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电阻公式是什么

2024-06-21 02:22:06 (25分钟前 更新) 298 3426

最新回答

名字很混淆。电感L产生感抗XL,电感内也含电阻R,感抗和电阻组成阻抗Z,Z=√R^2+XL^2。
R=√Z^2-XL^2。  XL=ωL=2πfL=3.1416fL,  L-电感(亨);f-交流电频率(赫)。tgα=ωL/R。这里编写公式不方便,交流电应该是复数形式书写,因为有相位角的。这里不用复数书写还可以。请看“电工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名字很混淆。电感L产生感抗XL,电感内也含电阻R,感抗和电阻组成阻抗Z,Z=√R^2+XL^2。
R=√Z^2-XL^2。  XL=ωL=2πfL=3.1416fL,  L-电感(亨);f-交流电频率(赫)。tgα=ωL/R。这里编写公式不方便,交流电应该是复数形式书写,因为有相位角的。这里不用复数书写还可以。请看“电工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白羽蓝翎 2024-06-21
电感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  1mH=1000u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电感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  1mH=1000u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应该勇敢 2024-06-14
1.所谓电容,就是容纳和释放电荷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
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它的作用。另外电容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两块正负电极和
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组成,所以电容类型主要是由电极和绝缘介质决定的。在计算机系统
的主板、插卡、电源的电路中,应用了电解电容、纸介电容和瓷介电容等几类电容,并以
电解电容为主。
   电感
   见过变压器吧,上面用导线绕成的线圈就是一种电感
   其实,电感通俗一点一般就是指螺线圈,他在通过变化的电流时,会产生一些与一般的导线不同的效应,所以另起一个名字叫电感
   电感只能对非稳恒电流起作用,它的特点两端电压正比于通过他的电流的瞬时变化率(导数),比例系数就是它的“自感”
   电感起作用的原因是它在通过非稳恒电流时产生变化的磁场,而这个磁场又会反过来影响电流,所以,这么说来,任何一个导体,只要它通过非稳恒电流,就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就会反过来影响电流,所以任何导体都会有自感现象产生  
2.电容串并联:C(电容量)=Q(总电量)/U(电压)  
 电感串并联:L=L1*L2/(L1+L2)
3.容抗=1/2*π*f*C    (C为电容)
 感抗=2*π*f*L      (L为自感系数)
 一种电路,电流依次通过每一个组成元件的电路.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是只有一条支路,由此出发可以推出串联电路有如下五个特点:(1)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因为直流电路中同一支路的各个截面有相同的电流强度。(2)总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分电压(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这可由电压的定义直接得出。(3)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把欧姆定律分别用于每个电阻可得U1=IR1,U2=IR2,……,Un=IRn代入U=U1+U2+……+Un并注意到每个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得U=I(R1+R2+Rn)。此式说明,若用一个阻值为R=R1+R2+…+Rn的电阻元件代替原来n个电阻的串联电路,这个元件的电流将与原串联电路的电流相同。因此电阻R叫原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或总电阻)。故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4)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因为Ui=IRi。(5)各电阻分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因Pi=I2Ri。
 串联的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串联的优点:在一个电路中,  若想控制所有电路,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串联的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4.直流电(direct  current)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又称恒定电流。所通过的电路称直流电路,是由直流电源和电阻构成的闭合导电回路。在该电路中,形成恒定的电场,在电源外,正电荷经电阻从高电势处流向低电势处,在电源内,靠电源的非静电力的作用,克服静电力,再从低电势处到达高电势处,如此循环,构成闭合的电流线。所以,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电动势,为在电阻上消耗的焦耳热补充能量。
交流电:方向和强度(大小)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当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里就产生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改变的交流电。
现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是方向和强度每秒改变50次。
我们常见的电灯、电动机等用的电都是交流电。在实用中,交流电用符号"~"表示
1.所谓电容,就是容纳和释放电荷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
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它的作用。另外电容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两块正负电极和
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组成,所以电容类型主要是由电极和绝缘介质决定的。在计算机系统
的主板、插卡、电源的电路中,应用了电解电容、纸介电容和瓷介电容等几类电容,并以
电解电容为主。
   电感
   见过变压器吧,上面用导线绕成的线圈就是一种电感
   其实,电感通俗一点一般就是指螺线圈,他在通过变化的电流时,会产生一些与一般的导线不同的效应,所以另起一个名字叫电感
   电感只能对非稳恒电流起作用,它的特点两端电压正比于通过他的电流的瞬时变化率(导数),比例系数就是它的“自感”
   电感起作用的原因是它在通过非稳恒电流时产生变化的磁场,而这个磁场又会反过来影响电流,所以,这么说来,任何一个导体,只要它通过非稳恒电流,就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就会反过来影响电流,所以任何导体都会有自感现象产生  
2.电容串并联:C(电容量)=Q(总电量)/U(电压)  
 电感串并联:L=L1*L2/(L1+L2)
3.容抗=1/2*π*f*C    (C为电容)
 感抗=2*π*f*L      (L为自感系数)
 一种电路,电流依次通过每一个组成元件的电路.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是只有一条支路,由此出发可以推出串联电路有如下五个特点:(1)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因为直流电路中同一支路的各个截面有相同的电流强度。(2)总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分电压(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这可由电压的定义直接得出。(3)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把欧姆定律分别用于每个电阻可得U1=IR1,U2=IR2,……,Un=IRn代入U=U1+U2+……+Un并注意到每个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得U=I(R1+R2+Rn)。此式说明,若用一个阻值为R=R1+R2+…+Rn的电阻元件代替原来n个电阻的串联电路,这个元件的电流将与原串联电路的电流相同。因此电阻R叫原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或总电阻)。故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4)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因为Ui=IRi。(5)各电阻分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因Pi=I2Ri。
 串联的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串联的优点:在一个电路中,  若想控制所有电路,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串联的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4.直流电(direct  current)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又称恒定电流。所通过的电路称直流电路,是由直流电源和电阻构成的闭合导电回路。在该电路中,形成恒定的电场,在电源外,正电荷经电阻从高电势处流向低电势处,在电源内,靠电源的非静电力的作用,克服静电力,再从低电势处到达高电势处,如此循环,构成闭合的电流线。所以,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电动势,为在电阻上消耗的焦耳热补充能量。
交流电:方向和强度(大小)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当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里就产生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改变的交流电。
现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是方向和强度每秒改变50次。
我们常见的电灯、电动机等用的电都是交流电。在实用中,交流电用符号"~"表示
金舟创元 2024-06-05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9865903854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