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骨化石

2024-06-21 18:37:01 (26分钟前 更新) 390 4447

最新回答

化石的鉴别,主要是把仿制的"石膏铸造化石"以及各种材质的"雕刻化石"和真正的天然化石区分开.  
 
石膏铸造的假化石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颜色均一:石质内外颜色极为均一,没有典型的包有化石的层状构造,而且颜色多呈灰白色.  
2:化石内部的结构单一:地层包裹体极为单一,没有其他的地质构造.  
3:化石的表层的颜色:为了使"化石"看上去更逼真,造假者会在"化石"的表面,涂上一层氧化铁粉末,这种粉末只要用手一摸,立即脱掉,这时,就能立刻断定,这个化石不真!  
4:硬度:如果化石的硬度连指甲都不及,也很有可能不真.
化石的鉴别,主要是把仿制的"石膏铸造化石"以及各种材质的"雕刻化石"和真正的天然化石区分开.  
 
石膏铸造的假化石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颜色均一:石质内外颜色极为均一,没有典型的包有化石的层状构造,而且颜色多呈灰白色.  
2:化石内部的结构单一:地层包裹体极为单一,没有其他的地质构造.  
3:化石的表层的颜色:为了使"化石"看上去更逼真,造假者会在"化石"的表面,涂上一层氧化铁粉末,这种粉末只要用手一摸,立即脱掉,这时,就能立刻断定,这个化石不真!  
4:硬度:如果化石的硬度连指甲都不及,也很有可能不真.
洋葱没有心77 2024-06-21
本文专门写给对化石很感兴趣的网友,希望能够回答很多有志于学习古生物学,有兴趣于化石鉴定的人们的一般性问题。化石鉴定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仅是简单的介绍,供网友参考。化石,简单的说,就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是过去的生物在石块上留下来的一种印记。化石的形成和生物密切相关,同时,也涉及到了地质的历史。因此,研究化石就不得不了解一些必要的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化石的生物要依据现代生物学进行系统分类和描述,因此,尽管面对的是枯燥冰冷的石块,化石所代表的却是栩栩如生的生命。从事化石研究的人一定要有一个思想上的前提,那就是化石也是一种生物,只是这种生物生活在遥远的过去。另外,由于生物体本身的复杂性,在保存成为化石的时候不可能毫无保留。很多化石都是残缺不全的,甚至只是当时生物的一小部分,也很可能来自很多生物的不同部分。比如,很多植物化石仅保存了一片叶子或是一个枝条,很多哺乳动物的化石仅仅保存了牙齿……我们常见各种绘制精美的古生物复原图,甚至也搬上了影视作品中。但是,我们不可忘记,这些复原图中含有大量的假定,是古生物学者根据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推测出来的,毕竟遥远的生物究竟长什么样没有人见过。可以理解的是,不是所有的化石都可以准确鉴定的,需要一些关键的特征才能把化石生物明确的鉴定出来。这就需要对不同生物门类的了解。化石是如何形成的?了解一些这样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分辨哪些是化石,哪些不是。化石的形成通常要经历生物体的死亡、快速掩埋、封闭压实等过程。常见的是在水的作用下生物的遗体被水流的作用冲积、掩埋等等,大部分的植物化石都是这样形成的。但是有些生物,如鸟,昆虫等能够飞行的生物又是怎么保存成为化石的呢?这里通常涉及到一些灾害现象,如火山喷发出了大量的火山灰,是生物窒息并埋藏了起来。后来又经历了沉积作用,最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化石。当我们拿到一块石头的时候,不能被石块的形状像某种生物所迷惑,要知道地质中的沉积作用也具有鬼斧神工的能力。如果是生物成因的,大部分都会在岩石上保存大量的炭质(通常是黑色的),如果用放大镜(普通的,放大10倍就可以了)观察,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条纹或是网格——这都是很常见的生物结构。另外,生物化石很少单独、单一保存的,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某种化石,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附近也找到一些相关的生物化石的。了解一些沉积岩的知识是必要的。很多精美的假化石其实都是矿物的结晶而已。含有矿物的地下水在岩石的缝隙中就会发生结晶作用,在各种岩石表面会形成各种图案——看似化石。一般来说,学习古生物的本科生(研究生)通常要学习:地质学(岩石、矿物、构造、地球历史)、岩石学(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的特征,鉴别)、古生物学(化石生物门类、特征、鉴定)、生物学的系统分类(生物演化、系统分类、命名)、历史地质学(地球的演变、古地理、板块构造)……所有的这些都是与化石相关的基础知识。化石的鉴定最初时属于博物学的范畴,换句话说,就是一些有钱有闲的人吃饱撑的之后,相互炫耀自己的收藏,讨论化石的形成。在从前,也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能够有机会进行大量的阅读和书写。
本文专门写给对化石很感兴趣的网友,希望能够回答很多有志于学习古生物学,有兴趣于化石鉴定的人们的一般性问题。化石鉴定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仅是简单的介绍,供网友参考。化石,简单的说,就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是过去的生物在石块上留下来的一种印记。化石的形成和生物密切相关,同时,也涉及到了地质的历史。因此,研究化石就不得不了解一些必要的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化石的生物要依据现代生物学进行系统分类和描述,因此,尽管面对的是枯燥冰冷的石块,化石所代表的却是栩栩如生的生命。从事化石研究的人一定要有一个思想上的前提,那就是化石也是一种生物,只是这种生物生活在遥远的过去。另外,由于生物体本身的复杂性,在保存成为化石的时候不可能毫无保留。很多化石都是残缺不全的,甚至只是当时生物的一小部分,也很可能来自很多生物的不同部分。比如,很多植物化石仅保存了一片叶子或是一个枝条,很多哺乳动物的化石仅仅保存了牙齿……我们常见各种绘制精美的古生物复原图,甚至也搬上了影视作品中。但是,我们不可忘记,这些复原图中含有大量的假定,是古生物学者根据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推测出来的,毕竟遥远的生物究竟长什么样没有人见过。可以理解的是,不是所有的化石都可以准确鉴定的,需要一些关键的特征才能把化石生物明确的鉴定出来。这就需要对不同生物门类的了解。化石是如何形成的?了解一些这样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分辨哪些是化石,哪些不是。化石的形成通常要经历生物体的死亡、快速掩埋、封闭压实等过程。常见的是在水的作用下生物的遗体被水流的作用冲积、掩埋等等,大部分的植物化石都是这样形成的。但是有些生物,如鸟,昆虫等能够飞行的生物又是怎么保存成为化石的呢?这里通常涉及到一些灾害现象,如火山喷发出了大量的火山灰,是生物窒息并埋藏了起来。后来又经历了沉积作用,最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化石。当我们拿到一块石头的时候,不能被石块的形状像某种生物所迷惑,要知道地质中的沉积作用也具有鬼斧神工的能力。如果是生物成因的,大部分都会在岩石上保存大量的炭质(通常是黑色的),如果用放大镜(普通的,放大10倍就可以了)观察,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条纹或是网格——这都是很常见的生物结构。另外,生物化石很少单独、单一保存的,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某种化石,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附近也找到一些相关的生物化石的。了解一些沉积岩的知识是必要的。很多精美的假化石其实都是矿物的结晶而已。含有矿物的地下水在岩石的缝隙中就会发生结晶作用,在各种岩石表面会形成各种图案——看似化石。一般来说,学习古生物的本科生(研究生)通常要学习:地质学(岩石、矿物、构造、地球历史)、岩石学(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的特征,鉴别)、古生物学(化石生物门类、特征、鉴定)、生物学的系统分类(生物演化、系统分类、命名)、历史地质学(地球的演变、古地理、板块构造)……所有的这些都是与化石相关的基础知识。化石的鉴定最初时属于博物学的范畴,换句话说,就是一些有钱有闲的人吃饱撑的之后,相互炫耀自己的收藏,讨论化石的形成。在从前,也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能够有机会进行大量的阅读和书写。
山水平川 2024-06-08
一般是靠C14来测定年代,但如果用肉眼识别的话就要看化石中有什么动植物,因为很多生物有它们生活的特定年代。化石的鉴别,主要是把仿制的"石膏铸造化石"以及各种材质的"雕刻化石"和真正的天然化石区分开.  。如果条件合适,由外界渗进骨内的矿物质在牙齿和骨骼腐烂解体之前能有效地替代骨骼原有的有机质,牙齿和骨骼便完好地保存成为化石。由于化石中的大量矿物质是极为细致地慢慢替代其中的有机质,所以能完整地保存牙齿和骨骼原来的形态,连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的组织形态都能原样保存。天长日久,骨骼的重量不断增加,由原来的牙齿和骨头变成了还保存牙齿和骨头
一般是靠C14来测定年代,但如果用肉眼识别的话就要看化石中有什么动植物,因为很多生物有它们生活的特定年代。化石的鉴别,主要是把仿制的"石膏铸造化石"以及各种材质的"雕刻化石"和真正的天然化石区分开.  。如果条件合适,由外界渗进骨内的矿物质在牙齿和骨骼腐烂解体之前能有效地替代骨骼原有的有机质,牙齿和骨骼便完好地保存成为化石。由于化石中的大量矿物质是极为细致地慢慢替代其中的有机质,所以能完整地保存牙齿和骨骼原来的形态,连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的组织形态都能原样保存。天长日久,骨骼的重量不断增加,由原来的牙齿和骨头变成了还保存牙齿和骨头
Meow儿儿 2024-06-0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652807235717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