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长春花的特征是什么

2024-06-16 18:12:42 (49分钟前 更新) 548 8743

最新回答

长春花不仅姿态忧美,花期特长,还是一种防治癌症的良药。据现代科学研究,长春花中含55种生物碱。其中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治疗绒癌等恶性神瘤、淋巴肉瘤及儿童急性白血病等都有一定疗效,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抗癌植物药源。
长春花不仅姿态忧美,花期特长,还是一种防治癌症的良药。据现代科学研究,长春花中含55种生物碱。其中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治疗绒癌等恶性神瘤、淋巴肉瘤及儿童急性白血病等都有一定疗效,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抗癌植物药源。
都亲上了 2024-06-16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半灌木。高30-70cm,幼枝绿色或红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全株无毛。
叶对生,长椭圆状,长3—4cm,宽1.5—2.5cm,全缘或微波状,先端常圆而具短尖头,基部狭窄成短柄。叶柄短,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长春花的嫩枝顶端,每长出一叶片,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  因此它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半灌木。高30-70cm,幼枝绿色或红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全株无毛。
叶对生,长椭圆状,长3—4cm,宽1.5—2.5cm,全缘或微波状,先端常圆而具短尖头,基部狭窄成短柄。叶柄短,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长春花的嫩枝顶端,每长出一叶片,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  因此它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
zhuyutong215 2024-06-03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多,花期长,花势繁茂,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长春花中含70多种生物碱,是一种防治癌症的天然良药。其中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治疗肺癌等恶性神瘤..........................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多,花期长,花势繁茂,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长春花中含70多种生物碱,是一种防治癌症的天然良药。其中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治疗肺癌等恶性神瘤..........................
地板中的神话 2024-05-22
长春花,学名:Catharanthus  roseus  (L.)G.  Don,别名金盏草、四时春、日日新、雁头红、三万花。台湾育种出多个品种,育种以花朵越大为趋势。中草药用途上,全草入药可止痛、消炎、安眠、通便及利尿等。亦有医者配伍入治疗癌症的复方,作为药材中的一味,可能是考量到它所具有的抗肿瘤成分。全株具毒性需斟酌注意。误食后,会造成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肌肉无力、四肢麻痹等症状。其乳汁中所含生物碱,如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被提炼出来作为多种癌症如白血病、哈杰金氏症所用的化学治疗药物。
长春花,学名:Catharanthus  roseus  (L.)G.  Don,别名金盏草、四时春、日日新、雁头红、三万花。台湾育种出多个品种,育种以花朵越大为趋势。中草药用途上,全草入药可止痛、消炎、安眠、通便及利尿等。亦有医者配伍入治疗癌症的复方,作为药材中的一味,可能是考量到它所具有的抗肿瘤成分。全株具毒性需斟酌注意。误食后,会造成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肌肉无力、四肢麻痹等症状。其乳汁中所含生物碱,如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被提炼出来作为多种癌症如白血病、哈杰金氏症所用的化学治疗药物。
杏仁茶甜甜 2024-05-10
亚灌木,略有分枝,高达60厘米,有水液,全株无毛或仅有微毛
亚灌木,略有分枝,高达60厘米,有水液,全株无毛或仅有微毛
不老的传说kz 2024-04-25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半灌木。高30-70cm,幼枝绿色或红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全株无毛。聚伞花序顶生,花序有花2—3朵;花冠粉红色或紫红色,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花冠高脚蝶状,裂片5,左旋;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花盘为2片舌状腺体组成,与心皮互生。蓇葖果2,圆柱形,长2—3cm。花期6—9月。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半灌木。高30-70cm,幼枝绿色或红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全株无毛。聚伞花序顶生,花序有花2—3朵;花冠粉红色或紫红色,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花冠高脚蝶状,裂片5,左旋;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花盘为2片舌状腺体组成,与心皮互生。蓇葖果2,圆柱形,长2—3cm。花期6—9月。
宝妈妈爱吃醋 2024-04-17
【概况】长春花又名五瓣梅,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株形整齐,叶片苍翠具光泽,花瓣5枚平展,酷似梅花,花期又长,是我国江南园林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
   长春花在国际上栽培较为普遍,尤其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都作为一年生花卉栽培。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栽培品种局限在白色、紫红色为多。近20多年来,美国、欧洲等育种家已选育出不少系列的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长春花观赏范围。至今,广泛应用于盆花、花坛和花槽。其中美国泛美种子公司为世界提供了许多优美的长春花种子。
   我国栽培长春花的历史不长,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目前,各省市从国外引进不少长春花的新品种,用于盆栽和栽植槽观赏。由于抗热性强,开花期长,色彩鲜艳,发展很快,在草本花卉中已占有一定位置。
   【形态特征与品种】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玫瑰红,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常见品种有杏喜(ApricotDelight),株高25厘米,花粉红色,花径4厘米,红眼。蓝珍珠(BluePearl),花蓝色,白眼。冰箱(Cooler)系列,其中葡萄(Grape)花玫瑰红色。椒样薄荷(Poppermint),花白色,红眼。冰粉(IcyPink),花粉红色。山莓红(RaspberryRed),花深红色白眼。热浪(HeatWave)系列是长春花中开花最早的品种,有花紫红色的兰花(Orchid),花淡紫蓝色的葡萄(Grape)。阳伞(Parasol),株高40厘米,花径5.5厘米,是长春花中最大的花。热情(Passion),花深紫色,黄眼,花径5厘米。和平(Pacificas),花大,花径5厘米,分枝性强,播种至开花仅需60天。小不点(Little)系列,其中琳达(Linda)花玫瑰红色,小白(Blanche)花白色,亮眼(BrightEye)花白色,深玫瑰红眼。最新品种有阳台紫(BalconyLavender),花淡紫色,白眼;樱桃吻(CherryKiss),花红色,白眼;加勒比紫(CaribbeanLavender),花淡紫色,具紫眼。
   【生物学特性】长春花原产非洲东部。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3~7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士,耐瘠薄土壤,但切忌偏碱性。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扦插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4月春播。长春花每克种子750粒,发芽适温为18~24℃。用播种盘盛消毒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的混合土壤,播后14~21天发芽。出苗后在光线强、温度高的中午,需加遮荫2~3小时。待苗5厘米高,有3对真叶时可盆栽。
   扦插繁殖:春季或初夏剪取嫩枝,长8~10厘米,剪去下部叶,留顶端2~3对叶,插入沙床或腐叶土中,保持插壤稍湿润,室温20~24℃,插后15~20天生根。
   组培繁殖:采用茎尖作外植体。经消毒的茎尖,剪成数段,每段0.4~0.6厘米,接种在MS培养基附加6-苄氨基腺嘌呤5毫克/升和萘乙酸0.2毫克/升,经1个月培养,长出不定芽。再转接到1/2MS培养基添加激动素0.2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半个月后开始长出白根,成为完整植株。
   【栽培管理】幼苗具3对真叶时移栽到10厘米盆,每盆3株。苗高7~8厘米时摘心1次,以后再摘心2次,以促使多萌发分枝,多开花。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15-15-30的"卉友"盆花专用肥。盆栽或花坛脱盆地栽,从5月下旬开花至11月上旬,长达5个多月。在花期随时摘除残花,以免残花发霉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8~10月为长春花采种期,应随熟随采,以免种子散失。
   【病虫害防治】常有叶腐病、锈病和根疣线虫危害。叶腐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锈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根疣线虫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50倍液喷杀防治。
   【产后处理】长春花适用于盆栽、花坛和岩石园观赏,特别适合大型花糟观赏,无论是白花红心还是紫花白色,花槽的装饰效果极佳。在热带地区长春花作为林下的地被植物,成片栽植,花时,一片雪白、蓝紫或深红,有其独特的风格。长春花宜与金盏菊相互轮作,夏秋长春花开出娇艳美丽的粉红色花朵,春季金盏菊开出明亮耀眼的黄花。高秆品种还可作切花观赏。
长春花学名:Catharanthus  roseus
长春花英名:Madagascar  Periwinkle  Herb
长春花别名:雁来红、日日新、日日春、山矾花、天天开、五瓣梅
长春花科属:夹竹桃科、长春花属、常绿直立亚灌木
  长春花习性:
  长春花原产西印度,性喜高温高湿,耐半阴,生长最适温度为20℃-33℃。阳光充足和稍干燥环境。怕严寒,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期7-10月。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在我国南方各省,可露地栽培。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多作盆栽欣赏,春末移至室外,冬季室内越冬,最低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  
  长春花株形整齐,叶片苍翠具光泽,花瓣5枚平展,酷似梅花,花期又长,是我国江南园林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
  长春花形态特征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玫瑰红,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株高30厘米-50厘米,叶长椭圆形,深绿具光泽。花腋生,花冠高脚碟状,五裂片,平展开放,呈电扇叶排列,花径3厘米-4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
    长春花生物学特性
  长春花原产非洲东部。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3~7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繁殖:
  长春花多采用播种繁殖。早春播种,幼苗早期生长缓慢,待小苗长到3片-4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栽,具有6-8对真叶时即可定植。五月份定植花坛中,隔3天-5天浇水一次,适当追施磷钾肥,则花多叶茂。扦插繁殖:可在春季取越冬老株上的嫩枝,剪取8厘米长,附带部分叶片,插于湿润的沙质壤土中,生根温度为20℃-25℃,注意遮阴及保持湿度。
  苗高10厘米时,打顶促使发棵,然后上三寸盆,逐步翻到七寸盆。又长春花的成熟果实能自行开裂散落种子,应注意观察其果实发黄时,即应及时摘取,否则难采得种子。一年可种三造,每亩年产干草1300多公斤。生长季节每30天左右施追肥1次,随时注意浇水,但不可积水,雨季注意排水。
  为促进分枝,从定植至8月中旬应进行2-3次摘心,如此即可花繁叶茂。越冬温度10-12℃。长春花播种当气温升到10C左右时开始播种,幼苗长出4-5对真叶时移植1次,也可于春季取越冬老株上的嫩枝进行扦插。易于管理,长春花病虫害:病虫害较少。
   【病虫害防治】
  常有叶腐病、锈病和根疣线虫危害。叶腐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锈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根疣线虫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50倍液喷杀防治。
【产后处理】
  长春花适用于盆栽、花坛和岩石园观赏,特别适合大型花糟观赏,无论是白花红心还是紫花白色,花槽的装饰效果极佳。在热带地区长春花作为林下的地被植物,成片栽植,花时,一片雪白、蓝紫或深红,有其独特的风格。长春花宜与金盏菊相互轮作,夏秋长春花开出娇艳美丽的粉红色花朵,春季金盏菊开出明亮耀眼的黄花。高秆品种还可作切花观赏。
------------------------------------
栽培长春花的关键技术
  长春花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耐半阴、忌湿怕涝、较耐干旱。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其栽培关键应掌握:
  ①春季4月上中旬播种于露地苗床,待苗长后需间苗6片真叶时应定植于露地或上盆。
  ②定植后需加强肥水管理,促其早日发棵。
  ③生长期间需摘心2~3次,促其多分枝。
  ④长春花喜阳,盆栽时生长季节应放室外向阳处培养,10~15天左右施1次复合液肥,并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⑤冬季应移入室内,放阳光充足处越冬,最低温度维持在5℃以上,控制浇水。如室温保持在15~20℃以上则可开花不绝。
--------------------------------------------
盆栽长春花叶子发黄怎么办
  盆栽长春花出现叶子发黄,主要原因:
  ①光照不足。长春花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如盆栽植株长期放置于荫蔽处,就会因光照不足而引起叶片发黄。
  ②盆土通气性差。长春花要求基质疏松,通气性较好,如种植在粘性偏碱土质,因土壤板结,造成根系发育不良,而影响地上部分生长,使叶片发黄。
  ③缺肥与积水或过湿。盆栽长春花在生长期,如施肥不足和浇水过多或排水不良,都会造成叶色发黄。针对以上原因,及时加强养护,就可避免叶片发黄。
---------------------------
长春花怎样栽培管理?
  长春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性喜温暖,不耐严寒,喜阳光,忌湿怕涝,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盐碱土壤不宜,以排水良好、风透气的砂质土壤为好。
  盆栽长春花,要用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幼苗长出6-7片真叶时上盆。苗高7-8厘米时摘心一次,以后还可摘心两次,以促进多发分枝,多开花。平时浇水不宜过多,太湿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期施一些氮肥,孕蕾期可增施一些磷肥。花后须剪去残花。
  平时管理,还要注意保证给予植株充分的光照,长期处在荫蔽处,光照不足,会使叶片发黄。如果土壤偏碱板结,渗水不良,通气性差,也会使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且不开花。冬季要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5度以上,并控制浇水,盆土以偏干为好。若室温保持在15-20度左右,可持续开花不断。开春后可移至室外管理。长春花一般栽培两年换一次盆。
  长春花果熟期为9-10月,果实先后不断成熟,果壳易开裂,须及时收取。长春花繁殖多用播种。播种一般于4月初进行,可露地或盆播。另外,也可于春季取老植株上的嫩枝扦插繁殖,成活后打顶,以促多分枝。
 长春花栽培指南
英  文  名:Vinca
学  名:Catharanthus  roseus
原  产  地:南亚、非洲东部及美洲热带
科  属:夹竹桃科长春花属
特  性:多年生草本,喜强光,喜温暖。生长适宜温度20-35℃,低于15℃停止生长。10℃以下叶片泛黄、脱落,5℃以下便会受冻害。长春花可用扦插繁殖,但不常用。
播种育苗:长春花种子每克在700-750粒之间。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一年四季均可开花。但在长江流域因气候太冷,常作一年生栽培,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1-4月。播种宜采用较疏松的人工介质,可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介质要求pH值5.8-6.2,EC值0.5-0.75,经消毒处理,播种后保持介质温度25-26℃左右。
第一阶段:
播种后4-6天胚根展出。初期保持育苗介质的湿润,不用施肥,温度保持在25-26℃。长春花种子是嫌光性,在黑暗条件下能较好地发芽,需要用粗蛭石或黑色薄膜轻微覆盖。
第二阶段:
介质温度控制在22-24℃,胚根一露出就要控制水分含量,介质稍干后浇水可以促进发芽,控制病害。此阶段需加强光照,使日照时间达到每天12-18小时,主根可长至1-2cm,子叶展开,长出第一片真叶。土壤pH值控制在5.5-5.8,EC值小于0.75,子叶充分展开后可开始施肥,施肥用50-75ppmN的14-0-14和20-10-20水溶性肥料,每七天交替施用。这一阶段,在胚芽顶出介质后,子叶尚未展开时,应特别注意保持空气中的湿度,避免因空气过干而导致种皮不能脱落,特别是在温度较低时,更有可能发生。这一阶段约持续7-10天。
第三阶段:
介质温度控制在20-22℃,温度低于这一范围发病的机会会增加,生长减慢。介质要保持见干见湿,但不能缺水萎蔫。长春花需要温暖而干燥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于植株的根系发育。土壤pH值控制在5.5-5.8,EC值小于1。施肥可每隔5-7天交替施用100-150ppmN的20-10-20和14-0-14水溶性肥料。这一阶段约持续14-21天。
第四阶段(7天):
介质温度控制在18-20℃  ,当介质适当干透以后再浇水,施用100-150ppmN的14-0-14的水溶性肥料,加强通风,防止徒长。这一阶段约持续7天。
移植/上盆:用穴盘育苗的,应在长至2-3对真叶时移植上盆。如果是用开敞式育苗盘撒播育苗的,最好在1-2对真叶时,用72或128穴盘移苗一次,然后再移植上盆。
光照调节:长春花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冬季阳光不足,气温降低,不利于生长。
温度控制:长春花对低温比较敏感,所以温度的控制很重要。在长江流域冬季一定要采用保护地栽培,低于15℃以后停止生长,低于5℃会受冻害。由于长春花比较耐高温,所以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经常在夏季和国庆节等高温季节应用。
水肥管理:水分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保持介质的湿润虽然重要,但每次浇水前适当的干燥也是必要的。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使介质过干而导致植株枯萎。对于完全用人工栽培的,则施肥宜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以200-250ppmN的浓度7-10天交替施用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20-10-20肥的使用量。如果是用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当肥力不足时,再追施水溶性肥料。
栽培管理:长春花可以不摘心,但为了获得良好的株形,需要摘心一到两次。第一次在3-4对真叶时;第二次,新枝留1-2对真叶。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开花后可以重新修剪,栽培过程中,一般可以用调节剂,但不能施用多效唑。
病  虫  害:长春花植株本身有毒,所以比较抗病虫害。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等,另外要防止苗期肥害、药害的发生。如果发生的话,应立即用清水浇透,加强通风,将危害降低。生长期病害较少,在栽培过程中需要采用常规的杀菌剂来防治。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茶蛾等。长时间的下雨对长春花非常不利,特别容易感病。
【概况】长春花又名五瓣梅,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株形整齐,叶片苍翠具光泽,花瓣5枚平展,酷似梅花,花期又长,是我国江南园林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
   长春花在国际上栽培较为普遍,尤其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都作为一年生花卉栽培。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栽培品种局限在白色、紫红色为多。近20多年来,美国、欧洲等育种家已选育出不少系列的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长春花观赏范围。至今,广泛应用于盆花、花坛和花槽。其中美国泛美种子公司为世界提供了许多优美的长春花种子。
   我国栽培长春花的历史不长,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目前,各省市从国外引进不少长春花的新品种,用于盆栽和栽植槽观赏。由于抗热性强,开花期长,色彩鲜艳,发展很快,在草本花卉中已占有一定位置。
   【形态特征与品种】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玫瑰红,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常见品种有杏喜(ApricotDelight),株高25厘米,花粉红色,花径4厘米,红眼。蓝珍珠(BluePearl),花蓝色,白眼。冰箱(Cooler)系列,其中葡萄(Grape)花玫瑰红色。椒样薄荷(Poppermint),花白色,红眼。冰粉(IcyPink),花粉红色。山莓红(RaspberryRed),花深红色白眼。热浪(HeatWave)系列是长春花中开花最早的品种,有花紫红色的兰花(Orchid),花淡紫蓝色的葡萄(Grape)。阳伞(Parasol),株高40厘米,花径5.5厘米,是长春花中最大的花。热情(Passion),花深紫色,黄眼,花径5厘米。和平(Pacificas),花大,花径5厘米,分枝性强,播种至开花仅需60天。小不点(Little)系列,其中琳达(Linda)花玫瑰红色,小白(Blanche)花白色,亮眼(BrightEye)花白色,深玫瑰红眼。最新品种有阳台紫(BalconyLavender),花淡紫色,白眼;樱桃吻(CherryKiss),花红色,白眼;加勒比紫(CaribbeanLavender),花淡紫色,具紫眼。
   【生物学特性】长春花原产非洲东部。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3~7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士,耐瘠薄土壤,但切忌偏碱性。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扦插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4月春播。长春花每克种子750粒,发芽适温为18~24℃。用播种盘盛消毒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的混合土壤,播后14~21天发芽。出苗后在光线强、温度高的中午,需加遮荫2~3小时。待苗5厘米高,有3对真叶时可盆栽。
   扦插繁殖:春季或初夏剪取嫩枝,长8~10厘米,剪去下部叶,留顶端2~3对叶,插入沙床或腐叶土中,保持插壤稍湿润,室温20~24℃,插后15~20天生根。
   组培繁殖:采用茎尖作外植体。经消毒的茎尖,剪成数段,每段0.4~0.6厘米,接种在MS培养基附加6-苄氨基腺嘌呤5毫克/升和萘乙酸0.2毫克/升,经1个月培养,长出不定芽。再转接到1/2MS培养基添加激动素0.2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半个月后开始长出白根,成为完整植株。
   【栽培管理】幼苗具3对真叶时移栽到10厘米盆,每盆3株。苗高7~8厘米时摘心1次,以后再摘心2次,以促使多萌发分枝,多开花。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15-15-30的"卉友"盆花专用肥。盆栽或花坛脱盆地栽,从5月下旬开花至11月上旬,长达5个多月。在花期随时摘除残花,以免残花发霉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8~10月为长春花采种期,应随熟随采,以免种子散失。
   【病虫害防治】常有叶腐病、锈病和根疣线虫危害。叶腐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锈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根疣线虫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50倍液喷杀防治。
   【产后处理】长春花适用于盆栽、花坛和岩石园观赏,特别适合大型花糟观赏,无论是白花红心还是紫花白色,花槽的装饰效果极佳。在热带地区长春花作为林下的地被植物,成片栽植,花时,一片雪白、蓝紫或深红,有其独特的风格。长春花宜与金盏菊相互轮作,夏秋长春花开出娇艳美丽的粉红色花朵,春季金盏菊开出明亮耀眼的黄花。高秆品种还可作切花观赏。
长春花学名:Catharanthus  roseus
长春花英名:Madagascar  Periwinkle  Herb
长春花别名:雁来红、日日新、日日春、山矾花、天天开、五瓣梅
长春花科属:夹竹桃科、长春花属、常绿直立亚灌木
  长春花习性:
  长春花原产西印度,性喜高温高湿,耐半阴,生长最适温度为20℃-33℃。阳光充足和稍干燥环境。怕严寒,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期7-10月。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在我国南方各省,可露地栽培。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多作盆栽欣赏,春末移至室外,冬季室内越冬,最低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  
  长春花株形整齐,叶片苍翠具光泽,花瓣5枚平展,酷似梅花,花期又长,是我国江南园林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
  长春花形态特征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玫瑰红,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株高30厘米-50厘米,叶长椭圆形,深绿具光泽。花腋生,花冠高脚碟状,五裂片,平展开放,呈电扇叶排列,花径3厘米-4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
    长春花生物学特性
  长春花原产非洲东部。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3~7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繁殖:
  长春花多采用播种繁殖。早春播种,幼苗早期生长缓慢,待小苗长到3片-4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栽,具有6-8对真叶时即可定植。五月份定植花坛中,隔3天-5天浇水一次,适当追施磷钾肥,则花多叶茂。扦插繁殖:可在春季取越冬老株上的嫩枝,剪取8厘米长,附带部分叶片,插于湿润的沙质壤土中,生根温度为20℃-25℃,注意遮阴及保持湿度。
  苗高10厘米时,打顶促使发棵,然后上三寸盆,逐步翻到七寸盆。又长春花的成熟果实能自行开裂散落种子,应注意观察其果实发黄时,即应及时摘取,否则难采得种子。一年可种三造,每亩年产干草1300多公斤。生长季节每30天左右施追肥1次,随时注意浇水,但不可积水,雨季注意排水。
  为促进分枝,从定植至8月中旬应进行2-3次摘心,如此即可花繁叶茂。越冬温度10-12℃。长春花播种当气温升到10C左右时开始播种,幼苗长出4-5对真叶时移植1次,也可于春季取越冬老株上的嫩枝进行扦插。易于管理,长春花病虫害:病虫害较少。
   【病虫害防治】
  常有叶腐病、锈病和根疣线虫危害。叶腐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锈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根疣线虫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50倍液喷杀防治。
【产后处理】
  长春花适用于盆栽、花坛和岩石园观赏,特别适合大型花糟观赏,无论是白花红心还是紫花白色,花槽的装饰效果极佳。在热带地区长春花作为林下的地被植物,成片栽植,花时,一片雪白、蓝紫或深红,有其独特的风格。长春花宜与金盏菊相互轮作,夏秋长春花开出娇艳美丽的粉红色花朵,春季金盏菊开出明亮耀眼的黄花。高秆品种还可作切花观赏。
------------------------------------
栽培长春花的关键技术
  长春花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耐半阴、忌湿怕涝、较耐干旱。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其栽培关键应掌握:
  ①春季4月上中旬播种于露地苗床,待苗长后需间苗6片真叶时应定植于露地或上盆。
  ②定植后需加强肥水管理,促其早日发棵。
  ③生长期间需摘心2~3次,促其多分枝。
  ④长春花喜阳,盆栽时生长季节应放室外向阳处培养,10~15天左右施1次复合液肥,并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⑤冬季应移入室内,放阳光充足处越冬,最低温度维持在5℃以上,控制浇水。如室温保持在15~20℃以上则可开花不绝。
--------------------------------------------
盆栽长春花叶子发黄怎么办
  盆栽长春花出现叶子发黄,主要原因:
  ①光照不足。长春花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如盆栽植株长期放置于荫蔽处,就会因光照不足而引起叶片发黄。
  ②盆土通气性差。长春花要求基质疏松,通气性较好,如种植在粘性偏碱土质,因土壤板结,造成根系发育不良,而影响地上部分生长,使叶片发黄。
  ③缺肥与积水或过湿。盆栽长春花在生长期,如施肥不足和浇水过多或排水不良,都会造成叶色发黄。针对以上原因,及时加强养护,就可避免叶片发黄。
---------------------------
长春花怎样栽培管理?
  长春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性喜温暖,不耐严寒,喜阳光,忌湿怕涝,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盐碱土壤不宜,以排水良好、风透气的砂质土壤为好。
  盆栽长春花,要用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幼苗长出6-7片真叶时上盆。苗高7-8厘米时摘心一次,以后还可摘心两次,以促进多发分枝,多开花。平时浇水不宜过多,太湿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期施一些氮肥,孕蕾期可增施一些磷肥。花后须剪去残花。
  平时管理,还要注意保证给予植株充分的光照,长期处在荫蔽处,光照不足,会使叶片发黄。如果土壤偏碱板结,渗水不良,通气性差,也会使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且不开花。冬季要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5度以上,并控制浇水,盆土以偏干为好。若室温保持在15-20度左右,可持续开花不断。开春后可移至室外管理。长春花一般栽培两年换一次盆。
  长春花果熟期为9-10月,果实先后不断成熟,果壳易开裂,须及时收取。长春花繁殖多用播种。播种一般于4月初进行,可露地或盆播。另外,也可于春季取老植株上的嫩枝扦插繁殖,成活后打顶,以促多分枝。
 长春花栽培指南
英  文  名:Vinca
学  名:Catharanthus  roseus
原  产  地:南亚、非洲东部及美洲热带
科  属:夹竹桃科长春花属
特  性:多年生草本,喜强光,喜温暖。生长适宜温度20-35℃,低于15℃停止生长。10℃以下叶片泛黄、脱落,5℃以下便会受冻害。长春花可用扦插繁殖,但不常用。
播种育苗:长春花种子每克在700-750粒之间。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一年四季均可开花。但在长江流域因气候太冷,常作一年生栽培,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1-4月。播种宜采用较疏松的人工介质,可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介质要求pH值5.8-6.2,EC值0.5-0.75,经消毒处理,播种后保持介质温度25-26℃左右。
第一阶段:
播种后4-6天胚根展出。初期保持育苗介质的湿润,不用施肥,温度保持在25-26℃。长春花种子是嫌光性,在黑暗条件下能较好地发芽,需要用粗蛭石或黑色薄膜轻微覆盖。
第二阶段:
介质温度控制在22-24℃,胚根一露出就要控制水分含量,介质稍干后浇水可以促进发芽,控制病害。此阶段需加强光照,使日照时间达到每天12-18小时,主根可长至1-2cm,子叶展开,长出第一片真叶。土壤pH值控制在5.5-5.8,EC值小于0.75,子叶充分展开后可开始施肥,施肥用50-75ppmN的14-0-14和20-10-20水溶性肥料,每七天交替施用。这一阶段,在胚芽顶出介质后,子叶尚未展开时,应特别注意保持空气中的湿度,避免因空气过干而导致种皮不能脱落,特别是在温度较低时,更有可能发生。这一阶段约持续7-10天。
第三阶段:
介质温度控制在20-22℃,温度低于这一范围发病的机会会增加,生长减慢。介质要保持见干见湿,但不能缺水萎蔫。长春花需要温暖而干燥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于植株的根系发育。土壤pH值控制在5.5-5.8,EC值小于1。施肥可每隔5-7天交替施用100-150ppmN的20-10-20和14-0-14水溶性肥料。这一阶段约持续14-21天。
第四阶段(7天):
介质温度控制在18-20℃  ,当介质适当干透以后再浇水,施用100-150ppmN的14-0-14的水溶性肥料,加强通风,防止徒长。这一阶段约持续7天。
移植/上盆:用穴盘育苗的,应在长至2-3对真叶时移植上盆。如果是用开敞式育苗盘撒播育苗的,最好在1-2对真叶时,用72或128穴盘移苗一次,然后再移植上盆。
光照调节:长春花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冬季阳光不足,气温降低,不利于生长。
温度控制:长春花对低温比较敏感,所以温度的控制很重要。在长江流域冬季一定要采用保护地栽培,低于15℃以后停止生长,低于5℃会受冻害。由于长春花比较耐高温,所以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经常在夏季和国庆节等高温季节应用。
水肥管理:水分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保持介质的湿润虽然重要,但每次浇水前适当的干燥也是必要的。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使介质过干而导致植株枯萎。对于完全用人工栽培的,则施肥宜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以200-250ppmN的浓度7-10天交替施用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20-10-20肥的使用量。如果是用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当肥力不足时,再追施水溶性肥料。
栽培管理:长春花可以不摘心,但为了获得良好的株形,需要摘心一到两次。第一次在3-4对真叶时;第二次,新枝留1-2对真叶。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开花后可以重新修剪,栽培过程中,一般可以用调节剂,但不能施用多效唑。
病  虫  害:长春花植株本身有毒,所以比较抗病虫害。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等,另外要防止苗期肥害、药害的发生。如果发生的话,应立即用清水浇透,加强通风,将危害降低。生长期病害较少,在栽培过程中需要采用常规的杀菌剂来防治。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茶蛾等。长时间的下雨对长春花非常不利,特别容易感病。
liushuangr 2024-04-1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5587902069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