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晓得北京二手房税费怎么算

2024-06-20 15:10:17 (15分钟前 更新) 193 5829

最新回答

一、正常过户
1.营业税(税率5.6%,卖方缴纳)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刚刚发布了有关2015年二手房营业税的最新政策:
《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9号)
①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②上述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办理免税的具体程序、购买房屋的时间、开具发票、差额征税扣除凭证、非购买形式取得住房行为及其他相关税收管理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号)、《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8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税收政策执行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7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③本通知自2015年3月31日起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2号)同时废止。
如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如商铺、写字间或厂房等,则不论是否满2年都需要全额征收营业税。
2.个人所得税(税率交易总额1%或两次交易差的20%,卖方缴纳)
征收条件以家庭为单位出售非唯一住房需缴纳个人房转让所得税。在这里有两个条件:①家庭唯一住宅。②购买时间超过5年。如果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房产则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印花税(税率1%,买卖双方各半)
不过从2009年至今国家暂免征收。
4.契税(基准税率3%,优惠税率1.5%和1%,买方缴纳)
征收方法:按照基准税率征收交易总额的3%,若买方是首次购买面积不足9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缴纳交易总额的1%,若买方首次购买面积超过90平方米(包含9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则缴纳交易总额的1.5%。
5.其它税费
如交易手续费、房产证和土地证工本费、配图费、贷款手续费和中介费等费用根据房管局政策或市场行情据实结算。
二、  赠与过户
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不论房产什么情况都需要征收全额契税。
三、  继承房产交易过户和析产都不需缴税。
温馨提示:以上二手房交易税费计算方式仅供参考。由于各地政策可能不一样,请以当地政策为准的。
一、正常过户
1.营业税(税率5.6%,卖方缴纳)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刚刚发布了有关2015年二手房营业税的最新政策:
《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9号)
①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②上述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办理免税的具体程序、购买房屋的时间、开具发票、差额征税扣除凭证、非购买形式取得住房行为及其他相关税收管理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号)、《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8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税收政策执行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7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③本通知自2015年3月31日起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2号)同时废止。
如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如商铺、写字间或厂房等,则不论是否满2年都需要全额征收营业税。
2.个人所得税(税率交易总额1%或两次交易差的20%,卖方缴纳)
征收条件以家庭为单位出售非唯一住房需缴纳个人房转让所得税。在这里有两个条件:①家庭唯一住宅。②购买时间超过5年。如果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房产则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印花税(税率1%,买卖双方各半)
不过从2009年至今国家暂免征收。
4.契税(基准税率3%,优惠税率1.5%和1%,买方缴纳)
征收方法:按照基准税率征收交易总额的3%,若买方是首次购买面积不足9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缴纳交易总额的1%,若买方首次购买面积超过90平方米(包含9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则缴纳交易总额的1.5%。
5.其它税费
如交易手续费、房产证和土地证工本费、配图费、贷款手续费和中介费等费用根据房管局政策或市场行情据实结算。
二、  赠与过户
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不论房产什么情况都需要征收全额契税。
三、  继承房产交易过户和析产都不需缴税。
温馨提示:以上二手房交易税费计算方式仅供参考。由于各地政策可能不一样,请以当地政策为准的。
今生无悔瓶 2024-06-20
北京二手房税费算法如下:
  买方:
  1、契税: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5%                (商用用房或大于144平米的税率为3%)
  2、交易服务费:                建筑面积(平方米)×3元
  3、交易印花税: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0.                05%
  4、产权转移登记费:                50元(每增加1人加10元,买家为单位的80元)
  卖方:
  1、交易服务费:                建筑面积(平方米)×3元
  2、交易印花税: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0.                05%
  3、土地出让金: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
  4、解困房: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
  5、商品房:土地出让金按基准地价                ×                3%                ×                未交土地出让金的建筑面积
  6、分摊费用:                成交价/总面积×分摊面积×10%(10楼以下)
  7、个人所得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房改房自用满五年,且是唯一生活用房的免征)
  8、营业税及附加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5.5%                (房产证或购买时契税完税证未满五年)
  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北京二手房税费算法如下:
  买方:
  1、契税: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5%                (商用用房或大于144平米的税率为3%)
  2、交易服务费:                建筑面积(平方米)×3元
  3、交易印花税: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0.                05%
  4、产权转移登记费:                50元(每增加1人加10元,买家为单位的80元)
  卖方:
  1、交易服务费:                建筑面积(平方米)×3元
  2、交易印花税: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0.                05%
  3、土地出让金: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
  4、解困房:                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
  5、商品房:土地出让金按基准地价                ×                3%                ×                未交土地出让金的建筑面积
  6、分摊费用:                成交价/总面积×分摊面积×10%(10楼以下)
  7、个人所得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1%(房改房自用满五年,且是唯一生活用房的免征)
  8、营业税及附加税:成交价或评估价(高者)×5.5%                (房产证或购买时契税完税证未满五年)
  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小红红黑黑 2024-06-08
二手房买房交营业税  个税  契税三种税
契税票上的日子已经过了五年了  而且只有一套住房  不用交个税  面积在140㎡以下  营业税也不用交
个税=【区域指导价(国家定的)—原值(一手房价格,如果买的就是二手房那么原值不一定是买的时候的价格)—原值契税—本次营业税—装修费(原值最多15%,发票名字和产权人一致)—贷款利息(如果你家房子是贷款买的)】*20%
而且算税费是一房一价,这个得具体算一下  总30层的楼(房屋性质都一样)29层的税费是最高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手房买房交营业税  个税  契税三种税
契税票上的日子已经过了五年了  而且只有一套住房  不用交个税  面积在140㎡以下  营业税也不用交
个税=【区域指导价(国家定的)—原值(一手房价格,如果买的就是二手房那么原值不一定是买的时候的价格)—原值契税—本次营业税—装修费(原值最多15%,发票名字和产权人一致)—贷款利息(如果你家房子是贷款买的)】*20%
而且算税费是一房一价,这个得具体算一下  总30层的楼(房屋性质都一样)29层的税费是最高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阳光明媚1618 2024-06-0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935989856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