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清楚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标准是什么

2024-06-03 04:26:57 (39分钟前 更新) 300 2137

最新回答

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标准是:
1.1  集料  
混凝土中集料体积大约占混凝土体积的3/4,由于所占的体积相当大,所以集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配制C50混凝土时,对集料的强度、级配、表面特征、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吸水率等,必须认真检验,严格选材。这样才能配制出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C50混凝土,同时又能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1.1.1  细集料  
砂材质的好坏,对C50以上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因为江砂或河砂比较干净,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符合要求。山砂一般不能使用,山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的风化软弱颗粒。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以上,细度模数小于2.5时,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砂细,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增大水泥用量。这样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而且影响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砂也不宜太粗,细度模数在3.3以上时,容易引起新拌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C50泵送混凝土细度模数控制在2.6~2.8之间最佳,普通混凝土控制在3.3以下。另外还要注意砂中杂质的含量,比如云母、泥的含量过高,不但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他性能。含泥量不超过2%,云母含量小于1%。  
1.1.2  粗集料  
粗集料的强度、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级配、杂质的含量、吸水率对C50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配制C50以上混凝土对粗集料的强度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高强度的集料才能配制出高强度的混凝土。应选取质地坚硬、洁净的碎石。其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或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来测定,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一般用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来间接判定岩石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水成岩(石灰岩、砂岩等)小于10%、变质岩(片麻岩、石英岩等)或深层火成岩(花岗岩等)小于12%、喷出岩火成岩(玄武岩等)小于13%。  
粗集料的颗粒形状、表面特征对C50以上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应选取近似立方体的碎石,其表面粗糙且多棱角,针片状总含量不超过8%。影响C50以上混凝土的强度重要因素有集料的强度、水泥石、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强度,而混凝土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水泥石和集料界面的粘结。由于粗集料的表面粗糙、粒径适中,这样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集料的级配是指各粒径集料相互搭配所占的比例,其检验的方法是筛分。级配是集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配制C50混凝土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因为C50混凝土一般水泥用量在440~500kg/m3  
,水泥浆较富余,由于大粒径集料比同重量的小粒径集料表面积要小,其与砂浆的粘结面积相应要小,其粘结力要低,且混凝土的均质性差,所以大粒径集料不可能配制出高强度混凝土。集料的级配要符合要求且集料的空隙要小,通常采用二种规格的石子进行掺配。如5~31.5mm连续极配采用5~16mm和16~31.5mm二种规格的碎石进行掺配。5~25mm连续级配采用5~16mm和10~25mm二种规格进行掺配。掺配时符合级配要求的范围内,可能有二种或三种掺配方案,选取其中体积密度较大者使用,因体积密度大则空隙率小。如有二种掺配方案分别为30:70和20:80,其掺配结果均符合级配范围要求,测定二者的体积密度,前者大,则应选取掺配比例为30:70的使用。  
集料中的泥土、石粉的含量要严格控制,其含量大,不但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含泥量要小于1%。  
1.2  水泥  
优先选取旋窑生产其强度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旋窑生产的水泥质量稳定。水泥的质量越稳定,强度波动越小。对未用过的水泥厂要进行认真调研。  
1.3  外加剂  
因C5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比较大,水灰比低,强度要求高,混凝土拌和物较粘稠,这样给混凝土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混凝土的性能及施工要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提高性能,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减少工程成本,外加剂的选择尤为重要。选用外加剂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与水泥的相容性,外加剂的稳定性。通常选用高效减水剂、高效缓凝减水剂,高效早强减水剂。如NF、UNF、JC等。  
高效减水剂同时具有增加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一般较快,最好施工时采用后掺法,这样可使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增高,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在温度低于8~10℃时,高效减水剂虽能增加和易性,但增加强度的作用大大降低。所以高效减水剂宜在春秋季节使用。  
高效缓凝减水剂有利于控制早期水化,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损失小。一般来说,掺量大时凝结时间相应增长,但掺量过大时会降低早期强度。根据施工季节来调节掺量。宜在  
夏季或,结构复杂配筋密集的构件中使用,这样可避免形成冷缝,方便施工的安排。  
高效早强减水剂一般不用,除非对早期强度有特殊要求。一般在冬季使用,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使用时要慎重,因为高效早强减水剂能加快早期强度的发展,但一般会降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试配时要认真做好验证工作。  
2  、  配合比的设计  
2.1配合比的计算  
1)试配强度的确定  通常C50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要求≥60MPa,其计算式如下:  
fcu,0  =fcu,k+1.645  
式中  f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的设计配制强度,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如无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的统计资料取6  
MPa  
2)水灰比的确定  C50混凝土宜采用以下0.30  、0.32、0.34、0.36、0.38五个水灰比进行试拌,来确定最佳水灰比。通常采用0.34作为基准水灰比。  
3)用水量的确定  根据石料的粒径,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及掺量来确定,一般坍落度为75~90mm时,用水量宜控制在145  ~160Kg/m3,坍落度在170  ~200  mm时,用水量宜控制在160  ~170Kg/m3。  
4)砂率  坍落度在75~90mm时,宜取0.28—0.33。坍落度在170~200mm时,宜取0.37~0.40。  
5)砂、石用量  按绝对体积法计算。  
2.2  试拌调整  
使用试拌机前,应用与试配时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灰比及灰砂比进行涮膛,以免正式试拌时水泥砂浆粘附桶壁。试拌量应不小于试拌机额定量的1/4,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及加料,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特别是外加剂的掺法,是同时掺还是后掺。  
试拌得出的拌和物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的调整水量和外加剂的掺量或砂率,用水量调整的幅度不能过大,因C50混凝土的水灰比低,增加用水量相应水泥用量的增大幅度较大。如通过以上调整,混凝土拌和物仍不能满足混凝土运输、泵送等施工工艺的要求或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则要考虑重新选择水泥或外加剂,或联系减水剂生产厂家调整好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检验,应测定0min、30min、60min、90min的坍落度。因拌出的混凝土要经过运输才入模,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过大,导致运至现场的混凝土无法入模浇注。因此配合比设计时要认真考虑,混凝土在运输、泵送等施工工艺过程中的坍落度的损失,确保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  
2.3  配合比的确定  
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可不调整。大于2%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  
C50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对配合比进行6~8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的强度值,确保其稳定性,因有些因素对普通混凝土(C40以下)影响不大,但对C50混凝土(C50以上)的影响往往比较显著。  
2.4  C50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1)  
碎石粒径(mm)  水灰比  水(Kg/m3)  水泥(Kg/m3)  黄砂(Kg/m3)  石子(Kg/m3)  减水剂(Kg/m3)  坍落度(mm)  强度(MPa)  备注  
5~!6  0.34  165  485  4.1225  65  普通混凝土  
5~16  0.34  175  515  5.150  150  泵送混凝土  
5~25  0.34  158  465  3.9525  85  62.5  普通混凝土  
5~25  0.34  168  494  4.94  170  泵送混凝土  
5~31.5  0.34  158  465  579  1230  3.72  100  60.4  普通混凝土  
5~31.5  0.34  168  494  4.693  190  泵送混凝土
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标准是:
1.1  集料  
混凝土中集料体积大约占混凝土体积的3/4,由于所占的体积相当大,所以集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配制C50混凝土时,对集料的强度、级配、表面特征、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吸水率等,必须认真检验,严格选材。这样才能配制出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C50混凝土,同时又能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1.1.1  细集料  
砂材质的好坏,对C50以上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因为江砂或河砂比较干净,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符合要求。山砂一般不能使用,山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的风化软弱颗粒。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以上,细度模数小于2.5时,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砂细,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增大水泥用量。这样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而且影响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砂也不宜太粗,细度模数在3.3以上时,容易引起新拌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C50泵送混凝土细度模数控制在2.6~2.8之间最佳,普通混凝土控制在3.3以下。另外还要注意砂中杂质的含量,比如云母、泥的含量过高,不但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他性能。含泥量不超过2%,云母含量小于1%。  
1.1.2  粗集料  
粗集料的强度、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级配、杂质的含量、吸水率对C50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配制C50以上混凝土对粗集料的强度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高强度的集料才能配制出高强度的混凝土。应选取质地坚硬、洁净的碎石。其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或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来测定,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一般用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来间接判定岩石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水成岩(石灰岩、砂岩等)小于10%、变质岩(片麻岩、石英岩等)或深层火成岩(花岗岩等)小于12%、喷出岩火成岩(玄武岩等)小于13%。  
粗集料的颗粒形状、表面特征对C50以上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应选取近似立方体的碎石,其表面粗糙且多棱角,针片状总含量不超过8%。影响C50以上混凝土的强度重要因素有集料的强度、水泥石、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强度,而混凝土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水泥石和集料界面的粘结。由于粗集料的表面粗糙、粒径适中,这样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集料的级配是指各粒径集料相互搭配所占的比例,其检验的方法是筛分。级配是集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配制C50混凝土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因为C50混凝土一般水泥用量在440~500kg/m3  
,水泥浆较富余,由于大粒径集料比同重量的小粒径集料表面积要小,其与砂浆的粘结面积相应要小,其粘结力要低,且混凝土的均质性差,所以大粒径集料不可能配制出高强度混凝土。集料的级配要符合要求且集料的空隙要小,通常采用二种规格的石子进行掺配。如5~31.5mm连续极配采用5~16mm和16~31.5mm二种规格的碎石进行掺配。5~25mm连续级配采用5~16mm和10~25mm二种规格进行掺配。掺配时符合级配要求的范围内,可能有二种或三种掺配方案,选取其中体积密度较大者使用,因体积密度大则空隙率小。如有二种掺配方案分别为30:70和20:80,其掺配结果均符合级配范围要求,测定二者的体积密度,前者大,则应选取掺配比例为30:70的使用。  
集料中的泥土、石粉的含量要严格控制,其含量大,不但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含泥量要小于1%。  
1.2  水泥  
优先选取旋窑生产其强度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旋窑生产的水泥质量稳定。水泥的质量越稳定,强度波动越小。对未用过的水泥厂要进行认真调研。  
1.3  外加剂  
因C5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比较大,水灰比低,强度要求高,混凝土拌和物较粘稠,这样给混凝土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混凝土的性能及施工要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提高性能,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减少工程成本,外加剂的选择尤为重要。选用外加剂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与水泥的相容性,外加剂的稳定性。通常选用高效减水剂、高效缓凝减水剂,高效早强减水剂。如NF、UNF、JC等。  
高效减水剂同时具有增加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一般较快,最好施工时采用后掺法,这样可使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增高,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在温度低于8~10℃时,高效减水剂虽能增加和易性,但增加强度的作用大大降低。所以高效减水剂宜在春秋季节使用。  
高效缓凝减水剂有利于控制早期水化,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损失小。一般来说,掺量大时凝结时间相应增长,但掺量过大时会降低早期强度。根据施工季节来调节掺量。宜在  
夏季或,结构复杂配筋密集的构件中使用,这样可避免形成冷缝,方便施工的安排。  
高效早强减水剂一般不用,除非对早期强度有特殊要求。一般在冬季使用,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使用时要慎重,因为高效早强减水剂能加快早期强度的发展,但一般会降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试配时要认真做好验证工作。  
2  、  配合比的设计  
2.1配合比的计算  
1)试配强度的确定  通常C50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要求≥60MPa,其计算式如下:  
fcu,0  =fcu,k+1.645  
式中  f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的设计配制强度,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如无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的统计资料取6  
MPa  
2)水灰比的确定  C50混凝土宜采用以下0.30  、0.32、0.34、0.36、0.38五个水灰比进行试拌,来确定最佳水灰比。通常采用0.34作为基准水灰比。  
3)用水量的确定  根据石料的粒径,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及掺量来确定,一般坍落度为75~90mm时,用水量宜控制在145  ~160Kg/m3,坍落度在170  ~200  mm时,用水量宜控制在160  ~170Kg/m3。  
4)砂率  坍落度在75~90mm时,宜取0.28—0.33。坍落度在170~200mm时,宜取0.37~0.40。  
5)砂、石用量  按绝对体积法计算。  
2.2  试拌调整  
使用试拌机前,应用与试配时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灰比及灰砂比进行涮膛,以免正式试拌时水泥砂浆粘附桶壁。试拌量应不小于试拌机额定量的1/4,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及加料,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特别是外加剂的掺法,是同时掺还是后掺。  
试拌得出的拌和物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的调整水量和外加剂的掺量或砂率,用水量调整的幅度不能过大,因C50混凝土的水灰比低,增加用水量相应水泥用量的增大幅度较大。如通过以上调整,混凝土拌和物仍不能满足混凝土运输、泵送等施工工艺的要求或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则要考虑重新选择水泥或外加剂,或联系减水剂生产厂家调整好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检验,应测定0min、30min、60min、90min的坍落度。因拌出的混凝土要经过运输才入模,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过大,导致运至现场的混凝土无法入模浇注。因此配合比设计时要认真考虑,混凝土在运输、泵送等施工工艺过程中的坍落度的损失,确保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  
2.3  配合比的确定  
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可不调整。大于2%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  
C50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对配合比进行6~8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的强度值,确保其稳定性,因有些因素对普通混凝土(C40以下)影响不大,但对C50混凝土(C50以上)的影响往往比较显著。  
2.4  C50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1)  
碎石粒径(mm)  水灰比  水(Kg/m3)  水泥(Kg/m3)  黄砂(Kg/m3)  石子(Kg/m3)  减水剂(Kg/m3)  坍落度(mm)  强度(MPa)  备注  
5~!6  0.34  165  485  4.1225  65  普通混凝土  
5~16  0.34  175  515  5.150  150  泵送混凝土  
5~25  0.34  158  465  3.9525  85  62.5  普通混凝土  
5~25  0.34  168  494  4.94  170  泵送混凝土  
5~31.5  0.34  158  465  579  1230  3.72  100  60.4  普通混凝土  
5~31.5  0.34  168  494  4.693  190  泵送混凝土
欠我一场爱情 2024-06-03
标准:1、细粒混凝土就是用0-15mm石子作骨料的一级配混凝土。规范可参照渠道防渗技术规范  、  浆砌石之类的规范。  2、细石混凝土一般是指,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的混凝土。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砂采用粒径0.3~0.5mm的中粗砂。
标准:1、细粒混凝土就是用0-15mm石子作骨料的一级配混凝土。规范可参照渠道防渗技术规范  、  浆砌石之类的规范。  2、细石混凝土一般是指,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的混凝土。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砂采用粒径0.3~0.5mm的中粗砂。
Tequila1114 2024-05-29
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坍落度:35-50mm;
水泥强度32.5级;砂子种类;中砂;
石子最大粒径16mm;砂率;37%
配制强度:28.2(MPa)
材料用量(kg/m3)
水泥:382kg
砂:    669Kg
石子:1139Kg
水:    210Kg
配合比:水泥1:    砂1.75:细石2.982:水0.55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坍落度:55-75mm;
水泥强度32.5级;砂子种类;中砂;
石子最大粒径16mm;砂率;37%
配制强度:28.2(MPa)
材料用量(kg/m3)
水泥:400kg
砂:    659Kg
石子:1121Kg
水:    220Kg
配合比:1:1.648:2.803:0.55
水泥(42.5):304kg;中砂:839kg;5~16碎石:1121kg;砂石比:1:1.34。
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坍落度:35-50mm;
水泥强度32.5级;砂子种类;中砂;
石子最大粒径16mm;砂率;37%
配制强度:28.2(MPa)
材料用量(kg/m3)
水泥:382kg
砂:    669Kg
石子:1139Kg
水:    210Kg
配合比:水泥1:    砂1.75:细石2.982:水0.55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坍落度:55-75mm;
水泥强度32.5级;砂子种类;中砂;
石子最大粒径16mm;砂率;37%
配制强度:28.2(MPa)
材料用量(kg/m3)
水泥:400kg
砂:    659Kg
石子:1121Kg
水:    220Kg
配合比:1:1.648:2.803:0.55
水泥(42.5):304kg;中砂:839kg;5~16碎石:1121kg;砂石比:1:1.34。
sojisubyun 2024-05-2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27441120147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