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育苗技术是怎样的谁能说说

2024-06-21 09:26:08 (13分钟前 更新) 499 2452

最新回答

地瓜育苗技术:
  1、育种时间,红薯种应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前全部育完。春薯育种多在惊蛰前后,淮河以南地区在2月中旬以后开始育种,淮河以北地区在4月10日以前育完,以温床或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种为主。露地排薯多在4月20日以前,采用露地育种,不覆盖薄膜,应在栽苗前45天以前育种较为适宜。
  2、苗床布置,选用无菌无病阳光充实的地块做育种苗床,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置低的地块,苗床以东西向为好,一般床宽1.3米左右,长度根据薯种多少而定,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填好床土:床土要疏松、肥沃、无病菌,最好使用沙质壤土。床土不易太薄或太厚,一般以5—8厘米为宜。床土内应施入一定量的腐熟的牛、马粪,床土垫平后,每平方米施100克硫酸铵,以提高薯苗质量和数量。
  3、种薯精选与处理: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薯皮光滑、皮色鲜艳、薯块均匀、大小适中、无病无伤、未受冷害和湿害、白浆多的薯块作种。重量以3两-1市斤为宜,每亩地需65市斤红薯种为宜。
  4、种薯处理,为了防止种薯带病,可用温水或药剂浸种。参与温水浸种时用51—54度的温水浸10分钟即可,浸种时要严格掌握水温和时间,种薯初下温水时要不断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采用露地育苗种薯或已受轻微冻害的种薯,均不宜采用温水浸种。种薯也可用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加水500倍,或用70%四基托布津加水700倍浸种10分钟,均可杀菌防病。还可以用以上药水水波洒也苗床。
  5、排种技术:排种有斜排、平排和直排三种。斜排是以薯头压薯尾的1/3,这样薯块中上部发炕、太阳能育种以平排为好,薯种分布均匀而不密集,有利于培育壮苗。直排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排薯时要分清头尾,不能倒排。一般薯头皮色深,浆汁多,细根少。由于薯块大小不同,因而要分类选择,分别排薯,应掌握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时上齐下齐的原则,使薯块上面覆土一致出苗均匀整齐,便于苗床管理。
地瓜育苗技术:
  1、育种时间,红薯种应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前全部育完。春薯育种多在惊蛰前后,淮河以南地区在2月中旬以后开始育种,淮河以北地区在4月10日以前育完,以温床或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种为主。露地排薯多在4月20日以前,采用露地育种,不覆盖薄膜,应在栽苗前45天以前育种较为适宜。
  2、苗床布置,选用无菌无病阳光充实的地块做育种苗床,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置低的地块,苗床以东西向为好,一般床宽1.3米左右,长度根据薯种多少而定,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填好床土:床土要疏松、肥沃、无病菌,最好使用沙质壤土。床土不易太薄或太厚,一般以5—8厘米为宜。床土内应施入一定量的腐熟的牛、马粪,床土垫平后,每平方米施100克硫酸铵,以提高薯苗质量和数量。
  3、种薯精选与处理: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薯皮光滑、皮色鲜艳、薯块均匀、大小适中、无病无伤、未受冷害和湿害、白浆多的薯块作种。重量以3两-1市斤为宜,每亩地需65市斤红薯种为宜。
  4、种薯处理,为了防止种薯带病,可用温水或药剂浸种。参与温水浸种时用51—54度的温水浸10分钟即可,浸种时要严格掌握水温和时间,种薯初下温水时要不断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采用露地育苗种薯或已受轻微冻害的种薯,均不宜采用温水浸种。种薯也可用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加水500倍,或用70%四基托布津加水700倍浸种10分钟,均可杀菌防病。还可以用以上药水水波洒也苗床。
  5、排种技术:排种有斜排、平排和直排三种。斜排是以薯头压薯尾的1/3,这样薯块中上部发炕、太阳能育种以平排为好,薯种分布均匀而不密集,有利于培育壮苗。直排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排薯时要分清头尾,不能倒排。一般薯头皮色深,浆汁多,细根少。由于薯块大小不同,因而要分类选择,分别排薯,应掌握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时上齐下齐的原则,使薯块上面覆土一致出苗均匀整齐,便于苗床管理。
Ashtray喵 2024-06-21
一、育苗方法
  当前地瓜育苗的方法很多:冬暖式塑料大棚育苗、火炕育苗、电热线育苗、阳畦育苗、大弓棚、小弓棚育苗。大棚、火炕、电热线育苗,不受天气制约,能提前出苗,并能提高出苗率,但成本较高。适宜大批量育苗而且成本较低的是阳畦和大、小弓棚育苗,现介绍如下:
  二、苗床建造
  选择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地块建苗床。阳畦苗床要建成东西走向,宽150—200厘米,长度根据排种量确定,一般长10—20米较为适宜。床深(地面下)30厘米。小弓棚苗床宽1.2—1.5米,大弓棚苗床宽2.5—3米,中间留一个宽30—40厘米的过道,便于采苗。大小弓棚的苗床的深度20厘米左右,排种后苗床低于地面5—10厘米。苗床内铺20厘米厚的营养土,营养土用肥土加适量腐熟的有机质或土杂肥混合制成。
  三、薯种消毒
  育苗前要将薯种严格挑选,把有病斑、伤口、受冻害的薯块剔除,并注意把皮色、形状等与其品种特征不相符的杂薯或变异薯剔除。然后用800—1000倍的“红薯保鲜剂”溶液或800倍的多菌灵溶液浸种10分钟,不抗茎线虫病的品种,还要用800倍的甲基乙柳磷(或甲拌磷)溶液浸种。浸种后的剩余药液可在排种后再喷洒在薯种上。
  四、高温催芽
  薯种消毒后按大小分级装入条筐内,放入提前备好的催芽室内催芽,头三天保持34~37℃,以后4~5天保持30~32℃,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催芽室内空气要适当流通保证有足够  的氧气,并能排出二氧化碳气体。高温催芽的好处是出苗快,出苗齐,出苗数量多,并能防止种薯上床后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烂种。高温催芽后一般7~8天可全部萌芽,芽长1厘米时,在温和无风的晴天由催芽室取出种薯,随即在提前准备好的苗床上排种,当天取出的薯种一定在当天排完,并加盖薄膜和草苫。
如果育苗数量小,或没有高温催芽的条件和技术,也可以不经高温催芽,直接排种育苗,但排种时间应提前10天左右。阳畦和弓棚育苗,从排种到出第一茬苗,一般年份需40的天时间。
  五、适时排种
  地瓜品种及瓜块大小的不同,萌芽数量相差很大。萌芽率较高、单块重200—500克的薯种,每平方米排种25公斤最适宜,能达到合理的出苗密度和壮苗标准。排种时间根据各地区的气候确定,按大田栽种时间,向前推40天。山东南部一般在3月上中旬,即“惊蜇—春分”之间。经高温催芽的薯种,排种后7~8天可出齐苗,未经高温催芽的排种后需20天出齐苗,再经过20天采苗。排种有立排、斜排、平排三种方式,可根据薯种的萌芽性及薯块大小来确定哪种方式。中等萌芽率、薯块单重200~500克的一般采用斜排,前后两排种薯种的头尾顺序交错相压1/3,萌芽率强的小薯块要采用平排。排种时薯块顶端和阳面向上,以利发芽。薯块的头尾及阳面可根据形状、颜色、芽眼多少及纤维根生长方向等判断。大小薯块要分开排放,并使上下端齐平,特别是薯块的上面要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使覆土厚薄和受热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排种后浇足水,使水面与薯种上面持平,待水全部渗下后再盖3~5厘米厚的细土(细沙与有机肥混合更好),最后封膜,夜晚加盖草苫。
  地瓜育苗的条件有五个:温度、水份、氧气、光照、养份。前三个因素是出苗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露地阳畦育苗,受气候环境制约,如果排种后即刻遇到长时期的阴雨低温天气,有可能造成烂种。所以,地瓜育苗的关键是温度,育苗时间应选在阴雨天后。为了保证育苗温度,有的采用双膜或三膜覆盖。双膜用法是种薯以  上20~30厘米处用竹杆、铁丝等作架材,上面覆膜,膜要拉紧扯平,四周压紧压严,晚上加盖草苫,草苫以上再盖一层膜,(可用旧膜)。这样对夜间保温效果很好,特别是遇到阴雨天,草苫不被雨水淋湿。三膜育苗的做法是在苗床地表先盖一层薄膜(微膜),然后再按双膜法盖上两层膜。但要特别注意,盖下层薄膜之前,每隔1米左右放一根竹竿或玉米秸,膜的四周不要压土,便于通气,防止缺氧烂种。地瓜出苗80%以上时将薄膜抽掉,喷一次透水。
  六、苗床管理
  1,温度。苗床管理的关键是控制温度。排种后到萌芽前的温度应控制在35~37℃,萌芽后30~35℃,薯苗出土后控制在25~30℃。薯苗在25℃左右生长最快、最壮,低于20C生长缓慢,低于15℃,高于35℃基本停止生长.苗床温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40℃,否则,在薯钟发芽前要烂种,发芽后会烧苗.苗床高低温都应以温度最高处(高温点)为准,在晴天的中午把温度计插在苗床中间、薯种以下1~2厘米处,经5分钟读数。
  2,湿度.在育苗的三个阶段中(催芽、长苗、炼苗),床土的相对湿度分别保持在90%、80%、70%.出苗前对湿度很敏感,湿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缺氧烂种(症状是稀烂,由里向外烂),湿度过小,易造成高温烤种(症状是干烂,薯块先烂外皮,由外向里烂).排种7~10天就应检查湿度,每隔5天看一次,检查时不能只看表层,要看薯块周围的湿度,特别是薯块下,看薯块是否在湿土里.根据苗床湿度情况,要小水勤浇,在晴天的上午用喷壶或水管安喷头喷水(温水更好),喷透即可,喷后立即盖膜,当天将温度提上去.在薯苗出齐之前,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缺氧烂种。
  3,通风炼苗.当苗高15厘米时开始通风,根据风向先开小孔,南风从苗床北面开孔,北风从南面开,以后每天将孔增大,白天开,晚上关.3~5天后将盖膜和草苫全部揭开,昼夜炼苗,4~5天后即可采苗.炼苗时如遇强寒流或雨雪天气,应及时盖膜,保温防冻。
  七、适时采苗
  壮苗早栽是地瓜丰产的基础.壮苗的标准是:苗高20~25厘米,顶三叶齐平,叶片较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粗节短,具有一定韧性,基部无气生根,断口浆汁较浓,百株鲜苗重0.5~1公斤,无病斑和虫害。采苗时距床面2~3厘米用剪刀剪苗.高剪苗不仅能增加下茬采苗量,更重要的是能减少薯苗的各种病害,特别是病毒病和黑斑病,提高地瓜产量10%以上.采第二茬苗后喷一次液体肥料.如果追施氮肥,每平方米不超过50克尿素,并注意通风,防止氨气烧苗。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一、育苗方法
  当前地瓜育苗的方法很多:冬暖式塑料大棚育苗、火炕育苗、电热线育苗、阳畦育苗、大弓棚、小弓棚育苗。大棚、火炕、电热线育苗,不受天气制约,能提前出苗,并能提高出苗率,但成本较高。适宜大批量育苗而且成本较低的是阳畦和大、小弓棚育苗,现介绍如下:
  二、苗床建造
  选择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地块建苗床。阳畦苗床要建成东西走向,宽150—200厘米,长度根据排种量确定,一般长10—20米较为适宜。床深(地面下)30厘米。小弓棚苗床宽1.2—1.5米,大弓棚苗床宽2.5—3米,中间留一个宽30—40厘米的过道,便于采苗。大小弓棚的苗床的深度20厘米左右,排种后苗床低于地面5—10厘米。苗床内铺20厘米厚的营养土,营养土用肥土加适量腐熟的有机质或土杂肥混合制成。
  三、薯种消毒
  育苗前要将薯种严格挑选,把有病斑、伤口、受冻害的薯块剔除,并注意把皮色、形状等与其品种特征不相符的杂薯或变异薯剔除。然后用800—1000倍的“红薯保鲜剂”溶液或800倍的多菌灵溶液浸种10分钟,不抗茎线虫病的品种,还要用800倍的甲基乙柳磷(或甲拌磷)溶液浸种。浸种后的剩余药液可在排种后再喷洒在薯种上。
  四、高温催芽
  薯种消毒后按大小分级装入条筐内,放入提前备好的催芽室内催芽,头三天保持34~37℃,以后4~5天保持30~32℃,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催芽室内空气要适当流通保证有足够  的氧气,并能排出二氧化碳气体。高温催芽的好处是出苗快,出苗齐,出苗数量多,并能防止种薯上床后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烂种。高温催芽后一般7~8天可全部萌芽,芽长1厘米时,在温和无风的晴天由催芽室取出种薯,随即在提前准备好的苗床上排种,当天取出的薯种一定在当天排完,并加盖薄膜和草苫。
如果育苗数量小,或没有高温催芽的条件和技术,也可以不经高温催芽,直接排种育苗,但排种时间应提前10天左右。阳畦和弓棚育苗,从排种到出第一茬苗,一般年份需40的天时间。
  五、适时排种
  地瓜品种及瓜块大小的不同,萌芽数量相差很大。萌芽率较高、单块重200—500克的薯种,每平方米排种25公斤最适宜,能达到合理的出苗密度和壮苗标准。排种时间根据各地区的气候确定,按大田栽种时间,向前推40天。山东南部一般在3月上中旬,即“惊蜇—春分”之间。经高温催芽的薯种,排种后7~8天可出齐苗,未经高温催芽的排种后需20天出齐苗,再经过20天采苗。排种有立排、斜排、平排三种方式,可根据薯种的萌芽性及薯块大小来确定哪种方式。中等萌芽率、薯块单重200~500克的一般采用斜排,前后两排种薯种的头尾顺序交错相压1/3,萌芽率强的小薯块要采用平排。排种时薯块顶端和阳面向上,以利发芽。薯块的头尾及阳面可根据形状、颜色、芽眼多少及纤维根生长方向等判断。大小薯块要分开排放,并使上下端齐平,特别是薯块的上面要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使覆土厚薄和受热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排种后浇足水,使水面与薯种上面持平,待水全部渗下后再盖3~5厘米厚的细土(细沙与有机肥混合更好),最后封膜,夜晚加盖草苫。
  地瓜育苗的条件有五个:温度、水份、氧气、光照、养份。前三个因素是出苗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露地阳畦育苗,受气候环境制约,如果排种后即刻遇到长时期的阴雨低温天气,有可能造成烂种。所以,地瓜育苗的关键是温度,育苗时间应选在阴雨天后。为了保证育苗温度,有的采用双膜或三膜覆盖。双膜用法是种薯以  上20~30厘米处用竹杆、铁丝等作架材,上面覆膜,膜要拉紧扯平,四周压紧压严,晚上加盖草苫,草苫以上再盖一层膜,(可用旧膜)。这样对夜间保温效果很好,特别是遇到阴雨天,草苫不被雨水淋湿。三膜育苗的做法是在苗床地表先盖一层薄膜(微膜),然后再按双膜法盖上两层膜。但要特别注意,盖下层薄膜之前,每隔1米左右放一根竹竿或玉米秸,膜的四周不要压土,便于通气,防止缺氧烂种。地瓜出苗80%以上时将薄膜抽掉,喷一次透水。
  六、苗床管理
  1,温度。苗床管理的关键是控制温度。排种后到萌芽前的温度应控制在35~37℃,萌芽后30~35℃,薯苗出土后控制在25~30℃。薯苗在25℃左右生长最快、最壮,低于20C生长缓慢,低于15℃,高于35℃基本停止生长.苗床温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40℃,否则,在薯钟发芽前要烂种,发芽后会烧苗.苗床高低温都应以温度最高处(高温点)为准,在晴天的中午把温度计插在苗床中间、薯种以下1~2厘米处,经5分钟读数。
  2,湿度.在育苗的三个阶段中(催芽、长苗、炼苗),床土的相对湿度分别保持在90%、80%、70%.出苗前对湿度很敏感,湿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缺氧烂种(症状是稀烂,由里向外烂),湿度过小,易造成高温烤种(症状是干烂,薯块先烂外皮,由外向里烂).排种7~10天就应检查湿度,每隔5天看一次,检查时不能只看表层,要看薯块周围的湿度,特别是薯块下,看薯块是否在湿土里.根据苗床湿度情况,要小水勤浇,在晴天的上午用喷壶或水管安喷头喷水(温水更好),喷透即可,喷后立即盖膜,当天将温度提上去.在薯苗出齐之前,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缺氧烂种。
  3,通风炼苗.当苗高15厘米时开始通风,根据风向先开小孔,南风从苗床北面开孔,北风从南面开,以后每天将孔增大,白天开,晚上关.3~5天后将盖膜和草苫全部揭开,昼夜炼苗,4~5天后即可采苗.炼苗时如遇强寒流或雨雪天气,应及时盖膜,保温防冻。
  七、适时采苗
  壮苗早栽是地瓜丰产的基础.壮苗的标准是:苗高20~25厘米,顶三叶齐平,叶片较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粗节短,具有一定韧性,基部无气生根,断口浆汁较浓,百株鲜苗重0.5~1公斤,无病斑和虫害。采苗时距床面2~3厘米用剪刀剪苗.高剪苗不仅能增加下茬采苗量,更重要的是能减少薯苗的各种病害,特别是病毒病和黑斑病,提高地瓜产量10%以上.采第二茬苗后喷一次液体肥料.如果追施氮肥,每平方米不超过50克尿素,并注意通风,防止氨气烧苗。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长春小熊猫 2024-06-16
1:正确选用抗病高产品种:建议用脱毒徐薯18,脱毒北京553,豫薯8号、郑红22、商薯19、洛薯0402、洛薯9816-6、安平一号、洛薯96-6等品种。
   2:科学育苗:采用双膜冷床育苗,所谓“双膜”育苗,是指出苗前除了在苗床上边搭斜坡或小拱棚所需用的一层塑料薄膜外,苗床上再盖一屋地膜,用以增加床温的一种育苗方法。
   注意两点:一是在苗床上撒些作物秸杆再盖地膜,四周不宜压实,以免缺氧烂种影响出苗;二是在齐苗时及时揭去地膜,以防“烧芽”,并且要注意适时两端通风,棚内气温不超过35℃。
   要严格消毒灭菌,床土更新,用50%多菌灵和50%辛硫磷处理床土,避免病害传播。
   种薯精选与处理也很重要,种薯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出窖时选,消毒浸种时选,上床排种时选。凡薯块发软、薯皮凹陷、有病斑、不鲜艳,断面无汁液或有黑筋或发糠的均不能作种。薯块大小均匀,块重150~250g为宜。排薯前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500液浸种10分钟。
1:正确选用抗病高产品种:建议用脱毒徐薯18,脱毒北京553,豫薯8号、郑红22、商薯19、洛薯0402、洛薯9816-6、安平一号、洛薯96-6等品种。
   2:科学育苗:采用双膜冷床育苗,所谓“双膜”育苗,是指出苗前除了在苗床上边搭斜坡或小拱棚所需用的一层塑料薄膜外,苗床上再盖一屋地膜,用以增加床温的一种育苗方法。
   注意两点:一是在苗床上撒些作物秸杆再盖地膜,四周不宜压实,以免缺氧烂种影响出苗;二是在齐苗时及时揭去地膜,以防“烧芽”,并且要注意适时两端通风,棚内气温不超过35℃。
   要严格消毒灭菌,床土更新,用50%多菌灵和50%辛硫磷处理床土,避免病害传播。
   种薯精选与处理也很重要,种薯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出窖时选,消毒浸种时选,上床排种时选。凡薯块发软、薯皮凹陷、有病斑、不鲜艳,断面无汁液或有黑筋或发糠的均不能作种。薯块大小均匀,块重150~250g为宜。排薯前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500液浸种10分钟。
熊猫大王 2024-06-1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27481102943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