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与水晶有哪些区别

2024-06-24 04:23:48 (15分钟前 更新) 79 8813

最新回答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此为水晶原生矿,金发晶品种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        
软玉的外观不透明,最多是半透明,以温润如凝脂的和田羊脂白玉为最佳。硬玉就是翡翠,有透明、不透明多种,一般来说,不会象水晶那样清澈。翡翠的颜色以阳绿色为佳,戒指面大小一块,其价格就可以达到几万元以上,但品质差、便宜的翡翠也很多,几元的也有。
水晶石是别名,也叫水晶,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别名晶石、水晶石,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玉和人也更为接近,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年代也最长。尤其是一些古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说。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此为水晶原生矿,金发晶品种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        
软玉的外观不透明,最多是半透明,以温润如凝脂的和田羊脂白玉为最佳。硬玉就是翡翠,有透明、不透明多种,一般来说,不会象水晶那样清澈。翡翠的颜色以阳绿色为佳,戒指面大小一块,其价格就可以达到几万元以上,但品质差、便宜的翡翠也很多,几元的也有。
水晶石是别名,也叫水晶,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别名晶石、水晶石,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玉和人也更为接近,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年代也最长。尤其是一些古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说。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瓶子好多 2024-06-24
玉的鉴别是依其质地、色彩、体积以辨其等次、进入市场,其价有差,所以,最早鉴别玉之等次的鉴定人,为采玉人和玉商(贾)。玉器的鉴别除了玉材之外,还要加入设计和制作的工本费、流通费以及利润,按其等次定价。
  玉为皇帝、朝廷专用,民间禁用,但大约在宋、元、明、清时对玉禁控制放松,玉材也流入民间。据清内廷档案记载,和阗玉在内廷分为五等,一、二等供内廷使用,三至五等存贮备用。乾隆帝(1736-1799)对内廷时作玉器鉴别等级,所见似有甲、乙、丙三等。清代以前评定玉和玉器的等次,都是依据评定人的经验,这可谓传统鉴别法。
  到20世纪,中国已引进检验玉的科技设备,分析其化学成分、显微结构、物理性能等状况,称为科学鉴别法,但玉和玉器的优劣的评定还是要靠经验,一般少用科学检验的方法。
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别名晶石、水晶石。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族,美丽而壮观。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当你到海南水晶陈列馆去瞧一瞧,可以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两,有的重达300多公斤。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7。尽管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局使用、推广更科学的诺普硬度测试器,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珠宝商,仍习惯于摩氏硬度表。
结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断口;在紫晶和热处理的黄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状破口。
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条痕:无色。
条痕,通常说的颜色,是人眼对一定波长的光线感觉的结果。
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透明标准为: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中半透明。
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
折射率,是当光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折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稳定。
水晶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说宝石的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9。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览>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热汤滚水注之,即粉裂如击破者。”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氢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附:
水晶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化学式为SiO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晶体结构及形态: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水晶的物理性质:
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比重2.6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
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水晶具压电性.
玉的鉴别是依其质地、色彩、体积以辨其等次、进入市场,其价有差,所以,最早鉴别玉之等次的鉴定人,为采玉人和玉商(贾)。玉器的鉴别除了玉材之外,还要加入设计和制作的工本费、流通费以及利润,按其等次定价。
  玉为皇帝、朝廷专用,民间禁用,但大约在宋、元、明、清时对玉禁控制放松,玉材也流入民间。据清内廷档案记载,和阗玉在内廷分为五等,一、二等供内廷使用,三至五等存贮备用。乾隆帝(1736-1799)对内廷时作玉器鉴别等级,所见似有甲、乙、丙三等。清代以前评定玉和玉器的等次,都是依据评定人的经验,这可谓传统鉴别法。
  到20世纪,中国已引进检验玉的科技设备,分析其化学成分、显微结构、物理性能等状况,称为科学鉴别法,但玉和玉器的优劣的评定还是要靠经验,一般少用科学检验的方法。
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别名晶石、水晶石。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族,美丽而壮观。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当你到海南水晶陈列馆去瞧一瞧,可以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两,有的重达300多公斤。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7。尽管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局使用、推广更科学的诺普硬度测试器,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珠宝商,仍习惯于摩氏硬度表。
结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断口;在紫晶和热处理的黄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状破口。
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条痕:无色。
条痕,通常说的颜色,是人眼对一定波长的光线感觉的结果。
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透明标准为: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中半透明。
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
折射率,是当光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折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稳定。
水晶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说宝石的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9。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览>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热汤滚水注之,即粉裂如击破者。”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氢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附:
水晶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化学式为SiO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晶体结构及形态: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水晶的物理性质:
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比重2.6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
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水晶具压电性.
Lucy…黄小猪 2024-06-17
水晶纯洁,美丽。
惹人喜欢,人就觉得它有灵性  。
玉半透明,多有瑕。  
传统上玉被冠以君子之美誉,有诸多君子之风。
差别很大,根本是两种矿石。
水晶是石英家族的成员,是最常见的矿物质之一。通常形成于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化学式Sio2,莫氏硬度为7,晶体端部呈菱面六面体柱形或角锥形,晶面通常有条纹与玻璃光泽,内含物丰富。一般来说,水晶以颜色愈纯、愈光亮、净度和折射率愈高其价值就愈高。《本草衍义》中载:“嘉州峨眉山有燕萨石(即水晶),形六棱而锐首,色莹白明澈。”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
岫岩玉共分两大系列:一是蛇纹石玉系列,二是透闪玉系列。两大系列各种类型的玉都是五彩缤纷,晶莹璀璨,光泽油亮。蛇纹石玉主要产于哈达碑镇瓦沟,这里建有全国最大的玉石矿。近几年,又在大房身乡、三家子镇发现蛇纹石玉,现已开采。透闪石玉产于偏岭镇细玉沟,透闪石玉又分为两个类型,一是老玉,也叫细玉,产于细玉沟原生矿床;二是河磨玉,也叫“石包玉”,产于细玉沟外白沙河中及其流域的泥沙中。
水晶纯洁,美丽。
惹人喜欢,人就觉得它有灵性  。
玉半透明,多有瑕。  
传统上玉被冠以君子之美誉,有诸多君子之风。
差别很大,根本是两种矿石。
水晶是石英家族的成员,是最常见的矿物质之一。通常形成于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化学式Sio2,莫氏硬度为7,晶体端部呈菱面六面体柱形或角锥形,晶面通常有条纹与玻璃光泽,内含物丰富。一般来说,水晶以颜色愈纯、愈光亮、净度和折射率愈高其价值就愈高。《本草衍义》中载:“嘉州峨眉山有燕萨石(即水晶),形六棱而锐首,色莹白明澈。”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
岫岩玉共分两大系列:一是蛇纹石玉系列,二是透闪玉系列。两大系列各种类型的玉都是五彩缤纷,晶莹璀璨,光泽油亮。蛇纹石玉主要产于哈达碑镇瓦沟,这里建有全国最大的玉石矿。近几年,又在大房身乡、三家子镇发现蛇纹石玉,现已开采。透闪石玉产于偏岭镇细玉沟,透闪石玉又分为两个类型,一是老玉,也叫细玉,产于细玉沟原生矿床;二是河磨玉,也叫“石包玉”,产于细玉沟外白沙河中及其流域的泥沙中。
装璜专家 2024-06-09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599531173706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