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了解当归的种植方法技术

2024-06-01 20:38:39 (53分钟前 更新) 422 6293

最新回答

1.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阴凉的半阴山,以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好;栽培地,要选土层深厚休闲地或二荒地。7月中旬,先将灌木杂草砍除,铺于地面,火烧炼山,随后深翻土地25厘米以上,日晒风化熟化。然后,于栽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25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播前再浅耕1次,作成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2.移栽
一般于4月上、中旬移栽为适期。过早,幼苗出后易遭晚霜危害;过迟,种苗已萌动,降低成活率。在整于耙细的栽植地上,将层积苗,按行株距33×27厘米按三角形错开拎穴,穴深20厘米。然后,选择种苗根颈粗0.3-0.4厘米,每穴按品字形排列栽入种苗3株,栽后边覆土边压紧,覆土至半穴时,将种苗轻轻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然后盖土至满穴,施入适量的火土灰或土杂肥,覆盖细土没过种苗根颈2~3厘米即可。
3.间苗、定苗
苗高3厘米时,进行第1次间苗;再过半个月进行第2次间苗,当苗高10厘米时,进行定苗。穴播的每穴留壮苗2~3株。
4.中耕除草
每年进行3~4次。第1次于齐苗后,苗高3厘米时,结合间苗除草1次;第2次于苗高6厘米时,结合间苗再除草1次,此时因主根尚未扎入深层,宜浅中耕;第3次于定苗后,可适当加深;第4次于苗高20~25厘米时可深锄。封行之后不再行中耕除草。
5.追肥
幼苗期不可施用过多的氮肥,以免生长过旺造成早抽薹。生长中、后期可适当增施人畜粪水、火土灰或堆肥等每亩2000公斤。有条件时,可将饼肥、过磷酸钙与厩肥堆沤之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盖肥、培土,以利根部生长。
6.排灌水
生长前期,除干旱时适当浇水外,一般节制用水,雨水过多,要及时疏沟排水,尤其是生长后期,田间不能积水,否则易引起烂根。
1.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阴凉的半阴山,以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好;栽培地,要选土层深厚休闲地或二荒地。7月中旬,先将灌木杂草砍除,铺于地面,火烧炼山,随后深翻土地25厘米以上,日晒风化熟化。然后,于栽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25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播前再浅耕1次,作成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2.移栽
一般于4月上、中旬移栽为适期。过早,幼苗出后易遭晚霜危害;过迟,种苗已萌动,降低成活率。在整于耙细的栽植地上,将层积苗,按行株距33×27厘米按三角形错开拎穴,穴深20厘米。然后,选择种苗根颈粗0.3-0.4厘米,每穴按品字形排列栽入种苗3株,栽后边覆土边压紧,覆土至半穴时,将种苗轻轻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然后盖土至满穴,施入适量的火土灰或土杂肥,覆盖细土没过种苗根颈2~3厘米即可。
3.间苗、定苗
苗高3厘米时,进行第1次间苗;再过半个月进行第2次间苗,当苗高10厘米时,进行定苗。穴播的每穴留壮苗2~3株。
4.中耕除草
每年进行3~4次。第1次于齐苗后,苗高3厘米时,结合间苗除草1次;第2次于苗高6厘米时,结合间苗再除草1次,此时因主根尚未扎入深层,宜浅中耕;第3次于定苗后,可适当加深;第4次于苗高20~25厘米时可深锄。封行之后不再行中耕除草。
5.追肥
幼苗期不可施用过多的氮肥,以免生长过旺造成早抽薹。生长中、后期可适当增施人畜粪水、火土灰或堆肥等每亩2000公斤。有条件时,可将饼肥、过磷酸钙与厩肥堆沤之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盖肥、培土,以利根部生长。
6.排灌水
生长前期,除干旱时适当浇水外,一般节制用水,雨水过多,要及时疏沟排水,尤其是生长后期,田间不能积水,否则易引起烂根。
萌萌尛宝贝 2024-06-01
(一)概述
  别名秦归、云归。
  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A.polymorpha  Maxim.var.siuensis  Oliv.)」的根。当归根入药,有补血、活血、调经、润燥、滑肠作用。临床用量大,出口量大。主产甘肃岷县、宕昌县等地,另外,陕西、四川、宁夏、贵州等地、自治区也有分布。
  (二)植物特性
  当归是2~3年的草本植物,主根粗壮,呈不整齐圆柱形,表皮黄白。1~2年仅有丛生叶,无主茎,2~3年抽薹开花,紫色直立茎有纵直槽纹,白色花,8~9月果期。
  (三)生长特性
  当归喜高寒凉爽气候,引种时海拔低,且抽薹而失败。幼苗期喜阴,2年后能耐强光。当归怕重茬,种过当归地需间隔2~3年左右。
  (四)栽培技术
  1.选地
  当归怕重茬,一般种过当归的地,需间隔2~3年方能种当归,前茬不能选马铃薯、豆科类作物,否则生虫。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120~150千克/公顷,选阴凉湿润的阴山或二阴山,疏松肥沃黑土生荒地育苗。烧荒、翻土、整平、做畦宽100厘米的高畦,趁士湿6月播种(甘肃),撒播、覆土4厘米厚,上盖禾本科草3厘米厚,一个月后,精心将盖草挑松。8月初阴天揭盖草,10月上旬挖栽子,除叶,0.05~0.2千克重扎一把,晾干,10月中下旬选冷冻处用干湿适宜的黄土一层,栽子一层,周围用30厘米厚黄土围起。
  3.移栽
  前茬作物选小麦、油菜、麻为宜。每公顷施农家肥37500-225000千克。翻地3次,第一次前茬收后,翻25-30厘米深,第二次10月份,第三次移栽前,施上肥深耕30厘米。整平栽苗,4月初苗未出来前,随耕随耙,行株距20~30厘米,挖15厘米穴,栽子放平,2~3株,中间放小珠,旁边放大株,覆土3厘米厚,整平。苗高6厘米、15厘米、20厘米,除3次草。
  4.田间管理
  当归要注意追肥,勤除草,第一年要注意植株的抽薹,及时打薹。
  5.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用1:1:150波尔多液浸泡苗,土壤消毒杀虫,育苗地多烧熏土。
  (2)褐斑病
  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摘掉病叶,中、后期用1:1:150倍波尔多液7天喷1次。或65%代森锌500倍液打2-3次。
  (五)采收加工
  10月上旬叶已变黄,割地上部,10月下旬,挖根(3000-4500万/公顷,高产10500万~12000万/公顷),2~6个捆成一把,搭棚熏烟(15天)至红色或金黄色,用文火熏干,注意翻动。
  作种子当归不挖,于春天拔除杂草,8月中旬采种,600~1500千克/公顷。把当归扎成把,放阴凉处晾干。
当归荆芥治中风  
[配  方]  当归、荆芥各等份。  
[制用法]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  
[功  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一)概述
  别名秦归、云归。
  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A.polymorpha  Maxim.var.siuensis  Oliv.)」的根。当归根入药,有补血、活血、调经、润燥、滑肠作用。临床用量大,出口量大。主产甘肃岷县、宕昌县等地,另外,陕西、四川、宁夏、贵州等地、自治区也有分布。
  (二)植物特性
  当归是2~3年的草本植物,主根粗壮,呈不整齐圆柱形,表皮黄白。1~2年仅有丛生叶,无主茎,2~3年抽薹开花,紫色直立茎有纵直槽纹,白色花,8~9月果期。
  (三)生长特性
  当归喜高寒凉爽气候,引种时海拔低,且抽薹而失败。幼苗期喜阴,2年后能耐强光。当归怕重茬,种过当归地需间隔2~3年左右。
  (四)栽培技术
  1.选地
  当归怕重茬,一般种过当归的地,需间隔2~3年方能种当归,前茬不能选马铃薯、豆科类作物,否则生虫。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120~150千克/公顷,选阴凉湿润的阴山或二阴山,疏松肥沃黑土生荒地育苗。烧荒、翻土、整平、做畦宽100厘米的高畦,趁士湿6月播种(甘肃),撒播、覆土4厘米厚,上盖禾本科草3厘米厚,一个月后,精心将盖草挑松。8月初阴天揭盖草,10月上旬挖栽子,除叶,0.05~0.2千克重扎一把,晾干,10月中下旬选冷冻处用干湿适宜的黄土一层,栽子一层,周围用30厘米厚黄土围起。
  3.移栽
  前茬作物选小麦、油菜、麻为宜。每公顷施农家肥37500-225000千克。翻地3次,第一次前茬收后,翻25-30厘米深,第二次10月份,第三次移栽前,施上肥深耕30厘米。整平栽苗,4月初苗未出来前,随耕随耙,行株距20~30厘米,挖15厘米穴,栽子放平,2~3株,中间放小珠,旁边放大株,覆土3厘米厚,整平。苗高6厘米、15厘米、20厘米,除3次草。
  4.田间管理
  当归要注意追肥,勤除草,第一年要注意植株的抽薹,及时打薹。
  5.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用1:1:150波尔多液浸泡苗,土壤消毒杀虫,育苗地多烧熏土。
  (2)褐斑病
  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摘掉病叶,中、后期用1:1:150倍波尔多液7天喷1次。或65%代森锌500倍液打2-3次。
  (五)采收加工
  10月上旬叶已变黄,割地上部,10月下旬,挖根(3000-4500万/公顷,高产10500万~12000万/公顷),2~6个捆成一把,搭棚熏烟(15天)至红色或金黄色,用文火熏干,注意翻动。
  作种子当归不挖,于春天拔除杂草,8月中旬采种,600~1500千克/公顷。把当归扎成把,放阴凉处晾干。
当归荆芥治中风  
[配  方]  当归、荆芥各等份。  
[制用法]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  
[功  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dp24044979 2024-05-26
1、  适种范围当归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山,空气湿度较大的自然环境下生长良好。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好。忌连作。
2、  选地整地选半阴半阳坡,土壤以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为宜,深翻土地20—25厘米,施用复合肥30--60公斤,耙细整平,一般按1米开沟作畦,畦沟宽30厘米,畦高约25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前茬以小麦、大麻、亚麻、油菜等为好,不宜选用马铃薯和豆类地块。
 3、播种育苗
育苗地于6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播前将种子放入30  ℃的温水中浸种24小时,取出晒干后用撒播法,将种子盖严,再盖以杂草。亩播种量4~5千克。播后半个月左右出苗,此时将盖草挑松,以防揭草时伤苗。8月初揭去盖草。有草就除,保持田间无杂草,结合除草间苗,去弱留强,株距1厘米左右为宜。  
 4、  择苗移栽  
(1)种苗选择一般选用直径2—5毫米,生长均匀健壮、无病无伤、分叉少、表皮光滑的小苗备用(苗龄90—110天,百根鲜重40—70g),直径2毫米以下过细和6毫米以上的大苗尽量慎用。  
(2)种苗处理种苗栽种前用40%甲基异柳磷和40%多菌灵各250g兑水10—15公斤配成药液,将种苗用药剂浸蘸,一般10小时左右后再移植田间,可预防病虫害和当归麻口病。  
(3)适时移栽当归栽植分冬栽和春栽两种。冬栽在立秋后至封冻前进行,春栽在春分至谷雨以清明前后为宜。  
(4)栽植密度一般亩保苗6500—8000株。  
(5)栽植方法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地膜覆盖栽培。各种栽植方法的技术规格是:地膜栽培选用70—80厘米宽、厚度0.005或0.006毫米的强力超微膜,带幅100厘米,垄面宽60厘米,垄间距40厘米,垄高10厘米。每垄种植2行,行距5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2苗,穴深15厘米、亩植6600穴,先覆膜后栽植,栽后压实穴口封土。
 5、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当归一般移栽后20—30天出苗,苗齐后及时查苗补苗。  
(2)中耕除草当归在苗出齐后进行三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齐苗后苗高5厘米时除草,浅耕浅锄;第二次在苗高10—15厘米时除草,适当深锄;第三次在苗高25—3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  
(3)追肥当归幼苗期不可多追氮肥,以免旺长,中后期结合中耕除草每亩追复合肥30--50公斤,
(4)摘花苔栽培中因控制不当有提早抽苔的植株时,应及早剪除摘净,否则会影响药材质量。  
(5)灌排水当归生长前期要少浇水,土壤干旱时适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好,忌用大水灌溉,后期田间不能积水,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烂根。  
 6、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半知真菌,主要危害当归根部。防治方法一是在栽植前用70%的五氯硝基苯1公斤  对土壤进行消毒;二是选用无病健壮种栽栽植,栽前用65%的代森锌600倍溶液浸泡种栽10分钟,并尽量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种植,雨后及时排水;三是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对病穴消毒;四是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发病区。  
(2)褐斑病褐斑病也是一种半知真菌,高温高湿时易发病。在当归上主要危害植株叶片,一般5月发生,7—8月严重。发病初期可用65%的代森锌600倍溶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洒或浇灌病区防治。  
 7、采收加工  
育苗移栽的当归宜在当地的10月下旬植株枯黄时采挖,秋季直播的宜在第2年枯黄时采挖。采挖前三天,先割去地上茎叶,留3厘米左右的短茬,促进根部成熟,逐行逐株挖收,避免挖断根或漏挖。  
一般亩产干品200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400公斤。
1、  适种范围当归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山,空气湿度较大的自然环境下生长良好。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好。忌连作。
2、  选地整地选半阴半阳坡,土壤以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为宜,深翻土地20—25厘米,施用复合肥30--60公斤,耙细整平,一般按1米开沟作畦,畦沟宽30厘米,畦高约25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前茬以小麦、大麻、亚麻、油菜等为好,不宜选用马铃薯和豆类地块。
 3、播种育苗
育苗地于6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播前将种子放入30  ℃的温水中浸种24小时,取出晒干后用撒播法,将种子盖严,再盖以杂草。亩播种量4~5千克。播后半个月左右出苗,此时将盖草挑松,以防揭草时伤苗。8月初揭去盖草。有草就除,保持田间无杂草,结合除草间苗,去弱留强,株距1厘米左右为宜。  
 4、  择苗移栽  
(1)种苗选择一般选用直径2—5毫米,生长均匀健壮、无病无伤、分叉少、表皮光滑的小苗备用(苗龄90—110天,百根鲜重40—70g),直径2毫米以下过细和6毫米以上的大苗尽量慎用。  
(2)种苗处理种苗栽种前用40%甲基异柳磷和40%多菌灵各250g兑水10—15公斤配成药液,将种苗用药剂浸蘸,一般10小时左右后再移植田间,可预防病虫害和当归麻口病。  
(3)适时移栽当归栽植分冬栽和春栽两种。冬栽在立秋后至封冻前进行,春栽在春分至谷雨以清明前后为宜。  
(4)栽植密度一般亩保苗6500—8000株。  
(5)栽植方法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地膜覆盖栽培。各种栽植方法的技术规格是:地膜栽培选用70—80厘米宽、厚度0.005或0.006毫米的强力超微膜,带幅100厘米,垄面宽60厘米,垄间距40厘米,垄高10厘米。每垄种植2行,行距5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2苗,穴深15厘米、亩植6600穴,先覆膜后栽植,栽后压实穴口封土。
 5、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当归一般移栽后20—30天出苗,苗齐后及时查苗补苗。  
(2)中耕除草当归在苗出齐后进行三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齐苗后苗高5厘米时除草,浅耕浅锄;第二次在苗高10—15厘米时除草,适当深锄;第三次在苗高25—3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  
(3)追肥当归幼苗期不可多追氮肥,以免旺长,中后期结合中耕除草每亩追复合肥30--50公斤,
(4)摘花苔栽培中因控制不当有提早抽苔的植株时,应及早剪除摘净,否则会影响药材质量。  
(5)灌排水当归生长前期要少浇水,土壤干旱时适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好,忌用大水灌溉,后期田间不能积水,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烂根。  
 6、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半知真菌,主要危害当归根部。防治方法一是在栽植前用70%的五氯硝基苯1公斤  对土壤进行消毒;二是选用无病健壮种栽栽植,栽前用65%的代森锌600倍溶液浸泡种栽10分钟,并尽量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种植,雨后及时排水;三是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对病穴消毒;四是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发病区。  
(2)褐斑病褐斑病也是一种半知真菌,高温高湿时易发病。在当归上主要危害植株叶片,一般5月发生,7—8月严重。发病初期可用65%的代森锌600倍溶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洒或浇灌病区防治。  
 7、采收加工  
育苗移栽的当归宜在当地的10月下旬植株枯黄时采挖,秋季直播的宜在第2年枯黄时采挖。采挖前三天,先割去地上茎叶,留3厘米左右的短茬,促进根部成熟,逐行逐株挖收,避免挖断根或漏挖。  
一般亩产干品200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400公斤。
文燕大侠 2024-05-18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298910617828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