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重型可调门式支架方案

2024-06-30 16:19:29 (11分钟前 更新) 277 6696

最新回答

(1)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最大搭设高度,可根据下表确定。
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 搭设高度(m)
3.0~5.0 ≤45
≤3.0 ≤60
(2)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3)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4)基础处理:
为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构造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在脚手架基础上应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5)门式脚手架搭设程序:
1)脚手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脚手架搭设的顺序。铺设垫木(板)+安人底座一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一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一安装钢梯一安装水平加固杆一安装连墙杆一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一装配顶步栏杆。
3)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三步或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1)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最大搭设高度,可根据下表确定。
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 搭设高度(m)
3.0~5.0 ≤45
≤3.0 ≤60
(2)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3)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4)基础处理:
为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构造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在脚手架基础上应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5)门式脚手架搭设程序:
1)脚手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脚手架搭设的顺序。铺设垫木(板)+安人底座一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一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一安装钢梯一安装水平加固杆一安装连墙杆一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一装配顶步栏杆。
3)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三步或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猪猪爱次次 2024-06-30
可调门式支架是建筑用脚手架中,应用最广的脚手架之一。由于主架呈“门”字型,所以称为门式或门型脚手架,也称鹰架或龙门架。这种脚手架主要由主框、横框、交叉斜撑、脚手板、可调底座等组成。门式脚手架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它具有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发展速度很快。
可调门式支架是建筑用脚手架中,应用最广的脚手架之一。由于主架呈“门”字型,所以称为门式或门型脚手架,也称鹰架或龙门架。这种脚手架主要由主框、横框、交叉斜撑、脚手板、可调底座等组成。门式脚手架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它具有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发展速度很快。
绿色拇指跳 2024-06-19
你好,一、搭设准备工作  
   1.  编制脚手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计算内容同扣件式脚手架。  
   2.  脚手架大赦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建筑施工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组这设计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作技术交底。  
   3.  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4.  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二、搭设技术要求  
   (一)  地基处理  
   1.  为保证明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5.4.1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或垫块,并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轻度验算。  
   2.  在脚手架基础上应弹处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二)  门式脚手架搭设程序  
   1.  脚手架的组装:应自左端延伸向右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  脚手架搭设的顺序:  
   铺设垫木(板)→安放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安装钢梯→安装水平加固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装配顶步栏杆。  
   3.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监督,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三步或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三)  架设门架及配件安装注意事项  
   1.  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构造规定。  
   2.  不同产品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  交叉支撑、水平架及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4.  各部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柱状态。  
   5.  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6.  钢梯的位置应符合组装布置图的要求,底层钢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7.  挡脚板(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两侧设置,栏板(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外侧设置,栏杆、挡脚板应在门架立杆的内侧设置。  
   (四)  水平加固杆、剪刀的撑安装  
   1.  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2.  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在立杆内侧连牢,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外侧连牢。  
   (五)  连墙件的安装  
   1.  连墙件的安装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搭设完毕补作。  
   2.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处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应采用临时加强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3.  连墙件埋入墙身的部分必须牢固可靠,连墙件必须垂直于墙面,不允许向上倾斜。  
   4.  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5.  当采用一支一拉的柔性连墙构造时,拉、支点间距应不大于400mm。  
   (六)  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满足的要求  
   1.  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为45N?m~60N?m,并不得小于40N?m。  
   3.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应不小于100mm.  
   三、  验收  
   1.  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时应对脚手架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  高度在20m及20m以下的脚手架,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由工程处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度分段组织单位工程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1)  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  必要的施工设计文件及组装图;  
   2)  脚手架的部件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级合格标志;  
   3)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  脚手架搭设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  
   5)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2)  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抽查。抽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1)  安全措施的杆件是否齐全,扣件是否紧固、合格;  
   2)  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3)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  
   4)  连墙杆的设置是否有遗漏,是否齐全并合格要求;  
   5)  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3)  脚手架搭设尺寸允许偏差:  
   1)  脚手架的垂直度:脚手架沿墙面纵向的垂直偏差应≤H/400及50mm(H为脚手架高度);脚手架的横向
垂直偏差应≤H/600及50mm;每步架的纵向与横向垂直度偏差应≤h0/600.  
   2)  脚手架的水平度:  
   底步脚手架沿墙的纵向水平偏差应≤L/600(L为脚手架长度)。  
   四、拆除  
   工程施工完毕,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脚手架时,方可拆除。拆除脚手架应制订方案,经工程负责人核准后,方可进行。拆除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2.  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设立警戒标志,并由专人负责警戒。  
   3.  脚手架的拆除,应按后装先拆的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1)  从跨边起先拆顶部扶手与栏杆柱,然后拆脚手板(或水平架)与扶梯段,再卸下水平杆加固杆和剪刀撑。  
   (2)  自顶层跨边开始拆卸交叉支撑,同步拆下顶撑连墙杆与顶层门架。  
   (3)  继续相下同步拆除第二步门架与配件。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三步,否则应加设临时拉结。  
   (4)  连续同步往下拆卸。对于连墙杆、长水平杆、剪刀撑,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跨门架后,方可拆除。  
   (5)  拆除扫地杆、底层门架及封口杆。  
   (6)  拆除基座,运走垫板和垫块。  
     4.  脚手架的拆卸必须遵守下列安全要求:  
   (1)  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2)  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入室内堆存。  
   (3)  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搭钩上的锁片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卸,不准硬拉,严禁敲击。  
   (4)  拆除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5.7.2模板支撑与满堂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用作模板支撑和满堂脚手架时,应根据荷载,搭设奥度、使用面积作出结构、构造设计,并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在施工中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搭设  
   1.  安装前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基础德处理要求与外脚手架相同,即符合5.7.1二的有关规定。  
   2.  脚手架的组装要求和顺序可参考外脚手架搭设中        
5.7.1二相应的规定。  
3.  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桨等污物填塞罗纹。  
   4.  满堂脚手架顶部施工操作层应采满铺脚手板,并采取可靠连接方式与门架横梁固定。  
   5.  模板支撑高度超过宽度5倍时,应设揽风绳拉牢。  
   二、验收  
   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检查验收内容应包括:  
   1.  门架、水平加固杆、交叉拉杆、剪刀撑、水平架、脚手板的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2.  扣件紧固状态是否合格。  
   3.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可调底座、垫木安放是否符合要求。  
   4.  脚手架垂直度是否合格。  
   5.  安全网及栏杆等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三、使用  
   1.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偏心荷载。如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可推在输送道出口处,以免产生较大的堆积荷载,使架子偏心受荷;装卸其它物料时亦防止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2.  水平加固杆、交叉支撑等不得随意拆卸,施工要求拆卸时,应待施工完毕后马上补齐。  
   3.  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下方,施工人员不得经常出入。  
   四、拆除  
拆除时应采取先搭后拆的顺序拆除。拆除时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门架及配件除后应尽量采用机械吊运,严禁高空抛掷。  
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门架式脚手架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的脚手架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门架:承受上部传递来的荷载。
⑵交叉杆:限制门架的横向位移,增加刚度,起剪力撑作用。
⑶扩大承压面,调正脚手架的水平和竖直度。
⑷锁臂:限制上、下步门架的竖直位移。
⑸驳芯:上、下步门架的定位连接杆。
⑹脚踏板:可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⑺联结杆:与建筑物结构的联结件,保持脚手架的稳定。
⑻水平加固杆: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⑼交叉加固杆: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⑽扣件:分直角扣件与旋转扣件。
⑾上落梯:上落脚手架用。
⑿平行架:代替脚踏板作增强脚手架整体刚度。
2、作业条件
⑴根据建筑平面图按门式脚手架的杆件尺寸排列并画出主门架位置、留洞位置以及与建筑物结构联结的位置等,做好施工方案设计,并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⑵进入现场的门架及配件应分类堆放,妥善保管。对因装拆运输过程碰撞而造成的变形,要及时校正,以免影响安装。
⑶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已平整并压实,平整度高差在25mm以内,且要做艰险排水坡度以防积水。
⑷有关的墨线已放好。
你好,一、搭设准备工作  
   1.  编制脚手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计算内容同扣件式脚手架。  
   2.  脚手架大赦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建筑施工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组这设计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作技术交底。  
   3.  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4.  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二、搭设技术要求  
   (一)  地基处理  
   1.  为保证明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5.4.1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或垫块,并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轻度验算。  
   2.  在脚手架基础上应弹处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二)  门式脚手架搭设程序  
   1.  脚手架的组装:应自左端延伸向右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  脚手架搭设的顺序:  
   铺设垫木(板)→安放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安装钢梯→安装水平加固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装配顶步栏杆。  
   3.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监督,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三步或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三)  架设门架及配件安装注意事项  
   1.  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构造规定。  
   2.  不同产品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  交叉支撑、水平架及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4.  各部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柱状态。  
   5.  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6.  钢梯的位置应符合组装布置图的要求,底层钢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7.  挡脚板(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两侧设置,栏板(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外侧设置,栏杆、挡脚板应在门架立杆的内侧设置。  
   (四)  水平加固杆、剪刀的撑安装  
   1.  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2.  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在立杆内侧连牢,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外侧连牢。  
   (五)  连墙件的安装  
   1.  连墙件的安装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搭设完毕补作。  
   2.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处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应采用临时加强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3.  连墙件埋入墙身的部分必须牢固可靠,连墙件必须垂直于墙面,不允许向上倾斜。  
   4.  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5.  当采用一支一拉的柔性连墙构造时,拉、支点间距应不大于400mm。  
   (六)  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满足的要求  
   1.  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为45N?m~60N?m,并不得小于40N?m。  
   3.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应不小于100mm.  
   三、  验收  
   1.  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时应对脚手架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  高度在20m及20m以下的脚手架,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由工程处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度分段组织单位工程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1)  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  必要的施工设计文件及组装图;  
   2)  脚手架的部件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级合格标志;  
   3)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  脚手架搭设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  
   5)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2)  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抽查。抽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1)  安全措施的杆件是否齐全,扣件是否紧固、合格;  
   2)  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3)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  
   4)  连墙杆的设置是否有遗漏,是否齐全并合格要求;  
   5)  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3)  脚手架搭设尺寸允许偏差:  
   1)  脚手架的垂直度:脚手架沿墙面纵向的垂直偏差应≤H/400及50mm(H为脚手架高度);脚手架的横向
垂直偏差应≤H/600及50mm;每步架的纵向与横向垂直度偏差应≤h0/600.  
   2)  脚手架的水平度:  
   底步脚手架沿墙的纵向水平偏差应≤L/600(L为脚手架长度)。  
   四、拆除  
   工程施工完毕,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脚手架时,方可拆除。拆除脚手架应制订方案,经工程负责人核准后,方可进行。拆除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2.  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设立警戒标志,并由专人负责警戒。  
   3.  脚手架的拆除,应按后装先拆的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1)  从跨边起先拆顶部扶手与栏杆柱,然后拆脚手板(或水平架)与扶梯段,再卸下水平杆加固杆和剪刀撑。  
   (2)  自顶层跨边开始拆卸交叉支撑,同步拆下顶撑连墙杆与顶层门架。  
   (3)  继续相下同步拆除第二步门架与配件。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三步,否则应加设临时拉结。  
   (4)  连续同步往下拆卸。对于连墙杆、长水平杆、剪刀撑,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跨门架后,方可拆除。  
   (5)  拆除扫地杆、底层门架及封口杆。  
   (6)  拆除基座,运走垫板和垫块。  
     4.  脚手架的拆卸必须遵守下列安全要求:  
   (1)  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2)  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入室内堆存。  
   (3)  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搭钩上的锁片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卸,不准硬拉,严禁敲击。  
   (4)  拆除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5.7.2模板支撑与满堂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用作模板支撑和满堂脚手架时,应根据荷载,搭设奥度、使用面积作出结构、构造设计,并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在施工中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搭设  
   1.  安装前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基础德处理要求与外脚手架相同,即符合5.7.1二的有关规定。  
   2.  脚手架的组装要求和顺序可参考外脚手架搭设中        
5.7.1二相应的规定。  
3.  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桨等污物填塞罗纹。  
   4.  满堂脚手架顶部施工操作层应采满铺脚手板,并采取可靠连接方式与门架横梁固定。  
   5.  模板支撑高度超过宽度5倍时,应设揽风绳拉牢。  
   二、验收  
   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检查验收内容应包括:  
   1.  门架、水平加固杆、交叉拉杆、剪刀撑、水平架、脚手板的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2.  扣件紧固状态是否合格。  
   3.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可调底座、垫木安放是否符合要求。  
   4.  脚手架垂直度是否合格。  
   5.  安全网及栏杆等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三、使用  
   1.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偏心荷载。如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可推在输送道出口处,以免产生较大的堆积荷载,使架子偏心受荷;装卸其它物料时亦防止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2.  水平加固杆、交叉支撑等不得随意拆卸,施工要求拆卸时,应待施工完毕后马上补齐。  
   3.  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下方,施工人员不得经常出入。  
   四、拆除  
拆除时应采取先搭后拆的顺序拆除。拆除时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门架及配件除后应尽量采用机械吊运,严禁高空抛掷。  
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门架式脚手架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的脚手架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门架:承受上部传递来的荷载。
⑵交叉杆:限制门架的横向位移,增加刚度,起剪力撑作用。
⑶扩大承压面,调正脚手架的水平和竖直度。
⑷锁臂:限制上、下步门架的竖直位移。
⑸驳芯:上、下步门架的定位连接杆。
⑹脚踏板:可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⑺联结杆:与建筑物结构的联结件,保持脚手架的稳定。
⑻水平加固杆: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⑼交叉加固杆: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⑽扣件:分直角扣件与旋转扣件。
⑾上落梯:上落脚手架用。
⑿平行架:代替脚踏板作增强脚手架整体刚度。
2、作业条件
⑴根据建筑平面图按门式脚手架的杆件尺寸排列并画出主门架位置、留洞位置以及与建筑物结构联结的位置等,做好施工方案设计,并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⑵进入现场的门架及配件应分类堆放,妥善保管。对因装拆运输过程碰撞而造成的变形,要及时校正,以免影响安装。
⑶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已平整并压实,平整度高差在25mm以内,且要做艰险排水坡度以防积水。
⑷有关的墨线已放好。
小小小黄鱼 2024-06-1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38362884521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