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原理是什么

2024-06-21 09:34:38 (50分钟前 更新) 388 6246
请问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啊?求解

最新回答

微波炉的加热原理与物质结构关系紧密。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微波炉利用其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成微波,以2450MHZ的频率振荡频率穿透食物,食物内的极性分子[比如水,蛋白质,脂肪,糖类]即被吸引以2450MHZ的频率做振荡,分子之间互相碰撞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微波炉就是利用这种分子本身产生的摩擦热量快速加热食物
微波炉的加热原理与物质结构关系紧密。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微波炉利用其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成微波,以2450MHZ的频率振荡频率穿透食物,食物内的极性分子[比如水,蛋白质,脂肪,糖类]即被吸引以2450MHZ的频率做振荡,分子之间互相碰撞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微波炉就是利用这种分子本身产生的摩擦热量快速加热食物
胖达最高 2024-06-21
电磁波引起分子震动,分子震动难免会相互作用产生能量的损耗很转化,这部分流失的能量往往以热能的形式。这样就形成所谓的微波加热。
电磁波引起分子震动,分子震动难免会相互作用产生能量的损耗很转化,这部分流失的能量往往以热能的形式。这样就形成所谓的微波加热。
wuyan841106 2024-06-11
一、微波加热原理  
微波烹调的基础是微波对介质加热.根据物理理论可知,介质分子可分为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两大类.有极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其间有一段距离,可等效为一个电偶极子(如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有极分子沿着外电场的方向转向,产生转向极化(无极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沿电场方向只产生位移极化).如果外电场是交变的,那末有极分子的转向也要随电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将使电能转化为分子的动能,然后再转化为热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由此可见,对于有极分子组成的物体(如被烹调的食物),交变电场就容易对它进行加热.  
表征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叫介电常数.(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介质的介电常数是复数,虚数部分反映了介质的损耗).实际上,介电常数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在不同的条件下,其介电常数也不相同.例如水在微波条件下的介电常数和损耗比一般物质大很多,因此较容易吸收微波能量而被加热.  
微波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照射在理想导电金属表面上将被全反射.照射在介质表面则有一小部分被反射,而大部分能穿透到介质内部,并在内部逐渐被介质吸收而转变为热能,其穿透深度主要决定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磁波的频率.在微波频率下对一般物体其穿透深度可达几厘米.  
微波对生物体还有一种生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对细胞、细菌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二、微波加热与普通加热的区别  
由此可见,微波加热与通常的加热方式不一样.通常的加热方式是要有一个高温热源,通过辐射和传导,先使物体的表面加热,然后再由传导和对流在物体内部逐渐向其纵深加热,这样加热速度很慢;而微波炉加热是用磁控管(在炉内顶部)产生微波,然后将微波照射到六面都用金属组成的空箱(又叫谐振腔)中,食物放在箱中,微波在箱壁上被来回反射,同时从各个方向穿到被烹调的食物中去,对食物进行加热,箱壁不吸收微波,只有箱中的容器和食物被加热,因此效率高、速度快.由于加热速度快,因此对食物营养的破坏很少(即保鲜度好).  
综上所述:就是使水分子产生共振,从而达到加热食物的目的、  
没有水分子的东西是不能被加热的  !
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一、微波加热原理  
微波烹调的基础是微波对介质加热.根据物理理论可知,介质分子可分为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两大类.有极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其间有一段距离,可等效为一个电偶极子(如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有极分子沿着外电场的方向转向,产生转向极化(无极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沿电场方向只产生位移极化).如果外电场是交变的,那末有极分子的转向也要随电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将使电能转化为分子的动能,然后再转化为热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由此可见,对于有极分子组成的物体(如被烹调的食物),交变电场就容易对它进行加热.  
表征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叫介电常数.(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介质的介电常数是复数,虚数部分反映了介质的损耗).实际上,介电常数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在不同的条件下,其介电常数也不相同.例如水在微波条件下的介电常数和损耗比一般物质大很多,因此较容易吸收微波能量而被加热.  
微波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照射在理想导电金属表面上将被全反射.照射在介质表面则有一小部分被反射,而大部分能穿透到介质内部,并在内部逐渐被介质吸收而转变为热能,其穿透深度主要决定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磁波的频率.在微波频率下对一般物体其穿透深度可达几厘米.  
微波对生物体还有一种生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对细胞、细菌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二、微波加热与普通加热的区别  
由此可见,微波加热与通常的加热方式不一样.通常的加热方式是要有一个高温热源,通过辐射和传导,先使物体的表面加热,然后再由传导和对流在物体内部逐渐向其纵深加热,这样加热速度很慢;而微波炉加热是用磁控管(在炉内顶部)产生微波,然后将微波照射到六面都用金属组成的空箱(又叫谐振腔)中,食物放在箱中,微波在箱壁上被来回反射,同时从各个方向穿到被烹调的食物中去,对食物进行加热,箱壁不吸收微波,只有箱中的容器和食物被加热,因此效率高、速度快.由于加热速度快,因此对食物营养的破坏很少(即保鲜度好).  
综上所述:就是使水分子产生共振,从而达到加热食物的目的、  
没有水分子的东西是不能被加热的  !
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悠悠岁月里 2024-06-02
微波炉内不产生热能,也不发生热传递,没有红外线。它是靠一种高频电磁波,也就是微波作为传递能量的媒介。微波的波长1毫米到1米(频率为300兆赫到300千兆赫)。微波炉实际上就是一台产生微波的振荡器,它产生的微波,波长122毫米,频率2450兆赫。
   微波在微波炉内振荡,并且使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子和它一起用相同的频率振荡。从而引起分子与分子互相摩擦。摩擦能够生热。振荡频率愈高,振幅愈大,分子间摩擦愈剧烈,产生的热量也就愈多。显然,这种加热的方式与烘烤的红外线辐射的方式效果不同,它可以使食物的内部和外表面同时受热,这种加热方式效率很高,煮熟一盒米饭,只要几分钟,但是,你也绝对得不到“外焦里嫩”的效果。要烤面包、烤羊肉串、烤白薯,只能用电烤箱。有的同学也许注意到,微波炉不仅没有“外焦里嫩”,有时反而出现“里焦外嫩”。加热馒头的时间稍微长一点,馒头的芯就会变硬变焦。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因为微波磁控管发出微波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微波炉中,而是“聚焦”于炉中的某一位置,也就是说,这里的微波强度是其它部位的上百倍。这个聚集位置大约在转盘中心的上部几厘米处,呈蘑菇形的位置。如果你把一个大馒头放在这里加热,你会发现,馒头表面还没烫手,馒头的心中已经烧干,形成一个蘑菇状的里心。为了避免食物的不均匀加热,微波炉内设一个转盘,开机时,它就自动地不停旋转,使食物被均匀加热。
微波炉内不产生热能,也不发生热传递,没有红外线。它是靠一种高频电磁波,也就是微波作为传递能量的媒介。微波的波长1毫米到1米(频率为300兆赫到300千兆赫)。微波炉实际上就是一台产生微波的振荡器,它产生的微波,波长122毫米,频率2450兆赫。
   微波在微波炉内振荡,并且使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子和它一起用相同的频率振荡。从而引起分子与分子互相摩擦。摩擦能够生热。振荡频率愈高,振幅愈大,分子间摩擦愈剧烈,产生的热量也就愈多。显然,这种加热的方式与烘烤的红外线辐射的方式效果不同,它可以使食物的内部和外表面同时受热,这种加热方式效率很高,煮熟一盒米饭,只要几分钟,但是,你也绝对得不到“外焦里嫩”的效果。要烤面包、烤羊肉串、烤白薯,只能用电烤箱。有的同学也许注意到,微波炉不仅没有“外焦里嫩”,有时反而出现“里焦外嫩”。加热馒头的时间稍微长一点,馒头的芯就会变硬变焦。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因为微波磁控管发出微波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微波炉中,而是“聚焦”于炉中的某一位置,也就是说,这里的微波强度是其它部位的上百倍。这个聚集位置大约在转盘中心的上部几厘米处,呈蘑菇形的位置。如果你把一个大馒头放在这里加热,你会发现,馒头表面还没烫手,馒头的心中已经烧干,形成一个蘑菇状的里心。为了避免食物的不均匀加热,微波炉内设一个转盘,开机时,它就自动地不停旋转,使食物被均匀加热。
仙呢榕儿 2024-05-19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3460998535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