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石施工工艺谁能介绍下

2024-06-30 04:46:35 (25分钟前 更新) 108 9703

最新回答

砌石工程
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石料按外形可分为毛石、块石、粗料石三种。毛石单块重量应大于25kg,中部或局部厚度不小于20cm。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粗料石应棱角分明,六面基本平整,同一面最大高差不宜大于石料长度的3%,长度不小于50cm,宽度高度不小于25cm。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浆砌石不得小于30MPa。
2)胶凝材料
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于R32.5,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
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砂浆拌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材料的称量容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
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要求施工。
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条(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条(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条(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臵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条(块)石的质量。
8)墙背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采用碴料回填。回填应逐层夯实,压实度应达到90%,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
9)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
10)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溢洪道)每10~12m应设温度位移缝,缝宽一般为1.5cm~2cm,缝深不小于20cm。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勾缝砂浆单独配臵,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砌体勾缝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不得少于5天。
1/2页
11)干砌条(块)石工艺要求:
干砌条(块)石应分层错缝堆砌整齐,顺向堆砌,条石应紧邻堆砌,缝隙越小越好,最大宽度不得超过2-3cm。
12)本工程主要砌体材料强度要求:
栏杆、梯步、溢洪道侧墙等浆砌条石标号不得低于Mu30号,填筑块石不得低于Mu30号。照面石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色泽一致的要求。
砌石工程
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石料按外形可分为毛石、块石、粗料石三种。毛石单块重量应大于25kg,中部或局部厚度不小于20cm。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粗料石应棱角分明,六面基本平整,同一面最大高差不宜大于石料长度的3%,长度不小于50cm,宽度高度不小于25cm。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浆砌石不得小于30MPa。
2)胶凝材料
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于R32.5,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
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砂浆拌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材料的称量容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
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要求施工。
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条(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条(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条(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臵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条(块)石的质量。
8)墙背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采用碴料回填。回填应逐层夯实,压实度应达到90%,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
9)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
10)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溢洪道)每10~12m应设温度位移缝,缝宽一般为1.5cm~2cm,缝深不小于20cm。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勾缝砂浆单独配臵,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砌体勾缝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不得少于5天。
1/2页
11)干砌条(块)石工艺要求:
干砌条(块)石应分层错缝堆砌整齐,顺向堆砌,条石应紧邻堆砌,缝隙越小越好,最大宽度不得超过2-3cm。
12)本工程主要砌体材料强度要求:
栏杆、梯步、溢洪道侧墙等浆砌条石标号不得低于Mu30号,填筑块石不得低于Mu30号。照面石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色泽一致的要求。
秋天里的松鼠 2024-06-30
(1)砌体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其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  (2)石料从采石场专门开采,表面的泥垢等杂质,砌筑前应清洗干净。  (3)石料的规格要求:一般由成层岩石爆破而成或大块石料锲切而得,要求上下两面大致平整且平行,无尖角、薄边,块厚宜大于20cm。  2、胶结材料  (1)砌石体的胶结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2)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及部颁标准的规定,水泥标号不低于32.5级。  (3)水:拌和用的水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水泥砂浆的沉入度应控制在4~6cm。  3、砌筑要求  (1)已砌好的砌体,在抗压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上层砌石的准备工作。  (2)砌石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体的砌缝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类  别  砌缝(cm)  条石  块石  砂浆砌石体  平缝  1.5~2  2~2.5  竖缝2~3  2~4  (3)在铺砌前,将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至18小时之内给予养护,继续砌筑前,将砌体表面浮碴清除,再行砌筑。  (4)水泥砂浆砌石体在砌筑时,应做到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稳定;严禁石块无浆贴靠,竖在填塞砂浆后用扁铁插捣至表面泛浆;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必要时,可每隔一定距离立置丁石。  (5)雨天施工不得使用过湿的石块,以免砂浆流淌,影响砌体的质量,并做好表面的保护工作。如没有做好防雨棚,降雨量大于5mm时,应停止砌筑作业。  4、砌筑方法:  (1)一般要求  1)砂浆必须要有试验配合比,强度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有试块试验报告,试块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  2)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3)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震动下层砌体。  4)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灰浆厚度应为20~3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  5)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搓。  6)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有关的规定。  (2)块石砌体  1)砌筑墙体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朝下。  2)砌体应风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3)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4)砌体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石料砌筑。  5)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必须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7m2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  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于或小于400mm时,应等于墙厚;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  6)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1)砌体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其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  (2)石料从采石场专门开采,表面的泥垢等杂质,砌筑前应清洗干净。  (3)石料的规格要求:一般由成层岩石爆破而成或大块石料锲切而得,要求上下两面大致平整且平行,无尖角、薄边,块厚宜大于20cm。  2、胶结材料  (1)砌石体的胶结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2)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及部颁标准的规定,水泥标号不低于32.5级。  (3)水:拌和用的水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水泥砂浆的沉入度应控制在4~6cm。  3、砌筑要求  (1)已砌好的砌体,在抗压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上层砌石的准备工作。  (2)砌石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体的砌缝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类  别  砌缝(cm)  条石  块石  砂浆砌石体  平缝  1.5~2  2~2.5  竖缝2~3  2~4  (3)在铺砌前,将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至18小时之内给予养护,继续砌筑前,将砌体表面浮碴清除,再行砌筑。  (4)水泥砂浆砌石体在砌筑时,应做到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稳定;严禁石块无浆贴靠,竖在填塞砂浆后用扁铁插捣至表面泛浆;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必要时,可每隔一定距离立置丁石。  (5)雨天施工不得使用过湿的石块,以免砂浆流淌,影响砌体的质量,并做好表面的保护工作。如没有做好防雨棚,降雨量大于5mm时,应停止砌筑作业。  4、砌筑方法:  (1)一般要求  1)砂浆必须要有试验配合比,强度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有试块试验报告,试块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  2)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3)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震动下层砌体。  4)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灰浆厚度应为20~3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  5)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搓。  6)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有关的规定。  (2)块石砌体  1)砌筑墙体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朝下。  2)砌体应风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3)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4)砌体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石料砌筑。  5)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必须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7m2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  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于或小于400mm时,应等于墙厚;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  6)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咣脚奔跑的釹孩 2024-06-19
浆砌条石施工工艺
材料
1)、砌筑石料
浆砌条石所用石料采用外购,石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岩石,其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均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砌筑面石应进行加工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砌筑砂浆
   砌筑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号、和易性,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砂浆的配合比须经试验确定,并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砂浆必须拌和均匀,其拌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min,一次拌为应在其凝结之前使用完毕;水泥与塑化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2%,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5%,水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1%。
2、浆砌条石砌筑
   浆砌条石砌体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宜为3~5cm,当气候变化时应进行适当调整。砌筑时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筑,不得有空缝。
在铺筑砂浆之前,石料就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化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
3.3.2.3  浆砌条石施工
浆砌体采用人工铺筑法砌筑,砂浆稠度为30~50mm,在浆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浆砌条石应做到:
(1)条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砌筑。
(2)条石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大于20mm。
(3)砌筑条石砌体时,条石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6~8mm。
(4)条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砌体厚度等于或大于两块料石宽度时,若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则每砌两皮后,应砌一皮丁砌层;若在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则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距应不大于2m。
(5)条石砌体应采用同皮内丁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筑时,丁砌条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6)砌筑挡墙应按监理人要求收坡或收台,并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
(7)浆砌条石挡墙每隔10m设一变形缝,缝宽2cm,缝间用沥青杉板填塞。变形缝从挡墙基础至墙顶应垂直,两面应平整,采用沥青杉板沿墙内、顶、外三边设置。
(8)石料强度为MU30,水泥砂浆强度为M7.5,挡墙外露面应粗打一遍并采用1:2水泥砂浆勾平缝,缝宽2cm,勾缝须待填土基本稳定后再行施工。
其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3.3.2.4  保证砌石质量的措施
1、原材料质量控制
(1)选用新鲜、坚硬、无剥落层、无裂缝石料。
(2)块石为厚度大于20cm、长宽各为厚度的2倍以上,上、下两面大致平行、无尖角、无薄边的石块,条石应呈长条形,表面凹凸不超过30mm。
(3)石料砌筑前用压力水冲洗洁净,保持湿润状态。
(4)水泥、砂碎石骨料按规定要求分期分批抽样检测,不合格品坚决拒用;
(5)其他材料(如电焊条、止水铜片、止水条等)在取得可靠合格证明后才采购进场;有保质期限材料在保质期内使用。
2、胶结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砂浆配合比由有资质试验室预先试验提供,现场采用电子计量器精确称重;水泥砂浆定期在拌和机口出料时间的始末各取一个试样,测定其湿容重,其前后差值每立方米不得大于35kg;同一标号砂浆试件的数量,28天龄期的每200m3砌体取成型试件一组3个。
3、工艺操作质量要求
(1)工作面清理:将砌筑面浮浆、残渣及其他杂物彻底清理,工作面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
(2)胶结材料铺填:保证足够的铺浆厚度,摊铺水泥砂浆应保证面石有一定的下沉幅度。
(3)石块安砌
①堤腹采用立砌,石料务求自身稳定,块石之间留有足够间隙,防止面线接触;
②同层砌体大致砌平,力求缩小相邻石块高差,以利上下层座浆结合紧密及相互错缝;
③块石面边缘砌缝应顺直、整齐、牢固,外露面应选用较整齐的石块。
4、砌体质量检查及评定
砌体日常砌筑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施工。现场质检人员、施工技术干部定时或不定时随机撬石或做插钎灌水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进行返工。
(1)浆砌块石砌体质量检查
①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沉降缝贯通情况等的外观质量检查。
②块石砌筑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检查:其检查方法按GB  50203-98表6.1.6的规定执行。
(2)干砌块石砌体质量检查
①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沉降缝贯通情况等的外观质量检查。
浆砌条石施工工艺
材料
1)、砌筑石料
浆砌条石所用石料采用外购,石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岩石,其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均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砌筑面石应进行加工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砌筑砂浆
   砌筑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号、和易性,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砂浆的配合比须经试验确定,并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砂浆必须拌和均匀,其拌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min,一次拌为应在其凝结之前使用完毕;水泥与塑化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2%,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5%,水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1%。
2、浆砌条石砌筑
   浆砌条石砌体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宜为3~5cm,当气候变化时应进行适当调整。砌筑时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筑,不得有空缝。
在铺筑砂浆之前,石料就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化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
3.3.2.3  浆砌条石施工
浆砌体采用人工铺筑法砌筑,砂浆稠度为30~50mm,在浆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浆砌条石应做到:
(1)条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砌筑。
(2)条石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大于20mm。
(3)砌筑条石砌体时,条石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6~8mm。
(4)条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砌体厚度等于或大于两块料石宽度时,若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则每砌两皮后,应砌一皮丁砌层;若在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则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距应不大于2m。
(5)条石砌体应采用同皮内丁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筑时,丁砌条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6)砌筑挡墙应按监理人要求收坡或收台,并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
(7)浆砌条石挡墙每隔10m设一变形缝,缝宽2cm,缝间用沥青杉板填塞。变形缝从挡墙基础至墙顶应垂直,两面应平整,采用沥青杉板沿墙内、顶、外三边设置。
(8)石料强度为MU30,水泥砂浆强度为M7.5,挡墙外露面应粗打一遍并采用1:2水泥砂浆勾平缝,缝宽2cm,勾缝须待填土基本稳定后再行施工。
其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3.3.2.4  保证砌石质量的措施
1、原材料质量控制
(1)选用新鲜、坚硬、无剥落层、无裂缝石料。
(2)块石为厚度大于20cm、长宽各为厚度的2倍以上,上、下两面大致平行、无尖角、无薄边的石块,条石应呈长条形,表面凹凸不超过30mm。
(3)石料砌筑前用压力水冲洗洁净,保持湿润状态。
(4)水泥、砂碎石骨料按规定要求分期分批抽样检测,不合格品坚决拒用;
(5)其他材料(如电焊条、止水铜片、止水条等)在取得可靠合格证明后才采购进场;有保质期限材料在保质期内使用。
2、胶结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砂浆配合比由有资质试验室预先试验提供,现场采用电子计量器精确称重;水泥砂浆定期在拌和机口出料时间的始末各取一个试样,测定其湿容重,其前后差值每立方米不得大于35kg;同一标号砂浆试件的数量,28天龄期的每200m3砌体取成型试件一组3个。
3、工艺操作质量要求
(1)工作面清理:将砌筑面浮浆、残渣及其他杂物彻底清理,工作面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
(2)胶结材料铺填:保证足够的铺浆厚度,摊铺水泥砂浆应保证面石有一定的下沉幅度。
(3)石块安砌
①堤腹采用立砌,石料务求自身稳定,块石之间留有足够间隙,防止面线接触;
②同层砌体大致砌平,力求缩小相邻石块高差,以利上下层座浆结合紧密及相互错缝;
③块石面边缘砌缝应顺直、整齐、牢固,外露面应选用较整齐的石块。
4、砌体质量检查及评定
砌体日常砌筑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施工。现场质检人员、施工技术干部定时或不定时随机撬石或做插钎灌水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进行返工。
(1)浆砌块石砌体质量检查
①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沉降缝贯通情况等的外观质量检查。
②块石砌筑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检查:其检查方法按GB  50203-98表6.1.6的规定执行。
(2)干砌块石砌体质量检查
①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沉降缝贯通情况等的外观质量检查。
辣椒与泡菜~ 2024-06-1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59179496765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