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要点求大家说说

2024-06-02 11:18:50 (15分钟前 更新) 369 6500

最新回答

高层建筑标准层的设计要求,
首先,要定位使用功能。
其次,首层人流、车流动线要明确。
然后,依据楼层面积,计算疏散宽度,安排楼梯的数量,要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依据楼层计算电梯的数量,确定核心筒的大小。
高层建筑标准层的设计要求,
首先,要定位使用功能。
其次,首层人流、车流动线要明确。
然后,依据楼层面积,计算疏散宽度,安排楼梯的数量,要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依据楼层计算电梯的数量,确定核心筒的大小。
深海R蔚蓝 2024-06-02
据我了解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实际上要求核心筒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悬臂筒体结构体系,可以分担绝大部分的剪力(一般可>85%)和大部分的倾覆弯矩(一般>60%),同时外框架必须是稀柱框架,即只能承担很小一部分的剪力和相当部分的倾覆弯矩。而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之所以抗震要求更严格,也正是由这个内力分担的特性决定的,核心筒可能过于关键,一旦发生破坏,后果比较严重。
常用的有4,8,12,16柱等沿着建筑外沿布置,柱距在8m以上。抗震设计中为了能让稀柱框架有足够的承载力潜力而起到二道防线的作用,通常要求稀柱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宜过小,比如大于15%(超高层也可能放松至5-10%),然后按照规范要求做框架内力调整。
希望能帮助到你
据我了解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实际上要求核心筒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悬臂筒体结构体系,可以分担绝大部分的剪力(一般可>85%)和大部分的倾覆弯矩(一般>60%),同时外框架必须是稀柱框架,即只能承担很小一部分的剪力和相当部分的倾覆弯矩。而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之所以抗震要求更严格,也正是由这个内力分担的特性决定的,核心筒可能过于关键,一旦发生破坏,后果比较严重。
常用的有4,8,12,16柱等沿着建筑外沿布置,柱距在8m以上。抗震设计中为了能让稀柱框架有足够的承载力潜力而起到二道防线的作用,通常要求稀柱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宜过小,比如大于15%(超高层也可能放松至5-10%),然后按照规范要求做框架内力调整。
希望能帮助到你
暖暖滴嗳 2024-05-22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    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    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烟、易戒 2024-05-1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95819377899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