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光敏电阻实验报告模板

2024-06-29 18:24:19 (19分钟前 更新) 248 9379

最新回答

物理实验除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外,通过书写实验报告,还要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论文书写基矗因此,实验报告是实验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
物理实验除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外,通过书写实验报告,还要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论文书写基矗因此,实验报告是实验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
bigbig米米 2024-06-29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线确实不是线性的。  
而且容易发现:阻值在
α
=
90

附近变化很快,而随着
α
的减小

阻值的变化则趋于平缓,
曲线也趋于线性。
结合前面实验的
4
个数据
来看,也确实符合这一点,
这也印证了前面的想法,前后实验结果也
很符合。
 
   
从前面的实验结果
,
我们也知道当照度固定时
,
光敏电阻的电压
与光电流是成线性关系的
,
所以此表中同一行数据应是与电压成线性
关系的
,
观察表中数据
,
也可印证这一结论
.
这样一来下面的三幅关系
图应与上面这一幅图形状类似
,
那么我们就先做出这三幅图
:  
 
 
U=3V
时:
 
 
U=5V
时:  
 
U=12V
时:
 
 
     
观察这几幅图,也可以看出刚才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几幅图基
本一致,只有第
3
幅有些细节上的偏差。
 
     
至此本实验的所有数据均处理完毕,结果也很理想。
 
 
【分析讨论】
   
1.
在这个实验中,
前期的准备工作其实是重中之重。
调整光路是首先
要做的,
接下来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光电流最大值点。
这个点的确定
对下面实验至关重要。
我在这个环节上进行了仔细的调整,
确保准确
后才开始下面的实验。从测得的结果来看,数据还是很满意的。
 
 
【思考题解答】
 
1.
在利用数字万用表作为测量仪器时,
是否需要考虑万用表内阻,

什么?
 
答:不用考虑。因为我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万用表电压档产生的电
流不足以影响到实验结果。
 
 
2.
根据测量结果,总结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和光照特性。
 
答:
从测量结果来看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是线性关系。
可以说光敏
电阻在照度固定时是线性元件。
 
而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少,
而且这个关系不是线性
的,随着光照的增强,减少的速率也在减小。
 
 
【对实验的一些想法】
 
1.
我想,
研究光敏电阻光照特性的实验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
就是通
过研究光强变化与电压变化对电流的等效影响来得出光敏电阻的特
性。具体方法就是:我们先固定一个电压值(定为
1V
)和偏振片偏
角,记下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记为
R

,这时电流表有一个电流读
数。我们现在每次等量改变电压值(每次加
1V

,然后转动偏振片使
电流回到开始值,
记下这个转动的角度,
这个过程可以进行
10
多次,
电压可加至
12V
左右,
则每次对应了一个偏振片转动的角度值。
每次
转动角度对应的光强差就是光敏电阻在当前阻值大小的情况下再增
加一个
R
值需要减少的光强,
这样也可以做出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
线(直接作出
I
(光电流强度)
~R
 
关系图)。
 
但是这种方法不易控制,
随着阻值的增大,
每次的改变量会越来
越小,
这样对于偏振片上刻度粗略的转盘来说是不易控制的,
也是无
法计数的;如果将来偏振片等变成电子读数的,那就好多了。而且这
种方法对于“使电流回到当初值”是不易控制的,电流会有一定的波
动,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而且电阻变化的范围是受限制的,所以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有待考虑。但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想法,望助教老师指点。
 
 
【个人感想】
 
   
其实我一直对光学和电学都很感兴趣
,
所以选择了这个实验
 ,

次做这个实验对光敏电阻的性能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光敏电阻,
是一个光与电连接的很好的例子。
电学中电阻的变化
 
由光学中光强的变化来控制,
这就如在电学与光学之间的一座桥。

此光敏电阻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自动化技术中。
 
其实,大自然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光能与电能可以互相转化,
光可以影响物体的电学属性,
同样电也可以物体的光学属性,
因为我
认为光和电的本质应是相通的,
更深层次的内容可能就要归结于大统
一理论(
TOE
)了吧,我想物理学的更广泛的统一终将到来。
 
至此,
我本学期的
8
个物理实验已全部完成了,
也希望这个实验
能为本学期物理实验课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此,非常感谢助教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谢谢!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线确实不是线性的。  
而且容易发现:阻值在
α
=
90

附近变化很快,而随着
α
的减小

阻值的变化则趋于平缓,
曲线也趋于线性。
结合前面实验的
4
个数据
来看,也确实符合这一点,
这也印证了前面的想法,前后实验结果也
很符合。
 
   
从前面的实验结果
,
我们也知道当照度固定时
,
光敏电阻的电压
与光电流是成线性关系的
,
所以此表中同一行数据应是与电压成线性
关系的
,
观察表中数据
,
也可印证这一结论
.
这样一来下面的三幅关系
图应与上面这一幅图形状类似
,
那么我们就先做出这三幅图
:  
 
 
U=3V
时:
 
 
U=5V
时:  
 
U=12V
时:
 
 
     
观察这几幅图,也可以看出刚才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几幅图基
本一致,只有第
3
幅有些细节上的偏差。
 
     
至此本实验的所有数据均处理完毕,结果也很理想。
 
 
【分析讨论】
   
1.
在这个实验中,
前期的准备工作其实是重中之重。
调整光路是首先
要做的,
接下来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光电流最大值点。
这个点的确定
对下面实验至关重要。
我在这个环节上进行了仔细的调整,
确保准确
后才开始下面的实验。从测得的结果来看,数据还是很满意的。
 
 
【思考题解答】
 
1.
在利用数字万用表作为测量仪器时,
是否需要考虑万用表内阻,

什么?
 
答:不用考虑。因为我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万用表电压档产生的电
流不足以影响到实验结果。
 
 
2.
根据测量结果,总结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和光照特性。
 
答:
从测量结果来看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是线性关系。
可以说光敏
电阻在照度固定时是线性元件。
 
而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少,
而且这个关系不是线性
的,随着光照的增强,减少的速率也在减小。
 
 
【对实验的一些想法】
 
1.
我想,
研究光敏电阻光照特性的实验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
就是通
过研究光强变化与电压变化对电流的等效影响来得出光敏电阻的特
性。具体方法就是:我们先固定一个电压值(定为
1V
)和偏振片偏
角,记下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记为
R

,这时电流表有一个电流读
数。我们现在每次等量改变电压值(每次加
1V

,然后转动偏振片使
电流回到开始值,
记下这个转动的角度,
这个过程可以进行
10
多次,
电压可加至
12V
左右,
则每次对应了一个偏振片转动的角度值。
每次
转动角度对应的光强差就是光敏电阻在当前阻值大小的情况下再增
加一个
R
值需要减少的光强,
这样也可以做出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
线(直接作出
I
(光电流强度)
~R
 
关系图)。
 
但是这种方法不易控制,
随着阻值的增大,
每次的改变量会越来
越小,
这样对于偏振片上刻度粗略的转盘来说是不易控制的,
也是无
法计数的;如果将来偏振片等变成电子读数的,那就好多了。而且这
种方法对于“使电流回到当初值”是不易控制的,电流会有一定的波
动,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而且电阻变化的范围是受限制的,所以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有待考虑。但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想法,望助教老师指点。
 
 
【个人感想】
 
   
其实我一直对光学和电学都很感兴趣
,
所以选择了这个实验
 ,

次做这个实验对光敏电阻的性能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光敏电阻,
是一个光与电连接的很好的例子。
电学中电阻的变化
 
由光学中光强的变化来控制,
这就如在电学与光学之间的一座桥。

此光敏电阻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自动化技术中。
 
其实,大自然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光能与电能可以互相转化,
光可以影响物体的电学属性,
同样电也可以物体的光学属性,
因为我
认为光和电的本质应是相通的,
更深层次的内容可能就要归结于大统
一理论(
TOE
)了吧,我想物理学的更广泛的统一终将到来。
 
至此,
我本学期的
8
个物理实验已全部完成了,
也希望这个实验
能为本学期物理实验课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此,非常感谢助教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谢谢!
哇靠哇塞 2024-06-19
你好!正规的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仪器设备;(4)实验内容(简单步骤)及原始数据;(5)数据处理及结论;(6)结果的分析讨论.
你好!正规的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仪器设备;(4)实验内容(简单步骤)及原始数据;(5)数据处理及结论;(6)结果的分析讨论.
蝶澈kaixin 2024-06-1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084103584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