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一下台历印刷工艺有哪些

2024-06-02 18:13:45 (38分钟前 更新) 435 1917

最新回答

3mm出血,三面工业版2.5-3mm厚度,一般用双灰的就可以。面纸用铜版纸就可以,这个用157g-250g的都可以。
3mm出血,三面工业版2.5-3mm厚度,一般用双灰的就可以。面纸用铜版纸就可以,这个用157g-250g的都可以。
红颜一笑吧 2024-06-02
一、  凸版印刷
  当油墨涂于凸起的表面并且用一张纸覆压在这涂过油墨的表面上时,  油墨就转移到纸上了。运用这个原理进行印刷的方法被称作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最古老的印刷方法。现在有多种不同的印版被用在不同类型的印刷机上来印刷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产品,包括报纸、书籍和杂志等。
  凸版印刷是指印刷版的印纹凸起,印刷时油墨会沾在凸起的印纹部分;而非印纹部分凹陷,印刷时则因凹陷而不会沾到油墨。凸版印刷流传的年代最久远,因此由其发展出来的种类也最多。凸印有平台型和轮转型两种。平台型是以印版为平面,压印辊筒为圆筒式,而轮转型指印版和压印辊筒都是圆筒式结构。
  凸版印刷由于印刷质量不如胶印和柔印,印刷速率也不如胶印和柔印,现在使用越来越少,因此凸印油墨生产也越来越少。
  优点:凸版印刷是惟一可以印制流水号码,连续号码,烫金,压裂线,压凸的印刷版。油墨表现力强,约为80%左右,其纸张浪费程度比其他印刷方法少。  缺点:制版不易,印刷表面的费用高,不适合大版面的印刷制品,彩色印刷时成本较高,而且只有使用昂贵的纸张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印刷物品举例:名片,喜帖,瓦楞纸箱
  柔版印刷时凸版印刷的一种,它是一种应用柔软、带有弹性的橡皮版或弹性体版来印刷的轮转型凸版印刷。
  由于柔印工艺适应性广,对不同承印材料都能适用,除了传统的纸张,一些非吸收性承印材料如玻璃纸、塑料薄膜、塑料制品、金属箔(如铝箔)、玻璃制品等,以及在较厚的纸板、瓦楞纸上都能印刷。印刷成本较低,能进行多色套印,印刷质量接近胶印,印刷速率也较快(可达300m/min);同时裁切、成型、模切、穿孔、折页、烫金、覆膜或上光等工序可以连成一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极高,自动化程度也很高,所以近年来发展较快,特别在包装印刷中广泛应用。目前软包装印刷、瓦楞纸箱印刷、不干胶标签、折叠纸盒的印刷几乎都用柔性版印刷,部分报纸和杂质印刷也采用柔印。
  柔性版印刷过程是油墨经网纹传墨辊传到柔印印版,由墨刀刮去多余的油墨,柔性印版安在印刷辊筒上,由网纹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再由印版直接转移压印到承印物表面。
  柔印油墨黏度极低,一般在0.1~2Pa.s,是一种接近于牛顿流体的油墨。因为主要用于印刷包装材料,所以要求油墨色彩要鲜艳,透明度要好,而且光泽也要好。柔性版印刷的墨层比较薄,一般在4微米左右,所以柔印油墨中颜料含量也较高,一般在12%~18%。
  二、  凹版印刷
  凸版印刷把油墨从一个凸起的表面传递到纸上,而凹版印刷过程正好与此相反。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油墨从一个凹陷的表面传递到纸上,凹版上的图文部分低于  或陷入印版表面。
  印刷过程中,先在整个印版表面涂上油墨,然后把版面擦干净,这样在印版的凹  陷部分就留下了油墨,接着将纸张压在印版上,油墨也就随之传到了纸上。一般认为是  Karl  Kleitsch  在  1879  年发明了凹版印刷工艺。1894  年,他设计了  一种印刷机——用腐蚀的铜滚筒而不是平台印版来印刷。此后的二十年中,凹版滚筒一直被用来印刷多种产品。今天,平台和滚筒型印版都被使用在多种不同的  印刷机上来印刷报纸的星期日副刊、杂志、大宗函购定单、邮票、甚至纸币等等,  许多的印花织物也是凹版印刷的产品。
  凹版印刷的原理与凸版印刷的原理完全相反,凹版印刷的印纹部分低于印版版面,凹版印刷时蕴藏在凹版印纹的油墨比凸版,平版多,所以印刷出来的印件图纹会有稍微凸起的感觉,表现出来的层次和质感都比凸版和平版佳。
  凹印与其他印刷方法不同的是它的印版上经过腐蚀或者雕刻;形成很多低于印版表面的不同容积的着墨孔,这些着墨孔形成了凹印印版的图文。在印刷过程中,印版辊筒表面浸入墨槽中,表面上的着墨孔填满了油墨;由刮墨刀将多余油墨刮掉,只在着墨孔内充满油墨;印版辊筒继续转动,着墨的印版辊筒与承印物和压印辊相互接触,在压力作用下,着墨孔内的油墨接触承压物,由于承印物具有吸附性,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随着印版辊筒继续转动,着墨印版与承印物分离,这时一部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一部分油墨流回着墨孔中,完成印刷过程。
  在印刷过程中,凹版印刷工艺比胶印简单,不存在胶印的水墨平衡,而且是直接印刷,其颜色再现和色彩的一致性更好,而且废品率低,承印物浪费少,特别是耐印力远比胶印高,印数可达50万印以上,非常适用于高档烟酒包装的印刷。凹印最大特点是印品的墨膜比较厚,一般在9~20微米,比柔印的墨膜几乎要厚一倍,印品立体感强,层次清晰,色泽鲜艳和饱满。凹印油墨黏度很小,通常在20~300mPa.s之间,以保证油墨具有良好的传递性能,得到优良的印品质量。凹印的使用范围较广,纸张、薄膜、铝箱等都可印刷,而且印刷速率快(一般在100~300m/min)。凹印油墨由于墨层厚,所以油墨中颜料的含量相对比较低,一般在6%~9%之间。
  UV凹印油墨在配方设计上与UV柔印油墨接近,要选用低黏度,固化速率快的低聚物和活性稀释剂。
  优点:油墨浓厚,色调表现力强,使用低价格的纸张就可以印刷出良好的效果.  由于制版困难,因而具有较高的防伪性,适合凭证,纸币,有价证券等的印刷.其耐印力强,  适合于印制大量的印刷品.
  缺点:只适合大批量的印件,修改困难且费用高  印刷物品举例:钞票
  三、  平版印刷(通常也被称为胶印)
  平板印刷是利用水与油墨之间的相互排斥的原理,印刷版上的印纹部分吸收油墨,非印纹部分则吸收水而排斥油墨.
  平版印刷基于油水相斥原理,其印刷工艺过程如下:
  首先,在平版上形成着墨的图像部分。图像能够直接用油性铅笔在平版上画出,也可用照相方法形成。
  其次,给印版供水。因为油水相斥,水被图像所排斥,所以水覆盖了印版的非图  文部分。
  再次,给整个版面覆盖一层油墨,因为油水相斥,油墨被着水部分所排斥,所以  油墨黏附到油性图像上。
  然后,纸张被压印在平版表面,着墨的图像也就转移到了纸上。
  与凸版印刷及凹版印刷不同,平版印刷的印刷图像  仅仅平置于印版表面上。
一、  凸版印刷
  当油墨涂于凸起的表面并且用一张纸覆压在这涂过油墨的表面上时,  油墨就转移到纸上了。运用这个原理进行印刷的方法被称作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最古老的印刷方法。现在有多种不同的印版被用在不同类型的印刷机上来印刷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产品,包括报纸、书籍和杂志等。
  凸版印刷是指印刷版的印纹凸起,印刷时油墨会沾在凸起的印纹部分;而非印纹部分凹陷,印刷时则因凹陷而不会沾到油墨。凸版印刷流传的年代最久远,因此由其发展出来的种类也最多。凸印有平台型和轮转型两种。平台型是以印版为平面,压印辊筒为圆筒式,而轮转型指印版和压印辊筒都是圆筒式结构。
  凸版印刷由于印刷质量不如胶印和柔印,印刷速率也不如胶印和柔印,现在使用越来越少,因此凸印油墨生产也越来越少。
  优点:凸版印刷是惟一可以印制流水号码,连续号码,烫金,压裂线,压凸的印刷版。油墨表现力强,约为80%左右,其纸张浪费程度比其他印刷方法少。  缺点:制版不易,印刷表面的费用高,不适合大版面的印刷制品,彩色印刷时成本较高,而且只有使用昂贵的纸张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印刷物品举例:名片,喜帖,瓦楞纸箱
  柔版印刷时凸版印刷的一种,它是一种应用柔软、带有弹性的橡皮版或弹性体版来印刷的轮转型凸版印刷。
  由于柔印工艺适应性广,对不同承印材料都能适用,除了传统的纸张,一些非吸收性承印材料如玻璃纸、塑料薄膜、塑料制品、金属箔(如铝箔)、玻璃制品等,以及在较厚的纸板、瓦楞纸上都能印刷。印刷成本较低,能进行多色套印,印刷质量接近胶印,印刷速率也较快(可达300m/min);同时裁切、成型、模切、穿孔、折页、烫金、覆膜或上光等工序可以连成一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极高,自动化程度也很高,所以近年来发展较快,特别在包装印刷中广泛应用。目前软包装印刷、瓦楞纸箱印刷、不干胶标签、折叠纸盒的印刷几乎都用柔性版印刷,部分报纸和杂质印刷也采用柔印。
  柔性版印刷过程是油墨经网纹传墨辊传到柔印印版,由墨刀刮去多余的油墨,柔性印版安在印刷辊筒上,由网纹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再由印版直接转移压印到承印物表面。
  柔印油墨黏度极低,一般在0.1~2Pa.s,是一种接近于牛顿流体的油墨。因为主要用于印刷包装材料,所以要求油墨色彩要鲜艳,透明度要好,而且光泽也要好。柔性版印刷的墨层比较薄,一般在4微米左右,所以柔印油墨中颜料含量也较高,一般在12%~18%。
  二、  凹版印刷
  凸版印刷把油墨从一个凸起的表面传递到纸上,而凹版印刷过程正好与此相反。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油墨从一个凹陷的表面传递到纸上,凹版上的图文部分低于  或陷入印版表面。
  印刷过程中,先在整个印版表面涂上油墨,然后把版面擦干净,这样在印版的凹  陷部分就留下了油墨,接着将纸张压在印版上,油墨也就随之传到了纸上。一般认为是  Karl  Kleitsch  在  1879  年发明了凹版印刷工艺。1894  年,他设计了  一种印刷机——用腐蚀的铜滚筒而不是平台印版来印刷。此后的二十年中,凹版滚筒一直被用来印刷多种产品。今天,平台和滚筒型印版都被使用在多种不同的  印刷机上来印刷报纸的星期日副刊、杂志、大宗函购定单、邮票、甚至纸币等等,  许多的印花织物也是凹版印刷的产品。
  凹版印刷的原理与凸版印刷的原理完全相反,凹版印刷的印纹部分低于印版版面,凹版印刷时蕴藏在凹版印纹的油墨比凸版,平版多,所以印刷出来的印件图纹会有稍微凸起的感觉,表现出来的层次和质感都比凸版和平版佳。
  凹印与其他印刷方法不同的是它的印版上经过腐蚀或者雕刻;形成很多低于印版表面的不同容积的着墨孔,这些着墨孔形成了凹印印版的图文。在印刷过程中,印版辊筒表面浸入墨槽中,表面上的着墨孔填满了油墨;由刮墨刀将多余油墨刮掉,只在着墨孔内充满油墨;印版辊筒继续转动,着墨的印版辊筒与承印物和压印辊相互接触,在压力作用下,着墨孔内的油墨接触承压物,由于承印物具有吸附性,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随着印版辊筒继续转动,着墨印版与承印物分离,这时一部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一部分油墨流回着墨孔中,完成印刷过程。
  在印刷过程中,凹版印刷工艺比胶印简单,不存在胶印的水墨平衡,而且是直接印刷,其颜色再现和色彩的一致性更好,而且废品率低,承印物浪费少,特别是耐印力远比胶印高,印数可达50万印以上,非常适用于高档烟酒包装的印刷。凹印最大特点是印品的墨膜比较厚,一般在9~20微米,比柔印的墨膜几乎要厚一倍,印品立体感强,层次清晰,色泽鲜艳和饱满。凹印油墨黏度很小,通常在20~300mPa.s之间,以保证油墨具有良好的传递性能,得到优良的印品质量。凹印的使用范围较广,纸张、薄膜、铝箱等都可印刷,而且印刷速率快(一般在100~300m/min)。凹印油墨由于墨层厚,所以油墨中颜料的含量相对比较低,一般在6%~9%之间。
  UV凹印油墨在配方设计上与UV柔印油墨接近,要选用低黏度,固化速率快的低聚物和活性稀释剂。
  优点:油墨浓厚,色调表现力强,使用低价格的纸张就可以印刷出良好的效果.  由于制版困难,因而具有较高的防伪性,适合凭证,纸币,有价证券等的印刷.其耐印力强,  适合于印制大量的印刷品.
  缺点:只适合大批量的印件,修改困难且费用高  印刷物品举例:钞票
  三、  平版印刷(通常也被称为胶印)
  平板印刷是利用水与油墨之间的相互排斥的原理,印刷版上的印纹部分吸收油墨,非印纹部分则吸收水而排斥油墨.
  平版印刷基于油水相斥原理,其印刷工艺过程如下:
  首先,在平版上形成着墨的图像部分。图像能够直接用油性铅笔在平版上画出,也可用照相方法形成。
  其次,给印版供水。因为油水相斥,水被图像所排斥,所以水覆盖了印版的非图  文部分。
  再次,给整个版面覆盖一层油墨,因为油水相斥,油墨被着水部分所排斥,所以  油墨黏附到油性图像上。
  然后,纸张被压印在平版表面,着墨的图像也就转移到了纸上。
  与凸版印刷及凹版印刷不同,平版印刷的印刷图像  仅仅平置于印版表面上。
草泥马叔叔 2024-05-22
企业台历印刷一般用的最多的还是铜板纸,主要是便宜,一般最低的105g,最高的400g,建议选择的台历纸张用250到400g的效果好。铜板纸还分单面光滑和双面光滑的,这个得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台历里面还需要一个内衬,也就是支架,一般用双灰纸板或单面白纸板,厚度一般是1000g左右,外皮可以包特种纸,然后再加些烫金烫银之类的工艺,最后出来的成品台历效果也会相当的不错。通常台历印刷105g-300g克重的纸张都行,相对于通用的挂历台历。选择纸张厚度时要充分考虑纸张数。
希望能帮到您
  台历拼版时一定要小心,一定根据装订方式来拼版,书本式的台历拼版左右翻时正反是倒着的这一点不要怕麻烦,印前打个小样做个成品看看。最后就是印刷完成之后的工艺了烫金,凹凸,其中台历要制作底座,做完这些就可以进行台历挂历装订了。专版台历的制作流程相对通用台历则多出了客户确认专版制作需求并提供相关材料,签订合同并收取预付款,设计并确认风格小样、印刷样稿打印并确认等流程。
企业台历印刷一般用的最多的还是铜板纸,主要是便宜,一般最低的105g,最高的400g,建议选择的台历纸张用250到400g的效果好。铜板纸还分单面光滑和双面光滑的,这个得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台历里面还需要一个内衬,也就是支架,一般用双灰纸板或单面白纸板,厚度一般是1000g左右,外皮可以包特种纸,然后再加些烫金烫银之类的工艺,最后出来的成品台历效果也会相当的不错。通常台历印刷105g-300g克重的纸张都行,相对于通用的挂历台历。选择纸张厚度时要充分考虑纸张数。
希望能帮到您
  台历拼版时一定要小心,一定根据装订方式来拼版,书本式的台历拼版左右翻时正反是倒着的这一点不要怕麻烦,印前打个小样做个成品看看。最后就是印刷完成之后的工艺了烫金,凹凸,其中台历要制作底座,做完这些就可以进行台历挂历装订了。专版台历的制作流程相对通用台历则多出了客户确认专版制作需求并提供相关材料,签订合同并收取预付款,设计并确认风格小样、印刷样稿打印并确认等流程。
都市月亮飘飘 2024-05-18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49819040298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