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谁能给我介绍一下

2024-07-01 06:47:04 (35分钟前 更新) 261 2828

最新回答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联合国人居署专家联合课题组撰写的《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发布。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均衡发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辽宁棚改的探索经验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政策措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5年开始,辽宁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棚户区改造。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用4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完成了2910万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成套住宅面积44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70多万户、211万人的住房问题,几乎相当于联合国对贫民窟改造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年均数量的近2倍。
  报告指出,辽宁棚改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由辽宁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政府主导,具体的操作和实施层面,又重视市场的力量,创新解决公正公平的新模式,能够同时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缺陷,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参与主体积极性的最大发挥。
  数据显示,2005—2011年,辽宁棚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30多亿元,拉动近2500亿元的效益;棚户区居民户均居住面积由棚改前39平方米增加到5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0.6平方米增加到16.6平方米;84.2%的居民对政府承诺兑现表示认同,76.4%和73.5%的居民对评估和补偿表示满意;棚改后46.3%的居民对政府满意度提高。
  有专家认为,辽宁棚改可以说取得了成功,但“还没有完”。除了解决“怎么建”“怎么分”,还应关注“怎么管”。没有取得产权的家庭贷款应怎么还,廉租户的房租怎么收,依然是对公共管理的挑战,“不是分完房子就万事大吉。”同时由于时间尚短,成片的棚户新区是否会成为孤立的新棚户区,结果还不清晰。如何提升居民参与棚改的力度与积极性,社区管理机制也待进一步完善。
  专家认为,许多在老城区改造中方法不当所引起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分析总结辽宁棚改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联合国人居署专家联合课题组撰写的《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发布。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均衡发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辽宁棚改的探索经验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政策措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5年开始,辽宁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棚户区改造。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用4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完成了2910万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成套住宅面积44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70多万户、211万人的住房问题,几乎相当于联合国对贫民窟改造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年均数量的近2倍。
  报告指出,辽宁棚改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由辽宁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政府主导,具体的操作和实施层面,又重视市场的力量,创新解决公正公平的新模式,能够同时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缺陷,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参与主体积极性的最大发挥。
  数据显示,2005—2011年,辽宁棚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30多亿元,拉动近2500亿元的效益;棚户区居民户均居住面积由棚改前39平方米增加到5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0.6平方米增加到16.6平方米;84.2%的居民对政府承诺兑现表示认同,76.4%和73.5%的居民对评估和补偿表示满意;棚改后46.3%的居民对政府满意度提高。
  有专家认为,辽宁棚改可以说取得了成功,但“还没有完”。除了解决“怎么建”“怎么分”,还应关注“怎么管”。没有取得产权的家庭贷款应怎么还,廉租户的房租怎么收,依然是对公共管理的挑战,“不是分完房子就万事大吉。”同时由于时间尚短,成片的棚户新区是否会成为孤立的新棚户区,结果还不清晰。如何提升居民参与棚改的力度与积极性,社区管理机制也待进一步完善。
  专家认为,许多在老城区改造中方法不当所引起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分析总结辽宁棚改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Huanglingying 2024-07-01
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1、政策优惠,阳光操作。妥善处理棚户区中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对已经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依法赔偿。充分考虑棚户区居民的承受能力,做好与各项住房政策的衔接,妥善安置被拆迁居民。实行产权调换或者货币补偿。2、破解复杂问题,必须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创新工作思路,用好、用活、用足政策;3、加强棚户区居民安置用房的建设质量管理。尽可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回迁安置房屋的建设质量,防止因质量问题引发矛盾纠纷。
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1、政策优惠,阳光操作。妥善处理棚户区中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对已经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依法赔偿。充分考虑棚户区居民的承受能力,做好与各项住房政策的衔接,妥善安置被拆迁居民。实行产权调换或者货币补偿。2、破解复杂问题,必须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创新工作思路,用好、用活、用足政策;3、加强棚户区居民安置用房的建设质量管理。尽可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回迁安置房屋的建设质量,防止因质量问题引发矛盾纠纷。
Khloekloklo 2024-06-20
2005年开始,辽宁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棚户区改造。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用4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完成了2910万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成套住宅面积44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70多万户、211万人的住房问题,几乎相当于联合国对贫民窟改造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年均数量的近2倍。
  报告指出,辽宁棚改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由辽宁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政府主导,具体的操作和实施层面,又重视市场的力量,创新解决公正公平的新模式,能够同时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缺陷,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参与主体积极性的最大发挥。
  数据显示,2005—2011年,辽宁棚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30多亿元,拉动近2500亿元的效益;棚户区居民户均居住面积由棚改前39平方米增加到5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0.6平方米增加到16.6平方米;84.2%的居民对政府承诺兑现表示认同,76.4%和73.5%的居民对评估和补偿表示满意;棚改后46.3%的居民对政府满意度提高。
2005年开始,辽宁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棚户区改造。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用4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完成了2910万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成套住宅面积44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70多万户、211万人的住房问题,几乎相当于联合国对贫民窟改造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年均数量的近2倍。
  报告指出,辽宁棚改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由辽宁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政府主导,具体的操作和实施层面,又重视市场的力量,创新解决公正公平的新模式,能够同时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缺陷,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参与主体积极性的最大发挥。
  数据显示,2005—2011年,辽宁棚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30多亿元,拉动近2500亿元的效益;棚户区居民户均居住面积由棚改前39平方米增加到5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0.6平方米增加到16.6平方米;84.2%的居民对政府承诺兑现表示认同,76.4%和73.5%的居民对评估和补偿表示满意;棚改后46.3%的居民对政府满意度提高。
壹贰叁肆4321 2024-06-11

扩展回答

2

棚户区房屋改造

黑龙江绥化市:
棚户区改造我家自建小二楼设有室外不封闭阳台6平方米动迁时是否占面积
谢谢急!

3

什么是棚户区改造

什么是棚户区改造?要注意什么啊?

4

济南棚户区改造问题

我们家在市中区经六小纬二路附近,市委的房子,这几年能拆迁么?

5

什么是棚户区改造

把旧房子重新贴面,换瓦算棚户区改造吗

8

什么是棚户区改造啊

什么是棚户区改造的?请问是不是城中村改造的?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6351103782654 秒