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子管功放的常见使用误区谁清楚

2024-06-30 00:08:19 (31分钟前 更新) 321 5776

最新回答

经典电子管功放的常见使用误区:电子管功放不能简单和现在的功放比好坏,各有利弊。  在大功率晶体管开发出来之前,只有电子管可选择作为功放电路。后来,晶体管技术不断成熟,电子管成熟的功放电路也被引入到晶体管功放里面。在七八十年代,大功率功放还是由电子管统治着。
经典电子管功放的常见使用误区:电子管功放不能简单和现在的功放比好坏,各有利弊。  在大功率晶体管开发出来之前,只有电子管可选择作为功放电路。后来,晶体管技术不断成熟,电子管成熟的功放电路也被引入到晶体管功放里面。在七八十年代,大功率功放还是由电子管统治着。
蝉翼之円 2024-06-30
电子管功放的声波曲线较平缓,对过荷的音乐信号巅峰,电子管功放并不明显产生削波现象,只是使颠峰的尖端变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柔性剪峰,从而使声音信号失真的很少。而晶体管功放在声波急速变化时,非线性畸变迅速增加,对信号产生严重削波,它不是使颠峰变圆而是把它整齐割削平,从而使声音信号失真的较多。
电子管功放的声波曲线较平缓,对过荷的音乐信号巅峰,电子管功放并不明显产生削波现象,只是使颠峰的尖端变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柔性剪峰,从而使声音信号失真的很少。而晶体管功放在声波急速变化时,非线性畸变迅速增加,对信号产生严重削波,它不是使颠峰变圆而是把它整齐割削平,从而使声音信号失真的较多。
精灵酱酱儿 2024-06-24
电子管功放的一些误区有:  
(1)    电子管的音色温暖、甜美  常听见有人说,要想得到柔和、甜美的重播音色,就必须使用电子管功放。还特意把这种甜美的音色称其    为“胆味十足”。其实以上的说法并不准确。电子管功放的“甜”,最主要的原因是甜在了输出变压器上。所以,“胆味十足”的准确说法应该是“T味十足”(T是英文变压器的字头)。  
(2)    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功率储备大  这是有关电子管功放的另一个误区。  一般人认为,10W的电子管功放,可以产生30W、甚至50W晶体管功放的驱动效果。因此就有人说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  
(3)    电子管功放的匹配特性好  这是关于电子管功放的又一个误区。  有不少人在看了电子管功放的输出端子后,就感慨地说:“电子管功放的输出匹配分的多细呀,常有4Ω、6Ω和8Ω多组输出端子”。其实对于这种感叹的理解正好相反。电子管功放之所以设立多组输出,恰恰说明只用一组输出不能适应多种阻抗的音箱。而对于晶体管功放,则没有这种担忧。换句话说,用晶体管功放驱动音箱,*作起来更容易。  
(4)    电子管功放的继续流行是一个音乐美学的问题。  音乐美学,是一个经常听到又很难准确定义的东西。这是由于艺术的个性所决定的。不同的人,不同素质的人,在音乐美学上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电子管功放的一些误区有:  
(1)    电子管的音色温暖、甜美  常听见有人说,要想得到柔和、甜美的重播音色,就必须使用电子管功放。还特意把这种甜美的音色称其    为“胆味十足”。其实以上的说法并不准确。电子管功放的“甜”,最主要的原因是甜在了输出变压器上。所以,“胆味十足”的准确说法应该是“T味十足”(T是英文变压器的字头)。  
(2)    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功率储备大  这是有关电子管功放的另一个误区。  一般人认为,10W的电子管功放,可以产生30W、甚至50W晶体管功放的驱动效果。因此就有人说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  
(3)    电子管功放的匹配特性好  这是关于电子管功放的又一个误区。  有不少人在看了电子管功放的输出端子后,就感慨地说:“电子管功放的输出匹配分的多细呀,常有4Ω、6Ω和8Ω多组输出端子”。其实对于这种感叹的理解正好相反。电子管功放之所以设立多组输出,恰恰说明只用一组输出不能适应多种阻抗的音箱。而对于晶体管功放,则没有这种担忧。换句话说,用晶体管功放驱动音箱,*作起来更容易。  
(4)    电子管功放的继续流行是一个音乐美学的问题。  音乐美学,是一个经常听到又很难准确定义的东西。这是由于艺术的个性所决定的。不同的人,不同素质的人,在音乐美学上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薇枫1988 2024-06-22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59445047378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