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样种植竹笋

2024-06-27 10:36:05 (34分钟前 更新) 478 2851

最新回答

种植产竹笋的竹子的方法:
  1、选地:
  以缓坡地为好,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质地疏松、水分充足而不积水的酸性、中性壤土、轻粘壤土为宜。
  2、整地:
  细致整地施肥,开沟做高畦。秋季或早春播种,采用穴播,穴距  20×25厘米,穴深1.5至2厘米,每穴下种10粒,每亩用种1.5公斤。播后遮盖稻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搭盖透光度为30%的荫棚,加强水肥管理,每亩可产苗8000丛左右。
  3、种植:
  早春起苗栽植,苗丛必须整丛挖起,3至5株为1小丛,剪去叶片的  1/3至1/2  ;每穴栽1小丛,入土深度高于分蘖处3厘米为宜,要做到苗根舒展,苗丛端正,栽后踩紧土壤。
  4、施肥:
  每年取苗后要用厩肥、土杂肥、林地腐殖土等混合物,把挖苗后的坑穴填平,以补充圃地土壤和所需养分。春笋出土后要施腐熟人粪尿和适量过磷酸钙、复合肥,以促进竹笋和竹苗生长。
  5、中耕除草:
  每年夏秋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竹苗未郁闭前,要在苗蔸根际覆盖干草,以防止日灼,并保墒抗旱。
  6、排水灌溉:
  毛竹既喜湿又怕涝,因此雨季要排除园地积水,旱季要及时灌水。
  7、调整苗径:
  小苗地径以1至3厘米为好。若苗径过小,可以增加取苗量,以利于苗径增大。苗径过大,可以减少取苗量,以促使苗径减小。
  8、调整密度:
  出笋过密处,可适当人工退笋,以减少出苗密度。出苗过稀处,采取补苗、埋鞭、施肥等措施,以增大密度。一般合理密度为每平方米10至12株,每亩每年取苗6000株左右。
种植产竹笋的竹子的方法:
  1、选地:
  以缓坡地为好,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质地疏松、水分充足而不积水的酸性、中性壤土、轻粘壤土为宜。
  2、整地:
  细致整地施肥,开沟做高畦。秋季或早春播种,采用穴播,穴距  20×25厘米,穴深1.5至2厘米,每穴下种10粒,每亩用种1.5公斤。播后遮盖稻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搭盖透光度为30%的荫棚,加强水肥管理,每亩可产苗8000丛左右。
  3、种植:
  早春起苗栽植,苗丛必须整丛挖起,3至5株为1小丛,剪去叶片的  1/3至1/2  ;每穴栽1小丛,入土深度高于分蘖处3厘米为宜,要做到苗根舒展,苗丛端正,栽后踩紧土壤。
  4、施肥:
  每年取苗后要用厩肥、土杂肥、林地腐殖土等混合物,把挖苗后的坑穴填平,以补充圃地土壤和所需养分。春笋出土后要施腐熟人粪尿和适量过磷酸钙、复合肥,以促进竹笋和竹苗生长。
  5、中耕除草:
  每年夏秋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竹苗未郁闭前,要在苗蔸根际覆盖干草,以防止日灼,并保墒抗旱。
  6、排水灌溉:
  毛竹既喜湿又怕涝,因此雨季要排除园地积水,旱季要及时灌水。
  7、调整苗径:
  小苗地径以1至3厘米为好。若苗径过小,可以增加取苗量,以利于苗径增大。苗径过大,可以减少取苗量,以促使苗径减小。
  8、调整密度:
  出笋过密处,可适当人工退笋,以减少出苗密度。出苗过稀处,采取补苗、埋鞭、施肥等措施,以增大密度。一般合理密度为每平方米10至12株,每亩每年取苗6000株左右。
喝汽水的小蜗牛 2024-06-27
(1)选地和整地.山区、丘陵、平地都可以造林.要选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呈酸性壤土为造林地.全面整地,然后挖穴,穴长1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穴底施放基肥.
  (2)移竹造林.选择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厘米,2-3年生的母竹.竹鞭应选绿黄色,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挖掘母竹.一般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厘米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在挖好穴的林地上栽植母竹,栽竹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每亩栽植20-35株.栽后设立支柱.
  (3)移兜造林.栽植方法和选择母竹都与移造造林相同,只是截去竹竿,用兜栽植.
  (4)实生分蘖苗(小母竹)造林.从圃地将分蘖苗整丛挖起,带土,留根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每亩40-6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穴长、宽、深各30厘米.将竹苗分为3-4株一丛栽植,壅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苗根际约低3厘米,并壅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5)冬季采伐.一般用材竹林要留三度竹(6年生),砍四度竹.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两年采伐一次,换叶当年冬季不能伐竹.年年出笋换叶的花年竹林,每年冬季伐竹,砍去竹叶发黄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砍伐后每亩应150-200株.
  (6)钩梢整枝防止雪害.
  3月播种育苗.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害.要选择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作圃地和细致整地做床.播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小时后即可播种.条播、撒播、穴播均可.穴播的株行距为30厘米左右,每穴均匀点播8-10粒,用细焦泥灰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淋水.条播时,条距30厘米左右.亩用种2千克左右.播后要注意鼠、雀、虫和蚯蚓为害.
(1)选地和整地.山区、丘陵、平地都可以造林.要选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呈酸性壤土为造林地.全面整地,然后挖穴,穴长1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穴底施放基肥.
  (2)移竹造林.选择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厘米,2-3年生的母竹.竹鞭应选绿黄色,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挖掘母竹.一般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厘米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在挖好穴的林地上栽植母竹,栽竹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每亩栽植20-35株.栽后设立支柱.
  (3)移兜造林.栽植方法和选择母竹都与移造造林相同,只是截去竹竿,用兜栽植.
  (4)实生分蘖苗(小母竹)造林.从圃地将分蘖苗整丛挖起,带土,留根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每亩40-6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穴长、宽、深各30厘米.将竹苗分为3-4株一丛栽植,壅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苗根际约低3厘米,并壅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5)冬季采伐.一般用材竹林要留三度竹(6年生),砍四度竹.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两年采伐一次,换叶当年冬季不能伐竹.年年出笋换叶的花年竹林,每年冬季伐竹,砍去竹叶发黄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砍伐后每亩应150-200株.
  (6)钩梢整枝防止雪害.
  3月播种育苗.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害.要选择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作圃地和细致整地做床.播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小时后即可播种.条播、撒播、穴播均可.穴播的株行距为30厘米左右,每穴均匀点播8-10粒,用细焦泥灰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淋水.条播时,条距30厘米左右.亩用种2千克左右.播后要注意鼠、雀、虫和蚯蚓为害.
大能苗* 2024-06-17
一、育苗方法
           育苗不论是埋鞭育苗或是播种育苗,土壤应选择疏松、质轻的黄壤土最好。
           1、埋鞭育苗。选择1~2年的新竹取竹鞭,最好是带竹杆埋鞭育苗,竹杆上留1~2节活枝,每亩埋鞭3000~5000株,可产苗15000~20000株。
           2、播种育苗。每亩播种10~15千克,可产苗30000~40000株。关键在于在幼苗期必须对幼苗遮荫,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造成幼苗的死亡。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二、选地整地
           毛箨方竹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土层在30厘米以上,不过于粘重的黄壤、黄棕壤都能生长,以肥沃疏松浑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整地以穴状整地为主,整地规格为60×60×50厘米,塘打完后要把表层土壤回进塘内,回土要达到塘深的三分之二以上,有条件的可结合回土,在塘内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厩肥。
           三、合理栽植
           1、选择适当的栽植密度。主要根据用苗种类来确定栽植的密度。因方竹属于混生竹种,一至二年生的实生苗竹鞭不发达,移植后走鞭慢。面竹繁殖苗鞭粗芽大,移植成后每年可走鞭1米以上,成林快。要使方竹林能在5~8年内获得较好的效益,种植密度实生苗每亩100株以上。竹鞭繁殖苗每亩74株以上。并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2、栽植时间。以每年的初春断雪后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内,栽植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
           3、栽植方法。竹苗根系由于木质化程度高,起苗后放置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竹苗失水,影响成活率,因此不易长途运输,为了保证成活率,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一般不要超过72小时,在48小时内栽植完毕,成活率比较高,最好是随起随栽。并且起苗后立即浆根,如需长途运输,则要用稻草按30株一捆把根包住。栽植时可根据竹苗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种植法,一至二年的实生苗可采用中心栽植,并保证竹杆直立。而二年以上的实生苗或竹鞭繁殖苗,先要对竹杆进行切杆,切杆后苗高60厘米左右,栽植后的竹苗竹杆倒向山坡的下方,与水平面成45°的夹角,土壤外面只留1~2节活枝,以减少水分的蒸法,提高成活率。
           四、科学管理
           毛箨方竹的经营主要以采笋为主,所以在管理方面就是为了培植优质的竹笋。
           1、前期可适当间种。竹林受益的前期,虽然可以采笋,但由于竹林相对的比较稀疏,竹笋的质量差,主要表现为青杆。因此在栽植竹苗的同时,在林地内种植20~30株阔叶树,如檫木、西南桦、旱东瓜、大叶木姜子等,不但可以起到遮荫的作用,落叶还可以补充竹林的养分,尤其在退耕还林地块内,林木成才后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2、除草施肥。造林前期,如果是造在农耕地上,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土壤中的有机肥少,土壤板结度大,所以主要施有机肥--厩肥为主,同时结合除草松土,在竹苗周围种植绿肥。最好不要施用化学肥料,可保证竹笋的天然品质。施肥时间主要为春季、秋季两次。春季追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秋季追肥促进发笋。
           3、挖去老竹鞭。由于毛箨方竹是混生竹,前期的生笋比较集中,待竹林生长到5年以上后,竹林也初步形成,这时结合采笋,挖去5年以上的老竹鞭,促进新鞭的生成,提高竹笋的产量。
           4、科学采笋。毛箨方竹的出笋时间随海拔的高低不同,高海拔的山区先出笋。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时间进行采笋和留足母笋。采笋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一般笔尖长到离地面10厘米左右时采为佳,过早产量低,过晚基部老化,即影响竹笋品质,同时也多消耗竹鞭的养分,影响竹笋的生长,从总体上影响竹笋的产量。
一、育苗方法
           育苗不论是埋鞭育苗或是播种育苗,土壤应选择疏松、质轻的黄壤土最好。
           1、埋鞭育苗。选择1~2年的新竹取竹鞭,最好是带竹杆埋鞭育苗,竹杆上留1~2节活枝,每亩埋鞭3000~5000株,可产苗15000~20000株。
           2、播种育苗。每亩播种10~15千克,可产苗30000~40000株。关键在于在幼苗期必须对幼苗遮荫,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造成幼苗的死亡。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二、选地整地
           毛箨方竹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土层在30厘米以上,不过于粘重的黄壤、黄棕壤都能生长,以肥沃疏松浑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整地以穴状整地为主,整地规格为60×60×50厘米,塘打完后要把表层土壤回进塘内,回土要达到塘深的三分之二以上,有条件的可结合回土,在塘内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厩肥。
           三、合理栽植
           1、选择适当的栽植密度。主要根据用苗种类来确定栽植的密度。因方竹属于混生竹种,一至二年生的实生苗竹鞭不发达,移植后走鞭慢。面竹繁殖苗鞭粗芽大,移植成后每年可走鞭1米以上,成林快。要使方竹林能在5~8年内获得较好的效益,种植密度实生苗每亩100株以上。竹鞭繁殖苗每亩74株以上。并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2、栽植时间。以每年的初春断雪后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内,栽植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
           3、栽植方法。竹苗根系由于木质化程度高,起苗后放置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竹苗失水,影响成活率,因此不易长途运输,为了保证成活率,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一般不要超过72小时,在48小时内栽植完毕,成活率比较高,最好是随起随栽。并且起苗后立即浆根,如需长途运输,则要用稻草按30株一捆把根包住。栽植时可根据竹苗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种植法,一至二年的实生苗可采用中心栽植,并保证竹杆直立。而二年以上的实生苗或竹鞭繁殖苗,先要对竹杆进行切杆,切杆后苗高60厘米左右,栽植后的竹苗竹杆倒向山坡的下方,与水平面成45°的夹角,土壤外面只留1~2节活枝,以减少水分的蒸法,提高成活率。
           四、科学管理
           毛箨方竹的经营主要以采笋为主,所以在管理方面就是为了培植优质的竹笋。
           1、前期可适当间种。竹林受益的前期,虽然可以采笋,但由于竹林相对的比较稀疏,竹笋的质量差,主要表现为青杆。因此在栽植竹苗的同时,在林地内种植20~30株阔叶树,如檫木、西南桦、旱东瓜、大叶木姜子等,不但可以起到遮荫的作用,落叶还可以补充竹林的养分,尤其在退耕还林地块内,林木成才后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2、除草施肥。造林前期,如果是造在农耕地上,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土壤中的有机肥少,土壤板结度大,所以主要施有机肥--厩肥为主,同时结合除草松土,在竹苗周围种植绿肥。最好不要施用化学肥料,可保证竹笋的天然品质。施肥时间主要为春季、秋季两次。春季追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秋季追肥促进发笋。
           3、挖去老竹鞭。由于毛箨方竹是混生竹,前期的生笋比较集中,待竹林生长到5年以上后,竹林也初步形成,这时结合采笋,挖去5年以上的老竹鞭,促进新鞭的生成,提高竹笋的产量。
           4、科学采笋。毛箨方竹的出笋时间随海拔的高低不同,高海拔的山区先出笋。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时间进行采笋和留足母笋。采笋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一般笔尖长到离地面10厘米左右时采为佳,过早产量低,过晚基部老化,即影响竹笋品质,同时也多消耗竹鞭的养分,影响竹笋的生长,从总体上影响竹笋的产量。
笨笨的笨笨egg 2024-06-0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319210052490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