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育苗要注意什么

2024-06-21 09:18:20 (50分钟前 更新) 506 6911

最新回答

繁殖  
  方法用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3月下旬-4月初播种,发芽适温15-20℃,播后一星期出苗,苗具5-7枚真叶时定植。株距30-35㎝。扦插宜在5-6月进行,很易成活。管理较简单,从定植到开花前每20天施肥一次;摘心促使分枝。  
  育苗  
  1.育苗时间、面积、用种量。育苗时间可根据移栽时间而定。一般春万寿菊于移栽前40天左右育苗,每栽667平方米春万寿菊需苗床20--25平方米,用种约30g。    2.育苗方式    春播万寿菊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以小拱棚居多。苗床选背风向阳,以东西走向为好。苗床的宽度、长度以薄膜大小、管理方便为宜,一般宽度不宜超过1.3m。拱棚高度以60cm左右为宜。薄膜最好选用提温、保温性能好的无滴膜。  万寿菊多用种子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前法多用于大面积栽植,后法常用于稀有品种培育。种子育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通常春播秋花,夏播秋、冬花。种子易萌发,可自播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整地做畦,播后覆土厚度0.8厘米。然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1℃时播后1周发芽出苗,半月左右叶片达7片,此时即可移植。幼苗生长最适温度15℃。苗高10-13厘米时可定植,株距30-35厘米。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短,约40天开花,晚熟品种约90天开花,花期2个月。 在生长期5-6月份,剪下生长健壮的嫩梢带3-4个节,6-10厘米长,插于阴棚下进行扦插育苗,基质用清洗过的河砂或园土。扦插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2周后生根,3周后出圃定植,约1个月开花。大量扦插时,用全光照喷雾法,基质可用珍珠岩。由于喷雾提高了空气湿度,插后白天可不遮阳,穗上所留叶片可比常规育苗多些。约1周生根,然后进行移栽。    3.整畦施肥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透气好的土壤。耙深20--25cm,使表层土壤绵软细碎,田面平整。每栽667平方米的苗床施土杂肥200kg、菊花专用肥2kg,土杂肥翻入地下,化肥均匀撒于畦面后,用锄划入地下,然后耙细、整平。    4.种子处理    先精选种子,剔除杂质和秕籽,确保种子饱满。然后对选出的种子进行晒种,以杀伤病菌,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将种子在35--40℃温水中浸泡3--4h,然后捞出用清水滤一遍,控干水即可播种。为防苗期病害,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药剂拌种。    5.播种    播种时应选无风、晴天进行。于播种当天将苗床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将处理好的种子拌于细沙土中,分2--3遍撒于苗床。播种后覆过筛土0.7--1cm。    6.苗床管理    万寿菊种植  
  春播万寿菊于播种后6--7天出齐苗,苗出齐后应注意苗床内的温度不可超过30℃,以免造成烧苗和烂根。苗长到3cm左右、第一对真叶展开后,应注意通风,防止徒长。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27℃,通风时间应在上午8--9点,不可在中午高温时通风,以免造成闪苗。如遇大风降温天气,停止通风。当室外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应选晴朗无风天,揭开薄膜,除掉苗床内的杂草。如缺水应喷一遍透水,并盖好膜,加大通风口,苗床内浇水不宜太勤,以保持床土间干间湿为宜。  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时应揭膜炼苗,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浇水,进行移栽前的靠苗,以备移栽。
繁殖  
  方法用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3月下旬-4月初播种,发芽适温15-20℃,播后一星期出苗,苗具5-7枚真叶时定植。株距30-35㎝。扦插宜在5-6月进行,很易成活。管理较简单,从定植到开花前每20天施肥一次;摘心促使分枝。  
  育苗  
  1.育苗时间、面积、用种量。育苗时间可根据移栽时间而定。一般春万寿菊于移栽前40天左右育苗,每栽667平方米春万寿菊需苗床20--25平方米,用种约30g。    2.育苗方式    春播万寿菊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以小拱棚居多。苗床选背风向阳,以东西走向为好。苗床的宽度、长度以薄膜大小、管理方便为宜,一般宽度不宜超过1.3m。拱棚高度以60cm左右为宜。薄膜最好选用提温、保温性能好的无滴膜。  万寿菊多用种子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前法多用于大面积栽植,后法常用于稀有品种培育。种子育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通常春播秋花,夏播秋、冬花。种子易萌发,可自播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整地做畦,播后覆土厚度0.8厘米。然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1℃时播后1周发芽出苗,半月左右叶片达7片,此时即可移植。幼苗生长最适温度15℃。苗高10-13厘米时可定植,株距30-35厘米。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短,约40天开花,晚熟品种约90天开花,花期2个月。 在生长期5-6月份,剪下生长健壮的嫩梢带3-4个节,6-10厘米长,插于阴棚下进行扦插育苗,基质用清洗过的河砂或园土。扦插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2周后生根,3周后出圃定植,约1个月开花。大量扦插时,用全光照喷雾法,基质可用珍珠岩。由于喷雾提高了空气湿度,插后白天可不遮阳,穗上所留叶片可比常规育苗多些。约1周生根,然后进行移栽。    3.整畦施肥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透气好的土壤。耙深20--25cm,使表层土壤绵软细碎,田面平整。每栽667平方米的苗床施土杂肥200kg、菊花专用肥2kg,土杂肥翻入地下,化肥均匀撒于畦面后,用锄划入地下,然后耙细、整平。    4.种子处理    先精选种子,剔除杂质和秕籽,确保种子饱满。然后对选出的种子进行晒种,以杀伤病菌,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将种子在35--40℃温水中浸泡3--4h,然后捞出用清水滤一遍,控干水即可播种。为防苗期病害,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药剂拌种。    5.播种    播种时应选无风、晴天进行。于播种当天将苗床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将处理好的种子拌于细沙土中,分2--3遍撒于苗床。播种后覆过筛土0.7--1cm。    6.苗床管理    万寿菊种植  
  春播万寿菊于播种后6--7天出齐苗,苗出齐后应注意苗床内的温度不可超过30℃,以免造成烧苗和烂根。苗长到3cm左右、第一对真叶展开后,应注意通风,防止徒长。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27℃,通风时间应在上午8--9点,不可在中午高温时通风,以免造成闪苗。如遇大风降温天气,停止通风。当室外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应选晴朗无风天,揭开薄膜,除掉苗床内的杂草。如缺水应喷一遍透水,并盖好膜,加大通风口,苗床内浇水不宜太勤,以保持床土间干间湿为宜。  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时应揭膜炼苗,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浇水,进行移栽前的靠苗,以备移栽。
欣欣公主Q 2024-06-21
繁殖  
  方法用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3月下旬-4月初播种,发芽适温15-20℃,播后一星期出苗,苗具5-7枚真叶时定植。株距30-35㎝。扦插宜在5-6月进行,很易成活。管理较简单,从定植到开花前每20天施肥一次;摘心促使分枝。  
  育苗  
  1.育苗时间、面积、用种量。育苗时间可根据移栽时间而定。一般春万寿菊于移栽前40天左右育苗,每栽667平方米春万寿菊需苗床20--25平方米,用种约30g。    2.育苗方式    春播万寿菊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以小拱棚居多。苗床选背风向阳,以东西走向为好。苗床的宽度、长度以薄膜大小、管理方便为宜,一般宽度不宜超过1.3m。拱棚高度以60cm左右为宜。薄膜最好选用提温、保温性能好的无滴膜。  万寿菊多用种子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前法多用于大面积栽植,后法常用于稀有品种培育。种子育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通常春播秋花,夏播秋、冬花。种子易萌发,可自播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整地做畦,播后覆土厚度0.8厘米。然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1℃时播后1周发芽出苗,半月左右叶片达7片,此时即可移植。幼苗生长最适温度15℃。苗高10-13厘米时可定植,株距30-35厘米。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短,约40天开花,晚熟品种约90天开花,花期2个月。 在生长期5-6月份,剪下生长健壮的嫩梢带3-4个节,6-10厘米长,插于阴棚下进行扦插育苗,基质用清洗过的河砂或园土。扦插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2周后生根,3周后出圃定植,约1个月开花。大量扦插时,用全光照喷雾法,基质可用珍珠岩。由于喷雾提高了空气湿度,插后白天可不遮阳,穗上所留叶片可比常规育苗多些。约1周生根,然后进行移栽。    3.整畦施肥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透气好的土壤。耙深20--25cm,使表层土壤绵软细碎,田面平整。每栽667平方米的苗床施土杂肥200kg、菊花专用肥2kg,土杂肥翻入地下,化肥均匀撒于畦面后,用锄划入地下,然后耙细、整平。    4.种子处理    先精选种子,剔除杂质和秕籽,确保种子饱满。然后对选出的种子进行晒种,以杀伤病菌,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将种子在35--40℃温水中浸泡3--4h,然后捞出用清水滤一遍,控干水即可播种。为防苗期病害,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药剂拌种。    5.播种    播种时应选无风、晴天进行。于播种当天将苗床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将处理好的种子拌于细沙土中,分2--3遍撒于苗床。播种后覆过筛土0.7--1cm。    6.苗床管理    万寿菊种植  
  春播万寿菊于播种后6--7天出齐苗,苗出齐后应注意苗床内的温度不可超过30℃,以免造成烧苗和烂根。苗长到3cm左右、第一对真叶展开后,应注意通风,防止徒长。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27℃,通风时间应在上午8--9点,不可在中午高温时通风,以免造成闪苗。如遇大风降温天气,停止通风。当室外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应选晴朗无风天,揭开薄膜,除掉苗床内的杂草。如缺水应喷一遍透水,并盖好膜,加大通风口,苗床内浇水不宜太勤,以保持床土间干间湿为宜。  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时应揭膜炼苗,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浇水,进行移栽前的靠苗,以备移栽。  .
繁殖  
  方法用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3月下旬-4月初播种,发芽适温15-20℃,播后一星期出苗,苗具5-7枚真叶时定植。株距30-35㎝。扦插宜在5-6月进行,很易成活。管理较简单,从定植到开花前每20天施肥一次;摘心促使分枝。  
  育苗  
  1.育苗时间、面积、用种量。育苗时间可根据移栽时间而定。一般春万寿菊于移栽前40天左右育苗,每栽667平方米春万寿菊需苗床20--25平方米,用种约30g。    2.育苗方式    春播万寿菊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以小拱棚居多。苗床选背风向阳,以东西走向为好。苗床的宽度、长度以薄膜大小、管理方便为宜,一般宽度不宜超过1.3m。拱棚高度以60cm左右为宜。薄膜最好选用提温、保温性能好的无滴膜。  万寿菊多用种子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前法多用于大面积栽植,后法常用于稀有品种培育。种子育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通常春播秋花,夏播秋、冬花。种子易萌发,可自播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整地做畦,播后覆土厚度0.8厘米。然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1℃时播后1周发芽出苗,半月左右叶片达7片,此时即可移植。幼苗生长最适温度15℃。苗高10-13厘米时可定植,株距30-35厘米。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短,约40天开花,晚熟品种约90天开花,花期2个月。 在生长期5-6月份,剪下生长健壮的嫩梢带3-4个节,6-10厘米长,插于阴棚下进行扦插育苗,基质用清洗过的河砂或园土。扦插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2周后生根,3周后出圃定植,约1个月开花。大量扦插时,用全光照喷雾法,基质可用珍珠岩。由于喷雾提高了空气湿度,插后白天可不遮阳,穗上所留叶片可比常规育苗多些。约1周生根,然后进行移栽。    3.整畦施肥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透气好的土壤。耙深20--25cm,使表层土壤绵软细碎,田面平整。每栽667平方米的苗床施土杂肥200kg、菊花专用肥2kg,土杂肥翻入地下,化肥均匀撒于畦面后,用锄划入地下,然后耙细、整平。    4.种子处理    先精选种子,剔除杂质和秕籽,确保种子饱满。然后对选出的种子进行晒种,以杀伤病菌,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将种子在35--40℃温水中浸泡3--4h,然后捞出用清水滤一遍,控干水即可播种。为防苗期病害,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药剂拌种。    5.播种    播种时应选无风、晴天进行。于播种当天将苗床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将处理好的种子拌于细沙土中,分2--3遍撒于苗床。播种后覆过筛土0.7--1cm。    6.苗床管理    万寿菊种植  
  春播万寿菊于播种后6--7天出齐苗,苗出齐后应注意苗床内的温度不可超过30℃,以免造成烧苗和烂根。苗长到3cm左右、第一对真叶展开后,应注意通风,防止徒长。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27℃,通风时间应在上午8--9点,不可在中午高温时通风,以免造成闪苗。如遇大风降温天气,停止通风。当室外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应选晴朗无风天,揭开薄膜,除掉苗床内的杂草。如缺水应喷一遍透水,并盖好膜,加大通风口,苗床内浇水不宜太勤,以保持床土间干间湿为宜。  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时应揭膜炼苗,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浇水,进行移栽前的靠苗,以备移栽。  .
叶子晓桐 2024-06-15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原产墨西哥,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70—80厘米,经人工栽培后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目前,这种纯天然的黄色素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前景十分可观。      育苗技术  
1.育苗时期  一般在移栽前40—50天进行育苗,最佳播种期是4月8日—4月12日,苗龄必须达到40—45天。  
2.播种方法  先将苗床浇透底水,渗下后再用细土填平苗床,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用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在床面上覆膜一层薄膜以增温保湿,待出苗后马上揭膜。  
3.苗床管理  (1)温度管理:从播种出苗棚内温度保持25—30℃,苗高4—6厘米时,棚内温度保持20—25℃,超过上述温度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防止徒长,移栽前逐渐过滤到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同。  
(2)水份管理:播后苗前如果没有缺水现象不用浇水,苗出齐后,根据缺水程度可适当浇水,移栽前7—10天不能浇水,防止苗徒长。          移栽技术  1.地块选择  选择无内涝,排灌方便,向阳、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忌砂土地和上年打过封闭药的地块。  2.移栽时间和菊苗标准  一般无霜期过后,5月20日—5月25日移栽为宜,苗高12—18厘米,叶片34对移栽为佳。  3.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2吨,磷酸二铵30—40公斤,钾肥10公斤,做到一次施足底肥。  4.移栽技术  移栽前一天浇透底水,以便起苗,采用70厘米垅刨穴座水移栽,为防止地下害虫可在水中加入适时的辛硫磷乳油,株距30—35厘米,亩保苗2600—3200株。      
   田间管理  1.查田补苗  移栽后要进行田间检查,及时补苗,确保全苗。  2.中耕除草培土  移栽缓苗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防止板结,在株高20—25厘米时,及时摘心,并进行起垄培土,高度以不埋第一分枝顶心为宜。  3.叶面追肥  在整个生育期都应进行叶面追肥,特别是在每次摘花后,喷洒一次天力螯合肥或磷酸二氢钾,以满足养份供应。        主要病虫害防治  1.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槽,每亩用3%的呋喃丹或5%的甲拌磷颗粒剂0.75—1.0公斤,结合移栽施入穴中,红蜘蛛可用1.8%的虫满克防治。      病害防治  万寿菊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斑枯病等,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适时地防治各种病害,特别是在花蕾前期(开花前)必须打一次杀菌剂。  (1)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其症状表现为幼苗出土后,在茎基部产生椭园形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茎基部收缩变细,幼苗干枯死亡,防治方法是:一般出苗后,结合浇水,用50%多菌灵或50%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洒7—10天一次。  (2)斑枯病:又称黑斑病,褐斑病,一般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于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黑褐色圆形成不规则形斑,湿度大时出现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个叶片变黄或变黑干枯。其防治方法是:避免连作,控制栽培密度,发病始期开始喷洒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可杀得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隔10—15天一次。当植株转入生殖生长(采收)时隔7—10天一次,视病情防治3—5次。  (3)枯萎病: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浅褐色,横剖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为浅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其防治方法为:合理轮作,发病始期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也可选择上述药剂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4—0.5升,视病情防治2—3次。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原产墨西哥,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70—80厘米,经人工栽培后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目前,这种纯天然的黄色素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前景十分可观。      育苗技术  
1.育苗时期  一般在移栽前40—50天进行育苗,最佳播种期是4月8日—4月12日,苗龄必须达到40—45天。  
2.播种方法  先将苗床浇透底水,渗下后再用细土填平苗床,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用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在床面上覆膜一层薄膜以增温保湿,待出苗后马上揭膜。  
3.苗床管理  (1)温度管理:从播种出苗棚内温度保持25—30℃,苗高4—6厘米时,棚内温度保持20—25℃,超过上述温度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防止徒长,移栽前逐渐过滤到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同。  
(2)水份管理:播后苗前如果没有缺水现象不用浇水,苗出齐后,根据缺水程度可适当浇水,移栽前7—10天不能浇水,防止苗徒长。          移栽技术  1.地块选择  选择无内涝,排灌方便,向阳、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忌砂土地和上年打过封闭药的地块。  2.移栽时间和菊苗标准  一般无霜期过后,5月20日—5月25日移栽为宜,苗高12—18厘米,叶片34对移栽为佳。  3.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2吨,磷酸二铵30—40公斤,钾肥10公斤,做到一次施足底肥。  4.移栽技术  移栽前一天浇透底水,以便起苗,采用70厘米垅刨穴座水移栽,为防止地下害虫可在水中加入适时的辛硫磷乳油,株距30—35厘米,亩保苗2600—3200株。      
   田间管理  1.查田补苗  移栽后要进行田间检查,及时补苗,确保全苗。  2.中耕除草培土  移栽缓苗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防止板结,在株高20—25厘米时,及时摘心,并进行起垄培土,高度以不埋第一分枝顶心为宜。  3.叶面追肥  在整个生育期都应进行叶面追肥,特别是在每次摘花后,喷洒一次天力螯合肥或磷酸二氢钾,以满足养份供应。        主要病虫害防治  1.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槽,每亩用3%的呋喃丹或5%的甲拌磷颗粒剂0.75—1.0公斤,结合移栽施入穴中,红蜘蛛可用1.8%的虫满克防治。      病害防治  万寿菊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斑枯病等,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适时地防治各种病害,特别是在花蕾前期(开花前)必须打一次杀菌剂。  (1)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其症状表现为幼苗出土后,在茎基部产生椭园形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茎基部收缩变细,幼苗干枯死亡,防治方法是:一般出苗后,结合浇水,用50%多菌灵或50%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洒7—10天一次。  (2)斑枯病:又称黑斑病,褐斑病,一般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于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黑褐色圆形成不规则形斑,湿度大时出现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个叶片变黄或变黑干枯。其防治方法是:避免连作,控制栽培密度,发病始期开始喷洒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可杀得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隔10—15天一次。当植株转入生殖生长(采收)时隔7—10天一次,视病情防治3—5次。  (3)枯萎病: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浅褐色,横剖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为浅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其防治方法为:合理轮作,发病始期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也可选择上述药剂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4—0.5升,视病情防治2—3次。
姜大大夫人 2024-06-11
春播万寿菊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以小拱棚居多。苗床选背风向阳,以东西走向为好。苗床的宽度、长度以薄膜大小、管理方便为宜,一般宽度不宜超过1.3m。拱棚高度以60cm左右为宜。薄膜最好选用提温、保温性能好的无滴膜。  万寿菊多用种子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前法多用于大面积栽植,后法常用于稀有品种培育。种子育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通常春播秋花,夏播秋、冬花。种子易萌发,可自播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整地做畦,播后覆土厚度0.8厘米。然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1℃时播后1周发芽出苗,半月左右叶片达7片,此时即可移植。幼苗生长最适温度15℃。苗高10-13厘米时可定植,株距30-35厘米。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短,约40天开花,晚熟品种约90天开花,花期2个月。 在生长期5-6月份,剪下生长健壮的嫩梢带3-4个节,6-10厘米长,插于阴棚下进行扦插育苗,基质用清洗过的河砂或园土。扦插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2周后生根,3周后出圃定植,约1个月开花。大量扦插时,用全光照喷雾法,基质可用珍珠岩。由于喷雾提高了空气湿度,插后白天可不遮阳,穗上所留叶片可比常规育苗多些。约1周生根,然后进行移栽。
春播万寿菊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以小拱棚居多。苗床选背风向阳,以东西走向为好。苗床的宽度、长度以薄膜大小、管理方便为宜,一般宽度不宜超过1.3m。拱棚高度以60cm左右为宜。薄膜最好选用提温、保温性能好的无滴膜。  万寿菊多用种子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前法多用于大面积栽植,后法常用于稀有品种培育。种子育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通常春播秋花,夏播秋、冬花。种子易萌发,可自播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整地做畦,播后覆土厚度0.8厘米。然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1℃时播后1周发芽出苗,半月左右叶片达7片,此时即可移植。幼苗生长最适温度15℃。苗高10-13厘米时可定植,株距30-35厘米。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短,约40天开花,晚熟品种约90天开花,花期2个月。 在生长期5-6月份,剪下生长健壮的嫩梢带3-4个节,6-10厘米长,插于阴棚下进行扦插育苗,基质用清洗过的河砂或园土。扦插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2周后生根,3周后出圃定植,约1个月开花。大量扦插时,用全光照喷雾法,基质可用珍珠岩。由于喷雾提高了空气湿度,插后白天可不遮阳,穗上所留叶片可比常规育苗多些。约1周生根,然后进行移栽。
头头的奋斗 2024-06-01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51380348205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