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李繁育技术是什么

2024-06-17 11:00:38 (55分钟前 更新) 351 5265

最新回答

红叶李的繁育技术:最为常见的繁殖技术有扦插、压条、嫁接三种。其中嫁接应用最多:  
一般选用毛桃、杏、梅、李等作为嫁接砧木。毛桃砧生长势特别旺盛,但怕涝,叶色较暗紫;杏砧长势旺盛.寿命长,叶色鲜红;梅砧寿命长,接口好;李砧较耐涝。  
嫁接最佳时期为每年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切接法。毛桃于2月20日开始萌动,因此用毛桃为砧木时以3月上、中旬进行  为宜。生长季节可用芽接。
红叶李的繁育技术:最为常见的繁殖技术有扦插、压条、嫁接三种。其中嫁接应用最多:  
一般选用毛桃、杏、梅、李等作为嫁接砧木。毛桃砧生长势特别旺盛,但怕涝,叶色较暗紫;杏砧长势旺盛.寿命长,叶色鲜红;梅砧寿命长,接口好;李砧较耐涝。  
嫁接最佳时期为每年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切接法。毛桃于2月20日开始萌动,因此用毛桃为砧木时以3月上、中旬进行  为宜。生长季节可用芽接。
洋洋怕狗子 2024-06-17
一、嫁接繁殖:
一般用毛桃、杏、梅、李等作砧木,毛桃砧生长势特别旺盛,但怕涝,叶色较暗红;杏砧长势旺盛,寿命长,叶色鲜红;梅砧寿命长,接口好;李砧  较耐  涝。嫁接可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行,采用切接法,生长季节可用芽接,嫁接成活后,要注意剪除砧木的萌蘖条,1-2年可定植。
二、移植:
在春、秋两季进行,以春季为好。
三、大苗培育:
第二年按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移植;第三年原地培育;第四年按株行距120厘米×120厘米移植;当红叶李高度符合定干标准时,对冠形  可整形修剪。其冠形应根据观叶要求培养丰满茂密的冠姿。苗木定干高度为40-60厘米,为一低矮的主干,在定干以上的20厘米整形带内,让各级枝条自然向  上生长,不要强作冠形,但要注意删除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等,使其冠形既丰满、清晰、通透,又不杂乱无章。
一、嫁接繁殖:
一般用毛桃、杏、梅、李等作砧木,毛桃砧生长势特别旺盛,但怕涝,叶色较暗红;杏砧长势旺盛,寿命长,叶色鲜红;梅砧寿命长,接口好;李砧  较耐  涝。嫁接可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行,采用切接法,生长季节可用芽接,嫁接成活后,要注意剪除砧木的萌蘖条,1-2年可定植。
二、移植:
在春、秋两季进行,以春季为好。
三、大苗培育:
第二年按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移植;第三年原地培育;第四年按株行距120厘米×120厘米移植;当红叶李高度符合定干标准时,对冠形  可整形修剪。其冠形应根据观叶要求培养丰满茂密的冠姿。苗木定干高度为40-60厘米,为一低矮的主干,在定干以上的20厘米整形带内,让各级枝条自然向  上生长,不要强作冠形,但要注意删除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等,使其冠形既丰满、清晰、通透,又不杂乱无章。
春天里的流星 2024-06-09
红叶李,蔷薇科梅属,落叶小乔木,高4~6米。因其嫩叶鲜红、春天花团锦簇,且生长分布地域较广而成为园林中观花、观叶的优良品种。生产上常用嫁接繁殖,但其操作麻烦,费工费时,而不能适应当今迅速发展的园林绿化对种苗的大量需求。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红叶李大技扦插的繁殖技术,此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将我们的繁殖技术作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1、苗床准备  
   扦插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上。每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1~2kg,深翻整平耙细,做成1.2m宽30cm高的扦插床,床长视扦插量而定。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或用1%~2%福尔马林液喷洒消毒,消毒后盖地膜封闭床面备用。  
   2、扦插技巧      
   (1)扦插时间:由于各地区的落叶时间不同,扦插时间也不一致。一般掌握在正常落叶达到70%以上时就是最佳扦插时间,江南地区一般为12月底至翌年1月中下旬。  
   (2)种条的选择:要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直径3~10mm的优质1年生健壮的萌条和枝条。  
   (3)插穗的处理:选择木质化程度较高的种条中下部,插穗剪成55~70cm长,上部离芽1cm处平剪,下部剪成斜面,50~100个一捆。用生根粉ABT1号50×10-6溶液处理10~12h,或用奈乙酸50×10-6的溶液处理2h后,拿出晾干后即可扦插。  
   (4)扦插密度和方法:株行距一般按20cm×30cm,每平方米约插15~20株。扦插时地膜不用揭除,隔着地膜下插并压实,深度为10cm。插完后撒1cm左右厚的一层碎土,以利于浇水后将插条基部空隙填实,使插条与土壤密接。  
   3、扦插后的管理  
   (1)提高土温,加速生根。插后约45~55天,红叶李插穗已基本形成愈伤组织。但随着气温升高而土温提高缓慢,环境往往不利于插穗生根,而利于抽枝发芽,消耗养分,从而降低成活率。因此可通过搭建小拱棚等方法来增加土温,使插穗加速生根。  
   (2)及时补充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当插穗开始抽枝发芽时,应及时通过叶面喷施爱多收、绿芬1号或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等营养剂补充养分,促进根系生长。  
   (3)除蘖抹芽,促进良好树形。日常管理中,一方面要及时除草防病治虫,还需及时除蘖抹芽。当插穗抽枝发芽时,除保留顶部3~4个芽外,其余一律抹除,保证营养的集中供给。当枝条平均达10CM长时,插穗已形成良好根系,此时应抓紧追施薄肥促进新的植株形成良好树形。  
   按照此法管理,通过大枝扦插成活的红叶李,经过一年的管理,可达地径1.5~2CM且株形丰满的新植株。
红叶李,蔷薇科梅属,落叶小乔木,高4~6米。因其嫩叶鲜红、春天花团锦簇,且生长分布地域较广而成为园林中观花、观叶的优良品种。生产上常用嫁接繁殖,但其操作麻烦,费工费时,而不能适应当今迅速发展的园林绿化对种苗的大量需求。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红叶李大技扦插的繁殖技术,此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将我们的繁殖技术作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1、苗床准备  
   扦插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上。每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1~2kg,深翻整平耙细,做成1.2m宽30cm高的扦插床,床长视扦插量而定。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或用1%~2%福尔马林液喷洒消毒,消毒后盖地膜封闭床面备用。  
   2、扦插技巧      
   (1)扦插时间:由于各地区的落叶时间不同,扦插时间也不一致。一般掌握在正常落叶达到70%以上时就是最佳扦插时间,江南地区一般为12月底至翌年1月中下旬。  
   (2)种条的选择:要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直径3~10mm的优质1年生健壮的萌条和枝条。  
   (3)插穗的处理:选择木质化程度较高的种条中下部,插穗剪成55~70cm长,上部离芽1cm处平剪,下部剪成斜面,50~100个一捆。用生根粉ABT1号50×10-6溶液处理10~12h,或用奈乙酸50×10-6的溶液处理2h后,拿出晾干后即可扦插。  
   (4)扦插密度和方法:株行距一般按20cm×30cm,每平方米约插15~20株。扦插时地膜不用揭除,隔着地膜下插并压实,深度为10cm。插完后撒1cm左右厚的一层碎土,以利于浇水后将插条基部空隙填实,使插条与土壤密接。  
   3、扦插后的管理  
   (1)提高土温,加速生根。插后约45~55天,红叶李插穗已基本形成愈伤组织。但随着气温升高而土温提高缓慢,环境往往不利于插穗生根,而利于抽枝发芽,消耗养分,从而降低成活率。因此可通过搭建小拱棚等方法来增加土温,使插穗加速生根。  
   (2)及时补充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当插穗开始抽枝发芽时,应及时通过叶面喷施爱多收、绿芬1号或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等营养剂补充养分,促进根系生长。  
   (3)除蘖抹芽,促进良好树形。日常管理中,一方面要及时除草防病治虫,还需及时除蘖抹芽。当插穗抽枝发芽时,除保留顶部3~4个芽外,其余一律抹除,保证营养的集中供给。当枝条平均达10CM长时,插穗已形成良好根系,此时应抓紧追施薄肥促进新的植株形成良好树形。  
   按照此法管理,通过大枝扦插成活的红叶李,经过一年的管理,可达地径1.5~2CM且株形丰满的新植株。
侠女游浆糊 2024-06-0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71760654449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