。播后不需覆土,轻压一下即行,约10天左右发芽。当出现真叶时,室温以13~15℃为宜。  
   四、栽培管理  
   幼苗具5~6片真叶时可定植于12厘米盆或12~15厘米的吊盆中。需摘心的品种,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在摘心后10~15天用0.25%~0.5%比久喷洒叶面3~4次,来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分枝,效果十分显著。  
   生长期可使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或15-15-18无土栽培用肥。传统栽培,每半月施肥1次,以腐熟饼肥水为主。花期增施2~3次过磷酸钙。矮牵牛在无土栽培时,施用硝酸钾和硝酸铵的,对矮牵牛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矮牵牛不宜施肥过多,过量施肥会使其植株徒长、倒伏而着花量减少。因此,应注意适量施肥。生长季节应每15-2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水。开花期间需多施含磷钾的液肥,使之开花不断。  
   如矮牵牛在幼苗期喷施0.25%~4%B9液可提早开花,使花朵紧密美观。矮牵牛在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植株易倒伏,注意修剪整枝,摘除残花,达到花繁叶茂。  
   五、病虫防治  
   常见病毒引起的花叶病和细菌性的青枯病危害。首先盆栽土壤必须消毒,出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蚜虫危害,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  
   六、观赏应用  
   矮牵牛花大色艳,花型多变,为长势旺盛的装饰性花卉,而且还能做到周年繁殖、上市,可以广泛用于花坛布置、花槽配置、景点摆放、窗台点缀。重瓣品种还可切花观赏。矮牵牛在市场调节和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风吹,以免造成茎叶脱水、花朵吹裂,影响盆花质量。集装箱运输时,会产生花朵萎蔫,在装箱前除盆内浇足水外,在上市前15天喷洒0.2~0.5毫摩尔/升硫代硫酸银,可抑制盆栽植物乙烯产生,减少花朵脱落。
~凭凑不齐~ 2024-05-16
(1)品种特性。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性较喜温,喜阳,稍耐寒,忌雨涝。在品种选择上,虽然大花型的品种观赏效果在晴天非常美观,但抗雨性、雨后恢复能力不及中花和小花型品种。
   (2)播种育苗。一般均采用种子繁殖。矮牵牛播种育苗技术要求高,夏播更难掌握。根据花期控制在“五一”、“国庆”的要求,秋播在10-11月之间,夏播在6-7月之间。播种宜采用疏松的人工介质,因种子过于细小一般采用床播、箱播育苗,播后不能覆盖任何介质,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播种后保持介质温度22-2490,确保种子发芽时的湿度,光照有利于矮牵牛种子的萌发,4-7天出苗。第一对真叶出现后,可以施用氮肥或20一10一20水溶性肥料,浓度控制在50毫克/升左右,不可过高,以免产生肥害。小苗出现2一3对真叶后,生长迅速。每隔7一10天,可间施0.1%的尿素或氮一磷一钾为15一15一15的0.1%复合肥水溶性肥料,每隔一周左右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一1000倍)。
   (3)栽培管理。移植后恢复较慢,上盆时应注意尽量多带土。生长、开花均需要阳光充足,一般只在移植后几天加以遮阴、缓苗。在整个生长期均不需要遮阴,一般均采用保护地设施进行栽培。浇水始终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生产盆花,小苗生长前期应勤施薄肥,肥料选择以氮、钾含量高,磷适当偏低。冬季生产盆花,在3  -  4月勤施复合肥,视生长情况,适当追施肥。矮牵牛生产中一般不经摘心处理,夏季生产时主枝生长较快,需要摘心一次。
   (4)病虫害。苗期碎倒病,生长期茎腐病,主要虫害有菜蛾、蚜虫、青虫、卷叶蛾等。矮牵牛如出现蚜虫危害,一般不能用杀灭菊酷喷施,否则容易产生药害,影响生长。
(1)品种特性。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性较喜温,喜阳,稍耐寒,忌雨涝。在品种选择上,虽然大花型的品种观赏效果在晴天非常美观,但抗雨性、雨后恢复能力不及中花和小花型品种。
   (2)播种育苗。一般均采用种子繁殖。矮牵牛播种育苗技术要求高,夏播更难掌握。根据花期控制在“五一”、“国庆”的要求,秋播在10-11月之间,夏播在6-7月之间。播种宜采用疏松的人工介质,因种子过于细小一般采用床播、箱播育苗,播后不能覆盖任何介质,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播种后保持介质温度22-2490,确保种子发芽时的湿度,光照有利于矮牵牛种子的萌发,4-7天出苗。第一对真叶出现后,可以施用氮肥或20一10一20水溶性肥料,浓度控制在50毫克/升左右,不可过高,以免产生肥害。小苗出现2一3对真叶后,生长迅速。每隔7一10天,可间施0.1%的尿素或氮一磷一钾为15一15一15的0.1%复合肥水溶性肥料,每隔一周左右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一1000倍)。
   (3)栽培管理。移植后恢复较慢,上盆时应注意尽量多带土。生长、开花均需要阳光充足,一般只在移植后几天加以遮阴、缓苗。在整个生长期均不需要遮阴,一般均采用保护地设施进行栽培。浇水始终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生产盆花,小苗生长前期应勤施薄肥,肥料选择以氮、钾含量高,磷适当偏低。冬季生产盆花,在3  -  4月勤施复合肥,视生长情况,适当追施肥。矮牵牛生产中一般不经摘心处理,夏季生产时主枝生长较快,需要摘心一次。
   (4)病虫害。苗期碎倒病,生长期茎腐病,主要虫害有菜蛾、蚜虫、青虫、卷叶蛾等。矮牵牛如出现蚜虫危害,一般不能用杀灭菊酷喷施,否则容易产生药害,影响生长。
黄某某007luffy 2024-05-01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第一阶段:胚根展出,约3~4天。这一阶段的主根长约0.5厘米,子叶开始萌动。可用细粒蛭石略盖种子以保持介质湿润,介质温度22~24℃。介质PH值5.8~6.2;Ec值小于0.75,本阶段可用25~35ppm氮肥,或用含钙和镁的复合肥料,如(13-2-13-6Ca-3Mg).100~1000Lx的光照,会有利于种子的萌芽。苗期避免长日照导致小苗过早开花。  
   第二阶段:本阶段小苗根系长1.5~2.0厘米,子叶充分展出。真叶开始萌动。适当降低介质温度,促进根系生长。介质温度为18~20℃为宜。用氨态氮为主的复合肥料(5-5-15)及含钙的复合肥料(13-2-13-6Ca-3Mg)交替使用。这将有利于叶片及嫩枝的生长,施肥量以保持EC值在1.1~1.5为宜。  
   第三阶段:本阶段根系生长旺盛,长2~3厘米,植株已具4~6张真叶。最好使介质在一天之间有明显的干湿交替。矮牵牛根系的生长空气要求较高。介质温度仍维持在18~20℃。施肥方法同第二阶段,当嫩枝生长时采用氨态氮;当出现徒长时,采用含钙、镁的复合肥料。EC值在1.0~1.5为宜。  
   第四阶段:本阶段是根系将介质团成根球,以待上盆,植株约3厘米高,具6~8张真叶。介质仍希望在一天内有干湿交替,以确保介质中含有足够的空气。16~18℃的温度有利于练苗,但不宜低于14℃,否则会延迟开花。施肥同第三阶段,EC值可升至1.5~2.0。光照度可以加强至4500~7000Lx,不宜高于3500Lx。注意防止日照长度超过12小时,有利于保持小苗的营养生长,防止小苗过早开花。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第一阶段:胚根展出,约3~4天。这一阶段的主根长约0.5厘米,子叶开始萌动。可用细粒蛭石略盖种子以保持介质湿润,介质温度22~24℃。介质PH值5.8~6.2;Ec值小于0.75,本阶段可用25~35ppm氮肥,或用含钙和镁的复合肥料,如(13-2-13-6Ca-3Mg).100~1000Lx的光照,会有利于种子的萌芽。苗期避免长日照导致小苗过早开花。  
   第二阶段:本阶段小苗根系长1.5~2.0厘米,子叶充分展出。真叶开始萌动。适当降低介质温度,促进根系生长。介质温度为18~20℃为宜。用氨态氮为主的复合肥料(5-5-15)及含钙的复合肥料(13-2-13-6Ca-3Mg)交替使用。这将有利于叶片及嫩枝的生长,施肥量以保持EC值在1.1~1.5为宜。  
   第三阶段:本阶段根系生长旺盛,长2~3厘米,植株已具4~6张真叶。最好使介质在一天之间有明显的干湿交替。矮牵牛根系的生长空气要求较高。介质温度仍维持在18~20℃。施肥方法同第二阶段,当嫩枝生长时采用氨态氮;当出现徒长时,采用含钙、镁的复合肥料。EC值在1.0~1.5为宜。  
   第四阶段:本阶段是根系将介质团成根球,以待上盆,植株约3厘米高,具6~8张真叶。介质仍希望在一天内有干湿交替,以确保介质中含有足够的空气。16~18℃的温度有利于练苗,但不宜低于14℃,否则会延迟开花。施肥同第三阶段,EC值可升至1.5~2.0。光照度可以加强至4500~7000Lx,不宜高于3500Lx。注意防止日照长度超过12小时,有利于保持小苗的营养生长,防止小苗过早开花。
糖小婉爱吃肉 2024-04-19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970095634460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