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有哪些

2024-06-02 01:27:57 (46分钟前 更新) 454 1267

最新回答

要看什么位置的混凝土,比方说柱子,先绑扎钢筋,然后支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梁先支设底模板,然后钢筋绑扎,然后梁侧模,最后混凝土浇筑。
要看什么位置的混凝土,比方说柱子,先绑扎钢筋,然后支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梁先支设底模板,然后钢筋绑扎,然后梁侧模,最后混凝土浇筑。
bluelights 2024-06-02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之用。  2.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表10-71规定执行。  3.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表10-70的数值。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6.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40c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2)墙与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m。(3)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的浇筑高度可不加限制。  凡柱断面在40cm×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不小于30cm高的门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4)分层施工开始浇筑上一层柱时,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成分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  在浇筑剪力墙、薄墙、立柱等狭深结构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由于积聚大量浆水而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匀的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的高度时,适量减少混凝土的配合比用水量。  7.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图10-35)。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图10-36)。图10-35  梁、板同时浇筑方法示意图  图10-36  混凝土倾倒方向  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允许单独浇筑,施工缝可留在距板底面以下2~3cm处。8.浇筑无梁楼盖时,在离柱帽下5c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必须倒在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即可连同楼板一起浇筑。9.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不下去。必要时,这一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10.梁板施工缝可采用企口式接缝或垂直立缝的做法,不宜留坡搓。  在预定留施工缝的地方,在板上按板厚放一木条,在梁上闸以木板,其中间要留切口通过钢筋。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之用。  2.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表10-71规定执行。  3.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表10-70的数值。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6.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40c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2)墙与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m。(3)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的浇筑高度可不加限制。  凡柱断面在40cm×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不小于30cm高的门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4)分层施工开始浇筑上一层柱时,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成分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  在浇筑剪力墙、薄墙、立柱等狭深结构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由于积聚大量浆水而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匀的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的高度时,适量减少混凝土的配合比用水量。  7.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图10-35)。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图10-36)。图10-35  梁、板同时浇筑方法示意图  图10-36  混凝土倾倒方向  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允许单独浇筑,施工缝可留在距板底面以下2~3cm处。8.浇筑无梁楼盖时,在离柱帽下5c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必须倒在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即可连同楼板一起浇筑。9.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不下去。必要时,这一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10.梁板施工缝可采用企口式接缝或垂直立缝的做法,不宜留坡搓。  在预定留施工缝的地方,在板上按板厚放一木条,在梁上闸以木板,其中间要留切口通过钢筋。
新羊年新气象 2024-05-23
通过对二层楼面的钢筋检查,发现钢筋的绑扎,数量规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也达到设计要求,钢筋连接接头处经实验测定以合格,模板脚手架的支撑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杂质已清理干净,达到了打混泥土的要求。商品混凝土进场时,要看单子上的出场时间,标号等,取混泥土做试块进行标养(让施工单位去做),在旁站过程中测定坍落度,以及检查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振捣情况,遇见钢筋错位时要及时派人改正等。
通过对二层楼面的钢筋检查,发现钢筋的绑扎,数量规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也达到设计要求,钢筋连接接头处经实验测定以合格,模板脚手架的支撑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杂质已清理干净,达到了打混泥土的要求。商品混凝土进场时,要看单子上的出场时间,标号等,取混泥土做试块进行标养(让施工单位去做),在旁站过程中测定坍落度,以及检查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振捣情况,遇见钢筋错位时要及时派人改正等。
luclmars明尼苏达 2024-05-21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  广东地区试题  江苏地区试题    
2  
 
 
5
)水泥质量证明书各项品质指标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品质指标包括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
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和抗折强度。
 
 
 
6
)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550kg/m3.  
 
 
⑵砂
1
)砂宜优先选用坚硬不含杂质有棱的硅质砂粒。
 
 
 
2
)砂按其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粗中砂。
 
 
 
3
)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
C30
时,不大于
3%
;低于
C30
时,不大

5%.
对有抗掺、抗冻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
3%
,对
C10

C10
以下的混凝
土用砂,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⑶石子(碎石或卵石)
 
 
 
1
)石子宜选用花岗岩为好。其余石灰岩、砂岩、页岩、或其它水成岩必须取样做石材强度检定。同
时应根据混凝土建筑物或构物的使用情况和强度要求,决定能否使用或有限制性使用。
 
 
 
2
)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尺寸的
1/4
,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
3/4.
混凝土实心板骨
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2.
且不得超过
50mm.  
 
 
3
)石子中的含泥量(按重量计)对等于或高于
C30
混凝土时,不大于
1%
;低于
C30
时,不大于
2%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石子的含泥量不大于
1%
;对
C10

C10
以下的混凝土,石子
的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4

石子中针、
片状颗粒的含量
(按按重量计)

当混凝土强度等于或高于
C30
混凝土时,
不大于
15%

低于
C30
时不大于
25%
;对
C10

C10
以下,可放宽到
40%.  
 
 
⑷水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拌制各种混凝土,不需再进行检验。
 
 
 
2
)若采用非饮用的天然水、受污染的湖泊水、地下水等,应先经检验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
)的规定才能使用。
 
 
 
⑸轻骨料
 
 
 
1
)轻骨料混凝土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与水泥和水配制而成,其干密度(原称干容量)不
大于
1950kg/m3.  
 
 
2
)轻骨料主要有粉煤灰陶粒和陶砂、粘土陶粒和陶砂、页岩陶粒和陶砂,以及天然轻骨料中的浮石、
火山渣等。
 
 
 
3

采用轻骨料应分别符合
《粉煤灰陶粒和陶砂》

GB2838-81

标准,
《粘土陶粒和陶砂》

GB2839-81

标准。
《页岩陶粒和陶砂》

GB2840-81
)标准,
《天然轻骨料》

GB2841-81
)标准的规定。其试验方法应
按《轻骨料试验方法》

GB2842-81
)标准执行。
 
 
 
⑹外加剂和掺合料
 
 
 
详见本节四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
 
机具
 
 
 
⑴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机按进料额定容量有
250L

400L
两种,
按搅拌方式有自落式和强制式两种。

落式的型号应采用
JZ

JD

JS
型系列产品。
 
 
 
⑵振动器分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和振动台。
 
 
 
⑶台枰,能称量
200kg
以上材料,且有
CMC
标志。
 
 
 
⑷斗车(手推车)
 
 
 
作业条件
 
 
 
⑴基础工程应先将基坑内积水抽干或排除,坑内浮土、淤泥和杂物要清理干净。
 
 
 
⑵墙、柱、梁等模板内的木碎、杂物要清除干净,模板缝隙应严密不漏浆。
 
 
 
⑶复核模板、支顶、预埋件、管线钢筋等符合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⑷脚手架架设要符合安全规定:楼板浇捣时尚应架设运输桥道,桥道下面要有遮盖,浇筑口应有专用
槽口板。
 
 
 
⑸水泥、
砂、
石子及外加剂、
掺合料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⑹台秤经计量检查准确,振动器经试运转符合使用要求。
 
 
3  
 
 
⑺根据施工方案对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包括作业内容、特点、数量、工期、施工方法、配合
比、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和施工缝设置等。
 
二、操作工艺
 
 
 
1
、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
、根据配合比确定的每盘(槽)各种材料用量要过称。
 
 
 
3
、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如需加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
 
 
 
4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可按表
5-24
规定采用。
 
 
 
⑴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应延长。
 
 
 
⑵粉煤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比基准混凝土延长
10

30s.  
 
 
⑶轻骨料混凝土加料顺序:当轻骨料在搅拌前预湿时,先加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
30s
,再加水继续
搅匀。未经预湿的轻骨料先加
1/2
用水量,然后加粗细骨料搅拌
60s
,再加水泥和剩余水量继续搅拌均匀。
 
 
 
混凝土运输
 
 
 
⑴混凝土在现场运输工具有手推车、吊斗、滑槽、泵送等。
 
 
 
⑵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
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
在运输过程中,
要防止混凝土离析、
水泥浆流失、
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⑶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
5-25
的规定。
 
 
 
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其运输延续时间应由试验确定。
 
 
 
2
)轻骨料混凝土运输延续时间应适当缩短,以不超过
45min
为宜。若产生拌合物稠度损失或离析较
重者,浇筑前宜采用人工二次拌合。
 
 
 
⑷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整顺畅,若有凹凸不平,应铺垫桥枋。在楼板施工时,更应铺设专用桥道,严
禁手推车和人员踩踏钢筋。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⑴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
,如超过
2m
时必须采取措施。
 
 
 
⑵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
3m
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生口)
 
⑶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
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最在不超过
500mm.
平板振动器的分导厚度为
200mm.  
 
 
⑷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
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为
300

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
50mm
,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⑸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
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
2
小时应按施工缝处
理。
 
 
 
⑹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
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桩基承台、梁、混凝土浇筑
 
 
 
⑴承台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如留缝超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右
使用吊斗直接卸料入模时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
300

400mm
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⑵振捣时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
振动棒与水平倾角约
60
°左右,
棒头朝前进方
向,棒间距以
500mm
为宜,要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冒出气泡为宜。混凝土表面应随振
捣按标高线进行抹平。
 
 
 
⑶梁的施工缝宜留置于相邻两承台中间的
1/3
范围内,并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企口)继续施工时,
接缝处混凝土应先凿去浮浆,用水湿润并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万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接
合良好,然后才继续浇筑混凝土。
 
 
 
柱、墙混凝土浇筑
 
 
 
⑴柱、墙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
50mm
厚与混凝土配比相  
 
4  
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⑵柱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500mm
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
进,连续进行,并按表
6-24
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延续时间。
 
 
 
⑶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
300mm
以上,并
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⑷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
300mm.  
 
 
⑸施工缝设置:墙体宜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度
1/3
范围内。墙体其它部位垂直缝留设应由施工方案确
定。柱子水平缝留置于主梁下面、吊车梁牛腿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板的柱帽下面。
 
 
 
梁、板混凝土浇筑
 
 
 
⑴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
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
“赶浆法”
推进,
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
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⑵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允许单独浇筑,
其施工缝应留设在板底下
20

30mm
处。
第一层下料慢些,
使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使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振捣时要避免触动钢
筋及埋件。
 
 
 
⑶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
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⑷在浇筑与柱、
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
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1

1.5
小时,
使其获得初步沉实,
再继续浇筑。
 
 
 
⑸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
1/3
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
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双向受力板、厚大结构、拱、薄
壳、水池、多层刚架等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⑹施工缝宜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⑺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
1.2Mpa
时,
才允许继续浇筑。
混凝土达到
1.2Mpa
的时
间,可通过试验决定,也可参照表
5-26.  
 
 
⑻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
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⑼浇筑梁柱接头前应按柱子的施工缝处理。
 
 
 
10
、楼梯混凝土浇筑
 
 
 
⑴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
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木磨板)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⑵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⑶施工缝位置: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
1/3
范围内。
 
 
 
11
、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浇筑
 
 
 
⑴应连续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⑵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
300mm.  
 
 
⑶由于轻骨料容重轻,容易造成砂浆下沉,轻骨料上浮。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要快插慢拔,震点要适
当加密,分布均匀。其振捣间距不应大于振荡棒作用半径的一倍,振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分层离析。
 
 
 
⑷施工缝设在内外墙交接处,用钢丝网或木板档牢。
 
 
 
12
、混凝土的养护
 
 
 
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
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⑵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
7
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
天。
 
 
 
⑶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常温下每日浇水两次。
 
 
 
⑷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在拆除内模板后,待混凝土达
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⑸可喷晒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蒸发,达到养护的目的。
 
 
 
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其四周应压至严密,并应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
 
 
5  
 
 
⑺养护用水与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加外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要检查出厂合格证
或者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⑵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并检查《混凝土搅
拌质量记录表》和施工日志。
 
 
 
⑶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的标准和规定。
 
 
 
⑷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如设计没有说明者,普通钢筋混凝土一般允许裂缝宽度露天≤
0.2mm
,室内≤
0.3mm.  
 
 
基本项目
 
 
 
⑴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并根据外观检查出现蜂窝、
孔洞、
露筋、
缝隙、
夹渣等缺陷程度评定质量等级。
 
 
 
⑵基础上表面有坡度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倒坡现象。
 
允许偏差(略)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预
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
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
2.5mm
,应序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
相应的石子粒径。
 
 
 
⑵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
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
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⑶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
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⑷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
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⑸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预防措施:浇
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⑹墙柱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精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
50mm
厚以上水泥砂浆。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
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
混凝土前先浇足
50

100mm
厚的水泥砂浆。
 
 
 
⑺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
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
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⑻楼板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
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
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
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⑼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
引起。预防措施:
 
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
要进行复线检查,
及时纠正。
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
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
必要时二次浇筑。
 
 
 
⑽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
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
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⑾缺棱掉角。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  
 
6  
当。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
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⑿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预防措施:垫
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
 
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
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⒀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
后浇梁板混凝土。
 
 
 
⒁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
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⒂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板下冒出导致
烂根。
 
 
 
⒃浇筑悬臂板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⒄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1
)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
1

2

1

2.5
水泥砂浆抹平。
 
 
 
2
)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
 
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
孔洞用
1

2

1

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3
)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
 
支模后,先涂纯水泥浆,再用比原
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捣。如孔洞较深,可用压力灌浆法。
 
 
 
4
)裂缝: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将表面凿成
V
型缝,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浆进行
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⒅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2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搅拌机应该设置在平坦的位置上,用木枋垫起轮轴,将轮胎架空,防止开机时发生移动。
 
 
 
⑵作业完毕,随即将拌筒清洗干净,筒内不得有积水。
 
 
 
⑶搅拌机上料斗提升后,斗下不准人员通行。如必须在斗下作业,须将上料斗用保险链条挂牢,并停
机。
 
 
 
⑷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后应拉断电闸,锁好开关箱。
 
 
 
⑸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⑹使用手推车倾倒混凝土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
 
 
 
⑺垂直运输采用井架时,手推车放置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笼外,车轮前后应挡牢。
 
 
 
⑻使用溜槽时,严禁操作人员直接站在溜槽邦上操作。
 
 
 
⑼浇筑单梁、柱混凝土时,应设操作台,操作人员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断
而坠落。
 
 
 
⑽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同时进行;浇筑漏斗形料仓,应将下口先行封闭,并搭设操作平
台,以防坠落。
 
 
 
⑾楼面上的孔洞应予以遮盖或有其它保护措施。宜提倡预埋间距
200mm
×
200mm
钢筋网作可靠性防
护。
 
 
 
⑿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3
、产品保护
 
 
 
⑴混凝土浇筑期间,及时校对预留伸出钢筋或埋件位置。
 
 
 
⑵已浇的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才准在楼面上乾地操作。
 
 
 
⑶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⑷不能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梁侧板或吊板上蹬踩。
 
 
 
⑸使用振动棒时,注意不要触碰钢筋与埋件、预埋螺栓、暗管等,如发现变异应及时校正。
 
 
 
⑹雨期施工应备有足够的防御措施,及时对已浇筑的部位进行遮盖。下雨期间,应避免露天作业。
 
 
 
⑺日平均气温低于
5
℃时,不得浇水养护,宜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覆盖保温。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  广东地区试题  江苏地区试题    
2  
 
 
5
)水泥质量证明书各项品质指标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品质指标包括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
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和抗折强度。
 
 
 
6
)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550kg/m3.  
 
 
⑵砂
1
)砂宜优先选用坚硬不含杂质有棱的硅质砂粒。
 
 
 
2
)砂按其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粗中砂。
 
 
 
3
)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
C30
时,不大于
3%
;低于
C30
时,不大

5%.
对有抗掺、抗冻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
3%
,对
C10

C10
以下的混凝
土用砂,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⑶石子(碎石或卵石)
 
 
 
1
)石子宜选用花岗岩为好。其余石灰岩、砂岩、页岩、或其它水成岩必须取样做石材强度检定。同
时应根据混凝土建筑物或构物的使用情况和强度要求,决定能否使用或有限制性使用。
 
 
 
2
)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尺寸的
1/4
,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
3/4.
混凝土实心板骨
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2.
且不得超过
50mm.  
 
 
3
)石子中的含泥量(按重量计)对等于或高于
C30
混凝土时,不大于
1%
;低于
C30
时,不大于
2%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石子的含泥量不大于
1%
;对
C10

C10
以下的混凝土,石子
的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4

石子中针、
片状颗粒的含量
(按按重量计)

当混凝土强度等于或高于
C30
混凝土时,
不大于
15%

低于
C30
时不大于
25%
;对
C10

C10
以下,可放宽到
40%.  
 
 
⑷水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拌制各种混凝土,不需再进行检验。
 
 
 
2
)若采用非饮用的天然水、受污染的湖泊水、地下水等,应先经检验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
)的规定才能使用。
 
 
 
⑸轻骨料
 
 
 
1
)轻骨料混凝土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与水泥和水配制而成,其干密度(原称干容量)不
大于
1950kg/m3.  
 
 
2
)轻骨料主要有粉煤灰陶粒和陶砂、粘土陶粒和陶砂、页岩陶粒和陶砂,以及天然轻骨料中的浮石、
火山渣等。
 
 
 
3

采用轻骨料应分别符合
《粉煤灰陶粒和陶砂》

GB2838-81

标准,
《粘土陶粒和陶砂》

GB2839-81

标准。
《页岩陶粒和陶砂》

GB2840-81
)标准,
《天然轻骨料》

GB2841-81
)标准的规定。其试验方法应
按《轻骨料试验方法》

GB2842-81
)标准执行。
 
 
 
⑹外加剂和掺合料
 
 
 
详见本节四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
 
机具
 
 
 
⑴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机按进料额定容量有
250L

400L
两种,
按搅拌方式有自落式和强制式两种。

落式的型号应采用
JZ

JD

JS
型系列产品。
 
 
 
⑵振动器分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和振动台。
 
 
 
⑶台枰,能称量
200kg
以上材料,且有
CMC
标志。
 
 
 
⑷斗车(手推车)
 
 
 
作业条件
 
 
 
⑴基础工程应先将基坑内积水抽干或排除,坑内浮土、淤泥和杂物要清理干净。
 
 
 
⑵墙、柱、梁等模板内的木碎、杂物要清除干净,模板缝隙应严密不漏浆。
 
 
 
⑶复核模板、支顶、预埋件、管线钢筋等符合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⑷脚手架架设要符合安全规定:楼板浇捣时尚应架设运输桥道,桥道下面要有遮盖,浇筑口应有专用
槽口板。
 
 
 
⑸水泥、
砂、
石子及外加剂、
掺合料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⑹台秤经计量检查准确,振动器经试运转符合使用要求。
 
 
3  
 
 
⑺根据施工方案对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包括作业内容、特点、数量、工期、施工方法、配合
比、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和施工缝设置等。
 
二、操作工艺
 
 
 
1
、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
、根据配合比确定的每盘(槽)各种材料用量要过称。
 
 
 
3
、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如需加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
 
 
 
4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可按表
5-24
规定采用。
 
 
 
⑴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应延长。
 
 
 
⑵粉煤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比基准混凝土延长
10

30s.  
 
 
⑶轻骨料混凝土加料顺序:当轻骨料在搅拌前预湿时,先加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
30s
,再加水继续
搅匀。未经预湿的轻骨料先加
1/2
用水量,然后加粗细骨料搅拌
60s
,再加水泥和剩余水量继续搅拌均匀。
 
 
 
混凝土运输
 
 
 
⑴混凝土在现场运输工具有手推车、吊斗、滑槽、泵送等。
 
 
 
⑵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
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
在运输过程中,
要防止混凝土离析、
水泥浆流失、
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⑶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
5-25
的规定。
 
 
 
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其运输延续时间应由试验确定。
 
 
 
2
)轻骨料混凝土运输延续时间应适当缩短,以不超过
45min
为宜。若产生拌合物稠度损失或离析较
重者,浇筑前宜采用人工二次拌合。
 
 
 
⑷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整顺畅,若有凹凸不平,应铺垫桥枋。在楼板施工时,更应铺设专用桥道,严
禁手推车和人员踩踏钢筋。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⑴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
,如超过
2m
时必须采取措施。
 
 
 
⑵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
3m
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生口)
 
⑶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
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最在不超过
500mm.
平板振动器的分导厚度为
200mm.  
 
 
⑷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
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为
300

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
50mm
,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⑸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
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
2
小时应按施工缝处
理。
 
 
 
⑹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
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桩基承台、梁、混凝土浇筑
 
 
 
⑴承台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如留缝超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右
使用吊斗直接卸料入模时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
300

400mm
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⑵振捣时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
振动棒与水平倾角约
60
°左右,
棒头朝前进方
向,棒间距以
500mm
为宜,要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冒出气泡为宜。混凝土表面应随振
捣按标高线进行抹平。
 
 
 
⑶梁的施工缝宜留置于相邻两承台中间的
1/3
范围内,并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企口)继续施工时,
接缝处混凝土应先凿去浮浆,用水湿润并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万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接
合良好,然后才继续浇筑混凝土。
 
 
 
柱、墙混凝土浇筑
 
 
 
⑴柱、墙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
50mm
厚与混凝土配比相  
 
4  
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⑵柱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500mm
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
进,连续进行,并按表
6-24
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延续时间。
 
 
 
⑶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
300mm
以上,并
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⑷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
300mm.  
 
 
⑸施工缝设置:墙体宜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度
1/3
范围内。墙体其它部位垂直缝留设应由施工方案确
定。柱子水平缝留置于主梁下面、吊车梁牛腿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板的柱帽下面。
 
 
 
梁、板混凝土浇筑
 
 
 
⑴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
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
“赶浆法”
推进,
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
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⑵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允许单独浇筑,
其施工缝应留设在板底下
20

30mm
处。
第一层下料慢些,
使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使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振捣时要避免触动钢
筋及埋件。
 
 
 
⑶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
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⑷在浇筑与柱、
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
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1

1.5
小时,
使其获得初步沉实,
再继续浇筑。
 
 
 
⑸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
1/3
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
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双向受力板、厚大结构、拱、薄
壳、水池、多层刚架等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⑹施工缝宜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⑺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
1.2Mpa
时,
才允许继续浇筑。
混凝土达到
1.2Mpa
的时
间,可通过试验决定,也可参照表
5-26.  
 
 
⑻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
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⑼浇筑梁柱接头前应按柱子的施工缝处理。
 
 
 
10
、楼梯混凝土浇筑
 
 
 
⑴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
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木磨板)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⑵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⑶施工缝位置: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
1/3
范围内。
 
 
 
11
、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浇筑
 
 
 
⑴应连续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⑵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
300mm.  
 
 
⑶由于轻骨料容重轻,容易造成砂浆下沉,轻骨料上浮。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要快插慢拔,震点要适
当加密,分布均匀。其振捣间距不应大于振荡棒作用半径的一倍,振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分层离析。
 
 
 
⑷施工缝设在内外墙交接处,用钢丝网或木板档牢。
 
 
 
12
、混凝土的养护
 
 
 
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
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⑵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
7
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
天。
 
 
 
⑶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常温下每日浇水两次。
 
 
 
⑷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在拆除内模板后,待混凝土达
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⑸可喷晒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蒸发,达到养护的目的。
 
 
 
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其四周应压至严密,并应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
 
 
5  
 
 
⑺养护用水与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加外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要检查出厂合格证
或者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⑵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并检查《混凝土搅
拌质量记录表》和施工日志。
 
 
 
⑶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的标准和规定。
 
 
 
⑷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如设计没有说明者,普通钢筋混凝土一般允许裂缝宽度露天≤
0.2mm
,室内≤
0.3mm.  
 
 
基本项目
 
 
 
⑴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并根据外观检查出现蜂窝、
孔洞、
露筋、
缝隙、
夹渣等缺陷程度评定质量等级。
 
 
 
⑵基础上表面有坡度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倒坡现象。
 
允许偏差(略)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预
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
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
2.5mm
,应序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
相应的石子粒径。
 
 
 
⑵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
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
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⑶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
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⑷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
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⑸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预防措施:浇
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⑹墙柱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精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
50mm
厚以上水泥砂浆。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
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
混凝土前先浇足
50

100mm
厚的水泥砂浆。
 
 
 
⑺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
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
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⑻楼板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
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
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
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⑼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
引起。预防措施:
 
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
要进行复线检查,
及时纠正。
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
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
必要时二次浇筑。
 
 
 
⑽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
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
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⑾缺棱掉角。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  
 
6  
当。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
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⑿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预防措施:垫
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
 
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
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⒀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
后浇梁板混凝土。
 
 
 
⒁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
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⒂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板下冒出导致
烂根。
 
 
 
⒃浇筑悬臂板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⒄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1
)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
1

2

1

2.5
水泥砂浆抹平。
 
 
 
2
)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
 
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
孔洞用
1

2

1

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3
)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
 
支模后,先涂纯水泥浆,再用比原
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捣。如孔洞较深,可用压力灌浆法。
 
 
 
4
)裂缝: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将表面凿成
V
型缝,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浆进行
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⒅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2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搅拌机应该设置在平坦的位置上,用木枋垫起轮轴,将轮胎架空,防止开机时发生移动。
 
 
 
⑵作业完毕,随即将拌筒清洗干净,筒内不得有积水。
 
 
 
⑶搅拌机上料斗提升后,斗下不准人员通行。如必须在斗下作业,须将上料斗用保险链条挂牢,并停
机。
 
 
 
⑷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后应拉断电闸,锁好开关箱。
 
 
 
⑸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⑹使用手推车倾倒混凝土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
 
 
 
⑺垂直运输采用井架时,手推车放置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笼外,车轮前后应挡牢。
 
 
 
⑻使用溜槽时,严禁操作人员直接站在溜槽邦上操作。
 
 
 
⑼浇筑单梁、柱混凝土时,应设操作台,操作人员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断
而坠落。
 
 
 
⑽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同时进行;浇筑漏斗形料仓,应将下口先行封闭,并搭设操作平
台,以防坠落。
 
 
 
⑾楼面上的孔洞应予以遮盖或有其它保护措施。宜提倡预埋间距
200mm
×
200mm
钢筋网作可靠性防
护。
 
 
 
⑿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3
、产品保护
 
 
 
⑴混凝土浇筑期间,及时校对预留伸出钢筋或埋件位置。
 
 
 
⑵已浇的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才准在楼面上乾地操作。
 
 
 
⑶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⑷不能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梁侧板或吊板上蹬踩。
 
 
 
⑸使用振动棒时,注意不要触碰钢筋与埋件、预埋螺栓、暗管等,如发现变异应及时校正。
 
 
 
⑹雨期施工应备有足够的防御措施,及时对已浇筑的部位进行遮盖。下雨期间,应避免露天作业。
 
 
 
⑺日平均气温低于
5
℃时,不得浇水养护,宜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覆盖保温。
张小凡09 2024-05-19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之用。
   2.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表10-71规定执行。
   3.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表10-70的数值。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6.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40c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2)墙与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m。
(3)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的浇筑高度可不加限制。
   凡柱断面在40cm×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不小于30cm高的门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4)分层施工开始浇筑上一层柱时,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成分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
   在浇筑剪力墙、薄墙、立柱等狭深结构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由于积聚大量浆水而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匀的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的高度时,适量减少混凝土的配合比用水量。
   7.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图10-35)。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图10-36)。
图10-35  梁、板同时浇筑方法示意图
 
图10-36  混凝土倾倒方向
   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允许单独浇筑,施工缝可留在距板底面以下2~3cm处。
8.浇筑无梁楼盖时,在离柱帽下5c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必须倒在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即可连同楼板一起浇筑。
9.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不下去。必要时,这一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10.梁板施工缝可采用企口式接缝或垂直立缝的做法,不宜留坡搓。
   在预定留施工缝的地方,在板上按板厚放一木条,在梁上闸以木板,其中间要留切口通过钢筋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之用。
   2.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表10-71规定执行。
   3.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表10-70的数值。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6.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40c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2)墙与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m。
(3)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的浇筑高度可不加限制。
   凡柱断面在40cm×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不小于30cm高的门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4)分层施工开始浇筑上一层柱时,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成分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
   在浇筑剪力墙、薄墙、立柱等狭深结构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由于积聚大量浆水而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匀的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的高度时,适量减少混凝土的配合比用水量。
   7.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图10-35)。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图10-36)。
图10-35  梁、板同时浇筑方法示意图
 
图10-36  混凝土倾倒方向
   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允许单独浇筑,施工缝可留在距板底面以下2~3cm处。
8.浇筑无梁楼盖时,在离柱帽下5c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必须倒在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即可连同楼板一起浇筑。
9.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不下去。必要时,这一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10.梁板施工缝可采用企口式接缝或垂直立缝的做法,不宜留坡搓。
   在预定留施工缝的地方,在板上按板厚放一木条,在梁上闸以木板,其中间要留切口通过钢筋
jessiedido 2024-05-16
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之用。
   2.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表10-71规定执行。
   3.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表10-70的数值。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之用。
   2.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表10-71规定执行。
   3.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表10-70的数值。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瓶子好多 2024-05-14
1,文明施工。2,严格控制施工期噪声排污量。
1,文明施工。2,严格控制施工期噪声排污量。
姜大大夫人 2024-05-01
喷射混凝土的特点,是采用压缩空气进行喷射作业,将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结合在同一个工序内完成。喷射混凝土有干法喷射和湿法喷射两种施工方法。一般大量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如网架、悬索等)屋面、地下工程的衬砌、坡面的护坡、大型构筑物的补强、矿山以及一些特殊工程。
干法喷射就是砂石和水泥经过强制式搅拌机拌合后,用压缩空气将干性混合料送入管道,再送到喷嘴里,在喷嘴里引入高压水,与干料合成混凝土,最终喷射到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干法施工比较方便,使用较为普遍。但由于干料喷射速度快,在喷嘴中与水拌合的时间短,水泥的水化作用往往不够充分。另外,由于机械和操作上的原因,材料的配合比和水灰比不易严格控制,因此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匀质性不如湿法施工好。
湿法喷射就是在搅拌机中按一定配合比搅拌成混凝土混合料后,再由喷射机通过胶管从喷嘴中喷出,在喷嘴处不再加水。湿法施工由于预先加水搅拌,水泥的水化作用比较充分,因此与干法施工相比,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速度可提高约100%,粉尘浓度减少约50%~80%,材料回弹减少约50%,节约压缩空气约30%~60%。但湿法施工的设备比较复杂,水泥用量较大,也不宜用于基面渗水量大的地方。
喷射混凝土中由于水泥颗粒与粗骨料互相撞击,连续挤压,因而可采用较小的水灰比,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密实性、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久性。
为了改善喷射混凝土的性能,常掺加占水泥重量2.5%~4.0%的高效速凝剂,一般可使水泥在3min内初凝,l0min达到终凝,有利于提高早期强度,增大混凝土喷射层的厚度,减少回弹损失。
喷射混凝土中加入少量(一般为混凝土重量3%~4%)的钢纤维(直径0.3~
0.5mm
,长度20~30mm),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剪、抗冲击和抗疲劳强度。
喷射混凝土的特点,是采用压缩空气进行喷射作业,将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结合在同一个工序内完成。喷射混凝土有干法喷射和湿法喷射两种施工方法。一般大量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如网架、悬索等)屋面、地下工程的衬砌、坡面的护坡、大型构筑物的补强、矿山以及一些特殊工程。
干法喷射就是砂石和水泥经过强制式搅拌机拌合后,用压缩空气将干性混合料送入管道,再送到喷嘴里,在喷嘴里引入高压水,与干料合成混凝土,最终喷射到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干法施工比较方便,使用较为普遍。但由于干料喷射速度快,在喷嘴中与水拌合的时间短,水泥的水化作用往往不够充分。另外,由于机械和操作上的原因,材料的配合比和水灰比不易严格控制,因此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匀质性不如湿法施工好。
湿法喷射就是在搅拌机中按一定配合比搅拌成混凝土混合料后,再由喷射机通过胶管从喷嘴中喷出,在喷嘴处不再加水。湿法施工由于预先加水搅拌,水泥的水化作用比较充分,因此与干法施工相比,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速度可提高约100%,粉尘浓度减少约50%~80%,材料回弹减少约50%,节约压缩空气约30%~60%。但湿法施工的设备比较复杂,水泥用量较大,也不宜用于基面渗水量大的地方。
喷射混凝土中由于水泥颗粒与粗骨料互相撞击,连续挤压,因而可采用较小的水灰比,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密实性、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久性。
为了改善喷射混凝土的性能,常掺加占水泥重量2.5%~4.0%的高效速凝剂,一般可使水泥在3min内初凝,l0min达到终凝,有利于提高早期强度,增大混凝土喷射层的厚度,减少回弹损失。
喷射混凝土中加入少量(一般为混凝土重量3%~4%)的钢纤维(直径0.3~
0.5mm
,长度20~30mm),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剪、抗冲击和抗疲劳强度。
盖世在在 2024-04-20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1416044235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