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故障分类有哪些

2024-06-17 01:42:12 (24分钟前 更新) 138 1642

最新回答

硬盘的故障一般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相对来说,软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较复杂,因为硬盘牵涉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但是解决的方式有时候却十分简单,有时候重新启动或者重新安装系统之后所有的问题都不见了!
硬盘的故障一般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相对来说,软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较复杂,因为硬盘牵涉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但是解决的方式有时候却十分简单,有时候重新启动或者重新安装系统之后所有的问题都不见了!
doctorsher 2024-06-17
纯硬件的故障就比较棘手。硬件故障可以分为系统引起的,例如主板的IDE接口松动、与其他硬件设备不兼容、电源不稳定等等,而另一个就是硬盘本身的故障了,如出现坏道、分区表损坏、病毒等,下面我们就针对一些具体情况来分析并解决故障。
一般来说,硬盘的故障可以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相对来说,软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较复杂,因为硬盘牵涉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但是解决的方式有时候却比较简单,比如主引导扇区被非法修改导致系统无法启动、非正常关机后引起的逻辑坏道等,一般通过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解决。而纯硬件的故障就比较棘手??硬件故障又可以分为系统引起的,例如主板的IDE接口松动、与其他硬件设备不兼容、电源不稳定等等,而另一个就是硬盘本身的故障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一下电路板是否有芯片被烧毁,用耳朵仔细听听启动时是否有异常响声等方式来判断。硬盘故障包括了磁头损坏、电路板问题、芯片信息丢失、马达不转等,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进入主板BIOS设置后,无法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一: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  error
或者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故障现象二:开机后,“WAIT”提示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出现“HDD  Controller  Failure”。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
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微机主板及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硬盘数据线的一边会有红色标志,连接硬盘时,该标志靠近电源线。在主板的接口上有箭头标志,或者标号1的方向对应数据线的红色标记。
故障现象三:
开机后,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
故障现象四:开机后自检完毕,从硬盘启动时死机或者屏幕上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故障现象五:开机后屏幕上出现“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信息。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可以用sys  c: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
下面我们进行硬盘的设置,这一项能自动检测硬盘的参数,
把光标移到此项,回车后,出现三种硬盘参数列表。  SIZE为硬盘容量,单位是MB;
MODE为硬盘参数,第2种为LBA,第1种为NORMAL,第3种为LARGE。  如果从硬盘的物理参数看,  NORMAL一项是正确的,但你却不能应用这一项,不然,DOS所能应用的最大硬盘空间将只有528MB,此时,你只能选择LBA模式。
在键盘上键入“2”或“Y”并回车确认。  接着,系**统去检测其余的三个硬盘,此时,可按回车或Esc键跳过检测,然后又回到设置主菜单。硬盘的信息会被自动写入“STANDARD  CMOS  SETUP”中。
纯硬件的故障就比较棘手。硬件故障可以分为系统引起的,例如主板的IDE接口松动、与其他硬件设备不兼容、电源不稳定等等,而另一个就是硬盘本身的故障了,如出现坏道、分区表损坏、病毒等,下面我们就针对一些具体情况来分析并解决故障。
一般来说,硬盘的故障可以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相对来说,软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较复杂,因为硬盘牵涉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但是解决的方式有时候却比较简单,比如主引导扇区被非法修改导致系统无法启动、非正常关机后引起的逻辑坏道等,一般通过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解决。而纯硬件的故障就比较棘手??硬件故障又可以分为系统引起的,例如主板的IDE接口松动、与其他硬件设备不兼容、电源不稳定等等,而另一个就是硬盘本身的故障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一下电路板是否有芯片被烧毁,用耳朵仔细听听启动时是否有异常响声等方式来判断。硬盘故障包括了磁头损坏、电路板问题、芯片信息丢失、马达不转等,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进入主板BIOS设置后,无法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一: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  error
或者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故障现象二:开机后,“WAIT”提示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出现“HDD  Controller  Failure”。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
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微机主板及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硬盘数据线的一边会有红色标志,连接硬盘时,该标志靠近电源线。在主板的接口上有箭头标志,或者标号1的方向对应数据线的红色标记。
故障现象三:
开机后,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
故障现象四:开机后自检完毕,从硬盘启动时死机或者屏幕上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故障现象五:开机后屏幕上出现“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信息。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可以用sys  c: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
下面我们进行硬盘的设置,这一项能自动检测硬盘的参数,
把光标移到此项,回车后,出现三种硬盘参数列表。  SIZE为硬盘容量,单位是MB;
MODE为硬盘参数,第2种为LBA,第1种为NORMAL,第3种为LARGE。  如果从硬盘的物理参数看,  NORMAL一项是正确的,但你却不能应用这一项,不然,DOS所能应用的最大硬盘空间将只有528MB,此时,你只能选择LBA模式。
在键盘上键入“2”或“Y”并回车确认。  接着,系**统去检测其余的三个硬盘,此时,可按回车或Esc键跳过检测,然后又回到设置主菜单。硬盘的信息会被自动写入“STANDARD  CMOS  SETUP”中。
白树dodo 2024-06-15
 1 硬盘故障分类 
 硬盘各部位常见故障汇总: 
 1)硬盘的供电:硬盘的供电取自主机的开关电源,四个接线柱的电压分别为:红色为正5V,黑色为地线,黄色为正12V,通过线性电源变换电路,变换为硬盘正常工作的各种电压。硬盘的供电电路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硬盘不能工作。故障现象往往表现为不通电、硬盘检测不到、盘片不转、磁头不寻道等。供电电路常出问题的部位是:插座的接线柱、滤波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电感、保险电阻等。   
2)接口:接口是硬盘与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通路,接口电路如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硬盘检测不到、乱码、参数误认等现象。接口电路常出故障的部位是接口芯片或与之匹配的晶振坏、接口插针断或虚焊或脏污、接口排阻损坏,部分硬盘的接口塑料损坏导致厂家不予保修。 
 3)缓存:用于加快硬盘数据传输速度,如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硬盘不被识别、乱码、进入操作系统后异常死机等现象。
   4)BIOS:用于保存与硬盘容量、接口信息等,硬盘所有的工作流程都与BIOS程序相关,通断电瞬间可能会导致BIOS程序丢失或紊乱。BIOS不正常会导致硬盘误认、不能识别等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 
 5)磁头芯片:贴装在磁头组件上,用于放大磁头信号、磁头逻辑分配、处理音圈电机反馈信号等,该芯片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磁头不能正确寻道、数据不能写入盘片、不能识别硬盘、异响等故障现象。
   6) 前置信号处理器:用于加工整理磁头芯片传来的数据信号,该芯片如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不能正确识别硬盘的故障现象。
   7)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前置信号处理器传过来的数据信号,并对该信号解码或接收计算机传过来的数据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编码。
   8)电机驱动芯片:用于驱动硬盘主轴电机和音圈电机。现在的硬盘由于转速太高导致该芯片发热量太大而损坏,据不完全统计,70% 左右的硬盘电路路障是由该芯片损坏引起。
   9)盘片:用于存储硬盘数据,轻微划伤时可通过软件按一定的算法解码纠错,严重划伤时,数据不可恢复。   10)主轴电机:用于带动盘片高速旋转,现在的硬盘大多使用液态轴承马达,精度极高,剧烈碰撞后可能会使间隙变大,读取数据变得困难、异响或根本检测不到硬盘。该故障现象需用专用设备才能读取里面的数据。   11)磁头:用于读取或写入硬盘数据,受到剧烈碰撞时易于损坏,导致不认硬盘。硬盘受到碰撞后受损可能性更大的是磁头。 
 12)音圈电机:闭环控制电机,用于把磁头准确定位在磁道上。该电机较少损坏。 
 13)定位卡子:用于使磁头停留在启停区,IBM等系列的硬盘的卡子易错位,导致磁头不能正常寻道。在无开盘维修条件的情况下,可按一定的角度适当敲击硬盘,使卡子回复到正确位置。 硬盘电机驱动芯片打阻值:   硬盘电机驱动芯片是硬盘电路部分最易损坏的芯片,70%左右的硬盘电路故障是由该芯片损坏引起。而电机驱动芯片到底是否损坏可通过芯片周围引脚对地打阻值来大致判断。下列表格是常见硬盘电机驱动芯片各引脚对地反向阻值表。用于确认电机驱动芯片是否损坏。数据测试采用9205型数字万用表,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指向被测引脚。   对于只有两面有引脚的芯片,从第一个引脚开始按逆时针方向的引脚用两列数字来表示,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第一面的阻值,第二列表示第二面的阻值。   对于四面都有引脚的芯片,从第一个引脚开始按逆时针方向的引脚用四列数字来表示,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第一面的阻值,第二列表示第二面的阻值,第三列表示第三面的阻值,第四列表示第四面的阻值。
 1 硬盘故障分类 
 硬盘各部位常见故障汇总: 
 1)硬盘的供电:硬盘的供电取自主机的开关电源,四个接线柱的电压分别为:红色为正5V,黑色为地线,黄色为正12V,通过线性电源变换电路,变换为硬盘正常工作的各种电压。硬盘的供电电路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硬盘不能工作。故障现象往往表现为不通电、硬盘检测不到、盘片不转、磁头不寻道等。供电电路常出问题的部位是:插座的接线柱、滤波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电感、保险电阻等。   
2)接口:接口是硬盘与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通路,接口电路如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硬盘检测不到、乱码、参数误认等现象。接口电路常出故障的部位是接口芯片或与之匹配的晶振坏、接口插针断或虚焊或脏污、接口排阻损坏,部分硬盘的接口塑料损坏导致厂家不予保修。 
 3)缓存:用于加快硬盘数据传输速度,如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硬盘不被识别、乱码、进入操作系统后异常死机等现象。
   4)BIOS:用于保存与硬盘容量、接口信息等,硬盘所有的工作流程都与BIOS程序相关,通断电瞬间可能会导致BIOS程序丢失或紊乱。BIOS不正常会导致硬盘误认、不能识别等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 
 5)磁头芯片:贴装在磁头组件上,用于放大磁头信号、磁头逻辑分配、处理音圈电机反馈信号等,该芯片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磁头不能正确寻道、数据不能写入盘片、不能识别硬盘、异响等故障现象。
   6) 前置信号处理器:用于加工整理磁头芯片传来的数据信号,该芯片如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不能正确识别硬盘的故障现象。
   7)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前置信号处理器传过来的数据信号,并对该信号解码或接收计算机传过来的数据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编码。
   8)电机驱动芯片:用于驱动硬盘主轴电机和音圈电机。现在的硬盘由于转速太高导致该芯片发热量太大而损坏,据不完全统计,70% 左右的硬盘电路路障是由该芯片损坏引起。
   9)盘片:用于存储硬盘数据,轻微划伤时可通过软件按一定的算法解码纠错,严重划伤时,数据不可恢复。   10)主轴电机:用于带动盘片高速旋转,现在的硬盘大多使用液态轴承马达,精度极高,剧烈碰撞后可能会使间隙变大,读取数据变得困难、异响或根本检测不到硬盘。该故障现象需用专用设备才能读取里面的数据。   11)磁头:用于读取或写入硬盘数据,受到剧烈碰撞时易于损坏,导致不认硬盘。硬盘受到碰撞后受损可能性更大的是磁头。 
 12)音圈电机:闭环控制电机,用于把磁头准确定位在磁道上。该电机较少损坏。 
 13)定位卡子:用于使磁头停留在启停区,IBM等系列的硬盘的卡子易错位,导致磁头不能正常寻道。在无开盘维修条件的情况下,可按一定的角度适当敲击硬盘,使卡子回复到正确位置。 硬盘电机驱动芯片打阻值:   硬盘电机驱动芯片是硬盘电路部分最易损坏的芯片,70%左右的硬盘电路故障是由该芯片损坏引起。而电机驱动芯片到底是否损坏可通过芯片周围引脚对地打阻值来大致判断。下列表格是常见硬盘电机驱动芯片各引脚对地反向阻值表。用于确认电机驱动芯片是否损坏。数据测试采用9205型数字万用表,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指向被测引脚。   对于只有两面有引脚的芯片,从第一个引脚开始按逆时针方向的引脚用两列数字来表示,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第一面的阻值,第二列表示第二面的阻值。   对于四面都有引脚的芯片,从第一个引脚开始按逆时针方向的引脚用四列数字来表示,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第一面的阻值,第二列表示第二面的阻值,第三列表示第三面的阻值,第四列表示第四面的阻值。
陈好好很好 2024-06-0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4562015533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