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一楼装修地面如何防潮

2024-06-11 14:40:51 (21分钟前 更新) 336 7243

最新回答

一楼装修的时候地面还是铺砖的比较好,这样防潮的效果比较好。若是特别的潮湿的话就做防潮处理。
一楼装修的时候地面还是铺砖的比较好,这样防潮的效果比较好。若是特别的潮湿的话就做防潮处理。
单眼皮姐姐 2024-06-11
在装修时,在地板底下铺设防潮层——加一层油毡(就是两油三毡)或是塑料薄膜,就能隔断地面凝结的水汽,而让其通过四周墙脚留有的边缝,散发到空气中。防潮材料要求完整,破损处或接头处应该重复遮盖。现在有些小区的底层住宅高架半层或1~1.5米,底下做半地下室处理,也能对防潮起到较好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铺垫的是油毡,房子装修后最好多空置一段时间,以充分散味。现在,在市面上也有竹炭之类的环保吸潮材料作为替代物,但价格相对较高。如果底层楼房直接触地,一楼住户的地面尽量不要用实木地板来装修,最好用地砖或者强化地板,否则一旦雨水过多,防潮效果有限,就会导致地板变形..  除了装修之外,平时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室内积水。洗完澡离开浴室时应把门关上,等水汽凝结后,再进去擦干。维持良好的采光也可以帮助防潮,尤其在浴室、厨房等容易发霉的地方,最好开扇窗户或加装独立通风系统。每次拖完地板后,尽量用干布擦干,不要留水渍。清洗过的餐具也不要湿漉漉地放入橱柜,而是竖立放置风干。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想些吸湿的办法,比如,在走廊上撒些木屑、谷壳,在花盆、鱼缸或洗手台下放置一些木炭、竹炭,不在室内晾晒衣服,不把淋湿的衣服、雨伞、鞋子带进屋……都可以减轻室内的潮湿程度..  一楼装修易潮湿,材料选择忌变形;  实木不能贴地墙,通风设计要选好;  地面防水越是好,墙面水气越是高;  简约特指是一楼,利用装饰来补救;  使钱要学会享受,劳民伤财不可恕。  其他建议:您可以做几方面的工作来缓解和消除潮湿所带来的影响:  1.地面可以先刷涂一遍防水涂料,市场上有买的一桶桶的,直接刷地面就可以了,然后在铺的地板下加一层防潮垫(就是可以在复合地板商店看到的一大卷的白色薄膜,就是它了),这样可以防止地面的水气渗上来。  2.安装地板的时候,挑质量比较好的,安装的时候地板中间的拼缝紧密点的,最好有条件的话地板下铺一层毛地板就可以了。  3.瓷砖要挑毛面防滑的,以避免日后表面受潮结露时滑倒。  4.乳胶漆的基层底漆多刷2道,墙纸就尽量少用吧。  5.木工没什么讲究的,家居可以买带脚的,而不是直接放地上的那种,有脚的家居会有效避免地面潮气的侵袭的。  6.如果准备装复合地板,把复合地板的防潮膜粘成一个整体,就是很好的防潮处理
在装修时,在地板底下铺设防潮层——加一层油毡(就是两油三毡)或是塑料薄膜,就能隔断地面凝结的水汽,而让其通过四周墙脚留有的边缝,散发到空气中。防潮材料要求完整,破损处或接头处应该重复遮盖。现在有些小区的底层住宅高架半层或1~1.5米,底下做半地下室处理,也能对防潮起到较好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铺垫的是油毡,房子装修后最好多空置一段时间,以充分散味。现在,在市面上也有竹炭之类的环保吸潮材料作为替代物,但价格相对较高。如果底层楼房直接触地,一楼住户的地面尽量不要用实木地板来装修,最好用地砖或者强化地板,否则一旦雨水过多,防潮效果有限,就会导致地板变形..  除了装修之外,平时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室内积水。洗完澡离开浴室时应把门关上,等水汽凝结后,再进去擦干。维持良好的采光也可以帮助防潮,尤其在浴室、厨房等容易发霉的地方,最好开扇窗户或加装独立通风系统。每次拖完地板后,尽量用干布擦干,不要留水渍。清洗过的餐具也不要湿漉漉地放入橱柜,而是竖立放置风干。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想些吸湿的办法,比如,在走廊上撒些木屑、谷壳,在花盆、鱼缸或洗手台下放置一些木炭、竹炭,不在室内晾晒衣服,不把淋湿的衣服、雨伞、鞋子带进屋……都可以减轻室内的潮湿程度..  一楼装修易潮湿,材料选择忌变形;  实木不能贴地墙,通风设计要选好;  地面防水越是好,墙面水气越是高;  简约特指是一楼,利用装饰来补救;  使钱要学会享受,劳民伤财不可恕。  其他建议:您可以做几方面的工作来缓解和消除潮湿所带来的影响:  1.地面可以先刷涂一遍防水涂料,市场上有买的一桶桶的,直接刷地面就可以了,然后在铺的地板下加一层防潮垫(就是可以在复合地板商店看到的一大卷的白色薄膜,就是它了),这样可以防止地面的水气渗上来。  2.安装地板的时候,挑质量比较好的,安装的时候地板中间的拼缝紧密点的,最好有条件的话地板下铺一层毛地板就可以了。  3.瓷砖要挑毛面防滑的,以避免日后表面受潮结露时滑倒。  4.乳胶漆的基层底漆多刷2道,墙纸就尽量少用吧。  5.木工没什么讲究的,家居可以买带脚的,而不是直接放地上的那种,有脚的家居会有效避免地面潮气的侵袭的。  6.如果准备装复合地板,把复合地板的防潮膜粘成一个整体,就是很好的防潮处理
家装e站重庆站 2024-06-01
在装修时,在地板底下铺设防潮层——加一层油毡(就是两油三毡)或是塑料薄膜,就能隔断地面凝结的水汽,而让其通过四周墙脚留有的边缝,散发到空气中。防潮材料要求完整,破损处或接头处应该重复遮盖。现在有些小区的底层住宅高架半层或1~1.5米,底下做半地下室处理,也能对防潮起到较好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铺垫的是油毡,房子装修后最好多空置一段时间,以充分散味。现在,在市面上也有竹炭之类的环保吸潮材料作为替代物,但价格相对较高。如果底层楼房直接触地,一楼住户的地面尽量不要用实木地板来装修,最好用地砖或者强化地板,否则一旦雨水过多,防潮效果有限,就会导致地板变形..
  除了装修之外,平时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室内积水。洗完澡离开浴室时应把门关上,等水汽凝结后,再进去擦干。维持良好的采光也可以帮助防潮,尤其在浴室、厨房等容易发霉的地方,最好开扇窗户或加装独立通风系统。每次拖完地板后,尽量用干布擦干,不要留水渍。清洗过的餐具也不要湿漉漉地放入橱柜,而是竖立放置风干。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想些吸湿的办法,比如,在走廊上撒些木屑、谷壳,在花盆、鱼缸或洗手台下放置一些木炭、竹炭,不在室内晾晒衣服,不把淋湿的衣服、雨伞、鞋子带进屋……都可以减轻室内的潮湿程度..
  一楼装修易潮湿,材料选择忌变形;
  实木不能贴地墙,通风设计要选好;
  地面防水越是好,墙面水气越是高;
  简约特指是一楼,利用装饰来补救;
  使钱要学会享受,劳民伤财不可恕。
  其他建议:
  您可以做几方面的工作来缓解和消除潮湿所带来的影响:
  1.地面可以先刷涂一遍防水涂料,市场上有买的一桶桶的,直接刷地面就可以了,然后在铺的地板下加一层防潮垫(就是可以在复合地板商店看到的一大卷的白色薄膜,就是它了),这样可以防止地面的水气渗上来。
  2.安装地板的时候,挑质量比较好的,安装的时候地板中间的拼缝紧密点的,最好有条件的话地板下铺一层毛地板就可以了。
  3.瓷砖要挑毛面防滑的,以避免日后表面受潮结露时滑倒。
  4.乳胶漆的基层底漆多刷2道,墙纸就尽量少用吧。
  5.木工没什么讲究的,家居可以买带脚的,而不是直接放地上的那种,有脚的家居会有效避免地面潮气的侵袭的。
  6.如果准备装复合地板,把复合地板的防潮膜粘成一个整体,就是很好的防潮处理
在装修时,在地板底下铺设防潮层——加一层油毡(就是两油三毡)或是塑料薄膜,就能隔断地面凝结的水汽,而让其通过四周墙脚留有的边缝,散发到空气中。防潮材料要求完整,破损处或接头处应该重复遮盖。现在有些小区的底层住宅高架半层或1~1.5米,底下做半地下室处理,也能对防潮起到较好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铺垫的是油毡,房子装修后最好多空置一段时间,以充分散味。现在,在市面上也有竹炭之类的环保吸潮材料作为替代物,但价格相对较高。如果底层楼房直接触地,一楼住户的地面尽量不要用实木地板来装修,最好用地砖或者强化地板,否则一旦雨水过多,防潮效果有限,就会导致地板变形..
  除了装修之外,平时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室内积水。洗完澡离开浴室时应把门关上,等水汽凝结后,再进去擦干。维持良好的采光也可以帮助防潮,尤其在浴室、厨房等容易发霉的地方,最好开扇窗户或加装独立通风系统。每次拖完地板后,尽量用干布擦干,不要留水渍。清洗过的餐具也不要湿漉漉地放入橱柜,而是竖立放置风干。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想些吸湿的办法,比如,在走廊上撒些木屑、谷壳,在花盆、鱼缸或洗手台下放置一些木炭、竹炭,不在室内晾晒衣服,不把淋湿的衣服、雨伞、鞋子带进屋……都可以减轻室内的潮湿程度..
  一楼装修易潮湿,材料选择忌变形;
  实木不能贴地墙,通风设计要选好;
  地面防水越是好,墙面水气越是高;
  简约特指是一楼,利用装饰来补救;
  使钱要学会享受,劳民伤财不可恕。
  其他建议:
  您可以做几方面的工作来缓解和消除潮湿所带来的影响:
  1.地面可以先刷涂一遍防水涂料,市场上有买的一桶桶的,直接刷地面就可以了,然后在铺的地板下加一层防潮垫(就是可以在复合地板商店看到的一大卷的白色薄膜,就是它了),这样可以防止地面的水气渗上来。
  2.安装地板的时候,挑质量比较好的,安装的时候地板中间的拼缝紧密点的,最好有条件的话地板下铺一层毛地板就可以了。
  3.瓷砖要挑毛面防滑的,以避免日后表面受潮结露时滑倒。
  4.乳胶漆的基层底漆多刷2道,墙纸就尽量少用吧。
  5.木工没什么讲究的,家居可以买带脚的,而不是直接放地上的那种,有脚的家居会有效避免地面潮气的侵袭的。
  6.如果准备装复合地板,把复合地板的防潮膜粘成一个整体,就是很好的防潮处理
木头人的老婆 2024-05-2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364120483398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