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油水分离器原理是什么

2024-06-10 15:55:10 (21分钟前 更新) 519 4696
请问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怎么解释

最新回答

空压机油水分离器主要处理空压机冷凝液含油废水,污水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两级分离
主要原理:聚结原理分离油和水,油浮到上层被集油器收集,水排出。
空压机油水分离器主要处理空压机冷凝液含油废水,污水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两级分离
主要原理:聚结原理分离油和水,油浮到上层被集油器收集,水排出。
新羊年新气象 2024-06-10
1:由污水泵将含油污水送入油水分离器,通过扩散喷嘴后,大颗粒油滴即上浮在左集油室顶部
2:含小油滴的污水进入下部分的波纹板聚结器,在此聚合部分油滴成较大的油滴至右集油室
3:含更小颗粒的油滴的污水通过细滤器,出去水中杂质,依次进入纤维聚合器,使细小油滴聚合成较大的油滴与水分离。
4:分离后,清洁水通过排除口排除,左右集油室中污油通过电磁阀自动排除,而在纤维聚合器分离出去的污油,则通过手动阀排除。
1:由污水泵将含油污水送入油水分离器,通过扩散喷嘴后,大颗粒油滴即上浮在左集油室顶部
2:含小油滴的污水进入下部分的波纹板聚结器,在此聚合部分油滴成较大的油滴至右集油室
3:含更小颗粒的油滴的污水通过细滤器,出去水中杂质,依次进入纤维聚合器,使细小油滴聚合成较大的油滴与水分离。
4:分离后,清洁水通过排除口排除,左右集油室中污油通过电磁阀自动排除,而在纤维聚合器分离出去的污油,则通过手动阀排除。
鱼米芝香 2024-06-05
在一容器内置大量的铜管之类,利用热空气遇上较冷的金属产生冷凝来分离油水,一般较先进的都是两个缸构成,轮流工作.并有控制电路自控排水
在一容器内置大量的铜管之类,利用热空气遇上较冷的金属产生冷凝来分离油水,一般较先进的都是两个缸构成,轮流工作.并有控制电路自控排水
爱我大兴 2024-05-24
压机油水分离器主要处理空压机冷凝液含油废水,污水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两级分离
  主要原理:聚结原理分离油和水,油浮到上层被集油器收集,水排出。
应用领域:
  各种空压机含油废水及其他行业含油废水
压机油水分离器主要处理空压机冷凝液含油废水,污水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两级分离
  主要原理:聚结原理分离油和水,油浮到上层被集油器收集,水排出。
应用领域:
  各种空压机含油废水及其他行业含油废水
shengxj214 2024-05-13
是油水分离器还是油气分离器,如果是油水分离器,应该是将压缩空气降温至露点以下,压缩空气中的水气就会析出
是油水分离器还是油气分离器,如果是油水分离器,应该是将压缩空气降温至露点以下,压缩空气中的水气就会析出
nanjingyiyi 2024-05-01
油水不相溶,比重不同,油就浮在水上,效果要看你的要求来确定了
油水不相溶,比重不同,油就浮在水上,效果要看你的要求来确定了
en20120705 2024-04-16
1)空压机油细分离器是将螺杆润滑油与压缩空气分离的部件,正常运行下,油细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左右,但润滑油的品质及空气的过滤精度对其寿命有巨大的影响。可见在严劣使用环境下必须缩短空滤芯的保养更换周期,甚至考虑加装前置空气滤清器。
2)油细分离器在到期或者前后压力差超过0.12MPA后必须予以更换。否则会造成电机过载,油细分离器破损跑油。
3)更换方法:
a)拆下油气桶盖上安装的各控制接头。取出装油气盖上伸入油气桶内的回油管,拆出油气桶上盖紧固螺栓。
b)移开油气桶上盖,取出油细分离器。除去粘在上盖板上的石棉垫及污物。
c)装入新的油细分离器,注意上下石棉垫必须加钉订书订,压紧时石棉垫必须摆整齐.
d)按原样装回上盖板、回油管、各控制管,检查有无泄漏。
1)空压机油细分离器是将螺杆润滑油与压缩空气分离的部件,正常运行下,油细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左右,但润滑油的品质及空气的过滤精度对其寿命有巨大的影响。可见在严劣使用环境下必须缩短空滤芯的保养更换周期,甚至考虑加装前置空气滤清器。
2)油细分离器在到期或者前后压力差超过0.12MPA后必须予以更换。否则会造成电机过载,油细分离器破损跑油。
3)更换方法:
a)拆下油气桶盖上安装的各控制接头。取出装油气盖上伸入油气桶内的回油管,拆出油气桶上盖紧固螺栓。
b)移开油气桶上盖,取出油细分离器。除去粘在上盖板上的石棉垫及污物。
c)装入新的油细分离器,注意上下石棉垫必须加钉订书订,压紧时石棉垫必须摆整齐.
d)按原样装回上盖板、回油管、各控制管,检查有无泄漏。
pangdaxiang 2024-04-01
主要原理:聚结原理分离油和水,油浮到上层被集油器收集,水排出。
主要原理:聚结原理分离油和水,油浮到上层被集油器收集,水排出。
好奇的小米 2024-03-1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54192924499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