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2024-06-21 07:06:14 (36分钟前 更新) 374 7653

最新回答

浸种催芽
长江流域于4月上旬浸种,水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5℃以上(能在温室或温床内浸种、催芽最好)。经10多天播种。
育苗
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种子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育苗时不能断水,水深随芡苗生长可逐渐加至15厘米左右。芡苗心叶不能被泥埋没。
假植
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5千克种子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秧田中灌水15厘米左右。在育苗池中移苗时带子起苗,就地洗净根上附泥,幼苗以35~50厘米见方的株行距移栽秧田内。栽苗时只要把种子和“发芽茎”栽入土中即可,切忌埋没心叶。秧田不能断水,刚假植时保持15厘米左右,返青后再逐渐加深至30~40厘米。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定植
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种子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定植前按2米(紫花苏芡)或2.3米(白花苏芡)见方的株行距(亩栽125~166株)开穴,穴挖成上面正方形(边长1.4米左右),下面锅底形,深15~20厘米。开穴时要清除杂草,并施入适量基肥,过1~2天待穴内泥水澄清后就可移苗定植。芡苗栽于穴的中心,深度以刚埋没根和地下茎高为度(心叶顶端必须露在土外),一般7~10天就可返青。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俗称“栽潭草”),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田间管理
芡苗栽活后至少要进行1~2次查苗补缺,保证全苗。定植时水深不宜浅于
30~40厘米,成活后可逐渐增加至70~10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2~1.5米。在浅水稻田种芡,水深以保持30~40厘米为宜。在芡叶封行前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耘田除草3~5次,耘田除草可结合壅根,即在耘草时应逐次将穴边泥土向穴中推进壅根。操作时不能损伤植株。施追肥可与耘草壅根相结合。施肥方式一般采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根外喷施(封行后)。肥球是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每100千克细土,加50千克腐熟粪肥,2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和10千克氯化钾。施肥时把捏成鹅蛋大的肥球,均匀地塞在根系四周的耕作层内。开花结实期于睛天傍晚在叶面喷施几次磷肥(0.2%磷酸二氢钾)和硼肥(0.1%硼酸),能明显地提高产量和质量。7~8月份,水温高于35℃以上时,应在清晨经常泼凉水于叶面,以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病原为真菌,7~9月发病较多。发病初期叶缘有许多圆形病斑,
初为暗绿色,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直径3~4毫米,最大者可达8毫米,极易腐烂穿孔。潮湿时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层。病重时病斑可连合成片,使整张芡叶腐烂。防痔方法:除轮作和不偏施氮肥外,还可叶面喷雾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叶瘤病:病原为真菌,7~8月发病较多。初发病时叶面出现淡绿色黄斑,后隆起肿大呈瘤状,直径为4~40厘米,高2~8厘米。防治方法:除轮作外,在发病季节还可叶面喷雾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0.2%磷酸二氢钾。除上述两种病病害外,莲缢管蚜、菱角萤叶甲、菱角紫叶蝉、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草鱼、椎实螺、水禽和水鼠均能危害芡实引起减产。防治方法可采用植保上的常用方法。
采收
芡实
刺芡全身有刺,采收困难,一般只收1~2次,采收时间为9月中、下旬。苏芡除叶背有些刺外,全身光滑无刺,适合多次采收。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紫花苏芡)或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白花苏芡),每隔4~7天采收1次,分8~12次采完。采收适期,随产品规格要求而异。芡果成熟的标志为:柔软、饱满,紫红色,光滑无毛,无粘液。如判断芡果成熟度有困难,可在芡果顶部剥出1粒种子进行检查。芡果采回后要及时进行加工。芡种必须放在水中保存。芡果全部收完后,立即彻底清除衰老植株(可作饲料或肥料)和准备种植下茬作物。  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浸种催芽
长江流域于4月上旬浸种,水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5℃以上(能在温室或温床内浸种、催芽最好)。经10多天播种。
育苗
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种子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育苗时不能断水,水深随芡苗生长可逐渐加至15厘米左右。芡苗心叶不能被泥埋没。
假植
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5千克种子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秧田中灌水15厘米左右。在育苗池中移苗时带子起苗,就地洗净根上附泥,幼苗以35~50厘米见方的株行距移栽秧田内。栽苗时只要把种子和“发芽茎”栽入土中即可,切忌埋没心叶。秧田不能断水,刚假植时保持15厘米左右,返青后再逐渐加深至30~40厘米。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定植
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种子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定植前按2米(紫花苏芡)或2.3米(白花苏芡)见方的株行距(亩栽125~166株)开穴,穴挖成上面正方形(边长1.4米左右),下面锅底形,深15~20厘米。开穴时要清除杂草,并施入适量基肥,过1~2天待穴内泥水澄清后就可移苗定植。芡苗栽于穴的中心,深度以刚埋没根和地下茎高为度(心叶顶端必须露在土外),一般7~10天就可返青。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俗称“栽潭草”),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田间管理
芡苗栽活后至少要进行1~2次查苗补缺,保证全苗。定植时水深不宜浅于
30~40厘米,成活后可逐渐增加至70~10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2~1.5米。在浅水稻田种芡,水深以保持30~40厘米为宜。在芡叶封行前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耘田除草3~5次,耘田除草可结合壅根,即在耘草时应逐次将穴边泥土向穴中推进壅根。操作时不能损伤植株。施追肥可与耘草壅根相结合。施肥方式一般采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根外喷施(封行后)。肥球是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每100千克细土,加50千克腐熟粪肥,2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和10千克氯化钾。施肥时把捏成鹅蛋大的肥球,均匀地塞在根系四周的耕作层内。开花结实期于睛天傍晚在叶面喷施几次磷肥(0.2%磷酸二氢钾)和硼肥(0.1%硼酸),能明显地提高产量和质量。7~8月份,水温高于35℃以上时,应在清晨经常泼凉水于叶面,以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病原为真菌,7~9月发病较多。发病初期叶缘有许多圆形病斑,
初为暗绿色,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直径3~4毫米,最大者可达8毫米,极易腐烂穿孔。潮湿时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层。病重时病斑可连合成片,使整张芡叶腐烂。防痔方法:除轮作和不偏施氮肥外,还可叶面喷雾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叶瘤病:病原为真菌,7~8月发病较多。初发病时叶面出现淡绿色黄斑,后隆起肿大呈瘤状,直径为4~40厘米,高2~8厘米。防治方法:除轮作外,在发病季节还可叶面喷雾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0.2%磷酸二氢钾。除上述两种病病害外,莲缢管蚜、菱角萤叶甲、菱角紫叶蝉、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草鱼、椎实螺、水禽和水鼠均能危害芡实引起减产。防治方法可采用植保上的常用方法。
采收
芡实
刺芡全身有刺,采收困难,一般只收1~2次,采收时间为9月中、下旬。苏芡除叶背有些刺外,全身光滑无刺,适合多次采收。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紫花苏芡)或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白花苏芡),每隔4~7天采收1次,分8~12次采完。采收适期,随产品规格要求而异。芡果成熟的标志为:柔软、饱满,紫红色,光滑无毛,无粘液。如判断芡果成熟度有困难,可在芡果顶部剥出1粒种子进行检查。芡果采回后要及时进行加工。芡种必须放在水中保存。芡果全部收完后,立即彻底清除衰老植株(可作饲料或肥料)和准备种植下茬作物。  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清水颐园 2024-06-21
芡实的种植方法:
1.繁殖培育:栽培技术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春、秋均可播种。秋播以采集当种子撒入。春播选颗粒饱满的干种子。播前用粘性泥土将拌有新高脂膜的3-4粒种子包成一团,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育苗移栽:移苗于播后30-40天幼苗长2-3片小叶时移栽,带种子起苗,洗去根部的泥土,将苗排放在木盆中,防止日晒,按40-1500px见方,逐株插入苗池中,灌水10-1250px。定植前7-10d水位逐渐加深至30-1000px。5月上旬芡实有4-5片绿叶,直径达625px以上时可起苗定根。
3.田间管理:定苗前后,视干旱情况决定灌水次数。并适时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促进果实发育,花芽分化期喷施促花王3号,把植物营养生长转化成生殖营养、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提高花粉受精质量,多坐果,防落果,促发育。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芡实的种植方法:
1.繁殖培育:栽培技术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春、秋均可播种。秋播以采集当种子撒入。春播选颗粒饱满的干种子。播前用粘性泥土将拌有新高脂膜的3-4粒种子包成一团,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育苗移栽:移苗于播后30-40天幼苗长2-3片小叶时移栽,带种子起苗,洗去根部的泥土,将苗排放在木盆中,防止日晒,按40-1500px见方,逐株插入苗池中,灌水10-1250px。定植前7-10d水位逐渐加深至30-1000px。5月上旬芡实有4-5片绿叶,直径达625px以上时可起苗定根。
3.田间管理:定苗前后,视干旱情况决定灌水次数。并适时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促进果实发育,花芽分化期喷施促花王3号,把植物营养生长转化成生殖营养、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提高花粉受精质量,多坐果,防落果,促发育。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沐沐沐牧 2024-06-14
(一)芡实的选择
栽培芡实要选择水位涨落平稳的湖滩,水深以0.3-1m为宜。芡实定植前,先将湖荡内的杂草割掉,为了防止湖荡风浪,保护芡苗安全生长,在四周栽上高杆植物,形成防风围子。如果风浪较小,则不需要栽防风围子。
(二)育苗
“清明”前,取贮藏的种子,用水漂洗后,置阳光下曝晒,放在清洁浅钵中催芽,钵中放浅水,浸没种子,经常换水,白天保持20-25℃,夜间为5℃。半个月后,种子开始萌发,播入苗池,每m2播300粒。播后1个月,进行分苗。分苗前1周,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田埂,除去杂草,整平土面,灌水3-6cm深。分苗时带子起苗,洗去根上附泥,一棵棵分开,按行距60cm×60cm进行移栽,将种子及发芽茎全部栽入泥中,不宜过深,不能埋没心叶。幼苗成活后逐渐加深水位到9-15cm。定植前再按湖荡水位,逐渐加深苗池水位,进行炼苗。
(三)定植
在芡荡内按2-2.5cm株行距挖定植穴,穴深12-15cm,宽1.3m,上方下圆,并在穴边筑成土埂,以保持穴内水分,挖穴时,要清除杂草。夏至前后,芡苗圆形叶直径为30cm左右时起苗移栽,用手插入泥中,轻轻将苗连根挖起,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茎叶,洗去根上附泥,栽植时不要栽得过深,影响植株生长。
(一)芡实的选择
栽培芡实要选择水位涨落平稳的湖滩,水深以0.3-1m为宜。芡实定植前,先将湖荡内的杂草割掉,为了防止湖荡风浪,保护芡苗安全生长,在四周栽上高杆植物,形成防风围子。如果风浪较小,则不需要栽防风围子。
(二)育苗
“清明”前,取贮藏的种子,用水漂洗后,置阳光下曝晒,放在清洁浅钵中催芽,钵中放浅水,浸没种子,经常换水,白天保持20-25℃,夜间为5℃。半个月后,种子开始萌发,播入苗池,每m2播300粒。播后1个月,进行分苗。分苗前1周,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田埂,除去杂草,整平土面,灌水3-6cm深。分苗时带子起苗,洗去根上附泥,一棵棵分开,按行距60cm×60cm进行移栽,将种子及发芽茎全部栽入泥中,不宜过深,不能埋没心叶。幼苗成活后逐渐加深水位到9-15cm。定植前再按湖荡水位,逐渐加深苗池水位,进行炼苗。
(三)定植
在芡荡内按2-2.5cm株行距挖定植穴,穴深12-15cm,宽1.3m,上方下圆,并在穴边筑成土埂,以保持穴内水分,挖穴时,要清除杂草。夏至前后,芡苗圆形叶直径为30cm左右时起苗移栽,用手插入泥中,轻轻将苗连根挖起,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茎叶,洗去根上附泥,栽植时不要栽得过深,影响植株生长。
亲爱的猪小呢 2024-06-0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98606014251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